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知道了其二姐终究是和袁四郎在一起了,她觉得也可以对其夫萧弘说了。因为袁四郎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完全配得上他二姐。论起来,就算是门第,袁家和谢家也是一流士族集团里的,所以二姐和袁四郎两人的门第也相配。
接下来,三人就在一起闲谈,气氛十分好。等到小外甥睡了午觉起来,奶娘将他抱过来,谢妙容就逗他玩儿。
谢绣姬不忘了叮嘱她,可要早点儿怀上孩子,以便在萧家站稳脚跟。
谢妙容含含糊糊地答应,自己会考虑要孩子的,让她不要担心自己。
一直到傍晚,谢妙容吃了晚饭才回去。
萧弘这一日在萧府里指挥奴仆们收拾东西,准备后日就启程去徐州,毕竟妻子谢妙容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不宜再在建康耽搁。再说了,她去探望她二姐后,也没有什么未完的心事了,正好离开建康去徐州。
谢妙容回到萧家已经是点灯时分了,她心情愉悦地走进了屋子,见到萧弘一个人在屋子里的小桌旁吃饭,见到谢妙容回来,他直接问:“吃过了没?”
“吃过了。”谢妙容答,她走过去,在他身旁拉了把圈椅坐下,还没等她再说话,萧弘已经又开口了:“看你面带喜色,是不是你二姐日子过得不错,姐夫也不是个窝囊的人?”
谢妙容向萧弘竖起了大拇指,笑吟吟道:“聪明!”
萧弘摇摇头,继续吃饭,吃了好一会儿,将碗放下,重新看向谢妙容道:“好了,别端着了,快说说吧,你二姐还有二姐夫的事儿,我想听。”
谢妙容腹诽,丈夫是有变八卦男的潜质啊。不过,看到了二姐过得好,这种喜事她当然喜欢说,而且是跟自己爱的男人说。她有一种捡了宝急于向人炫耀的感觉。
她就在小饭桌旁把今日去见到二姐,还有二姐夫以及外甥,还有说的那些话都对萧弘细细说了。
萧弘听完,好半响才吐出来四个字:“原来如此……”
谢妙容觑着他问:“怎么了,有意见还是很失望?”
她怕丈夫依旧对袁嵘跟自己的二姐在一起不是那么接受。于是她又把袁嵘暗中帮着在睿王跟前替谢家和萧家说话,从而让睿王放弃采纳王鸾的建议,谢家和萧家得以顺利离开建康之事对萧弘说了,然后她又问他:“你对此又有何意见呢?”
萧弘啊一声,又是说了四个字:“原来如此。”
“这就是你的意见?不是等于啥都没说么?”
“啥都没说,那就是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既然袁四郎做了对我们萧家,还有我娘子谢家有好处的事情,那我当然要记着这个恩情。若是有一日,他真不跟睿王了,那么他尽管来徐州就是。我保证将他引荐给我祖父。”
“那你是不是还认为我二姐不该跟袁四郎在一起呢?”
“二姐都跟袁四郎生了儿子了,再说这些也没意思了。我想啊,就像是袁四郎说的那样,做皇帝的男子用不着要求他是不是个好人,只要能把皇帝当好,不是个昏君就行。至于袁四郎和你二姐是否有违人伦,这跟我们萧家接纳袁四郎也没有关系。我们只想要能干的会带兵的将军,至于他是否杀人放火也并不重要。”
谢妙容却对萧弘的话非常不满意,她直接表达了她的不满,接着说:“那你作为袁四郎的妹夫,又是个什么想法?”
“我没有想法,我想得是我们也得抓紧,你瞧你的姐姐们都有孩儿了,我们也该快点儿有才行啊!”萧弘一边笑着说一边去抱谢妙容。
谢妙容躲都躲不开他,没法子,只能任他胡为了……
——
离开建康那一日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
谢妙容的姐姐们都来送她,不过依然没有谢绣姬,只是有她的三个姐姐,谢伯媛,谢丽仪,还有谢柔华。
谢伯媛的夫家卫家,谢柔华的夫家阮家,暂时都没有离开建康的打算。只有谢丽仪夫家陆家,在知道萧家离开建康去了徐州后,开始考虑辞去朝廷官职,举家迁往徐州。他们这些家族也对朝局的走向当然也是很敏.感的,有些人就有忧患意识,而有些人却有投机的欲.望。
卫家是睿王除了王家外,另一笼络的家族,因为卫家一直以来跟谢家就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卫家的门第又很高,睿王觉得可以利用卫家在禅代以后,帮着稳固他的政权,所以不遗余力笼络卫家,帮着卫家子弟谋取了许多还算不错的官职。卫家投桃报李,就也开始跟王家一起支持睿王。故而,他们卫家尽管也预测到了会改朝换代,但他们认为这种改朝换代对他们卫家有好处,能提高他们卫家的地位,所以,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离开建康了。
至于阮家,一惯喜欢投机的阮献跟着桓密投了睿王后,他的权势和富贵依旧保持着。他不遗余力的讨好睿王,在谢家被朝臣排挤时,从来都没有帮着谢家说一句话,他向睿王表示,尽管他是谢家的女婿,但绝对不会帮着岳家。不过,他也没有趁势踩上一脚,让睿王认为阮献这个人尽管是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可到底没有完全黑心肝,为了权势一点儿底线都没有。所以,还是让阮现做着以前的官,而阮献把差事也还做得挺好。
