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小家伙天天都来后院看鹅,没有好吃的哄不走他们。
一听说有好吃的,许瑾慧、许海清这姐弟俩就高兴起来。
倒腾着小短腿儿,一左一右牵着奶奶手,欢欢喜喜跟奶奶去前院找好吃的去了。
“哎呦,亲家来了,你看我这在后院哄孩子呢。”
周桂兰领着孩子进门,笑着跟李月秀打招呼。
“这位是?”明知道那是历家的媳妇,那也得问一句,显得眼里有人。
“哦,这是我们家老邻居了,就我家西院,那个历场长家的。
我俩想去松江河逛街,走到你这累了,进来找口水喝。”
李月秀不好直接说是来看人,只能随便找个借口。
周桂兰一听就明白了,笑着点头。
“花儿,快去园子里,给你韩婶和历婶,摘几个香瓜还是挑个西瓜拿回来,光喝水哪行啊?”周桂兰故意打发苏安花干活。
“哎,知道了。”苏安花答应一声,转身出门,去园子里摘水果了。
许世彦家这菜园子大,自家也吃不上那么多菜。
开春的时候,许世彦就特地淘登了香瓜、西瓜种子,提前育苗,栽了挺大一片。
这些日子,香瓜和西瓜陆续成熟,苏安花姐妹就每天摘点儿,留着给孩子们吃。
苏安花长了个心眼儿,特地拎着个筐进园子,挑那成熟的西瓜,摘了俩,香瓜也摘下来好些。
来人是许世琴的婆婆,等会儿她们要走,咋地也不能让人家空手。
装几个瓜回去,也是那么回事儿。
苏安花动作挺麻利,很快就摘了瓜出来,进屋把香瓜洗了,又把西瓜切开摆盘子里,端进屋。
“韩婶、历婶,吃瓜吧。我二姐夫从珠宝岗淘登来的瓜种,可好吃了。”
苏安花把盘子送到李月秀和孙秀云面前,笑呵呵说道。
自家种的西瓜不太大,但是切开里面通红的瓤,一看就是好吃的样子。
李月秀也没客气,伸手拿过来一块西瓜,咬了口。
“嗯,好吃,亲家,得空你问问世彦,这个瓜能不能留种?
给我留点儿,明年我也种。好吃。弟妹,你也尝尝,这沙瓤西瓜真不错,挺甜的。”
李月秀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苏安花,“亲家,这两个姑娘是?”
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故意问的。
“哦,这两个姑娘啊,我家三媳妇的娘家妹妹。
这不是三媳妇管着养殖场么,家里忙不开了,就把两个妹妹留下来帮忙照看家里头。
哎呀,这俩姑娘可能干呢,你瞅这家里家外都她们拾掇,东头还有三间花棚,也是她俩打理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 满意
周桂兰逮着机会,把苏安芳姐妹俩好一顿夸,把那姐俩夸的都不好意思了。
“大娘,花棚那边还有活,那个,我俩先过去干活了。
韩婶、历婶,二位多坐会儿。”
她们跟李月秀也不熟,在这儿坐着挺别扭的,不如干活去算了。
俩姑娘要出去,许海清、许瑾慧也不乐意在屋里呆着,一人拿了块香瓜,跟着俩姨出门。
屋里,就剩下李月秀、孙丽梅、周桂兰三个人了。
李月秀伸手,捅了捅孙丽梅,朝她挤挤眼。
那个意思,就是询问孙丽梅,对苏安花印象咋样。
孙丽梅朝着李月秀,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觉得还行。
苏家的闺女长相都不错,苏安花虽然个子没有苏安瑛高,可也不错了。
刚刚接触也能看出来,姑娘挺懂礼数,接人待物啥的都挑不出毛病。
瞅着是个眼里有活的,不懒。
住家过日子,不求媳妇多聪明多有能耐,踏踏实实、本本分分过日子就挺好。
参场的姑娘咋说呢,自然是好的多,可也有一些,确实挺傲。
孙丽梅觉得,她家儿子倔,这要是再找个性子傲的媳妇,怕是过不到一起去,闹不好得天天打仗。
找个性格好的,儿子也喜欢的,小两口和和美美过日子也顺心。
当妈的能有啥心思?还不是盼着儿子过得好么?
