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见过,见过霍显提着四皇子的腿,将其倒吊着要投进湖里。
四皇子是婉嫔诞下的孩子,是顺安帝第二个儿子。
那也是一个夜里,皇后途径御花园,就见偏远角落里,身量高大的男人握着刚出生的婴孩的小腿,他垂目时的神情那样冷漠,那样可怖。
皇后心惊肉跳地藏在假山后,只见霍显就那个姿势维持了许久,直到四皇子喘不上气,蹬腿挣扎起来,才犹地把尚还全须全尾的孩子交给身边的小太监。
他说:“皇上不该再诞下皇子……算了,别再给我出岔子了。”
翌日,婉嫔仍旧抱着四皇子逗趣,根本不知夜里险些发生什么祸事。
而后,宫中能怀上孩子的妃嫔愈发少,顺利诞下的更少,这两年,也就一个蘭妃在婉嫔之后又诞下一皇子。
自那以后,皇后便对霍显起了防备之心,为了避着霍显,她甚至连带着冷落皇上,以减少在霍显面前出现的次数,对太子更是如此要求。
霍显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他有意带坏顺安帝,把顺安帝变成了一个只知贪恋美色的废物,却并不想让顺安帝后继有人。
他和赵庸,甚至不是一路的。
皇后太害怕了,这偌大京都,是豺狼虎豹的聚集地,顺安帝不属于这里,她和小太子亦如此。
于是她开始在宫外培养暗卫,搜集消息,不让自己太过被动,许是平日里总是不声不响,这反而让她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成功浑水摸鱼。
直到,她隐约意识到东宫的复苏,她甚至比赵庸更早察觉此事。
皇后便明白,离开的时候到了。
霍显替小太子掖了掖被角,淡淡说:“这么小的孩子,娘娘真忍心,太子服用的药,不伤底子么?”
“咯噔”一声,皇后那颗悬着的心仿佛重重砸到泥里,她攥着帕子的手按在心口,道:“霍大人是什么意思,本宫听糊涂了。”
霍显侧目看她,倏地一笑,而后又放平嘴角。他神色那样平静,平静得仿佛是在与她唠家常,说:“娘娘给皇上服的药,期限为多久?”
这是儒雅的问法,他在问皇帝的死期是何时。
皇后的指甲深陷进掌心,“本宫听不懂——”
“谋害天子是死罪。”霍显撕下那层伪善,低沉的声音透露着不耐,“娘娘还听不懂么?”
皇后呼吸急促地对上他望过来的目光,眼眶渐渐泛红,她倏地跪下,不顾宫女阻拦,道:“本宫一届女流,无意朝堂之事,太子更没有慧根,难挑来日大任,还请霍大人,请霍大人给我们母子二人一条生路。”
她说罢,摘下凤冠,双手抵着额心,磕在地上,
她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她的年纪还没有霍显大,繁琐的宫装让她显得老成持重,此时卸下那层绷紧的皮囊,终于露出了胆怯的模样。
良久,久到烛芯燃尽,烛火啪啪作响。
霍显看着她,道:“还有多久?”
“我、我不知道。”皇后颤声说:“太医只说,服下那味药,皇上的身子会渐渐衰竭,不会让人发现异常,寻常人撑不过三个月,皇上,恐怕更快。”
绣着兽纹的黑靴在皇后面前消失,又在门前停下,霍显回过头,道:“娘娘是个聪明人。太子如今重病,通州有神医,娘娘带着小太子去求医吧,明日就启程。”
他似乎并不打算追究,就这么离开了。
皇后身子一软,险些摔在地上,她眼里还包着泪,似乎有些迷惘,明日就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么?
通州,通州不是宁王的封地?
-
长夜漫漫,这个寻常的夜里,刑部如愿带走了赵庸。
赵庸斥退了顽固守在宫外的东厂,态度相当平和,是以没让今夜之事大肆发酵,只是这么大一桩事,仍旧惊动了数百朝臣。
无人不惊讶于赵庸如此配合,乍一听闻消息,都跟睡糊涂了似的,甚至有官员穿着睡袍就赶到宫门外,拉着禁军一再确认。
但霍显心里明白,赵庸如今的配合不过是早已留好了退路,他在等萧骋的军队攻入京都。
那时刑部和大理寺又算得上什么?