阮献自然也看出来了睿王在打垮鄱阳王一系后,野心越来越大,后面会取得帝位。于是,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跟着睿王一起夺得天下,想必将来他会作为功臣,在原有的位子上更进一步,不定将来封侯呢。拜相他是不敢想了,他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至于得个爵位传给子孙他倒是可以肖想一下的。
因此,阮家就成了谢家的姻亲里面唯一的一家上赶着想要借着睿王禅代,获得更大的权势还有更高的家族地位的家族。
谢妙容对于姐姐们的夫家到底选择何去何从,自然是没有任何置喙的权利,但是对于因此留在建康的两位姐姐,还是劝说她们收拢钱财,管好儿女,做一些万一变乱发生时候的准备。比如可以跑得更快的马车,以及训练有素的护卫,还有对于去哪里避乱也有比较明确的目的。
谢伯媛听了妹妹的话,倒是比较认真的考虑回去劝说丈夫,他们干脆在秋天来到之前就搬去扬州算了。
而谢柔华却没有这种打算,她的丈夫阮献作何打算,她明白得很。这些年来,阮献靠着一次一次的投机,步步高升,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自信,他觉得自己从未选择错过一次,所以这一回选择睿王,也认为是明智之举。谢柔华呢,从一开始根本不看好这个庶子,到最后也不得不佩服他,短短几年间,就获得高官厚禄,成为阮家最有出息的子弟。
她也相信了阮献的那所谓“富贵险中求”的话,他说当此乱世,太过于保守是干不成事的。唯有大胆的投机才能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势,越来越高的地位。他还说,乱世就是他们这种地位低下的人难得的一个翻身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
对于十五妹谢妙容说的那什么要防止变乱发生,早做好避乱的准备的话,她不以为然。当然,如今的她也不像在未嫁时,对于意见不相同的人,立即就予以反驳了。她也知道把那些跟谢妙容意见不同的话给吞下肚子,只是淡然点点头,说:“我记住了十五妹的话了。”
谢妙容一一跟姐姐们道别后,就也登上了离开建康的大船。
萧弘考虑到这一回去徐州路途遥远,尽管坐马车会早些到徐州,可妻子谢妙容到底是个女人,坐那么久的马车难免辛苦。再说了徐州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坐船去,虽然慢点儿,可是一路不但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利于妻子奴仆们休息,就选择了坐船去徐州。
这还是谢妙容头一次离开建康往北边走,一路上,她可以明显地看到从南向北,沿途风景的变化。
此时是仲夏,她丈夫以及贴身奴婢们坐一条船,其他的护卫和奴仆们坐另外一条船,剩下的三艘船则是装着两人的家当和行李。天气尽管热,但是坐船,常常吹来河风,倒也散去了一些暑热。
谢妙容和萧弘在船上,同睡同起。两人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下棋,对诗,又或者欣赏沿途风景,萧弘还跟她讲一些沿途的有名的景致,以及跟这些景致相关的典故以及传说,完全当好了一个好导游。从建康到徐州的近一个月的时间,谢妙容觉得这可能是她婚后跟丈夫过得最惬意的日子,既不用黎明即起去公婆跟前请安,也不用应对府中的妯娌,更没有什么请客赴宴等事,简直是无比轻松。另外丈夫也不用去当值,整日陪伴在她左右。还有沿途的风景也美丽,这一切都让她心情愉悦,非常放松,连离开建康,离开娘家人所带来的淡淡的哀愁也冲淡得几乎没有了。
随着沿岸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少,地表露出的黄土越来越多,还有空气也越来越干燥,谢妙容坐着的大船终于离徐州越来越近。
到了徐州码头上的时候,是一日之中日头最毒的时候。
谢妙容由阿虫和阿豆扶着从船上下来,萧弘一早派出去萧家报信的奴仆已经在码头上等着了。随着他们来的是萧家派来接他们的马车。
马车的车辕和车厢上有萧家的族徽,看得出来,路人经过萧家的马车跟前时,都会显得比较恭敬。萧家的即便是赶车的奴仆也是趾高气扬,不把周围的那些卸货的商贾或者路人看在眼里。
谢妙容第一个感觉就是,徐州的确是萧家的地盘,萧家在徐州具有很高的威望,一个赶车的都是拽得不行的样子,可见萧家在徐州的影响力有多大,说萧家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萧弘领着谢妙容坐上了第一辆马车,其余的奴婢则是坐上了后面的几辆马车,至于船上的谢妙容和萧弘的行李和家当,另外由萧家的奴仆赶着车来负责给运回萧府去。
坐在马车上,谢妙容不时掀起车帘子往外看。她看到徐州城的城墙高大,丝毫不亚于建康城的城墙。可能也是因为徐州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墙修得格外高大厚实。另外谢妙容还觉得徐州城的街道比较平直,不似建康城那么弯曲,还有就是此地的百姓衣着打扮大多朴素,不如建康城的庶民们那么好打扮,衣着华丽。再有就是这里的天空太蓝太开阔,她看不到几乎一丝云彩,每当在太阳下站着的时候,要是不打伞的话,一会儿功夫就会感到脸上和手上裸|露的肌肤变得火辣辣的。呼在鼻孔里的空气也传导了这种热,不一会儿就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不过,就像她刚才从船上下来,看到萧家的马车后推测萧家在徐州威望很高一样,她看到萧家的护卫们驱马向前时,街道上的行人和牛车遇到后全部都赶忙避让。似乎,在街上,就只有萧家的车是马车。于是她问了萧弘为什么会这样。
