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沙滩浴场的范围之外,船停了下来。
    渔夫们在嘉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向海底投放人工礁体。
    这些活对渔民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他们在渔场工作,可不光要出海捕鱼,帮忙种植和收拾渔场种植的海藻也是常有的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投放的密度和距离。
    渔夫们忙忙碌碌地干活,另一部分人则佩戴好潜水设备,深入海底。
    齐政也跟着下水。
    寂静的海底,他只能听见自己呼气时氧气瓶冒出串串气泡发出的咕噜咕噜声,视线范围仅有数米。
    每一个深入海底的人,都一边感受着渺小与孤独,一边将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种”在人工礁体上,渴望长出一片珊瑚礁。
    是的!投放人工鱼礁只是第一步,为了重建海洋生态,齐政还花大力气在这片海域人为制造珊瑚礁!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或“海洋生命发动机”,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了生活环境。
    即便是强悍的鲨鱼、石斑,也是从幼小的个体长成;这时它们就需要一个地方可以供它们生长,躲避天敌,珊瑚礁就起到这样的作用。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全球变暖以及人类的人为破坏,导致全球很多地方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对于许多潜水爱好者来说,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珊瑚礁的白化现象。
    曾有科学家预言,珊瑚礁将在50年内从地球消失,届时将引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崩溃。
    这是不是危言耸听不好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保护珊瑚礁,并如同齐政这样,重建海底珊瑚礁。
    珊瑚礁的主体是由腔肠动物珊瑚虫组成的。
    珊瑚虫与共生的虫黄藻相互依存,珊瑚虫靠虫黄藻光合作用提供营养,珊瑚之所以有颜色也是因为虫黄藻的存在。如果环境不适,虫黄藻离开,珊瑚虫就变成白色,然后慢慢死亡。
    其实,齐政他们现在的珊瑚“种植”过程有点类似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要选择先种一些长得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强的品种。
    珊瑚礁的“幼苗”就是珊瑚虫,它们可以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
    利用这一特性,嘉谷实验室与江南省海洋研究所开展研究,已对十多种珊瑚开展了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掌握了人工控制条件下的从珊瑚受精卵培育至珊瑚幼体的珊瑚增殖技术。
    然后,进一步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利用其无性繁殖开展人工培育,形成手掌大小的“珊瑚树”。
    最后就是现在这样,将其附着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如果梦想实现,这片海底将是姹紫嫣红,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穿梭其中。那景象绝对是震撼且让人激动的。
    当然,与陆地植树造林相比,海底“种”珊瑚更加艰难。
    珊瑚虫的生存条件十分苛刻,水温不能太高或太低,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清洁的环境!
    另一方面,水下作业工作量大,成本高。科在珊瑚种植成活的基础上,还要想办法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体验了珊瑚种植艰难的齐政浮出水面,登上船,看着不断潜入海底、浮出水面的员工,放出神识。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三星聚灵阵(三阶)触发,五系均衡,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聚灵,化浊。生物处于阵中,能使灵气涤体,魂魄精固,阴阳柔顺。”
    没有三分三,岂敢上梁山?
    珊瑚礁生长缓慢,即使是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约也只能长十厘米,有的品种一年不到一厘米。正常情况下,要想种出大面积的海底珊瑚礁,恐怕要等待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光。
    他不需要等待数十年。
    “青竹百灵阵”为它们蕴养生机,海底珊瑚开始疯狂地繁殖,虽然称不上肉眼可见,但却是在默默地蔓延。按照这个生长速度,只需要几年时间,这片海底的珊瑚礁就颇为可观了。
    再有“三星聚灵阵”养体,大为增强了珊瑚的耐受性,成活率能接近百分百不说,即使有细菌的侵袭和温度的上升,也不会发生退化。
    齐政轻呼一口气,惟愿海底有礁,水中有鱼,蓝天下碧海永存。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仅要“种”珊瑚,还要培育整个生态系统中海藻、海草、贝类等其他生物,使得海洋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重现盎然生机景象。
    ……
    第372章 海底“森林”
    “吃”的是碳,“吐”出的是高蛋白。
    不用投放任何饵料,更不用投放任何有可能污染海水环境的药物,在一个人工构筑的类天然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鱼儿聚集,并健体强身,繁衍生息……这样的养殖方式,才是海洋牧场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人工鱼礁的保护下,一方面,嘉谷改变过度捕捞的老办法,把捕鱼变成牧鱼,牧养出天然海产品;另一方面,则利用藻类和贝壳类捕获二氧化碳的能力,净化海域环境。
    种植海藻正是打造渔场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珊瑚的“种植”受限于水下作业的艰难,急不来的话;海藻的种植,堪称飞速推进。
    在更外围更宽阔的的海域,嘉谷出动了飞机进行播种海藻。
    这样罕见的播种方式,环境评估组的周教授等人都过来凑热闹了。