两口子成天闹别扭,动不动就打一架,那日子过得还有啥意思?
孙丽梅点头,李月秀也就明白了,于是开口问道。
“亲家,那俩姑娘都多大了?有对象没啊?”
不能直接问苏安花,那样太明显了,所以俩都得问。
“没呢,都岁数不大,老五二十、老六今年十八。也不急,遇见好的再说。”
周桂兰这话,是真心的。
其实苏安芳、苏安花在许家住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没人瞧见。
乡下女人,尤其是岁数大的女人,闲着没事儿最爱干那些保媒拉纤的活儿。
许家来了俩水灵灵的大姑娘,谁看不见啊?挺多人都来打听,也有人提媒来着。
周桂兰是把俩姑娘当成自家闺女一样看待。
所以来提亲的那些人,条件差一点儿的都根本到不了俩姑娘跟前儿,直接就被周桂兰给否了。
咋地?俩姑娘都初中毕业,要模样有模样,性格好干活好,还愁着嫁人啊?
这找对象也不是上山挖野菜,剜筐里就算啊?那可不行。
必须得睁大了眼睛好好找,可不能马虎。
“嫂子,有人相中了那个小的,我说说小伙子的条件,你听听?”李月秀试探的问道。
来之前,她就跟孙丽梅商议好了,要是孙丽梅对苏安花印象还行,李月秀就跟许家这边提。
要是孙丽梅觉得不行,那她们坐一会儿就走,啥话也不用说,正好省的尴尬。
既然孙丽梅点头了,李月秀少不得就要往下说。
“小伙子是我们参场的工人,现在在技术组呢,就在世彦大侄儿手底下干活。
人长的也不孬,高中毕业有文化,家里更不用说,条件都挺好的。”
媒人嘛,都是往好了说,李月秀这也不算夸张,都是如实说的。
“哎呦,参场工人啊?我们花儿可是农村户口,小伙子家里能同意?”
周桂兰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自然是看向孙丽梅,就想看看孙丽梅是啥反应。
“嫂子,你看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那咋地?一参场的人以前不是农民?
都不用往上倒三辈儿,我们家以前就是农村的。”那头,孙丽梅笑着开口了。
“参场职工,说得好听是工人,实际上那干的活不也跟老农民一样么?都是泥腿子,谁嫌弃谁啊?”
这话倒也不假,一参场成立也就二十来年,最开始那些可不都是老农民咋地?
后面又安置了一些安丘支边的人,还有从东岗以及其他地方调过去的,多数家里就是农民。
其实大多数参场的职工都挺好,只有少数人,穷人乍富的心态,当了工人之后转头就看不上老农民了。
“亲家,弟妹,要是照你们这么说呢,我倒是觉得小伙子还行。
这事儿,回头我跟三儿两口子,还有花儿,商议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要是乐意呢,改天咱找个日子,把大营我那亲家两口子也请来,相看相看,行吧?”
都是爽快人,周桂兰也不用拐弯抹角。
她不是苏安花的什么人,这终身大事做不了主,只能通知苏维忠夫妻过来相看。
“成,成,那咱就先这么说下了,我这头可等你的信儿。”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就没必要再磨叽了。
于是,李月秀和孙丽梅两人起身就告辞要走。
“哎呀,亲家咋这么快就要走啊?再坐会儿呗。
你看,来一趟,也没多坐会儿,瓜还这么多呢。”周桂兰少不得起身相送。
“花儿,花儿?快点儿,找个筐过来,给你韩婶子和历婶子摘点儿瓜回家吃。”
周桂兰这是故意让苏安花再露个脸儿,不然的话,她自己就找筐了。
夏天,窗户都敞开着,周桂兰说话声音也大,苏安花那边能听见。
“大娘,我刚才就摘好了,在外屋地呢。”
三人正好从东屋出来,果然见到有个筐,筐里装着西瓜香瓜,个头都不错,挺稀罕人。
“你看,姑娘想的多周到,我啥话没说,就给预备上了。
亲家,弟妹,咱自家的东西,也别客气,拿回去吃吧。”
周桂兰把筐拎起来,塞到李月秀手里。