霍显在重华殿坐了许久,走出宫门时已是后半夜。
他刚从南月手里牵过马,就见长街对面一辆马车缓缓而至,紧接着,萧元景蓬头垢面地从车厢下来,看样子也是刚得到消息,赶来确认的。
两人打了个照面,萧元景虚浮的步伐才堪堪停住,他那双漆黑的瞳仁望向霍显,往日里的客气疏离都不见了,是深深的憎恶。
霍显倒想维持礼节,谁料不等他点头,萧元景就疾步往角门处去。
萧元景素来是个看重表面功夫的人,怎么至于为了个赵庸就疯疯癫癫的?
霍显看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道:“他怎么回事?”
南月道:“自打那日从九真庙回来后,萧元景就不太对劲,听说皇上遭难那夜他在行宫大肆搜寻,好像是丢了个什么人。”
霍显撇开视线,翻身上马,道:“派人盯好他。”
南月追着跑了两步,“回府么?”
“不回。”他说:“回镇抚司,断尾求生知不知道,这些年,谁都比锦衣卫干净,你以为刑部这次大清查,咱们没把自己的罪证递上去就没事了?”
最后几个字消失在风里,马蹄蹬起的瞬间,南月被扑了一脸沙,忙骑上马追上去。
-
翌日,权阉赵庸被捉拿下狱的事犹如春日柳絮,风一吹就传开了。
平头百姓不知宫里内幕,要说奸恶,他们恐怕只知道北镇抚司门前那两尊凶神恶煞的石狮子,一经作业,东厂和司礼监的恶事忽然广为人知,一时间,锦衣卫竟有些排不上号了。
但为赵庸申诉之人也不在少数。
若说为何赵庸能只手遮天这么些年,便是因为朝中蛀虫良多,且其位甚高。
单是那刑部尚书王郢就位列其中。
作为刑部尚书,捉拿赵庸此等大事他竟蒙在鼓里,那蔺笙一个侍郎,却越过了他去,一早得知消息,王郢怒火中烧,以罪证不成立的消息,命人将赵庸放了。
谁知赵庸还没有走出刑部大牢,那王郢就因多起徇私枉法的案子被大理寺给拿了。
不止是王郢,证据确凿的犯事官员里还有礼部侍郎周茂、通政使司左参议李立恒、翰林院侍讲学士凌佑生、鸿鸬寺少卿曹津、太子詹事程有为等等,其所犯之事大多以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陷害同僚为主,更有甚者身上背负了数条人命,其中以太子詹事程有为最让人痛恨,当初正是他有意教小太子说出那等悖逆狂妄之言,却害太傅背了罪名,枉死诏狱。
这还只是一些位高权重的京官,还不算上那些个芝麻小官和地方官员,刑部此次办案速度极快,短短三日,就让朝廷变得风声鹤唳。
那些企图为赵庸行事的官员皆歇了声,刑部和大理寺没有将所有犯事者皆拿下狱的意思,毕竟如若将人全撤了,朝廷短时间内补不上这个空缺,恐怕难以运作,于是大有酌情考虑,网开一面的意思。
没查到他们头上,那是给他们机会,他们自然不好蹦得太高。
这场狂风骤雨中,锦衣卫却独善其身。
北镇抚司大刀阔斧地将尾巴给断了,刑部拿的都是些小鱼小虾,霍显倒是将自己撇了个干净。
但失去靠山赵庸,北镇抚司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门口的石狮子被人泼上泔水,台阶上全是果皮,穿着缇衣出门办案,处处不顺,还要谨防有人套着麻袋将他们打一顿此类惨况。
刘五今日就鼻青脸肿的回了院里,眼都气红了,“这差事还怎么办!没一个配合的,老子要一份卷宗,刑部的阴阳怪气,还让老子自己找!完了不知谁往门口丢了个香蕉皮,看给我摔的!真以为咱们的绣春刀是吃素的,看我不——”
“咚”地一声,一个皮子做的圆形足鞠被一脚踹在刘五脑门上,霍显从院子里走来,道:“不什么?让你们夹着尾巴做人,学不会老实,刑部大牢就是下场。”
刘五捂着脑门不敢说话,捡起足鞠嘟囔道:“我错了大人,我就嘴上说说,没想怎样……”
众人愁苦,真是风水轮流转,谁能料到一向风头无两的锦衣卫还有这样落魄的时候。
有人问:“大人,咱们还有出路么?”