萧弘告诉她,她看到的没错,在徐州城,只有萧家人才可以坐马车,其他的人,从地方豪族到小民百姓,他们都不能坐马车,只能坐牛车,这是他祖父,徐州刺史兼镇军将军定下的规矩。就是要以此来彰显萧家在徐州的门第以及权势最高,让整个徐州地面上的人全部尊敬以及畏惧萧家。一句话,萧家在徐州地面上除了拥有军权和行政大权,与此般配的还有特权。
谢妙没想到,在建康根本算不上顶级门阀的萧家,在徐州这个地面上却是如此威风。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萧弘的时候,可是嫌弃人家的不行,嫌弃人家门第不高,举止粗俗的。如今回想起来,不禁莞尔。
萧弘见她一边掀开车帘好奇的看着窗外徐州城内的景色,一边在笑,就问她:“十五娘,你喜欢徐州么,我看你在笑……”
谢妙容放下车帘子,道:“你是要我说实话还是……”
“当然是说实话。”
“那,可能我的话有点儿不好听,你不要怪罪我。”
“你说。”
“徐州呢,当然是不如建康啊,建康富丽辉煌,百姓们也更俊美风.流,徐州呢,要朴素得多,无论是城池还是百姓。而且,我一到这里就觉得非常干燥,跟南边大不同。还有,萧家在徐州似乎非常跋扈。只不过,也有一点儿好处,到了徐州应该可以睡安稳觉了,不用担心什么朝局和朝斗,也不用担心飞来横祸。”
萧弘听完伸手在她额头上弹了一下,道:“你倒是敢说,什么我们萧家在徐州似乎非常跋扈。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祖父作为徐州刺史兼镇军将军,他有跋扈的本钱。至于安稳觉,你倒是说对了。我祖父早就想要我们一家人回到徐州了。当初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去了建康,可我祖父说什么都守着徐州不走,这就是为了我们萧家有后路。”
“看来你祖父是个厉害的人。不然也当不了徐州刺史,成为一方大员了。”
“一会儿你见到他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不过你不要害怕,他戎马半生,说话什么的都比较直而且嗓门很粗,但是他对儿孙们可是很好的。还有我祖母,她虽然唠叨了点儿,但也还是个慈祥的妇人。”
对于等会儿就要见到萧弘的祖父和祖母,她有憧憬,也有忐忑,她只是希望他们如同萧弘刚才说的那样,而不是因为孙子和孙媳妇不同,所以到时候她见了他们后突然发现他们跟萧弘形容的完全不一样,那就囧了。
马车在徐州城内穿街过巷,跑了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在一座恢弘的府邸前停下来了,萧弘先跳下了马车,然后才过来把她从马车上给抱下来。
在谢妙荣面前的是一座巍峨壮阔的刺史府,刺史府前站立着两队兵卒。刺史府的中门关闭着,只有两边的侧门开着供人进入。
萧弘带着谢妙容等人从侧门进入,然后另外由萧家的奴仆领着他们从府中左边的甬路绕过第一进,第二进,属于刺史及其幕僚办公和处理政事的院落。从第三进开始才是属于萧家人居住的院落。只不过第三进依然是作为刺史的书房,还有萧家的男子们的外书房,都在第三进。
第四进是萧家的家主,刺史萧裕以及其妻周老夫人的起居的院落。
从第五进起,后宅的院子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住的是萧家长房的人。右边则是住着萧家二房的人。其中萧家二房又分为萧弘的阿父这一房,还有他二叔那一房的人。
在刺史府的最后那是个萧裕当了徐州刺史后特意建的大花园子。花园里有湖有池,花木繁多,是平日萧家人散心游玩宴请之地,据萧弘说这里的后花园甚至比建康的萧府的后花园还要大,等安定下来略微休息下,他就带她去后花园逛去。
“那好,既是你说的,就得等你带我把刺史府逛熟了,你才能够去做别的事情。”
“行。”萧弘爽快答应。
两人先去了第五进,右边的萧弘父母所在的德永堂,拜见两人。
萧弘父母两人院子的奴婢领着两人从院子的中路走了进去,到得门口的时候,守在门口的奴婢打起湘妃竹帘,请两人进去。
萧咸和孔氏正在屋子里的堂上坐着,萧弘和谢妙容进来后上前去向两人行礼问安。
两人叫起,让萧弘和谢妙容坐下说话。
待两人坐定后,孔氏就问了些两人在路上的情况,萧弘和谢妙容则把路上一路行来的一些琐事说了些。萧咸则是关心地问谢妙容的身体是否好完全了,谢妙容回答说:“媳妇能吃能睡,这一路行来倒还觉着长胖了些呢。”
孔氏就说:“身体长好这是顶顶要紧的事情,这来了徐州,你就安安心心的跟三郎多生几个孩儿吧,我跟你大人公可是盼望着能早些抱上你们两人的孩儿呢。”
谢妙容唯有点头,萧弘也应承父母,他会加把劲儿,争取能够早点儿上媳妇怀上。
萧咸和孔氏闻言乐得开怀大笑,又说了几句话后,萧咸和孔氏就让儿子和儿媳回他们的院子去梳洗一番,换了衣裳去前面拜见他们的祖父和祖母。
