第七百四十八章百年之后
    ……
    车辚辚马骁骁,来往行人把足有二十丈宽的官道,填得满满当当。
    一个骑在马上的紫脸大汉,看着周围繁华的情形,神色中看不出喜怒。在他左侧跟着一个身穿青袍,头戴四方帽,气质儒雅的老者;而在其右侧则是一个身材高大,下颌留着长髯,神色肃穆,双目中透出威仪之气的半百老者。
    三人骑在马上,随着赶路的商旅逶迤而来。
    “进入朔方郡后,景色果然不同了。”青袍老者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仲平,那田中所种的就是黄粱米?”
    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株高近一丈,穗子金黄,颗粒饱满圆润的高粱映入眼帘。
    “正是此物。”
    半百老者点了点头。
    “仲平可尝过这黄粱米的味道?”
    “尝过几次。”
    “味道如何?”
    “灵米自然不比凡俗之物,虽然对先天之上的修士作用不大,但对于还在筑基的修士而言,此物所含灵气中正温淑,杂质极少,是比黄芽丹更好的筑基之物。”
    “…崇山书院门下弟子多用此物,故而即便是资质差,悟性不佳者,也可借助此物修行武道,进而成就先天。”
    看着街道两侧,高大的树木间隔下,一望无际的高粱田,青袍老者皱眉道。
    “如此一来,崇山门下弟子岂不是尽为先天?”
    “崇山书院分为下院、中院、上院、总院四级,下院的毕业标准就是先天期。中院是金丹境,上院为元婴境,总院为元神境。”
    “…以朔方郡为例,每一个县,都有一个下院;一个府则有一个中院;一个郡则有一个上院。朔方郡有三十二个府,四百九十七个县。”
    “…朔方郡自崇山书院北拒辽国,西挡西夏后,人丁恢复较快,如今已有三百亿人丁,其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崇山书院培养的弟子。”
    半百老者的话,让青袍老者和最前面的紫脸大汉尽皆变色。
    先天武修在大宋是成为精锐士卒的标准,若是刚刚一切如他所说,朔方郡一郡之地的战争潜力就超过了大宋一道。
    “主上,应当尽快在大宋各地推广种植黄粱米。”青袍老者肃然道。
    “没用的。”
    半百老者摇了摇头。
    “自黄粱米出现,效用为天下所知后,天师道、神霄道等道门,甚至是臣,也曾暗中得来种子,尝试种植。但无论产量还是效用,皆不及崇山书院门下黄粱米,甚至连一半的效用都不到。”
    “…而且灵气稀疏之地,都种不活此物。根本无法像朔方郡这样大面积推广。”
    “这是为何?”紫脸大汉皱眉道。
    “米种不行。”半百老者肯定道,“崇山书院弟子种植的米种,都是从上院分发下来,其中蕴含少许造化灵气,自然长得好,效用大。但这造化灵气,种上一代后就会消失。故而我等得来的米种,才难以相比。”
    “造化灵气?造化道?”
    “传闻崇山书院上院中有造化道功诀传授,但能进入上院学习者数量太少,而且多是崇山内门弟子,封锁严密,故而臣也不知其中虚实。”半百老者点头后道。
    “未曾想崇山书院成立不过百年,就已经打下了如此雄厚的根基。崇山真君徐君明果然是一代雄才。”青袍老者叹道。
    半百老者认同的点了点头。
    百年前,崇山真君徐君明遣门下弟子虬髯剑圣燕赤霞,带着辽国南部七州的地图进献给朝廷的时候,天下震动,大宋威望达到顶峰。
    徽宗陛下更是凭借开疆拓土之功,成了仅次于太祖的明君。
    为了嘉奖崇山书院的功勋,曾经的辽国七州,现在的北地三道,四十九郡,三分之一成了崇山书院的封地。
    但实际上,剩下的郡跟朔方郡一样,明面上是朝廷之地,实际上早就成了崇山书院的跑马场。
    只是因为蔡京一党在朝中遮掩,才不至于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主上,崇山书院乃是我大宋国祚最大的威胁,而且还要甚于金、辽,需早做防范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声道。
    紫脸大汉点了点头。
    金、辽都是妖族,天然就没有统治人族的基础。
    而且他们把人族视作人彘的历史,也让中原势力视他们为死敌。
    崇山书院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人族势力。上有金仙祖师坐镇,下有亿万弟子夯实根基。
    再加上一套完整的制度,已经具备了扩张,而后统治天下的基础。
    说话间,前方出现了一座大城。
    比起大宋境内的县城,这城市不仅没有城墙,而且占地面积也更大,沿路看去,随处可见八九丈高,六七层左右的恢弘建筑。
    看挂在外面的招牌,有客栈,有酒肆,生活百业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唯独没有赌场和妓院。
    宽阔的街道两侧人潮涌动,一派繁华。
    “传闻在崇山书院封地中,超过百丈的高楼都有不少,只可惜他们用阵法隔绝内外,非崇山弟子不得入内,臣也无缘得见。”
    紫脸大汉伸手一指。
    “那是何物?”
