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有几位将军笑了。
镇国公气愤道:“笑什么笑,老夫纵横沙场一辈子,怎么会怕?又怎会在乎现在的身份地位,老夫自打十八岁入朝堂就是武将,武将就是死,也要死在沙场上,怎会为了现在的一点荣华富贵,而胆怯,皇上,老臣支持你攻打北明国,老夫不但支持,还要亲自上战场,让这些年轻的后辈看看,老夫到底胆怯了没有。”
楚凌霄和韩亦萧相视一眼,眼底拂过得意的笑。他们知道镇国公的脾气急,最怕别人激将法,所以他们是故意的。
相对父亲的急脾气,墨承轩却很沉稳冷静,他之所以没有阻止父亲,是觉得北明国确实该打,北明国仗着自己国家的人善武,经常扰乱边关的百姓,弄的边关的百姓怨声四起,若是再不给点教训,他们会更狂妄的。
有些大臣见镇国公中了丞相和大将军的计,立刻站出来出声道:“镇国公,你怎么能轻易同意开战呢!每次战争,都会让国家的财力损失惨重,皇上主张开战,镇国公身为三朝元老,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皇上分析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这——”镇国公一脸的为难。其实他一开始说反对,只是想让皇上和大臣们发生更大的分歧,而后来被楚凌霄和韩亦萧激将法一激,便同意了,其实这也在他的计划范围内。
只是他之前的计划是,坚持反对皇上出兵,但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一定会坚持的,到时让天下百姓对皇上有怨声,而他们心中却是支持皇上出兵的,皇上一定会用韩亦萧手中的兵力,到时将韩亦萧手中的兵派去边关,而他手中的兵,到时便可悄悄转移来京都周围,趁着外患的时候,给皇上来个内忧,趁机攻打京城,拥立七贤王为帝。
而因为攻打北明国对皇上有怨言的百姓和大臣,一定会支持七贤王的,到时他们的大计便顺利的完成了,他要亲手杀了君千澈,为自己的外孙报仇。
虽然现在与自己的计划有些出入,但只要皇上坚持攻打北明国就行,他们便可按照计划继续进行。
那些不主张开战的大臣们,继续劝说:“还请皇上三思,这仗绝不能开。”
“请皇上为华辰国的百姓着想。”众大臣极力阻止。
君千澈看着这一幕,听着这一幕,一直都没有出声,眼下,大臣们都等着他做最后的决定,所以他不能再不出声,但在决定之前,他的视线却先落在了七贤王的身上,淡然一笑道:“七皇叔,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君月痕在朝堂上一般很少发言,在别人看来,或许这个七贤王真的如清风晓月那般,不喜欢问朝政,只想过安静,安逸的生活。
可是在君千澈看来,那是他的城府深,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因为朝堂上,不管讨论什么问题,都会有正反两面,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而不管支持哪一方,都会让另一方不高兴,而他的不言不语不参与,反倒是笼络了所有大臣的心。
可君千澈有时就不让他得逞,故意询问他。
可是每次君月痕的回答都很巧妙,尽量的避开得罪任何一个大臣。
一直安静不说话的君月痕,被君千澈点名回答,只得站出来道:“皇上,这出兵北明国之事,有利也有弊,各位大臣担心的都有道理,打,势必会影响国力,影响华辰国的繁荣。不打,北明国一次次骚扰,的确伤害了很多百姓,所以这打与不打之间,臣也不知道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君千澈继续笑,淡淡道:“七皇叔这番话说的与没说无异。”不给君月痕面子,话说的很直接,他们二人,看似叔侄关系很平静,其实暗中一直在叫着劲,君月痕每次躲闪敏感话题,而君千澈却故意把他拉进来,即便知道他不能给出什么答案,也不想让他置身事外,明眼的人,还是能嗅到火药味的。
君月痕的这个回答,早已在君千澈的意料之中。这就是君月痕,永远不会给你正面的回答,不去得罪任何大臣,而这样的人,在君千澈看来,根本就不适合做一国之君,因为他身上没有帝王的霸气。
面对君千澈的嘲讽,君月痕依旧淡然道:“皇上,臣愚钝,还请皇上定夺。”
“七皇叔这可不是愚钝,是太精明了。”话中别有深意。
众大臣面面相窥,疑惑不解,感觉皇上今天有点针对七贤王。
君月痕知道,那晚他要带柒柒走,激怒了他,所以皇上才会在朝堂上故意刁难他,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他没有反驳。
君千澈也懒得再与他废话,看向众位大臣,冷冷道:“还有哪位爱卿反对朕对北明国开战,不妨都站出来,朕恕你们无罪。”
有些大臣犹豫了下,还是站了出来,又站出了几位反对的。
君千澈利眸扫视朝堂上的大臣们,主张开战的人屈指可数。
君千澈见状不怒反笑了:“这就是朕的臣子,一说打仗,个个吓得魂儿都丢了一半,看来你们是享乐惯了,所以才会惧怕打仗,北明国就是看穿了你们这样的心思,才会肆无忌惮的骚扰我边关百姓。
边关的县令,为了抵抗北明国的人对百姓的骚扰,经常带着人去对抗,光是县令,都死了三位了,他们图的是什么?就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别人的委屈,他们只是小小的父母官,却能为了百姓,不顾自己的性命。
再看看你们,朝中重臣,拿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俸禄,受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敬仰,身居高位,耀武扬威,可曾想过,在那苦寒的边关,有些拿着卑微俸禄的七品小官们,为了国家的气节和颜面,拼死与外敌对抗,他们若是在天有灵,听到你们这番话,该多寒心,多伤心?
