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类似的产品无法模仿,另一方面又随时面临着被执法人员找上门来的风险,相信没有多少头铁的会继续盯着仙茗大米。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仙茗大米的市场暂时局限在岷越两省以及港澳地区,范围小,容易掌控。
如果扩张到全国市场,打假的难度就不知道增加多少倍了。
不过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仙茗大米的产量有限,单是供应两省市场已经捉襟见肘了。
十几万吨的大米看似不少,但这是要销售一整年,支撑到下一季新米的收获才行的——总不能卖几个月然后就断货了吧,那就成笑话了。
大米可不像日后的“肾机”,卖断货了反而是暂时拯救了不少人的肾;作为食品,尤其是每天都要食用的大米,断货几个月可不是什么好体验。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扩张市场,反而是要适当地保持市场的饥渴,但是又不能真正的断货。这就要控制好投放市场的量了。
“归根到底还是产量问题,明年的种植规模一定要扩大了。”人家都是拼命开拓市场,嘉谷却是看着偌大的市场空怀感叹,齐政说起来就有点郁闷。
说到这个问题,王昱业挑眉“我昨天参加了市里的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座谈会,新一届的市委雄心勃勃啊,估计你会很感兴趣。”
“哦?说来听听。”
“市委制定了一个‘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打算在五年内,全市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培育稻米、茶业和畜牧业三个百亿产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集约化农业,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
齐政听着听着有些耳熟,最后猛然想起来了。
印象中,南开市市委是推行过这个计划,可惜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个产业之中,茶业算是比较成功的,好歹培育了三大优势品牌,茶园面积和茶业产量都超过预期标准;以肉鸡、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业也相对顺利,畜牧业产值占了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稻米产业就事与愿违了。
因为大米行业入门门槛低,又是个重复购买率很高的产品,竞争者进入较为容易。
而本地的稻米在价格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同质化明显,即使有政府的扶持,也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品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
至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嘛,大概十年后才达到这个目标吧。
农业致富不易。
历史上有名的岛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得益于工业的迅猛发展。至于农民收入的提升,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农民转型为非农,才得以实现的。
而市委的这个“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关键在于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带动农民收入倍增不是难事;发展不起来,一切都是免谈。
不过听王昱业这话里的意思……
“市委有意扶持嘉谷?”虽是疑问的语气,但齐政很确定这将是事实。
王昱业笑着点点头。
“市委这个计划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我们与普诚县合作的模式。今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通过与我们的合作,轻松地实现了收入翻倍,市府层面不可谓不心动。”
“再加上看到我们无论是养猪场的生猪,还是种植的仙茗大米,都是高产值产品,又供不应求,比我们都还有信心了。”
齐政恍然,想不到嘉谷还扮演了一只小小的蝴蝶,推动了市委计划的进展。
其实,齐政还是小看了嘉谷的存在。
作为拥有一家年出栏规模达到15万头的养猪场的嘉谷,是南开市最大的畜牧企业;合作种植稻谷三十万亩,拥有年加工能力15万吨的大米加工厂,是南开市最大的粮食生产企业……
而无论是养猪场带动农民种植牧草,还是组建合作社带领农民种植稻谷,都能带动一方致富。
这样的嘉谷,在南开市的农业领域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了。
“最关键的是,仙茗大米的价值太高了!实验室在全市的几块实验田试验证明,仙茗大米在南开市区域内都能推广种植,因此市委有意将其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王昱业进一步解释道。
齐政当然知道嘉谷实验室在全市的实验田,如果没有他的暗中布置灵阵,可得不出仙茗大米适合在南开市推广的结论。
这本来也是他的计划之一,没想到倒是市府先提出来了。
南开市是岷省的粮食主产区,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全市拥有耕地300多万亩,如果全部改种仙茗大米,说得夸张点,全市农业总产值翻倍都是轻而易举。
想来市府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提出大力扶持嘉谷的举措。
“市委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嘛!”想到这里,齐政心情很好地说道。
王昱业也笑着道“你也不看看仙茗大米的名气传播度。别看我们没怎么打广告,单单食疗效果显著这一特点,就为高端消费者所瞩目了。”
“高端大米可不比一般大米,由于产地的限制,走价不走量。而且高端大米替代品威胁较低,具有极高的用户消费黏性,在认定这个品牌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户基本只采购该品牌的大米。”
“所以只要我们不乱来,仙茗大米的未来可期。而如果能扶持起一个全国闻名的高端大米产业,对于市委来说,又是多大的政绩呢?”
