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雪纷飞,炉子里的炭火烧得呲呲响,刘馆陶在屋里看坊间的话本。
往常,她最看不起话本,这玩意儿,也叫书吗?
她读了万卷书,从来没碰过这东西,要不是腿摔断了,困在床上,闲得发慌,断不可能读这种坏玩意儿消磨意志。
她腿上还缠着厚厚的纱布,用木板夹着,动弹不得,这腿已经养了三个多月了,照理说,该拆掉木板下地走走了。
刘馆陶放下话本,推开窗,外头还是鹅毛大雪,飘飘扬下了三日了,这么大的雪,若是贸然出去,指不定摔个二次残废,那她出门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了。
这么一想,刘馆陶打消了念头,突然警觉,现在竟然已经是冬天了吗?那距她第一次出门远行过去多久了?五个月?还是六个月?
刘馆陶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一个晴天,城外聚集了三十多个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了,一听说她要出门远行,觉得稀罕,都来送行。临别时,父母哭,女儿哭,三人抱头痛哭。路边的人看了,都以为这是送丧的队伍。
大概哭了一个时辰,刘馆陶擦擦眼泪,依依不舍地坐上马车,离开了。
出了城门,马车的轱辘还没转三圈,忽然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官道塌了。”
官道塌了?长安四周平地纵横,不见一丝起伏,怎么可能踏路?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前面还真有个大坑!
谁建的豆腐渣工程?!刘馆陶回去就写了一篇万字长文给宫里递了去,请求她的皇上舅舅揪出当初负责修缮官道的官员,最好革他的职!抄他的家!
三天后,皇宫里来了消息,那是先帝当太子时亲自监修的——顺便,传话的太监还带来两个爆炒栗子,额头上长的那种。
路修好了,刘馆陶揉揉头上的肿包,整理整理心态,斗志昂扬再次出发。
那是一个有些阴郁的日子,有二十五六位亲戚来送行,临别时,父母哭,她也哭,三人抱头痛哭,哭了不到半个时辰,刘馆陶坐上马车,离开了。
还没走到城门,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城墙烂了。”
城墙那么坚硬,又不是活的东西,怎么会烂呢?
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只见上千只被喂满朱砂的壁虎在城门口的墙上爬来爬去,红压压一片,如血一般,那壁虎极毒,所过之处,光滑的墙面被腐蚀得破烂不堪,下面不敢过人,可以说,城墙真的是“烂了”。
“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年城里大养壁虎,可能不小心养出了霸王虎。”
“……”
士兵们把壁虎抓完后,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三次。
那是一个不甚明朗的日子,大概有十来位亲戚来送行,她的父母哀哀哭泣,她很冷静,坐上马车,离开了。
还没走两步,马车又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长安封城了。”
那日凌晨,皇宫里出现刺客,太子受了重伤,全城封锁捉拿刺客,城里布下天罗地网,连只鸟都飞不出去。刘馆陶只好回了家,蜗居了三天,眼看着解封之日遥遥无期,终于忍无可忍,跑去加入了锦衣卫,两天后,刺客被抓。
长安解封后,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四次。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不到十位亲戚来送行,她的父母已经哭不出来了,她也是,现场欢声笑语,没有一个人哭,她坐上马车,离开了。
这次还算顺利,离开了城门,刚踏上官道,马车又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马死了。”
刘馆陶:“……”
好端端的,马怎么就死了?二人下马车一看,马躺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
车夫说,可能是昨晚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有什么毒草混进了马的饲料里,只能找人过来换马了。
换马可不是简单事,刘馆陶此行是要走万里长路的,马必须得是日行千里的良马,得精挑细选才行。
不知过了多久,她们才找好新的千里马,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五次。
走出去没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夫:“小姐……”
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不远处,一排半人高的大蚂蚁正举着捡来的馒头屑回巢。
无数大蚂蚁从京城外的垃圾堆出来,又往深山老林走去。
他们等了一会儿,可蚂蚁队伍长到看不见尽头,刘馆陶没办法再等了,想驾车冲过去,可车夫已经倒在地上,被吓得口吐白沫,人事不省。
第六次出发时,亲戚们都烦了,只剩下几个丫鬟被叫来充人头撑场子。刘父还上朝未归,刘馆陶不得不在路边等了一个多时辰。
两个丫鬟在小声讨论。
“小姐会不会跟外头的野男人跑了?”
“我看,能出去就不错了。”
刘馆陶耳尖地听见了,但不知道该说啥,只好装没听见。
终于,父亲姗姗来迟,她跟二老拜别,上了马车,离开了。
车轱辘才动一下,后面便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刘母:“女儿在,我都不好意思说你,你睡觉打呼的声音能不能小点?”
刘父震怒:“到底谁打呼更响?我不说!”
刘母大怒:“你打呼都能把自己吵醒,还敢说我?!”
刘父:“分房!”
刘母:“分房就分房!”
刘馆陶皱起眉,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怎么在大庭广众吵这种无聊的架?不是让旁人听笑话吗?
她想劝两句,跳下了马车,只听“咔嚓”一声,骨裂。
唉,往事不堪回首,刘馆陶扼腕叹息,现在,她只能祈祷雪快些停,春天快些过去,好让她早点出门远行。
她已经十八岁了,再不出门,就要老了。
往常,她最看不起话本,这玩意儿,也叫书吗?