霍显没说话,像是没听到似的,就在院子里的吊床上躺下了,闭目养神。
天色渐渐黯淡,流云涌动,最后那一抹霞光也被暗沉的雾霭卷入腹中。
刑部大牢森严壁垒,却在这时“哐当”一声落了锁,狱卒道:“萧大人,您动作快些,过会儿轮守的人就来了。”
萧元景脸色依旧不是很好,但起码衣着是齐整了,他无精打采地撩起眼皮,抛出去一枚金锭,道:“知道了。”
第93章
赵庸盘腿坐在草垛上打座, 手边的破旧矮几上搁着吃剩的半碗粥。
说是粥,实则是米汤罢了。
短短三日,他面颊削瘦, 但却依旧端着个气定神闲高深莫测的模样, 闭着眼, 脸上的皱纹都不带动的。
隔壁的狱卒在吃酒划拳说荤话, 空气里似都漂浮着嘈杂的口水,倏地, 那喧闹声戛然而止。
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赵庸睁开眼, 萧元景已然行至牢房前, 他道:“督公。”
赵庸毫不意外萧元景的到来,他动作慢慢地起了身,道:“你伯父到哪了?”
萧元景道:“三天前才来的消息,到汝宁府了, 想必如今离京更近了。”
赵庸“嗯”了声, 说:“刑部虽没提及萧家,但我怀疑只是缓兵之计,你大伯进城许是不容易, 你记得在城里做好接应,具体布控当日他南下时便与你吩咐过, 你只要做好手头的事便可,元景, 这么多年,你行事稳重, 你大伯最器重你了。”
萧元景低下头, “承蒙大伯和督公关照。”
赵庸道:“你姓萧, 以后这些都是你们的,便是你那不成器的弟弟,也得倚仗你的助力。”
萧元景道:“元庭已被我骗去了龚州老宅,在尘埃落定之前,我不会让他入京,以免落入旁人手里。”
赵庸点头,“你想得周到,你大伯就元庭这一个孩子,你替他料理后方之事,他才能安心顾着前方。”
萧元景又迅速与赵庸简述了这三日朝中发生的大小事,赵庸听罢,沉默过后,方说:“霍显可有什么动静?”
他摇头说:“他一直在镇抚司里呆着,这次刑部和大理寺是铆足了劲要清账,锦衣卫也算是墙倒众人推,处处受掣肘,按理说他不可能给自己找这麻烦。”
赵庸没说话,只抿直了唇,道:“他是个让人见不着底的人,你防着他点,不是坏事。”
萧元景点头,又说:“我还察觉到,霍显那位新妇,姬家的大姑娘有些功夫,不似传闻柔弱,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闻言,赵庸怔了一下,他苍老的眸子微微眯起,忽然想起什么,喉间发出一道哼笑,“我竟漏了她,你看着办吧。”
看着办,这话意思就深了。萧元景正应了是,狱卒便走来,为难地在远处徘徊。
赵庸邪眼一瞥,再看萧元景疲惫的面容,道:“你走吧,以后没事也少来,免得叫人抓住把柄,如今是要紧的时候,事事都需谨慎,更莫要让无关紧要的事牵住心神。”
无关紧要的事,萧元景心下一颤,心虚地垂下眼,“是,下官告退。”
他恭敬行过一礼,转身离开刑狱。
刚踏出铁门,脸上的精气神就顿时不见了,远处的幕僚上前,道:“公子,督公可说什么了?”
