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来看看侄儿们。”周氏见到自己男人这般模样,连忙说道,又腆着脸坐到姚氏身边,夸赞两个孩子生的好。
“你说!”姚三舅才不信他大嫂的话,只看向孙氏,孙氏虽然有点小心机,但还是有点怕男人,只将事情小声的说了。
姚三舅气恼的瞪了她一眼,又连忙同姚氏跟方思勤道歉。
姚氏摇摇头,“没事,两位嫂嫂也是着急,担心你们。”
“屁,她们就是小肚鸡肠,头发长见识短!”姚三舅没好气说了句,“在家的时候就一直问,我烦了,就没跟她说这事,谁知道她不知道听了谁的撺掇,竟然上你这儿来了。”
“是三弟妹撺掇的我,我才来的。”周氏连忙同姚大舅说道,顺便撇清自己。
“行了!”姚大舅吼了她一声,“你明知道我妹夫不在家,就我妹妹带着几个孩子在家,你过来做什么?”
“就是求人办事,也知道要提点礼物吧?你们空手过来,这就是你们求人的态度?”
听了姚大舅的话,周氏一时有些羞愧,很快又道:“那妹妹家又不缺咱家那三瓜两枣。”
“缺不缺都是你的一番心意。”姚大舅说了句,又将他手上的篮子放到了桌子上,同姚氏说话时,倒是放缓了声音,“这是家里产的鸡蛋,知道你家不缺,但这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里面还有娘做的几双虎头鞋。”
“好,我收下了。”姚氏便说了句。
姚大舅又道:“她们两个给你添麻烦了,我先将她们领回去了,我回去会跟娘说,让娘好生管着她们,省得她们乱来。”
“不用不用。”姚氏连忙起身道:“既然来了,就在家吃了饭再走。”
“我先将她们领回去再说。”姚大舅说着,瞟了周氏一眼,周氏乖乖的往前走,姚三舅同姚氏跟方思勤两人告别,也领着孙氏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后,姚氏无奈的看了方思勤一眼,“你舅娘她们就是这样的人,你别放在心上。”
这时下的姻缘就是这样的,没那么多时间相处,出嫁前,看着是个乖顺的姑娘,出嫁后,指不定就变了模样。
方思勤便道:“没事的,反正有大舅他们管着呢。”
姚家两个舅舅态度都很好,人品也不错,若是他们跟方家老宅那些人一样,她早就懒得搭理他们了。
因为周氏跟孙氏这一桩事,方思勤耽误了一点时间,索性在家又多逗留了半天,吃了午饭才去县城。
到了县城,照例是问了下铺子跟印刷坊的事情,见到一切如常,方思勤便也就放心了,除了每天的日常任务写话本之外,偶尔她也去找颜如意,问问他筹备商队的情况。
颜如意知道方思勤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跟她在一起久了,也学到了她的一些作风,他已经招募了七八个护卫,几个机灵的小伙子并两个管事,一共有十来个人,打算先运一批书,小试牛刀一番。
方思勤对他这个想法颇为赞同,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就很好。
没过几天,颜如意就告诉她,商队的人已经出发了,方思勤便也颇有些焦心的等着消息。
不过很快,她就没心思想这些了,因为重阳节到了,她要准备她的登高宴了。
她对这种传统节日很感兴趣,很想要参与进来,一群人在一起吟诗作对、登高赏菊、配插茱萸多风雅呀,以前她极少进行这些活动,现在,她也想要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的风雅,所以她积极参与。
在之前,她便让红玉绘制了一批茱萸的香囊,到了重阳节,凡是进店的人,都会送一个茱萸香囊,里面放的也是茱萸。
店铺二楼,她早就让人在铺子摆了不少漂亮的菊花,也早就采了红艳艳的茱萸,让人从梁上垂下来,过节的气氛满满。
虽然重阳节是要登高的,但有些人还是懒得去郊外走,或者去逛了一圈后,还是要回来吃饭的,于是方思勤这听书阁便成了一个好去处。
其实她这里的饭菜还有点小贵,不过今天是过节,大家便也大方了起来。
到了这一天,别人看到她店铺门前摆满了金黄色菊花,门口还摆了一个大花瓶,上面插满了茱萸枝条,又有一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捧着个托盘站在门口,但凡有人过来,她便给人送上一个茱萸香囊,并朝人甜甜一笑,迎客进屋。
这小姑娘是张丫丫,这项任务是她主动揽下来的,她也喜欢这种节日气氛。
于是,在这个重阳登高的节日里,方思勤的铺子又爆火了。
即使她换了新铺子,面积更大,可容纳客人更多,但是还是有许多客人等不到吃饭的位置,不得不坐在楼下同人聊天喝茶。
“这就是你们说的买下来她的铺子,将她赶回乡下了?!”