……
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矿
政府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嘉谷有意为仙茗大米申请的“原产地域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还是“地理标志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助。
更何况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类似“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让嘉谷在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等行为上更加有法可依,是农企做大做强的不二之道。
无论是亲口尝试仙茗大米的惊艳,还是市场反馈的销售数据,都让市委对仙茗大米的发展非常重视。
而嘉谷方面也积极回应。
几经交流,市委方面也认同,要想将仙茗大米全市推广,重要的是对现有大米全产业链的重新改造。
这是基于南开市大米行业现在的困境。
虽然是省级粮食生产基地,但南开市基本以本地小作坊式米厂为主,不仅规模小,米厂与农户之间也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在销售环节各个小企业也是各自为战。
放眼全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大米行业鱼目混珠,彼此倾轧。
而只有产品品质立得住、品牌声誉叫得响,市场才能做得更大、更好。
嘉谷指出,要生产高质量的、纯正的仙茗大米,就要从育种、培训、检测、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整合。
而这些不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厂所能承担的。
因此市委有意以行政力量推动大米加工行业升级换代,而嘉谷作为龙头企业,要承接市场整合的任务。
……
在经过一番摸查之后,情况不是很乐观。
王昱业就直言不讳“市里大部分粮企简直是低水平、粗加工,说得难听点,他们每天都在扔掉一座金矿。”
这话不是开玩笑。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损失浪费惊人。
齐政并不意外,“其实我估计,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
想想就知道,粮食收割后,一般农户储粮的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技术指导服务,又有虫霉鼠雀捣乱,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难以估量。
“不同于我们嘉谷使用专门的仓库、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作业,现行的粮食运输方式实在落后。在整个储运环节,估计损失率高达5以上。”齐政举例道。
别说市里,国内大多数粮食运输都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即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
这样多次搬倒转运的包粮,在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所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了。
王昱业看着手里的数据,无奈道“运输也就算了,没想到加工方面的损失也不遑多让。”
齐政点点头,“不是谁都能像我们一样,既能引进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仙茗大米也不需要精加工的。”
都说在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很多时候,行业的乱象背后,消费者也是推手。
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都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
而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既损失粮食营养成分,又明显降低出品率。
这就导致出现了稻谷加工量和大米产量连年增加,但是稻谷出米率却逐年降低的怪状。
也就是说,生产的大米越多,加工损失的也就越大。
简单做个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当然,还有高端一点的浪费,即使是嘉谷也都避免不了。
“粮食加工副产物包括麸皮、稻壳、米糠等,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潜力很大。但即使是我们嘉谷,也都是将其作为禽畜饲料,而无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充分的提取和利用。”齐政苦笑道。
“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岛国。他们的米糠综合利用率高达100,对生糠、米糠油、米糠蛋白和米糠植酸钙等被提取物的综合利用,简直能吊打我们国家。”
这才是白白扔掉的巨大“金库”。
遗憾的是,即使齐政意识到这一点,也无法避免。
一来是认识不足,二来国内的利用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急也急不来。
对于这一点,王昱业也无话可说。
落后就要被吊打。
包括运输和加工还好说,舍得投入和加强管理,总能降低损耗率;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不过关,你有钱也没用。
“还是要联合科研单位,围绕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链啊!”王昱业最终感慨道。
齐政无比赞同。
现在还好说,国内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
但从09年开始,国内就从勉强够吃到不够吃了,粮食消费的缺口高达1300万吨。
再往后,三大主粮的净进口已常态化,而大豆更是众所周知的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这种情况下,“一边进口,一边浪费”就非常刺眼了。
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固然需要袁院士为代表的技术改进派,用不断的增产来填满大家越来越大的胃口;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