萧元景摇摇头,问:“人有线索了吗?”
四皇子是婉嫔诞下的孩子,是顺安帝第二个儿子。
那也是一个夜里,皇后途径御花园,就见偏远角落里,身量高大的男人握着刚出生的婴孩的小腿,他垂目时的神情那样冷漠,那样可怖。
皇后心惊肉跳地藏在假山后,只见霍显就那个姿势维持了许久,直到四皇子喘不上气,蹬腿挣扎起来,才犹地把尚还全须全尾的孩子交给身边的小太监。
他说:“皇上不该再诞下皇子……算了,别再给我出岔子了。”
翌日,婉嫔仍旧抱着四皇子逗趣,根本不知夜里险些发生什么祸事。
而后,宫中能怀上孩子的妃嫔愈发少,顺利诞下的更少,这两年,也就一个蘭妃在婉嫔之后又诞下一皇子。
自那以后,皇后便对霍显起了防备之心,为了避着霍显,她甚至连带着冷落皇上,以减少在霍显面前出现的次数,对太子更是如此要求。
霍显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他有意带坏顺安帝,把顺安帝变成了一个只知贪恋美色的废物,却并不想让顺安帝后继有人。
他和赵庸,甚至不是一路的。
皇后太害怕了,这偌大京都,是豺狼虎豹的聚集地,顺安帝不属于这里,她和小太子亦如此。
于是她开始在宫外培养暗卫,搜集消息,不让自己太过被动,许是平日里总是不声不响,这反而让她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成功浑水摸鱼。
直到,她隐约意识到东宫的复苏,她甚至比赵庸更早察觉此事。
皇后便明白,离开的时候到了。
霍显替小太子掖了掖被角,淡淡说:“这么小的孩子,娘娘真忍心,太子服用的药,不伤底子么?”
“咯噔”一声,皇后那颗悬着的心仿佛重重砸到泥里,她攥着帕子的手按在心口,道:“霍大人是什么意思,本宫听糊涂了。”
霍显侧目看她,倏地一笑,而后又放平嘴角。他神色那样平静,平静得仿佛是在与她唠家常,说:“娘娘给皇上服的药,期限为多久?”
这是儒雅的问法,他在问皇帝的死期是何时。
皇后的指甲深陷进掌心,“本宫听不懂——”
“谋害天子是死罪。”霍显撕下那层伪善,低沉的声音透露着不耐,“娘娘还听不懂么?”
皇后呼吸急促地对上他望过来的目光,眼眶渐渐泛红,她倏地跪下,不顾宫女阻拦,道:“本宫一届女流,无意朝堂之事,太子更没有慧根,难挑来日大任,还请霍大人,请霍大人给我们母子二人一条生路。”
她说罢,摘下凤冠,双手抵着额心,磕在地上,
她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她的年纪还没有霍显大,繁琐的宫装让她显得老成持重,此时卸下那层绷紧的皮囊,终于露出了胆怯的模样。
良久,久到烛芯燃尽,烛火啪啪作响。
霍显看着她,道:“还有多久?”
“我、我不知道。”皇后颤声说:“太医只说,服下那味药,皇上的身子会渐渐衰竭,不会让人发现异常,寻常人撑不过三个月,皇上,恐怕更快。”
绣着兽纹的黑靴在皇后面前消失,又在门前停下,霍显回过头,道:“娘娘是个聪明人。太子如今重病,通州有神医,娘娘带着小太子去求医吧,明日就启程。”
他似乎并不打算追究,就这么离开了。
皇后身子一软,险些摔在地上,她眼里还包着泪,似乎有些迷惘,明日就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么?
通州,通州不是宁王的封地?
-
长夜漫漫,这个寻常的夜里,刑部如愿带走了赵庸。
赵庸斥退了顽固守在宫外的东厂,态度相当平和,是以没让今夜之事大肆发酵,只是这么大一桩事,仍旧惊动了数百朝臣。
无人不惊讶于赵庸如此配合,乍一听闻消息,都跟睡糊涂了似的,甚至有官员穿着睡袍就赶到宫门外,拉着禁军一再确认。
但霍显心里明白,赵庸如今的配合不过是早已留好了退路,他在等萧骋的军队攻入京都。
那时刑部和大理寺又算得上什么?