萧弘和谢妙容便应了,随即跟着领路的奴婢往德永堂后面的克己堂去。走在路上,萧弘告诉谢妙容,克己堂是他小时候在徐州住着的时候的院子,是他自己取的名字,但这会儿跟谢妙容成亲了,他祖父在两人来之前就让人新把这院子修葺了一番。只是这院子还叫克己堂显得有些古板了,要是谢妙容想把这院子的名字给改一改的话也行,他明儿让人做了匾额送来,写了新名字重新挂上即可。
☆、第221章 22.1
“先瞧瞧什么样再说吧。”谢妙容不想这么快就费脑子去想给新居改名字,不过,她听了萧弘说的那什么“克己堂”,也觉得这名字太古板了,可以作为萧弘没有成亲前男子的居处的名字,表达一种对孔子那个大圣人的儒家思想的尊崇,但不合适作为成亲后两人居所的名字。还不知道未来两人会在徐州住多久,谢妙容想,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很可能是长住了。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说不定。所以,对自己这么一个长期的居所,谢妙容决定在看过什么样以后,好好拾掇拾掇,再取个又吉利又好听的名字,和萧弘好好过日子。
“也好。”萧弘笑道,“你瞧了有什么不满意的,就跟我说,我让人改。”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克己堂。
这个院子是在萧咸和孔氏的德永堂后面的一个不大的两进院落,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面的院子以前是给服侍萧弘的奴婢们住,里面的院子则是他的居处和书房。院子除了正门外,另外有角门通往环绕内宅的甬路,这条甬路在刺史府的最外围,一般是供刺史府内的奴婢们行走的,也就是说刺史府的奴婢们不能在内宅中路进出,内宅的中路只能是主子们行走。
站在院子门口,谢妙容抬头果然看到门楣上一块黑匾,上面几个规规矩矩的楷书字体,用金粉笔写着“克己堂”三个字。
她指着那匾额问:“郎君,但不知你可做到了‘仁’这一点儿?”
孔子曾经说过“克己复礼为仁”,所以在这里谢妙容带着戏谑的意味问萧弘。
萧弘搓搓鼻子:“娘子太抬举我了,关于‘仁’,这是君子一世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才能达到的境界。我自小发蒙以后,曾经想到能做到‘克己’,已经能让我自己满意了。”
谢妙容抚掌笑:“我这会儿回想起来,我们初次在谢府后花园见面时,你一定被我气得不行,结果还是‘克己’了,放过了作弄我,只不过既然你不是要咬人的汪,为何要做出那种凶恶的样子呢?”
“什么咬人的汪?好啊,你竟敢这么说我,看我不给你两个栗子吃?”萧弘后知后觉,弄懂了谢妙容说的话后,忍不住笑,抬手就要去敲谢妙容的头。
谢妙容忙避开了,嘻嘻笑着跑进门里去了,萧弘跟着追进去。
在门前守着的婢妇不禁讶然,没想到这三郎夫妇竟然一点儿都不稳重,就跟那些市井的少年夫妇一样打打闹闹,没个正形儿。比起二郎夫妇来说,他们可是跳脱多了。她们都是刺史府里派来的奴婢,刺史府规矩大,不但主子,就是底下的奴仆们也都是举止有据,甚少打闹说笑的。所以,她们看到萧弘夫妻这样不免吃惊。
谢妙容倒是不知道外面萧家的奴婢想的那些,她笑着跑进了克己堂后,就看到这个院子的确是新修葺了一番,粉墙黑瓦,地下铺设着平整的石板。院子里东西南边都有屋子,北边是二进院子的门,院门大打开,可以看见第二进院子的正房。这院子里面没有什么植物,很是干净。只不过门窗都有彩绘,让这个古板的院子多了些跳跃的色彩,显得生动一些了。
谢妙容唯一不满意是这个院子里面连一棵树一朵花也没有。
但是想到以前这个院子住着萧弘这么一个男子,他不爱着些花花草草也是自然。但是如今她这个女主人住进来了,就需要弄些花花草草,让这个院子多些生气了。谢妙容觉着也不用去移栽什么树进来,她只需要弄几个大盆栽,栽种些又香又漂亮的花草摆在院子里就好了。
接着她又走进了二进院,发现二进院修造得更好,四面都有走廊,把东西南北的房屋相连,这样要是下雨下雪什么的,不管是奴仆还是主子就不用担心被雨淋着,又或者因为下雪而致道路湿滑而摔倒了。
二进院可以说得上雕梁画栋,而且二进院的房屋更加阔大。比如,萧弘和谢妙容住的坐北朝南的正房,就是一明两暗的格局,只不过因为屋子太大,东西两间都分别用帷幕或者屏风给分割开了,成了东西四间。
谢妙容先往西屋去看了看,西屋按照规矩是招待来客,或者两人平素看书休憩之处。她看到了一色的矮足家具,包括榻呀,枰之类的东西。还有这里的帷幕的颜色也是以宝蓝色,月白色为主。看来帮着收拾的人大概也是以三公子为主了。没有考虑到她这个女主人需要帷幕的颜色稍带些女人味儿。
接下来,三人就在一起闲谈,气氛十分好。等到小外甥睡了午觉起来,奶娘将他抱过来,谢妙容就逗他玩儿。
谢绣姬不忘了叮嘱她,可要早点儿怀上孩子,以便在萧家站稳脚跟。
谢妙容含含糊糊地答应,自己会考虑要孩子的,让她不要担心自己。
一直到傍晚,谢妙容吃了晚饭才回去。
萧弘这一日在萧府里指挥奴仆们收拾东西,准备后日就启程去徐州,毕竟妻子谢妙容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不宜再在建康耽搁。再说了,她去探望她二姐后,也没有什么未完的心事了,正好离开建康去徐州。
谢妙容回到萧家已经是点灯时分了,她心情愉悦地走进了屋子,见到萧弘一个人在屋子里的小桌旁吃饭,见到谢妙容回来,他直接问:“吃过了没?”