    “用飞机来播种海藻,在国内是首开先河了吧?”周教授啧啧称奇。
    齐政仰头看着飞过来的农业飞机:“可不是,费了我们老鼻子劲了,要不是有你们的协调,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进行飞播海藻的探索。”
    “关键是没人会像嘉谷这样建设渔场!”周教授一针见血。
    齐政轻笑:“如果这次我们成功了,以后就不好说了。”说完转头远眺飞机的播种作业。
    这么大的一片海域,播种海藻也是要统筹兼顾的。
    按照0~6米、6~15米、15~20米三个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生长的藻类和搭配海洋动物也不一样。这样可以构建立体的生态体系。
    第一批要投放的海藻是巨藻。
    这是从美国引进的品种,是藻类王国中最长的一族。
    虽然买海藻都是用“种子”来计量和称呼,但其实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子,海藻不结种子,而是靠分裂孢子来繁育,飞机投放的就是带有活力的孢子。
    齐政之前见过实验室培养浒苔孢子,以塑料薄膜作为孢子附着基,采孢子后在室内用斜面流水法来培育,培养到胚孢子体后即剥离,这时候才可以下海播种。
    因为急于出成效,这次齐政购买的不是小孢子,而是在养殖场里进行了培育的微成熟体,这种微成熟体经过培育,已经长到了1到2厘米。
    飞机就在众人的注视下,往返外围海域,投放着培育好的孢子体。
    当然,这不像是陆地撒种子一样,直接将这些孢子体洒落就行了。
    巨藻也是藻类,跟浒苔一样,它们需要攀附在什么东西上,才能生长更快更好,要是漂浮在海里,几个大浪下来估计会漂到天边去了……
    飞机投放下来的是一片片潜筏,这是一种用塑料架和塑料绳组成三角形和伞架形的养殖筏,里面有巨藻孢子体快速生长的基质,可以给孢子体提供最初始生长所需的能量,也可以成为成熟巨藻的攀附物。
    不同于嘉谷养殖变异浒苔采用的浅海浮筏,可以通过调节深度使它们始终处于养殖最佳水层,最好地吸收阳光,生长得更快。
    巨藻与一般海藻不一样,可以在水深几百米的海域生长,而且喜欢生长在水深流急的海底岩石上,尤其是低潮线下的位置。
    齐政没有在整个渔场都播种巨藻,尤其是邳山岛和上下琅珰岛形成的“海湾”中,因为海浪极小,也较浅,更适合作为珊瑚礁潜水观光区。
    只在占据可开发海域五分之二面积的外围海域,有足够的深度,才种植巨藻。
    又因为它们因为生长快,对能量需求量很大,种植不能过于密集,否则导致竭泽而渔。
    如果是正常的播种,这些巨藻孢子体会被海洋生物吃掉一部分,无法发育一部分,被水流卷入一部分,最后留下的顶多只有四成。
    奈何有人在作弊!
    “青竹百灵阵”下,海底深处的巨藻种苗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几厘米长的种苗抽枝芽,一条主干率先生长出来,色泽嫩绿,粗细和小拇指差不多,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延长。
    同时,“碧波清华阵”不断引流,为巨藻们送来充足的养分——作为海水净化小能手,只要生长条件适宜,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吃掉”海水中大量的碳、氮、磷元素,使周边海域达到了一类水质的标准。
    巨藻本来就是生长最快的海洋植物之一,一天内可以生长30到60厘米。如今灵阵发威,每天能生长一米多,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巨藻就能长到几十米。
    届时,一阵海浪翻过,水中隐约可见一株株巨藻随洋流漂荡,就像无数条不断舞动的长臂。
    关键是它们寿命长啊,存活期可以达到12年,如果要收割巨藻,就像割韭菜一样,源源不断地收割叶片和藤蔓。
    巨藻在这片海域成功生存后,将之改变为了海底“森林”,遮蔽整片海域,打造出一个天然的优质渔场——生机旺盛、身阔体长的巨藻,冠盖漂浮水面,对一些珍贵海产品,如金枪鱼、海参、鲍鱼等非常有吸引力,可以诱引它们争相前来索饵、栖息。
    当然,巨藻虽然壮观,但其他如马尾藻之类的蓝藻、绿藻和褐藻,也很重要,它们才是草食性鱼类或者杂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
    海藻的梯次生长,使得邳山岛周边的海域像是陆地的牧场一样,繁茂起来。
    周教授见证了这一巨变,在给政府的评估报告上盛赞嘉谷:“这是企业生态使命的具体实践,其大力实施的珊瑚礁生态工程、藻林藻场工程,堪称涉及国计民生的生态财富,其价值不可估量……”
    不过,齐政还需要考虑更多。
    从初级藻类,到小鱼大鱼,必须在海藻与动物之间达到一个数量上的平衡,才能保证海洋生态平衡。
    现在的气候颇为适宜海藻的快速生长,虽然吸引了不少周边海域的小鱼小虾,但真正有价值的鱼类,还是需要人为投放。
    海藻的播种,像是真正揭开了渔场建设的序幕,齐政开始花钱如流水。
    ……
    第373章 耕海牧渔:日益繁荣的渔场
    海岛的开发进行得如火如荼,周边海域也日益繁荣。
    “碧波清华阵”在海域外围加快了海水的流动速度,也将一些追逐着饵料的鱼类带到了渔场。
    而渔场内海藻的勃然生长,浮游生物的繁殖,为渔场增加了丰富的饵料,来了基本就不想走了。
    尤其是在嘉谷开始投放养殖鱼类后,海底更加热闹了。
    我国海水养殖有“五次浪潮”。
    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虾类养殖浪潮;
    第三次是九十年代以来,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第四次是世纪之交开始的以海洋鲆鲽类养殖为代表的海洋经济鱼类养殖浪潮;
    第五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海参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
    而邳山岛的海上牧场,仿佛同时经历了这五次浪潮。
    经过人工鱼礁的建设,播种海藻大量繁殖,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近岸礁体,藻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海生招潮蟹、寄居蟹们在海底攀爬,它们需要时不时地上岸呼吸一下,海岸和沙滩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通过合理调整区域的鱼类种群结构,嘉谷农牧陆续在渔场内放养了大黄鱼、牙鲆、黑鲪和黑鲷等名贵鱼种,以及海参、鲍鱼等海珍品。

章节目录

超级农业强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凌烟阁阁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烟阁阁老并收藏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