若他们也有你们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不会死,外敌来犯,大不了要什么给什么,欺负百姓也不管不问,他们至于丧命吧!若是边关的官员都像你们这样,只怕外敌早就攻打到京都来了。”君千澈脸上的笑意早已不见,言语渐渐严厉起来。
众臣听了,纷纷垂下头。
君千澈继续训斥道:“刚才不是个个义正言辞的主张不开战吗?怎么这会抬不起头来了?
居安思危这句话,你们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吧!每天生活在这个繁华富有的京都,使用着你们最大的权利以公谋私,收敛钱财,玩女人,早就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站在百姓之上的官了吧!
朕经常告诫你们,要官民一家亲,可是你们有几个能做到,除了剥削,压榨百姓,你们给过他们什么回馈?
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的种地,劳动,缴税养着你们,可你们为他们做过什么实际有用的事情?
你们口口声声说为百姓着想,你们真的为他们着想过吗?为边关的百姓着想过吗?
朕看,应该把你们都任命到边关去做官,这样你们就能体会到那里官员的不易,才能知道自己此时有多逍遥快活。
只有身处当地,你们才能看到百姓的疾苦,才能看到北明国人的残忍,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众人一听皇上要把他们派去边关任职,纷纷跪下来,异口同声道:“皇上息怒。”
“息怒!你们处心积虑的惹起朕的怒气,此时让朕息怒,你们不是希望朕息怒,而是希望你们不要被派去边关任职。
你们义正言辞的说我们不应该挑起战争,说百姓会认为朕好战。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身为一国之君,朕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国家有战争,因为那会伤害到朕的子民,不管是臣子也好,将士们也好,百姓也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可不想有战争,和不愿开战,是两回事。
如果别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都把自己的百姓一个个的杀了,若是朕还忍气吞声,没有任何的反抗,那岂不是成了任人鱼肉,我想这样的一国之君,不是百姓想要的。
我们可以不主动招惹别人,但别人招惹了我们,我们也要严厉的还以颜色,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被伤害,才能找回大国的颜面。
你们口口声声说不应该打北明国,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北明国早已暗中将兵力集结到了边关,他们随时都会对我们进攻。
或许你们有人会认为那是北明国在虚张声势,在威胁我们华辰国,不管是虚张声势也好,还是真的野心勃勃也罢,他们有这个心思,就是觉得我们华辰国太懦弱,觉得我们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不敢与他们开战,如果这次我们不还以颜色,将来他们只会更肆无忌惮。
说这么多,其实朕的目的只有一句话,对北明国开战势在必行,年后便会派大军前往边关,攻打北明国。
众位大臣若还有谁反对,朕说了,不会降罪你们,但朕会让你们亲自跟随大军到边关看看,听听哪里的百姓和官员的声音。”
那些不主张开战的大臣们,吓得立刻异口同声道:“北明国欺人太甚,欺我华辰国百姓,一定要给他们点教训,臣等支持对北明国开战。”
君千澈听到这番话,心中很鄙视这些大臣,他们就是享乐惯了,才会害怕打仗,怕丢了现在的荣华富贵,而他们此时赞同开战,不是为了边关百姓,国家颜面,而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些人,等解决了北明国回来后,再一个个解决他们。
“退朝。”目的达成了,君千澈起身离开。
镇国公气愤道:“笑什么笑,老夫纵横沙场一辈子,怎么会怕?又怎会在乎现在的身份地位,老夫自打十八岁入朝堂就是武将,武将就是死,也要死在沙场上,怎会为了现在的一点荣华富贵,而胆怯,皇上,老臣支持你攻打北明国,老夫不但支持,还要亲自上战场,让这些年轻的后辈看看,老夫到底胆怯了没有。”
楚凌霄和韩亦萧相视一眼,眼底拂过得意的笑。他们知道镇国公的脾气急,最怕别人激将法,所以他们是故意的。