两人撕吧了一会儿,李月秀这才不好意思的拎着筐,跟孙丽梅往外走。
那边花棚里干活的苏安芳苏安花见了,少不得跟着送出大门外。“婶子,得空过来坐。”
一听说有好吃的,许瑾慧、许海清这姐弟俩就高兴起来。
倒腾着小短腿儿,一左一右牵着奶奶手,欢欢喜喜跟奶奶去前院找好吃的去了。
“哎呦,亲家来了,你看我这在后院哄孩子呢。”
周桂兰领着孩子进门,笑着跟李月秀打招呼。
“这位是?”明知道那是历家的媳妇,那也得问一句,显得眼里有人。
“哦,这是我们家老邻居了,就我家西院,那个历场长家的。
我俩想去松江河逛街,走到你这累了,进来找口水喝。”
李月秀不好直接说是来看人,只能随便找个借口。
周桂兰一听就明白了,笑着点头。
“花儿,快去园子里,给你韩婶和历婶,摘几个香瓜还是挑个西瓜拿回来,光喝水哪行啊?”周桂兰故意打发苏安花干活。
“哎,知道了。”苏安花答应一声,转身出门,去园子里摘水果了。
许世彦家这菜园子大,自家也吃不上那么多菜。
开春的时候,许世彦就特地淘登了香瓜、西瓜种子,提前育苗,栽了挺大一片。
这些日子,香瓜和西瓜陆续成熟,苏安花姐妹就每天摘点儿,留着给孩子们吃。
苏安花长了个心眼儿,特地拎着个筐进园子,挑那成熟的西瓜,摘了俩,香瓜也摘下来好些。
来人是许世琴的婆婆,等会儿她们要走,咋地也不能让人家空手。
装几个瓜回去,也是那么回事儿。
苏安花动作挺麻利,很快就摘了瓜出来,进屋把香瓜洗了,又把西瓜切开摆盘子里,端进屋。
“韩婶、历婶,吃瓜吧。我二姐夫从珠宝岗淘登来的瓜种,可好吃了。”
苏安花把盘子送到李月秀和孙秀云面前,笑呵呵说道。
自家种的西瓜不太大,但是切开里面通红的瓤,一看就是好吃的样子。
李月秀也没客气,伸手拿过来一块西瓜,咬了口。
“嗯,好吃,亲家,得空你问问世彦,这个瓜能不能留种?
给我留点儿,明年我也种。好吃。弟妹,你也尝尝,这沙瓤西瓜真不错,挺甜的。”
李月秀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苏安花,“亲家,这两个姑娘是?”
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故意问的。
“哦,这两个姑娘啊,我家三媳妇的娘家妹妹。
这不是三媳妇管着养殖场么,家里忙不开了,就把两个妹妹留下来帮忙照看家里头。
哎呀,这俩姑娘可能干呢,你瞅这家里家外都她们拾掇,东头还有三间花棚,也是她俩打理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 满意
周桂兰逮着机会,把苏安芳姐妹俩好一顿夸,把那姐俩夸的都不好意思了。
“大娘,花棚那边还有活,那个,我俩先过去干活了。
韩婶、历婶,二位多坐会儿。”
她们跟李月秀也不熟,在这儿坐着挺别扭的,不如干活去算了。
俩姑娘要出去,许海清、许瑾慧也不乐意在屋里呆着,一人拿了块香瓜,跟着俩姨出门。
屋里,就剩下李月秀、孙丽梅、周桂兰三个人了。
李月秀伸手,捅了捅孙丽梅,朝她挤挤眼。
那个意思,就是询问孙丽梅,对苏安花印象咋样。
孙丽梅朝着李月秀,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觉得还行。
苏家的闺女长相都不错,苏安花虽然个子没有苏安瑛高,可也不错了。
刚刚接触也能看出来,姑娘挺懂礼数,接人待物啥的都挑不出毛病。
瞅着是个眼里有活的,不懒。
住家过日子,不求媳妇多聪明多有能耐,踏踏实实、本本分分过日子就挺好。
参场的姑娘咋说呢,自然是好的多,可也有一些,确实挺傲。
孙丽梅觉得,她家儿子倔,这要是再找个性子傲的媳妇,怕是过不到一起去,闹不好得天天打仗。
找个性格好的,儿子也喜欢的,小两口和和美美过日子也顺心。
当妈的能有啥心思?还不是盼着儿子过得好么?
两口子成天闹别扭,动不动就打一架,那日子过得还有啥意思?