这其实不是嘉谷一家企业能解决的,或者说,都不是国家能彻底解决的。
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能做的,齐政觉得也就对得起重来一世了。
……
2002年底,南开市政府与嘉谷农业公司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茶香稻”种植基地及“仙茗大米”加工园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仙茗大米的市场暂时局限在岷越两省以及港澳地区,范围小,容易掌控。
如果扩张到全国市场,打假的难度就不知道增加多少倍了。
不过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仙茗大米的产量有限,单是供应两省市场已经捉襟见肘了。
十几万吨的大米看似不少,但这是要销售一整年,支撑到下一季新米的收获才行的——总不能卖几个月然后就断货了吧,那就成笑话了。
大米可不像日后的“肾机”,卖断货了反而是暂时拯救了不少人的肾;作为食品,尤其是每天都要食用的大米,断货几个月可不是什么好体验。
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扩张市场,反而是要适当地保持市场的饥渴,但是又不能真正的断货。这就要控制好投放市场的量了。
“归根到底还是产量问题,明年的种植规模一定要扩大了。”人家都是拼命开拓市场,嘉谷却是看着偌大的市场空怀感叹,齐政说起来就有点郁闷。
说到这个问题,王昱业挑眉“我昨天参加了市里的年度经济发展规划座谈会,新一届的市委雄心勃勃啊,估计你会很感兴趣。”
“哦?说来听听。”
“市委制定了一个‘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打算在五年内,全市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培育稻米、茶业和畜牧业三个百亿产业,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现代集约化农业,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
齐政听着听着有些耳熟,最后猛然想起来了。
印象中,南开市市委是推行过这个计划,可惜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个产业之中,茶业算是比较成功的,好歹培育了三大优势品牌,茶园面积和茶业产量都超过预期标准;以肉鸡、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业也相对顺利,畜牧业产值占了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稻米产业就事与愿违了。
因为大米行业入门门槛低,又是个重复购买率很高的产品,竞争者进入较为容易。
而本地的稻米在价格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同质化明显,即使有政府的扶持,也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品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
至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嘛,大概十年后才达到这个目标吧。
农业致富不易。
历史上有名的岛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得益于工业的迅猛发展。至于农民收入的提升,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农民转型为非农,才得以实现的。
而市委的这个“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关键在于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带动农民收入倍增不是难事;发展不起来,一切都是免谈。
不过听王昱业这话里的意思……
“市委有意扶持嘉谷?”虽是疑问的语气,但齐政很确定这将是事实。
王昱业笑着点点头。
“市委这个计划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我们与普诚县合作的模式。今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通过与我们的合作,轻松地实现了收入翻倍,市府层面不可谓不心动。”
“再加上看到我们无论是养猪场的生猪,还是种植的仙茗大米,都是高产值产品,又供不应求,比我们都还有信心了。”
齐政恍然,想不到嘉谷还扮演了一只小小的蝴蝶,推动了市委计划的进展。
其实,齐政还是小看了嘉谷的存在。
作为拥有一家年出栏规模达到15万头的养猪场的嘉谷,是南开市最大的畜牧企业;合作种植稻谷三十万亩,拥有年加工能力15万吨的大米加工厂,是南开市最大的粮食生产企业……
而无论是养猪场带动农民种植牧草,还是组建合作社带领农民种植稻谷,都能带动一方致富。
这样的嘉谷,在南开市的农业领域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了。
“最关键的是,仙茗大米的价值太高了!实验室在全市的几块实验田试验证明,仙茗大米在南开市区域内都能推广种植,因此市委有意将其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王昱业进一步解释道。
齐政当然知道嘉谷实验室在全市的实验田,如果没有他的暗中布置灵阵,可得不出仙茗大米适合在南开市推广的结论。
这本来也是他的计划之一,没想到倒是市府先提出来了。
南开市是岷省的粮食主产区,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全市拥有耕地300多万亩,如果全部改种仙茗大米,说得夸张点,全市农业总产值翻倍都是轻而易举。
想来市府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提出大力扶持嘉谷的举措。
“市委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嘛!”想到这里,齐政心情很好地说道。
王昱业也笑着道“你也不看看仙茗大米的名气传播度。别看我们没怎么打广告,单单食疗效果显著这一特点,就为高端消费者所瞩目了。”
“高端大米可不比一般大米,由于产地的限制,走价不走量。而且高端大米替代品威胁较低,具有极高的用户消费黏性,在认定这个品牌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户基本只采购该品牌的大米。”
“所以只要我们不乱来,仙茗大米的未来可期。而如果能扶持起一个全国闻名的高端大米产业,对于市委来说,又是多大的政绩呢?”