她读了万卷书,从来没碰过这东西,要不是腿摔断了,困在床上,闲得发慌,断不可能读这种坏玩意儿消磨意志。
她腿上还缠着厚厚的纱布,用木板夹着,动弹不得,这腿已经养了三个多月了,照理说,该拆掉木板下地走走了。
刘馆陶放下话本,推开窗,外头还是鹅毛大雪,飘飘扬下了三日了,这么大的雪,若是贸然出去,指不定摔个二次残废,那她出门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了。
这么一想,刘馆陶打消了念头,突然警觉,现在竟然已经是冬天了吗?那距她第一次出门远行过去多久了?五个月?还是六个月?
刘馆陶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一个晴天,城外聚集了三十多个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了,一听说她要出门远行,觉得稀罕,都来送行。临别时,父母哭,女儿哭,三人抱头痛哭。路边的人看了,都以为这是送丧的队伍。
大概哭了一个时辰,刘馆陶擦擦眼泪,依依不舍地坐上马车,离开了。
出了城门,马车的轱辘还没转三圈,忽然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官道塌了。”
官道塌了?长安四周平地纵横,不见一丝起伏,怎么可能踏路?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前面还真有个大坑!
谁建的豆腐渣工程?!刘馆陶回去就写了一篇万字长文给宫里递了去,请求她的皇上舅舅揪出当初负责修缮官道的官员,最好革他的职!抄他的家!
三天后,皇宫里来了消息,那是先帝当太子时亲自监修的——顺便,传话的太监还带来两个爆炒栗子,额头上长的那种。
路修好了,刘馆陶揉揉头上的肿包,整理整理心态,斗志昂扬再次出发。
那是一个有些阴郁的日子,有二十五六位亲戚来送行,临别时,父母哭,她也哭,三人抱头痛哭,哭了不到半个时辰,刘馆陶坐上马车,离开了。
还没走到城门,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城墙烂了。”
城墙那么坚硬,又不是活的东西,怎么会烂呢?
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只见上千只被喂满朱砂的壁虎在城门口的墙上爬来爬去,红压压一片,如血一般,那壁虎极毒,所过之处,光滑的墙面被腐蚀得破烂不堪,下面不敢过人,可以说,城墙真的是“烂了”。
“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年城里大养壁虎,可能不小心养出了霸王虎。”
“……”
士兵们把壁虎抓完后,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三次。
那是一个不甚明朗的日子,大概有十来位亲戚来送行,她的父母哀哀哭泣,她很冷静,坐上马车,离开了。
还没走两步,马车又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长安封城了。”
那日凌晨,皇宫里出现刺客,太子受了重伤,全城封锁捉拿刺客,城里布下天罗地网,连只鸟都飞不出去。刘馆陶只好回了家,蜗居了三天,眼看着解封之日遥遥无期,终于忍无可忍,跑去加入了锦衣卫,两天后,刺客被抓。
长安解封后,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四次。
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不到十位亲戚来送行,她的父母已经哭不出来了,她也是,现场欢声笑语,没有一个人哭,她坐上马车,离开了。
这次还算顺利,离开了城门,刚踏上官道,马车又停了下来。
车夫说:“小姐,马死了。”
刘馆陶:“……”
好端端的,马怎么就死了?二人下马车一看,马躺在地上抽搐,口吐白沫。
车夫说,可能是昨晚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有什么毒草混进了马的饲料里,只能找人过来换马了。
换马可不是简单事,刘馆陶此行是要走万里长路的,马必须得是日行千里的良马,得精挑细选才行。
不知过了多久,她们才找好新的千里马,刘馆陶再次出发,这是第五次。
走出去没多久,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夫:“小姐……”
刘馆陶掀开帘子一看,不远处,一排半人高的大蚂蚁正举着捡来的馒头屑回巢。
无数大蚂蚁从京城外的垃圾堆出来,又往深山老林走去。
他们等了一会儿,可蚂蚁队伍长到看不见尽头,刘馆陶没办法再等了,想驾车冲过去,可车夫已经倒在地上,被吓得口吐白沫,人事不省。
第六次出发时,亲戚们都烦了,只剩下几个丫鬟被叫来充人头撑场子。刘父还上朝未归,刘馆陶不得不在路边等了一个多时辰。
两个丫鬟在小声讨论。
“小姐会不会跟外头的野男人跑了?”
“我看,能出去就不错了。”
刘馆陶耳尖地听见了,但不知道该说啥,只好装没听见。
终于,父亲姗姗来迟,她跟二老拜别,上了马车,离开了。
车轱辘才动一下,后面便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刘母:“女儿在,我都不好意思说你,你睡觉打呼的声音能不能小点?”
刘父震怒:“到底谁打呼更响?我不说!”
刘母大怒:“你打呼都能把自己吵醒,还敢说我?!”
刘父:“分房!”
刘母:“分房就分房!”
刘馆陶皱起眉,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怎么在大庭广众吵这种无聊的架?不是让旁人听笑话吗?
她想劝两句,跳下了马车,只听“咔嚓”一声,骨裂。
唉,往事不堪回首,刘馆陶扼腕叹息,现在,她只能祈祷雪快些停,春天快些过去,好让她早点出门远行。
她已经十八岁了,再不出门,就要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