“吃过了。”谢妙容答,她走过去,在他身旁拉了把圈椅坐下,还没等她再说话,萧弘已经又开口了:“看你面带喜色,是不是你二姐日子过得不错,姐夫也不是个窝囊的人?”
谢妙容向萧弘竖起了大拇指,笑吟吟道:“聪明!”
萧弘摇摇头,继续吃饭,吃了好一会儿,将碗放下,重新看向谢妙容道:“好了,别端着了,快说说吧,你二姐还有二姐夫的事儿,我想听。”
谢妙容腹诽,丈夫是有变八卦男的潜质啊。不过,看到了二姐过得好,这种喜事她当然喜欢说,而且是跟自己爱的男人说。她有一种捡了宝急于向人炫耀的感觉。
她就在小饭桌旁把今日去见到二姐,还有二姐夫以及外甥,还有说的那些话都对萧弘细细说了。
萧弘听完,好半响才吐出来四个字:“原来如此……”
谢妙容觑着他问:“怎么了,有意见还是很失望?”
她怕丈夫依旧对袁嵘跟自己的二姐在一起不是那么接受。于是她又把袁嵘暗中帮着在睿王跟前替谢家和萧家说话,从而让睿王放弃采纳王鸾的建议,谢家和萧家得以顺利离开建康之事对萧弘说了,然后她又问他:“你对此又有何意见呢?”
萧弘啊一声,又是说了四个字:“原来如此。”
“这就是你的意见?不是等于啥都没说么?”
“啥都没说,那就是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既然袁四郎做了对我们萧家,还有我娘子谢家有好处的事情,那我当然要记着这个恩情。若是有一日,他真不跟睿王了,那么他尽管来徐州就是。我保证将他引荐给我祖父。”
“那你是不是还认为我二姐不该跟袁四郎在一起呢?”
“二姐都跟袁四郎生了儿子了,再说这些也没意思了。我想啊,就像是袁四郎说的那样,做皇帝的男子用不着要求他是不是个好人,只要能把皇帝当好,不是个昏君就行。至于袁四郎和你二姐是否有违人伦,这跟我们萧家接纳袁四郎也没有关系。我们只想要能干的会带兵的将军,至于他是否杀人放火也并不重要。”
谢妙容却对萧弘的话非常不满意,她直接表达了她的不满,接着说:“那你作为袁四郎的妹夫,又是个什么想法?”
“我没有想法,我想得是我们也得抓紧,你瞧你的姐姐们都有孩儿了,我们也该快点儿有才行啊!”萧弘一边笑着说一边去抱谢妙容。
谢妙容躲都躲不开他,没法子,只能任他胡为了……
——
离开建康那一日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
谢妙容的姐姐们都来送她,不过依然没有谢绣姬,只是有她的三个姐姐,谢伯媛,谢丽仪,还有谢柔华。
谢伯媛的夫家卫家,谢柔华的夫家阮家,暂时都没有离开建康的打算。只有谢丽仪夫家陆家,在知道萧家离开建康去了徐州后,开始考虑辞去朝廷官职,举家迁往徐州。他们这些家族也对朝局的走向当然也是很敏.感的,有些人就有忧患意识,而有些人却有投机的欲.望。
卫家是睿王除了王家外,另一笼络的家族,因为卫家一直以来跟谢家就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卫家的门第又很高,睿王觉得可以利用卫家在禅代以后,帮着稳固他的政权,所以不遗余力笼络卫家,帮着卫家子弟谋取了许多还算不错的官职。卫家投桃报李,就也开始跟王家一起支持睿王。故而,他们卫家尽管也预测到了会改朝换代,但他们认为这种改朝换代对他们卫家有好处,能提高他们卫家的地位,所以,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离开建康了。
至于阮家,一惯喜欢投机的阮献跟着桓密投了睿王后,他的权势和富贵依旧保持着。他不遗余力的讨好睿王,在谢家被朝臣排挤时,从来都没有帮着谢家说一句话,他向睿王表示,尽管他是谢家的女婿,但绝对不会帮着岳家。不过,他也没有趁势踩上一脚,让睿王认为阮献这个人尽管是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可到底没有完全黑心肝,为了权势一点儿底线都没有。所以,还是让阮现做着以前的官,而阮献把差事也还做得挺好。
阮献自然也看出来了睿王在打垮鄱阳王一系后,野心越来越大,后面会取得帝位。于是,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跟着睿王一起夺得天下,想必将来他会作为功臣,在原有的位子上更进一步,不定将来封侯呢。拜相他是不敢想了,他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至于得个爵位传给子孙他倒是可以肖想一下的。
因此,阮家就成了谢家的姻亲里面唯一的一家上赶着想要借着睿王禅代,获得更大的权势还有更高的家族地位的家族。
谢妙容对于姐姐们的夫家到底选择何去何从,自然是没有任何置喙的权利,但是对于因此留在建康的两位姐姐,还是劝说她们收拢钱财,管好儿女,做一些万一变乱发生时候的准备。比如可以跑得更快的马车,以及训练有素的护卫,还有对于去哪里避乱也有比较明确的目的。