……
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矿
政府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嘉谷有意为仙茗大米申请的“原产地域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还是“地理标志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助。
更何况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类似“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系列法规,让嘉谷在打击侵权、假冒伪劣等行为上更加有法可依,是农企做大做强的不二之道。
无论是亲口尝试仙茗大米的惊艳,还是市场反馈的销售数据,都让市委对仙茗大米的发展非常重视。
而嘉谷方面也积极回应。
几经交流,市委方面也认同,要想将仙茗大米全市推广,重要的是对现有大米全产业链的重新改造。
这是基于南开市大米行业现在的困境。
虽然是省级粮食生产基地,但南开市基本以本地小作坊式米厂为主,不仅规模小,米厂与农户之间也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在销售环节各个小企业也是各自为战。
放眼全国,情况也基本类似,大米行业鱼目混珠,彼此倾轧。
而只有产品品质立得住、品牌声誉叫得响,市场才能做得更大、更好。
嘉谷指出,要生产高质量的、纯正的仙茗大米,就要从育种、培训、检测、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整合。
而这些不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厂所能承担的。
因此市委有意以行政力量推动大米加工行业升级换代,而嘉谷作为龙头企业,要承接市场整合的任务。
……
在经过一番摸查之后,情况不是很乐观。
王昱业就直言不讳“市里大部分粮企简直是低水平、粗加工,说得难听点,他们每天都在扔掉一座金矿。”
这话不是开玩笑。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损失浪费惊人。
齐政并不意外,“其实我估计,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
想想就知道,粮食收割后,一般农户储粮的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技术指导服务,又有虫霉鼠雀捣乱,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难以估量。
“不同于我们嘉谷使用专门的仓库、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作业,现行的粮食运输方式实在落后。在整个储运环节,估计损失率高达5以上。”齐政举例道。
别说市里,国内大多数粮食运输都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即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
这样多次搬倒转运的包粮,在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所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了。
王昱业看着手里的数据,无奈道“运输也就算了,没想到加工方面的损失也不遑多让。”
齐政点点头,“不是谁都能像我们一样,既能引进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仙茗大米也不需要精加工的。”
都说在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很多时候,行业的乱象背后,消费者也是推手。
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都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
而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既损失粮食营养成分,又明显降低出品率。
这就导致出现了稻谷加工量和大米产量连年增加,但是稻谷出米率却逐年降低的怪状。
也就是说,生产的大米越多,加工损失的也就越大。
简单做个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当然,还有高端一点的浪费,即使是嘉谷也都避免不了。
“粮食加工副产物包括麸皮、稻壳、米糠等,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潜力很大。但即使是我们嘉谷,也都是将其作为禽畜饲料,而无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充分的提取和利用。”齐政苦笑道。
“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岛国。他们的米糠综合利用率高达100,对生糠、米糠油、米糠蛋白和米糠植酸钙等被提取物的综合利用,简直能吊打我们国家。”
这才是白白扔掉的巨大“金库”。
遗憾的是,即使齐政意识到这一点,也无法避免。
一来是认识不足,二来国内的利用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急也急不来。
对于这一点,王昱业也无话可说。
落后就要被吊打。
包括运输和加工还好说,舍得投入和加强管理,总能降低损耗率;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不过关,你有钱也没用。
“还是要联合科研单位,围绕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链啊!”王昱业最终感慨道。
齐政无比赞同。
现在还好说,国内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
但从09年开始,国内就从勉强够吃到不够吃了,粮食消费的缺口高达1300万吨。
再往后,三大主粮的净进口已常态化,而大豆更是众所周知的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这种情况下,“一边进口,一边浪费”就非常刺眼了。
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固然需要袁院士为代表的技术改进派,用不断的增产来填满大家越来越大的胃口;但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
这其实不是嘉谷一家企业能解决的,或者说,都不是国家能彻底解决的。
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能做的,齐政觉得也就对得起重来一世了。
……
2002年底,南开市政府与嘉谷农业公司就共同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茶香稻”种植基地及“仙茗大米”加工园区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