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把这个重大发现立即告知了老爹。
老爹倒是老神在在,摆摆手说这算哪门子重大发现?多大点事儿,墙上的画没了就是腻子被铲了呗,日后肯定会出什么事让你房间里的腻子全部被铲掉重刷,你信不信?
不信我把话放在这儿等着,以后真出这事了你再回来看。
老爹表现得像是个预言家。
白杨挠挠头,他在发现墙面上的图像消失之后脑补了几万字科幻大片剧情,什么平行宇宙,多重历史,世界线跳跃,情节曲折,动人心魄,冈布伦太郎都要附体了,准备跨越层层世界去拯救牧濑红莉栖和嘟嘟噜,结果被老爹一语道破天机。
白杨把目光投往茶几边的王叔。
老王头都不抬一下,对白杨所说毫无兴趣,只顾着给小朱写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
白杨只好扭头往回望。
连翘靠在房门口,摊开手耸了耸肩。
·
·
·
赵博文在开会。
倒不是在省委市委,而是在紫金山天文台。
他本来今天在正常开会,对指挥部目前的工作进度进行汇报,谁知忽然接到紫台的消息,悄咪咪地打开手机一看说有重大发现,于是老赵话说一半,把稿子一丢,桌子一推,椅子一拖,拔腿狂奔扬长而去,留下一干领导呆若木鸡。
领导悄悄问秘书他是不是家里着火了。
“它还能更清楚一点吗?”赵博文皱起眉头,ppt上正放着一张照片,他面前的桌上也摊着一叠照片。
“呃……赵老师,你也是学物理的,你也清楚……”
“我就想知道,它还能更清楚一点吗?”赵博文打断他。
照片底色是黑的,黑色的背景下有稀稀拉拉几个白色小点,像是撒在黑板上的粉笔灰,另有一只深红色的箭头,指向照片中央的一个黯淡小点。
底下的标注是sgr a*。
赵博文这个天文学的纯粹外行也知道sgr a*是人马座a星,照片上那个芝麻绿豆大小的斑点实际上是一颗四百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巨型黑洞,坐在会议室里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赵博文的脑袋也没法想象四百万倍太阳质量得有多大,但好在台长解释说那是一颗黑洞,不是一颗恒星,所以尽管它的质量有四百万颗太阳那么大,但是它的直径其实只有四千万公里。
赵博文手里的照片是sgr a*的放大版,清晰度更低,颜色是黑白的,把ppt上那个黯淡的小白点放大几百倍就是赵博文手里的,清晰度比黑芝麻糊还要糊,但仍然能大致看出结构——是一个模糊的、朦胧的、没有任何细节的圆环。
老赵莫名地想起那天晚上所见的大眼睛,那是一颗类似的瞳孔,这种联想让赵博文打了个哆嗦,黑洞连光也无法逃脱的特性岂不与那颗眼睛类似?直视那颗巨大的眼睛时赵博文只觉得自己看到了深渊。
这张照片就是过去月余天文组的劳动成果。
天文组在各大专家组里承担了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抓瞎的任务,那就是分析判断黑月的可能来源,老师的草稿已经指明了方向——银河系,黑月是从银河系里来的,不是地球土生土长的,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而且非常靠谱,靠谱得就像考试前老师们跟你说考试范围就是整本书。
有了这么一条线索,天文组也觉得是靠谱他妈给靠谱哭丧,靠谱死了。
经过严密的推断、精准的分析、虔诚的求神和瞎蒙的投票(瞎蒙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众人一致认为最有价值的目标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巨型黑洞,于是地球上的长枪短炮转头朝银河系中心集火——诶,你还别说,真有点收获。
他们发现人马座a*的精细阴影结构和预想的不大一样,吸积盘外可能有多个引力源干扰,而进一步x射线频段上观测,发现有一部分能量不知去向。
尽管紫台一再强调这完全有可能是自然现象,毕竟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赵博文已经在激动地拍桌子:黑洞城市!这是黑洞城市!(注1)黑月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是最新成果?”