孙丽梅点头,李月秀也就明白了,于是开口问道。
“亲家,那俩姑娘都多大了?有对象没啊?”
不能直接问苏安花,那样太明显了,所以俩都得问。
“没呢,都岁数不大,老五二十、老六今年十八。也不急,遇见好的再说。”
周桂兰这话,是真心的。
其实苏安芳、苏安花在许家住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没人瞧见。
乡下女人,尤其是岁数大的女人,闲着没事儿最爱干那些保媒拉纤的活儿。
许家来了俩水灵灵的大姑娘,谁看不见啊?挺多人都来打听,也有人提媒来着。
周桂兰是把俩姑娘当成自家闺女一样看待。
所以来提亲的那些人,条件差一点儿的都根本到不了俩姑娘跟前儿,直接就被周桂兰给否了。
咋地?俩姑娘都初中毕业,要模样有模样,性格好干活好,还愁着嫁人啊?
这找对象也不是上山挖野菜,剜筐里就算啊?那可不行。
必须得睁大了眼睛好好找,可不能马虎。
“嫂子,有人相中了那个小的,我说说小伙子的条件,你听听?”李月秀试探的问道。
来之前,她就跟孙丽梅商议好了,要是孙丽梅对苏安花印象还行,李月秀就跟许家这边提。
要是孙丽梅觉得不行,那她们坐一会儿就走,啥话也不用说,正好省的尴尬。
既然孙丽梅点头了,李月秀少不得就要往下说。
“小伙子是我们参场的工人,现在在技术组呢,就在世彦大侄儿手底下干活。
人长的也不孬,高中毕业有文化,家里更不用说,条件都挺好的。”
媒人嘛,都是往好了说,李月秀这也不算夸张,都是如实说的。
“哎呦,参场工人啊?我们花儿可是农村户口,小伙子家里能同意?”
周桂兰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自然是看向孙丽梅,就想看看孙丽梅是啥反应。
“嫂子,你看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那咋地?一参场的人以前不是农民?
都不用往上倒三辈儿,我们家以前就是农村的。”那头,孙丽梅笑着开口了。
“参场职工,说得好听是工人,实际上那干的活不也跟老农民一样么?都是泥腿子,谁嫌弃谁啊?”
这话倒也不假,一参场成立也就二十来年,最开始那些可不都是老农民咋地?
后面又安置了一些安丘支边的人,还有从东岗以及其他地方调过去的,多数家里就是农民。
其实大多数参场的职工都挺好,只有少数人,穷人乍富的心态,当了工人之后转头就看不上老农民了。
“亲家,弟妹,要是照你们这么说呢,我倒是觉得小伙子还行。
这事儿,回头我跟三儿两口子,还有花儿,商议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要是乐意呢,改天咱找个日子,把大营我那亲家两口子也请来,相看相看,行吧?”
都是爽快人,周桂兰也不用拐弯抹角。
她不是苏安花的什么人,这终身大事做不了主,只能通知苏维忠夫妻过来相看。
“成,成,那咱就先这么说下了,我这头可等你的信儿。”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就没必要再磨叽了。
于是,李月秀和孙丽梅两人起身就告辞要走。
“哎呀,亲家咋这么快就要走啊?再坐会儿呗。
你看,来一趟,也没多坐会儿,瓜还这么多呢。”周桂兰少不得起身相送。
“花儿,花儿?快点儿,找个筐过来,给你韩婶子和历婶子摘点儿瓜回家吃。”
周桂兰这是故意让苏安花再露个脸儿,不然的话,她自己就找筐了。
夏天,窗户都敞开着,周桂兰说话声音也大,苏安花那边能听见。
“大娘,我刚才就摘好了,在外屋地呢。”
三人正好从东屋出来,果然见到有个筐,筐里装着西瓜香瓜,个头都不错,挺稀罕人。
“你看,姑娘想的多周到,我啥话没说,就给预备上了。
亲家,弟妹,咱自家的东西,也别客气,拿回去吃吧。”
周桂兰把筐拎起来,塞到李月秀手里。
两人撕吧了一会儿,李月秀这才不好意思的拎着筐,跟孙丽梅往外走。
那边花棚里干活的苏安芳苏安花见了,少不得跟着送出大门外。“婶子,得空过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