    半百老者转脸一看,一件没有车轮,而且前后呈流线型的马车映入眼帘。
    此刻真有众多人流,从中走出来。
    “那是‘飞车’,内蕴空间,可以承载数百人,以法力驱动,日行千里,崇山书院独有的法器。”
    “崇山书院名为道门,却跟中原道家截然不同。”青袍老者诧异道。
    “相国所言正是,崇山书院在臣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道家宗门,反而更像是汇集百家学派的大杂烩,不仅传授修炼之道,还传授畜养耕种之术,商贾经营之道,沙场征战之策等等。”
    “…而且尤善于机关之术。木牛流马,飞车,飞舟在内的各种造物应用极广。”半百老者道。
    “此地可有崇山书院下院?”紫脸大汉道。
    “有。就在城东。”
    “带我去看看。”
    半百老者点头后引着一行人来到城东,比起商贾如云,繁华无比的主街,城东则人流稀疏,极为幽静。
    看周围布置,显然都是居住之地。
    沿着笔直的大道前行十几里后,周围民居逐渐减少,高大的乔木和各色花卉逐渐多了起来。
    走到尽头后,眼前骤然开阔。
    一个足有十几亩大小,通体石质的广场,骤然出现在眼前。
    广场中间竖起一块九丈石碑,上面用红色楷体,公正的写着。
    ‘崇山书院武都县下院’!
    绕过石碑,前方是黄色墙体,灰色瓦当的高达院墙,内嵌朱红色的大门。
    院墙外侧栽种高大的黄杨。
    秋风吹拂下,树叶随风摇曳,声音仿佛海潮一般。
    视线越过院门,隐约可以看到远处连绵不绝的恢弘建筑。
    “这学院怎么看起来跟寺庙有几分类似?”
    “主上法眼无讹。此地原本是一座占地数百亩的大寺,名唤‘清蝉寺’。后来崇山书院占据朔方郡后,把佛门在这里数千年建立起来的数千座寺庙连根拔起。近十亿僧侣强制还俗。”
    “因为此事,西夏在过去百年内屡屡进犯朔方,但都被崇山书院麾下三代嫡传弟子岳翔和其弟岳翻,打的大败亏输。差点连北地郡都丢掉。”
    修为高,跟领兵打仗是两回事。
    能够统帅千万大军,攻城拔寨的顶尖帅才,比玄仙还要珍贵。
    “种卿,崇山书院麾下岳家军,可是不比你种家差啊。”
    “主上过誉了。”
    半百老者话语虽然谦让,但脸上却带着一份自傲。
    他种世衡门下种家五代从军,优秀的将帅多达百人。
    比起横空出世,以岳和为首,岳翔、岳飞、岳翻、岳腾,五父子为首的岳家军丝毫不差。
    唯一区别就是,大宋内奸佞太多,每次打仗都有无数人扯后腿。相比之下,岳家军背靠崇山书院,内部众志成城,齐心合力,屡战屡胜。
    不仅在西边打的西夏不敢扣边,还在东边屡屡打败金国,金国咸平路一府十郡,几乎被崇山书院占了一半。
    紫脸大汉察言观色,拍了拍他的肩膀。
    “种卿放心,等朕还朝,定让你种家军再无掣肘。”
    “多谢太祖陛下。”
    激动之下,种世衡也忘了隐藏对方的身份。
    好在这里不比先前闹市,也不怕隔墙有耳。
    挥了挥手,看着沐浴在阳光下,占地数百亩,飞檐斗拱近百座的学院。
    “种卿,这里有多少学生?”
    “整个武都县六岁之上的幼儿皆在此,所以这里的学子起码有三百万,甚至更多。”种世衡道。
    “这小小一座学院,不过数百亩大小的地方,能放下这么多人?”青袍老者问道。
    “传闻崇山真君徐君明,精于壶天道法,所以每一座崇山书院中都有一处芥子空间,内中足有千里大小,所有弟子皆在其中修行。故而从外面看着不大,实际里面别有乾坤。”
    “原来如此。…可惜我等身份不便泄露,否则我倒是希望能一窥究竟。”青袍老者摇头感叹道。

章节目录

拜师四目道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东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东人并收藏拜师四目道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