霍显在重华殿坐了许久,走出宫门时已是后半夜。
他刚从南月手里牵过马,就见长街对面一辆马车缓缓而至,紧接着,萧元景蓬头垢面地从车厢下来,看样子也是刚得到消息,赶来确认的。
两人打了个照面,萧元景虚浮的步伐才堪堪停住,他那双漆黑的瞳仁望向霍显,往日里的客气疏离都不见了,是深深的憎恶。
霍显倒想维持礼节,谁料不等他点头,萧元景就疾步往角门处去。
萧元景素来是个看重表面功夫的人,怎么至于为了个赵庸就疯疯癫癫的?
霍显看着他的背影,眯了眯眼道:“他怎么回事?”
南月道:“自打那日从九真庙回来后,萧元景就不太对劲,听说皇上遭难那夜他在行宫大肆搜寻,好像是丢了个什么人。”
霍显撇开视线,翻身上马,道:“派人盯好他。”
南月追着跑了两步,“回府么?”
“不回。”他说:“回镇抚司,断尾求生知不知道,这些年,谁都比锦衣卫干净,你以为刑部这次大清查,咱们没把自己的罪证递上去就没事了?”
最后几个字消失在风里,马蹄蹬起的瞬间,南月被扑了一脸沙,忙骑上马追上去。
-
翌日,权阉赵庸被捉拿下狱的事犹如春日柳絮,风一吹就传开了。
平头百姓不知宫里内幕,要说奸恶,他们恐怕只知道北镇抚司门前那两尊凶神恶煞的石狮子,一经作业,东厂和司礼监的恶事忽然广为人知,一时间,锦衣卫竟有些排不上号了。
但为赵庸申诉之人也不在少数。
若说为何赵庸能只手遮天这么些年,便是因为朝中蛀虫良多,且其位甚高。
单是那刑部尚书王郢就位列其中。
作为刑部尚书,捉拿赵庸此等大事他竟蒙在鼓里,那蔺笙一个侍郎,却越过了他去,一早得知消息,王郢怒火中烧,以罪证不成立的消息,命人将赵庸放了。
谁知赵庸还没有走出刑部大牢,那王郢就因多起徇私枉法的案子被大理寺给拿了。
不止是王郢,证据确凿的犯事官员里还有礼部侍郎周茂、通政使司左参议李立恒、翰林院侍讲学士凌佑生、鸿鸬寺少卿曹津、太子詹事程有为等等,其所犯之事大多以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陷害同僚为主,更有甚者身上背负了数条人命,其中以太子詹事程有为最让人痛恨,当初正是他有意教小太子说出那等悖逆狂妄之言,却害太傅背了罪名,枉死诏狱。
这还只是一些位高权重的京官,还不算上那些个芝麻小官和地方官员,刑部此次办案速度极快,短短三日,就让朝廷变得风声鹤唳。
那些企图为赵庸行事的官员皆歇了声,刑部和大理寺没有将所有犯事者皆拿下狱的意思,毕竟如若将人全撤了,朝廷短时间内补不上这个空缺,恐怕难以运作,于是大有酌情考虑,网开一面的意思。
没查到他们头上,那是给他们机会,他们自然不好蹦得太高。
这场狂风骤雨中,锦衣卫却独善其身。
北镇抚司大刀阔斧地将尾巴给断了,刑部拿的都是些小鱼小虾,霍显倒是将自己撇了个干净。
但失去靠山赵庸,北镇抚司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门口的石狮子被人泼上泔水,台阶上全是果皮,穿着缇衣出门办案,处处不顺,还要谨防有人套着麻袋将他们打一顿此类惨况。
刘五今日就鼻青脸肿的回了院里,眼都气红了,“这差事还怎么办!没一个配合的,老子要一份卷宗,刑部的阴阳怪气,还让老子自己找!完了不知谁往门口丢了个香蕉皮,看给我摔的!真以为咱们的绣春刀是吃素的,看我不——”
“咚”地一声,一个皮子做的圆形足鞠被一脚踹在刘五脑门上,霍显从院子里走来,道:“不什么?让你们夹着尾巴做人,学不会老实,刑部大牢就是下场。”
刘五捂着脑门不敢说话,捡起足鞠嘟囔道:“我错了大人,我就嘴上说说,没想怎样……”
众人愁苦,真是风水轮流转,谁能料到一向风头无两的锦衣卫还有这样落魄的时候。
有人问:“大人,咱们还有出路么?”