赵博文冷静下来了。
“老成果,在天文学界内对超大质量黑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门显学,我们和欧洲美洲的同行一直都在搞,包括ucla和马普所,今年上半年不是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吗?他们搞了个eht,叫事件视界望远镜,用的也是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拍的是室女座m87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个黑洞很大,有65亿倍太阳质量,他们那口望远镜虚拟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
“能征用过来不?”赵博文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
“赵老师,那是国外的。”有人压低声音提醒。
“能合作合作不?”赵博文换了个词。
“已经合作了。”报告人回答,“本次观测计划联系了eht的八座射电望远镜,只不过时间太短,计划仓促,目前只能取得这种效果,毕竟人家为了拍m87那个黑洞可是准备了十年。”
“我们需要看得更清楚。”赵博文用指节叩了叩木质桌面。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用更长的基线,以及更长的观测时间。”台上的报告人说,“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结果,是北京的lamost、密云,上海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的几个望远镜合作的产物,这种跨洲际合作已经是地球范围内最大的基线了,基线没法再延长,只能延长观测时间。”
“我们可没有十年时间,十年后黄花菜都凉了。”赵博文摇摇头,“只能让望远镜口径再大一点。”
赵博文推了推眼镜,他又表现出了一个甲方的优良素质:我不管你们怎么办,我只需要你们办到。
可地球直径口径的望远镜都不够用,哪还能搞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我大致能明白vlbi是怎么回事儿,多个射电望远镜组网形成一个虚拟的大口径望远镜,如果我们能把望远镜拉得够远,虚拟望远镜的口径就越大。”赵博文说,“那咱们这样,不妨利用地球本身的公转,地球本身是在运转的,地球本身的运动就能形成巨大的基线,理想情况下基线可以有地球公转直径那么长,差不多两个天文单位。”
赵博文振奋地补充了一句:
“这就近似于一个口径有地球公转轨道那么大的望远镜!”
“可vlbi需要同时性……”
有人弱弱地提醒。
“肯定是有难度的,需要技术攻关,我知道大伙儿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赵博文无视了天文组的抗议,翻开第二只文件夹,“好,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项议题。”
赵博文低头看了一眼。
“如何把旅行者号和先驱者号给抓回来?大家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有方案的可以往前靠一靠。”
“哗啦——”一阵刺耳的椅子腿摩擦声,会议室里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后退一步。
·
·
·
(注1:黑洞城市,由著名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于1969年提出,是指一种围绕黑洞,可利用事件视界奇特物理性质获取能量的结构。)
老爹倒是老神在在,摆摆手说这算哪门子重大发现?多大点事儿,墙上的画没了就是腻子被铲了呗,日后肯定会出什么事让你房间里的腻子全部被铲掉重刷,你信不信?
不信我把话放在这儿等着,以后真出这事了你再回来看。
老爹表现得像是个预言家。
白杨挠挠头,他在发现墙面上的图像消失之后脑补了几万字科幻大片剧情,什么平行宇宙,多重历史,世界线跳跃,情节曲折,动人心魄,冈布伦太郎都要附体了,准备跨越层层世界去拯救牧濑红莉栖和嘟嘟噜,结果被老爹一语道破天机。
白杨把目光投往茶几边的王叔。
老王头都不抬一下,对白杨所说毫无兴趣,只顾着给小朱写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
白杨只好扭头往回望。
连翘靠在房门口,摊开手耸了耸肩。
·
·
·
赵博文在开会。
倒不是在省委市委,而是在紫金山天文台。
他本来今天在正常开会,对指挥部目前的工作进度进行汇报,谁知忽然接到紫台的消息,悄咪咪地打开手机一看说有重大发现,于是老赵话说一半,把稿子一丢,桌子一推,椅子一拖,拔腿狂奔扬长而去,留下一干领导呆若木鸡。
领导悄悄问秘书他是不是家里着火了。
“它还能更清楚一点吗?”赵博文皱起眉头,ppt上正放着一张照片,他面前的桌上也摊着一叠照片。
“呃……赵老师,你也是学物理的,你也清楚……”
“我就想知道,它还能更清楚一点吗?”赵博文打断他。
照片底色是黑的,黑色的背景下有稀稀拉拉几个白色小点,像是撒在黑板上的粉笔灰,另有一只深红色的箭头,指向照片中央的一个黯淡小点。
底下的标注是sgr a*。
赵博文这个天文学的纯粹外行也知道sgr a*是人马座a星,照片上那个芝麻绿豆大小的斑点实际上是一颗四百万倍太阳质量的超巨型黑洞,坐在会议室里是一点都看不出来,赵博文的脑袋也没法想象四百万倍太阳质量得有多大,但好在台长解释说那是一颗黑洞,不是一颗恒星,所以尽管它的质量有四百万颗太阳那么大,但是它的直径其实只有四千万公里。