谢伯媛听了妹妹的话,倒是比较认真的考虑回去劝说丈夫,他们干脆在秋天来到之前就搬去扬州算了。
而谢柔华却没有这种打算,她的丈夫阮献作何打算,她明白得很。这些年来,阮献靠着一次一次的投机,步步高升,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自信,他觉得自己从未选择错过一次,所以这一回选择睿王,也认为是明智之举。谢柔华呢,从一开始根本不看好这个庶子,到最后也不得不佩服他,短短几年间,就获得高官厚禄,成为阮家最有出息的子弟。
她也相信了阮献的那所谓“富贵险中求”的话,他说当此乱世,太过于保守是干不成事的。唯有大胆的投机才能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势,越来越高的地位。他还说,乱世就是他们这种地位低下的人难得的一个翻身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
对于十五妹谢妙容说的那什么要防止变乱发生,早做好避乱的准备的话,她不以为然。当然,如今的她也不像在未嫁时,对于意见不相同的人,立即就予以反驳了。她也知道把那些跟谢妙容意见不同的话给吞下肚子,只是淡然点点头,说:“我记住了十五妹的话了。”
谢妙容一一跟姐姐们道别后,就也登上了离开建康的大船。
萧弘考虑到这一回去徐州路途遥远,尽管坐马车会早些到徐州,可妻子谢妙容到底是个女人,坐那么久的马车难免辛苦。再说了徐州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坐船去,虽然慢点儿,可是一路不但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利于妻子奴仆们休息,就选择了坐船去徐州。
这还是谢妙容头一次离开建康往北边走,一路上,她可以明显地看到从南向北,沿途风景的变化。
此时是仲夏,她丈夫以及贴身奴婢们坐一条船,其他的护卫和奴仆们坐另外一条船,剩下的三艘船则是装着两人的家当和行李。天气尽管热,但是坐船,常常吹来河风,倒也散去了一些暑热。
谢妙容和萧弘在船上,同睡同起。两人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下棋,对诗,又或者欣赏沿途风景,萧弘还跟她讲一些沿途的有名的景致,以及跟这些景致相关的典故以及传说,完全当好了一个好导游。从建康到徐州的近一个月的时间,谢妙容觉得这可能是她婚后跟丈夫过得最惬意的日子,既不用黎明即起去公婆跟前请安,也不用应对府中的妯娌,更没有什么请客赴宴等事,简直是无比轻松。另外丈夫也不用去当值,整日陪伴在她左右。还有沿途的风景也美丽,这一切都让她心情愉悦,非常放松,连离开建康,离开娘家人所带来的淡淡的哀愁也冲淡得几乎没有了。
随着沿岸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少,地表露出的黄土越来越多,还有空气也越来越干燥,谢妙容坐着的大船终于离徐州越来越近。
到了徐州码头上的时候,是一日之中日头最毒的时候。
谢妙容由阿虫和阿豆扶着从船上下来,萧弘一早派出去萧家报信的奴仆已经在码头上等着了。随着他们来的是萧家派来接他们的马车。
马车的车辕和车厢上有萧家的族徽,看得出来,路人经过萧家的马车跟前时,都会显得比较恭敬。萧家的即便是赶车的奴仆也是趾高气扬,不把周围的那些卸货的商贾或者路人看在眼里。
谢妙容第一个感觉就是,徐州的确是萧家的地盘,萧家在徐州具有很高的威望,一个赶车的都是拽得不行的样子,可见萧家在徐州的影响力有多大,说萧家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萧弘领着谢妙容坐上了第一辆马车,其余的奴婢则是坐上了后面的几辆马车,至于船上的谢妙容和萧弘的行李和家当,另外由萧家的奴仆赶着车来负责给运回萧府去。
坐在马车上,谢妙容不时掀起车帘子往外看。她看到徐州城的城墙高大,丝毫不亚于建康城的城墙。可能也是因为徐州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墙修得格外高大厚实。另外谢妙容还觉得徐州城的街道比较平直,不似建康城那么弯曲,还有就是此地的百姓衣着打扮大多朴素,不如建康城的庶民们那么好打扮,衣着华丽。再有就是这里的天空太蓝太开阔,她看不到几乎一丝云彩,每当在太阳下站着的时候,要是不打伞的话,一会儿功夫就会感到脸上和手上裸|露的肌肤变得火辣辣的。呼在鼻孔里的空气也传导了这种热,不一会儿就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不过,就像她刚才从船上下来,看到萧家的马车后推测萧家在徐州威望很高一样,她看到萧家的护卫们驱马向前时,街道上的行人和牛车遇到后全部都赶忙避让。似乎,在街上,就只有萧家的车是马车。于是她问了萧弘为什么会这样。