霍显没说话,像是没听到似的,就在院子里的吊床上躺下了,闭目养神。
天色渐渐黯淡,流云涌动,最后那一抹霞光也被暗沉的雾霭卷入腹中。
刑部大牢森严壁垒,却在这时“哐当”一声落了锁,狱卒道:“萧大人,您动作快些,过会儿轮守的人就来了。”
萧元景脸色依旧不是很好,但起码衣着是齐整了,他无精打采地撩起眼皮,抛出去一枚金锭,道:“知道了。”
第93章
赵庸盘腿坐在草垛上打座, 手边的破旧矮几上搁着吃剩的半碗粥。
说是粥,实则是米汤罢了。
短短三日,他面颊削瘦, 但却依旧端着个气定神闲高深莫测的模样, 闭着眼, 脸上的皱纹都不带动的。
隔壁的狱卒在吃酒划拳说荤话, 空气里似都漂浮着嘈杂的口水,倏地, 那喧闹声戛然而止。
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赵庸睁开眼, 萧元景已然行至牢房前, 他道:“督公。”
赵庸毫不意外萧元景的到来,他动作慢慢地起了身,道:“你伯父到哪了?”
萧元景道:“三天前才来的消息,到汝宁府了, 想必如今离京更近了。”
赵庸“嗯”了声, 说:“刑部虽没提及萧家,但我怀疑只是缓兵之计,你大伯进城许是不容易, 你记得在城里做好接应,具体布控当日他南下时便与你吩咐过, 你只要做好手头的事便可,元景, 这么多年,你行事稳重, 你大伯最器重你了。”
萧元景低下头, “承蒙大伯和督公关照。”
赵庸道:“你姓萧, 以后这些都是你们的,便是你那不成器的弟弟,也得倚仗你的助力。”
萧元景道:“元庭已被我骗去了龚州老宅,在尘埃落定之前,我不会让他入京,以免落入旁人手里。”
赵庸点头,“你想得周到,你大伯就元庭这一个孩子,你替他料理后方之事,他才能安心顾着前方。”
萧元景又迅速与赵庸简述了这三日朝中发生的大小事,赵庸听罢,沉默过后,方说:“霍显可有什么动静?”
他摇头说:“他一直在镇抚司里呆着,这次刑部和大理寺是铆足了劲要清账,锦衣卫也算是墙倒众人推,处处受掣肘,按理说他不可能给自己找这麻烦。”
赵庸没说话,只抿直了唇,道:“他是个让人见不着底的人,你防着他点,不是坏事。”
萧元景点头,又说:“我还察觉到,霍显那位新妇,姬家的大姑娘有些功夫,不似传闻柔弱,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闻言,赵庸怔了一下,他苍老的眸子微微眯起,忽然想起什么,喉间发出一道哼笑,“我竟漏了她,你看着办吧。”
看着办,这话意思就深了。萧元景正应了是,狱卒便走来,为难地在远处徘徊。
赵庸邪眼一瞥,再看萧元景疲惫的面容,道:“你走吧,以后没事也少来,免得叫人抓住把柄,如今是要紧的时候,事事都需谨慎,更莫要让无关紧要的事牵住心神。”
无关紧要的事,萧元景心下一颤,心虚地垂下眼,“是,下官告退。”
他恭敬行过一礼,转身离开刑狱。
刚踏出铁门,脸上的精气神就顿时不见了,远处的幕僚上前,道:“公子,督公可说什么了?”
萧元景摇摇头,问:“人有线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