赵博文手里的照片是sgr a*的放大版,清晰度更低,颜色是黑白的,把ppt上那个黯淡的小白点放大几百倍就是赵博文手里的,清晰度比黑芝麻糊还要糊,但仍然能大致看出结构——是一个模糊的、朦胧的、没有任何细节的圆环。
老赵莫名地想起那天晚上所见的大眼睛,那是一颗类似的瞳孔,这种联想让赵博文打了个哆嗦,黑洞连光也无法逃脱的特性岂不与那颗眼睛类似?直视那颗巨大的眼睛时赵博文只觉得自己看到了深渊。
这张照片就是过去月余天文组的劳动成果。
天文组在各大专家组里承担了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抓瞎的任务,那就是分析判断黑月的可能来源,老师的草稿已经指明了方向——银河系,黑月是从银河系里来的,不是地球土生土长的,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而且非常靠谱,靠谱得就像考试前老师们跟你说考试范围就是整本书。
有了这么一条线索,天文组也觉得是靠谱他妈给靠谱哭丧,靠谱死了。
经过严密的推断、精准的分析、虔诚的求神和瞎蒙的投票(瞎蒙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众人一致认为最有价值的目标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巨型黑洞,于是地球上的长枪短炮转头朝银河系中心集火——诶,你还别说,真有点收获。
他们发现人马座a*的精细阴影结构和预想的不大一样,吸积盘外可能有多个引力源干扰,而进一步x射线频段上观测,发现有一部分能量不知去向。
尽管紫台一再强调这完全有可能是自然现象,毕竟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赵博文已经在激动地拍桌子:黑洞城市!这是黑洞城市!(注1)黑月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是最新成果?”
赵博文冷静下来了。
“老成果,在天文学界内对超大质量黑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门显学,我们和欧洲美洲的同行一直都在搞,包括ucla和马普所,今年上半年不是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吗?他们搞了个eht,叫事件视界望远镜,用的也是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拍的是室女座m87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个黑洞很大,有65亿倍太阳质量,他们那口望远镜虚拟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
“能征用过来不?”赵博文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
“赵老师,那是国外的。”有人压低声音提醒。
“能合作合作不?”赵博文换了个词。
“已经合作了。”报告人回答,“本次观测计划联系了eht的八座射电望远镜,只不过时间太短,计划仓促,目前只能取得这种效果,毕竟人家为了拍m87那个黑洞可是准备了十年。”
“我们需要看得更清楚。”赵博文用指节叩了叩木质桌面。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用更长的基线,以及更长的观测时间。”台上的报告人说,“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结果,是北京的lamost、密云,上海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的几个望远镜合作的产物,这种跨洲际合作已经是地球范围内最大的基线了,基线没法再延长,只能延长观测时间。”
“我们可没有十年时间,十年后黄花菜都凉了。”赵博文摇摇头,“只能让望远镜口径再大一点。”
赵博文推了推眼镜,他又表现出了一个甲方的优良素质:我不管你们怎么办,我只需要你们办到。
可地球直径口径的望远镜都不够用,哪还能搞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我大致能明白vlbi是怎么回事儿,多个射电望远镜组网形成一个虚拟的大口径望远镜,如果我们能把望远镜拉得够远,虚拟望远镜的口径就越大。”赵博文说,“那咱们这样,不妨利用地球本身的公转,地球本身是在运转的,地球本身的运动就能形成巨大的基线,理想情况下基线可以有地球公转直径那么长,差不多两个天文单位。”
赵博文振奋地补充了一句:
“这就近似于一个口径有地球公转轨道那么大的望远镜!”
“可vlbi需要同时性……”
有人弱弱地提醒。
“肯定是有难度的,需要技术攻关,我知道大伙儿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赵博文无视了天文组的抗议,翻开第二只文件夹,“好,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项议题。”
赵博文低头看了一眼。
“如何把旅行者号和先驱者号给抓回来?大家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有方案的可以往前靠一靠。”
“哗啦——”一阵刺耳的椅子腿摩擦声,会议室里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后退一步。
·
·
·
(注1:黑洞城市,由著名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于1969年提出,是指一种围绕黑洞,可利用事件视界奇特物理性质获取能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