萧弘告诉她,她看到的没错,在徐州城,只有萧家人才可以坐马车,其他的人,从地方豪族到小民百姓,他们都不能坐马车,只能坐牛车,这是他祖父,徐州刺史兼镇军将军定下的规矩。就是要以此来彰显萧家在徐州的门第以及权势最高,让整个徐州地面上的人全部尊敬以及畏惧萧家。一句话,萧家在徐州地面上除了拥有军权和行政大权,与此般配的还有特权。
谢妙没想到,在建康根本算不上顶级门阀的萧家,在徐州这个地面上却是如此威风。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萧弘的时候,可是嫌弃人家的不行,嫌弃人家门第不高,举止粗俗的。如今回想起来,不禁莞尔。
萧弘见她一边掀开车帘好奇的看着窗外徐州城内的景色,一边在笑,就问她:“十五娘,你喜欢徐州么,我看你在笑……”
谢妙容放下车帘子,道:“你是要我说实话还是……”
“当然是说实话。”
“那,可能我的话有点儿不好听,你不要怪罪我。”
“你说。”
“徐州呢,当然是不如建康啊,建康富丽辉煌,百姓们也更俊美风.流,徐州呢,要朴素得多,无论是城池还是百姓。而且,我一到这里就觉得非常干燥,跟南边大不同。还有,萧家在徐州似乎非常跋扈。只不过,也有一点儿好处,到了徐州应该可以睡安稳觉了,不用担心什么朝局和朝斗,也不用担心飞来横祸。”
萧弘听完伸手在她额头上弹了一下,道:“你倒是敢说,什么我们萧家在徐州似乎非常跋扈。我不是早跟你说了吗,我祖父作为徐州刺史兼镇军将军,他有跋扈的本钱。至于安稳觉,你倒是说对了。我祖父早就想要我们一家人回到徐州了。当初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去了建康,可我祖父说什么都守着徐州不走,这就是为了我们萧家有后路。”
“看来你祖父是个厉害的人。不然也当不了徐州刺史,成为一方大员了。”
“一会儿你见到他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不过你不要害怕,他戎马半生,说话什么的都比较直而且嗓门很粗,但是他对儿孙们可是很好的。还有我祖母,她虽然唠叨了点儿,但也还是个慈祥的妇人。”
对于等会儿就要见到萧弘的祖父和祖母,她有憧憬,也有忐忑,她只是希望他们如同萧弘刚才说的那样,而不是因为孙子和孙媳妇不同,所以到时候她见了他们后突然发现他们跟萧弘形容的完全不一样,那就囧了。
马车在徐州城内穿街过巷,跑了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在一座恢弘的府邸前停下来了,萧弘先跳下了马车,然后才过来把她从马车上给抱下来。
在谢妙荣面前的是一座巍峨壮阔的刺史府,刺史府前站立着两队兵卒。刺史府的中门关闭着,只有两边的侧门开着供人进入。
萧弘带着谢妙容等人从侧门进入,然后另外由萧家的奴仆领着他们从府中左边的甬路绕过第一进,第二进,属于刺史及其幕僚办公和处理政事的院落。从第三进开始才是属于萧家人居住的院落。只不过第三进依然是作为刺史的书房,还有萧家的男子们的外书房,都在第三进。
第四进是萧家的家主,刺史萧裕以及其妻周老夫人的起居的院落。
从第五进起,后宅的院子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住的是萧家长房的人。右边则是住着萧家二房的人。其中萧家二房又分为萧弘的阿父这一房,还有他二叔那一房的人。
在刺史府的最后那是个萧裕当了徐州刺史后特意建的大花园子。花园里有湖有池,花木繁多,是平日萧家人散心游玩宴请之地,据萧弘说这里的后花园甚至比建康的萧府的后花园还要大,等安定下来略微休息下,他就带她去后花园逛去。
“那好,既是你说的,就得等你带我把刺史府逛熟了,你才能够去做别的事情。”
“行。”萧弘爽快答应。
两人先去了第五进,右边的萧弘父母所在的德永堂,拜见两人。
萧弘父母两人院子的奴婢领着两人从院子的中路走了进去,到得门口的时候,守在门口的奴婢打起湘妃竹帘,请两人进去。
萧咸和孔氏正在屋子里的堂上坐着,萧弘和谢妙容进来后上前去向两人行礼问安。
两人叫起,让萧弘和谢妙容坐下说话。
待两人坐定后,孔氏就问了些两人在路上的情况,萧弘和谢妙容则把路上一路行来的一些琐事说了些。萧咸则是关心地问谢妙容的身体是否好完全了,谢妙容回答说:“媳妇能吃能睡,这一路行来倒还觉着长胖了些呢。”
孔氏就说:“身体长好这是顶顶要紧的事情,这来了徐州,你就安安心心的跟三郎多生几个孩儿吧,我跟你大人公可是盼望着能早些抱上你们两人的孩儿呢。”
谢妙容唯有点头,萧弘也应承父母,他会加把劲儿,争取能够早点儿上媳妇怀上。
萧咸和孔氏闻言乐得开怀大笑,又说了几句话后,萧咸和孔氏就让儿子和儿媳回他们的院子去梳洗一番,换了衣裳去前面拜见他们的祖父和祖母。