对面泰和楼,一个面容美丽的少女看着方思勤店铺的红火,面目狰狞,简直快要气疯了,她反手重重的甩了身边的小厮一巴掌,“我当初怎么就信了你们邪!”
她之前想要将方思勤从县城赶走,身边的人便出了个这样的主意,她一时之间晕了头,竟然听了他们的主意,派了个信得过的小厮过来,买下了方思勤的铺子。
她虽然对县城的物价不太了解,但当时听说小厮说,买下她那个破听书阁竟然花了五千两银子,她还是觉得有些小贵的,但想到能让她无处可去,这五千两银子倒是也不亏了。
尤其是当时说那小厮回禀说,方思勤跟颜家那少爷闹翻了,她就要灰溜溜回乡下了,她心中是隐隐有着窃喜的。
可是她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后来一直派了人打听,可打听的人总之支支吾吾的,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她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次趁着重阳节,她跟姨母说自己要去大佛寺为家人祈福,这才得以出了府。
她想象中的是,方思勤还在县城,说不定是开了一家小店铺,所以下人不敢同她说。
“你说!”姚三舅才不信他大嫂的话,只看向孙氏,孙氏虽然有点小心机,但还是有点怕男人,只将事情小声的说了。
姚三舅气恼的瞪了她一眼,又连忙同姚氏跟方思勤道歉。
姚氏摇摇头,“没事,两位嫂嫂也是着急,担心你们。”
“屁,她们就是小肚鸡肠,头发长见识短!”姚三舅没好气说了句,“在家的时候就一直问,我烦了,就没跟她说这事,谁知道她不知道听了谁的撺掇,竟然上你这儿来了。”
“是三弟妹撺掇的我,我才来的。”周氏连忙同姚大舅说道,顺便撇清自己。
“行了!”姚大舅吼了她一声,“你明知道我妹夫不在家,就我妹妹带着几个孩子在家,你过来做什么?”
“就是求人办事,也知道要提点礼物吧?你们空手过来,这就是你们求人的态度?”
听了姚大舅的话,周氏一时有些羞愧,很快又道:“那妹妹家又不缺咱家那三瓜两枣。”
“缺不缺都是你的一番心意。”姚大舅说了句,又将他手上的篮子放到了桌子上,同姚氏说话时,倒是放缓了声音,“这是家里产的鸡蛋,知道你家不缺,但这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里面还有娘做的几双虎头鞋。”
“好,我收下了。”姚氏便说了句。
姚大舅又道:“她们两个给你添麻烦了,我先将她们领回去了,我回去会跟娘说,让娘好生管着她们,省得她们乱来。”
“不用不用。”姚氏连忙起身道:“既然来了,就在家吃了饭再走。”
“我先将她们领回去再说。”姚大舅说着,瞟了周氏一眼,周氏乖乖的往前走,姚三舅同姚氏跟方思勤两人告别,也领着孙氏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后,姚氏无奈的看了方思勤一眼,“你舅娘她们就是这样的人,你别放在心上。”
这时下的姻缘就是这样的,没那么多时间相处,出嫁前,看着是个乖顺的姑娘,出嫁后,指不定就变了模样。
方思勤便道:“没事的,反正有大舅他们管着呢。”
姚家两个舅舅态度都很好,人品也不错,若是他们跟方家老宅那些人一样,她早就懒得搭理他们了。
因为周氏跟孙氏这一桩事,方思勤耽误了一点时间,索性在家又多逗留了半天,吃了午饭才去县城。
到了县城,照例是问了下铺子跟印刷坊的事情,见到一切如常,方思勤便也就放心了,除了每天的日常任务写话本之外,偶尔她也去找颜如意,问问他筹备商队的情况。
颜如意知道方思勤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跟她在一起久了,也学到了她的一些作风,他已经招募了七八个护卫,几个机灵的小伙子并两个管事,一共有十来个人,打算先运一批书,小试牛刀一番。
方思勤对他这个想法颇为赞同,万事开头难,慢慢来就很好。
没过几天,颜如意就告诉她,商队的人已经出发了,方思勤便也颇有些焦心的等着消息。
不过很快,她就没心思想这些了,因为重阳节到了,她要准备她的登高宴了。
她对这种传统节日很感兴趣,很想要参与进来,一群人在一起吟诗作对、登高赏菊、配插茱萸多风雅呀,以前她极少进行这些活动,现在,她也想要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的风雅,所以她积极参与。
在之前,她便让红玉绘制了一批茱萸的香囊,到了重阳节,凡是进店的人,都会送一个茱萸香囊,里面放的也是茱萸。
店铺二楼,她早就让人在铺子摆了不少漂亮的菊花,也早就采了红艳艳的茱萸,让人从梁上垂下来,过节的气氛满满。
虽然重阳节是要登高的,但有些人还是懒得去郊外走,或者去逛了一圈后,还是要回来吃饭的,于是方思勤这听书阁便成了一个好去处。
其实她这里的饭菜还有点小贵,不过今天是过节,大家便也大方了起来。
到了这一天,别人看到她店铺门前摆满了金黄色菊花,门口还摆了一个大花瓶,上面插满了茱萸枝条,又有一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捧着个托盘站在门口,但凡有人过来,她便给人送上一个茱萸香囊,并朝人甜甜一笑,迎客进屋。
这小姑娘是张丫丫,这项任务是她主动揽下来的,她也喜欢这种节日气氛。
于是,在这个重阳登高的节日里,方思勤的铺子又爆火了。
即使她换了新铺子,面积更大,可容纳客人更多,但是还是有许多客人等不到吃饭的位置,不得不坐在楼下同人聊天喝茶。
“这就是你们说的买下来她的铺子,将她赶回乡下了?!”
对面泰和楼,一个面容美丽的少女看着方思勤店铺的红火,面目狰狞,简直快要气疯了,她反手重重的甩了身边的小厮一巴掌,“我当初怎么就信了你们邪!”
她之前想要将方思勤从县城赶走,身边的人便出了个这样的主意,她一时之间晕了头,竟然听了他们的主意,派了个信得过的小厮过来,买下了方思勤的铺子。
她虽然对县城的物价不太了解,但当时听说小厮说,买下她那个破听书阁竟然花了五千两银子,她还是觉得有些小贵的,但想到能让她无处可去,这五千两银子倒是也不亏了。
尤其是当时说那小厮回禀说,方思勤跟颜家那少爷闹翻了,她就要灰溜溜回乡下了,她心中是隐隐有着窃喜的。
可是她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后来一直派了人打听,可打听的人总之支支吾吾的,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她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这次趁着重阳节,她跟姨母说自己要去大佛寺为家人祈福,这才得以出了府。
她想象中的是,方思勤还在县城,说不定是开了一家小店铺,所以下人不敢同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