萧弘和谢妙容便应了,随即跟着领路的奴婢往德永堂后面的克己堂去。走在路上,萧弘告诉谢妙容,克己堂是他小时候在徐州住着的时候的院子,是他自己取的名字,但这会儿跟谢妙容成亲了,他祖父在两人来之前就让人新把这院子修葺了一番。只是这院子还叫克己堂显得有些古板了,要是谢妙容想把这院子的名字给改一改的话也行,他明儿让人做了匾额送来,写了新名字重新挂上即可。
☆、第221章 22.1
“先瞧瞧什么样再说吧。”谢妙容不想这么快就费脑子去想给新居改名字,不过,她听了萧弘说的那什么“克己堂”,也觉得这名字太古板了,可以作为萧弘没有成亲前男子的居处的名字,表达一种对孔子那个大圣人的儒家思想的尊崇,但不合适作为成亲后两人居所的名字。还不知道未来两人会在徐州住多久,谢妙容想,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很可能是长住了。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也说不定。所以,对自己这么一个长期的居所,谢妙容决定在看过什么样以后,好好拾掇拾掇,再取个又吉利又好听的名字,和萧弘好好过日子。
“也好。”萧弘笑道,“你瞧了有什么不满意的,就跟我说,我让人改。”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克己堂。
这个院子是在萧咸和孔氏的德永堂后面的一个不大的两进院落,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面的院子以前是给服侍萧弘的奴婢们住,里面的院子则是他的居处和书房。院子除了正门外,另外有角门通往环绕内宅的甬路,这条甬路在刺史府的最外围,一般是供刺史府内的奴婢们行走的,也就是说刺史府的奴婢们不能在内宅中路进出,内宅的中路只能是主子们行走。
站在院子门口,谢妙容抬头果然看到门楣上一块黑匾,上面几个规规矩矩的楷书字体,用金粉笔写着“克己堂”三个字。
她指着那匾额问:“郎君,但不知你可做到了‘仁’这一点儿?”
孔子曾经说过“克己复礼为仁”,所以在这里谢妙容带着戏谑的意味问萧弘。
萧弘搓搓鼻子:“娘子太抬举我了,关于‘仁’,这是君子一世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才能达到的境界。我自小发蒙以后,曾经想到能做到‘克己’,已经能让我自己满意了。”
谢妙容抚掌笑:“我这会儿回想起来,我们初次在谢府后花园见面时,你一定被我气得不行,结果还是‘克己’了,放过了作弄我,只不过既然你不是要咬人的汪,为何要做出那种凶恶的样子呢?”
“什么咬人的汪?好啊,你竟敢这么说我,看我不给你两个栗子吃?”萧弘后知后觉,弄懂了谢妙容说的话后,忍不住笑,抬手就要去敲谢妙容的头。
谢妙容忙避开了,嘻嘻笑着跑进门里去了,萧弘跟着追进去。
在门前守着的婢妇不禁讶然,没想到这三郎夫妇竟然一点儿都不稳重,就跟那些市井的少年夫妇一样打打闹闹,没个正形儿。比起二郎夫妇来说,他们可是跳脱多了。她们都是刺史府里派来的奴婢,刺史府规矩大,不但主子,就是底下的奴仆们也都是举止有据,甚少打闹说笑的。所以,她们看到萧弘夫妻这样不免吃惊。
谢妙容倒是不知道外面萧家的奴婢想的那些,她笑着跑进了克己堂后,就看到这个院子的确是新修葺了一番,粉墙黑瓦,地下铺设着平整的石板。院子里东西南边都有屋子,北边是二进院子的门,院门大打开,可以看见第二进院子的正房。这院子里面没有什么植物,很是干净。只不过门窗都有彩绘,让这个古板的院子多了些跳跃的色彩,显得生动一些了。
谢妙容唯一不满意是这个院子里面连一棵树一朵花也没有。
但是想到以前这个院子住着萧弘这么一个男子,他不爱着些花花草草也是自然。但是如今她这个女主人住进来了,就需要弄些花花草草,让这个院子多些生气了。谢妙容觉着也不用去移栽什么树进来,她只需要弄几个大盆栽,栽种些又香又漂亮的花草摆在院子里就好了。
接着她又走进了二进院,发现二进院修造得更好,四面都有走廊,把东西南北的房屋相连,这样要是下雨下雪什么的,不管是奴仆还是主子就不用担心被雨淋着,又或者因为下雪而致道路湿滑而摔倒了。
二进院可以说得上雕梁画栋,而且二进院的房屋更加阔大。比如,萧弘和谢妙容住的坐北朝南的正房,就是一明两暗的格局,只不过因为屋子太大,东西两间都分别用帷幕或者屏风给分割开了,成了东西四间。
谢妙容先往西屋去看了看,西屋按照规矩是招待来客,或者两人平素看书休憩之处。她看到了一色的矮足家具,包括榻呀,枰之类的东西。还有这里的帷幕的颜色也是以宝蓝色,月白色为主。看来帮着收拾的人大概也是以三公子为主了。没有考虑到她这个女主人需要帷幕的颜色稍带些女人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