相对父亲的急脾气,墨承轩却很沉稳冷静,他之所以没有阻止父亲,是觉得北明国确实该打,北明国仗着自己国家的人善武,经常扰乱边关的百姓,弄的边关的百姓怨声四起,若是再不给点教训,他们会更狂妄的。
有些大臣见镇国公中了丞相和大将军的计,立刻站出来出声道:“镇国公,你怎么能轻易同意开战呢!每次战争,都会让国家的财力损失惨重,皇上主张开战,镇国公身为三朝元老,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皇上分析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这——”镇国公一脸的为难。其实他一开始说反对,只是想让皇上和大臣们发生更大的分歧,而后来被楚凌霄和韩亦萧激将法一激,便同意了,其实这也在他的计划范围内。
只是他之前的计划是,坚持反对皇上出兵,但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一定会坚持的,到时让天下百姓对皇上有怨声,而他们心中却是支持皇上出兵的,皇上一定会用韩亦萧手中的兵力,到时将韩亦萧手中的兵派去边关,而他手中的兵,到时便可悄悄转移来京都周围,趁着外患的时候,给皇上来个内忧,趁机攻打京城,拥立七贤王为帝。
而因为攻打北明国对皇上有怨言的百姓和大臣,一定会支持七贤王的,到时他们的大计便顺利的完成了,他要亲手杀了君千澈,为自己的外孙报仇。
虽然现在与自己的计划有些出入,但只要皇上坚持攻打北明国就行,他们便可按照计划继续进行。
那些不主张开战的大臣们,继续劝说:“还请皇上三思,这仗绝不能开。”
“请皇上为华辰国的百姓着想。”众大臣极力阻止。
君千澈看着这一幕,听着这一幕,一直都没有出声,眼下,大臣们都等着他做最后的决定,所以他不能再不出声,但在决定之前,他的视线却先落在了七贤王的身上,淡然一笑道:“七皇叔,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君月痕在朝堂上一般很少发言,在别人看来,或许这个七贤王真的如清风晓月那般,不喜欢问朝政,只想过安静,安逸的生活。
可是在君千澈看来,那是他的城府深,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因为朝堂上,不管讨论什么问题,都会有正反两面,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而不管支持哪一方,都会让另一方不高兴,而他的不言不语不参与,反倒是笼络了所有大臣的心。
可君千澈有时就不让他得逞,故意询问他。
可是每次君月痕的回答都很巧妙,尽量的避开得罪任何一个大臣。
一直安静不说话的君月痕,被君千澈点名回答,只得站出来道:“皇上,这出兵北明国之事,有利也有弊,各位大臣担心的都有道理,打,势必会影响国力,影响华辰国的繁荣。不打,北明国一次次骚扰,的确伤害了很多百姓,所以这打与不打之间,臣也不知道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君千澈继续笑,淡淡道:“七皇叔这番话说的与没说无异。”不给君月痕面子,话说的很直接,他们二人,看似叔侄关系很平静,其实暗中一直在叫着劲,君月痕每次躲闪敏感话题,而君千澈却故意把他拉进来,即便知道他不能给出什么答案,也不想让他置身事外,明眼的人,还是能嗅到火药味的。
君月痕的这个回答,早已在君千澈的意料之中。这就是君月痕,永远不会给你正面的回答,不去得罪任何大臣,而这样的人,在君千澈看来,根本就不适合做一国之君,因为他身上没有帝王的霸气。
面对君千澈的嘲讽,君月痕依旧淡然道:“皇上,臣愚钝,还请皇上定夺。”
“七皇叔这可不是愚钝,是太精明了。”话中别有深意。
众大臣面面相窥,疑惑不解,感觉皇上今天有点针对七贤王。
君月痕知道,那晚他要带柒柒走,激怒了他,所以皇上才会在朝堂上故意刁难他,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他没有反驳。
君千澈也懒得再与他废话,看向众位大臣,冷冷道:“还有哪位爱卿反对朕对北明国开战,不妨都站出来,朕恕你们无罪。”
有些大臣犹豫了下,还是站了出来,又站出了几位反对的。
君千澈利眸扫视朝堂上的大臣们,主张开战的人屈指可数。
君千澈见状不怒反笑了:“这就是朕的臣子,一说打仗,个个吓得魂儿都丢了一半,看来你们是享乐惯了,所以才会惧怕打仗,北明国就是看穿了你们这样的心思,才会肆无忌惮的骚扰我边关百姓。
边关的县令,为了抵抗北明国的人对百姓的骚扰,经常带着人去对抗,光是县令,都死了三位了,他们图的是什么?就是不想看到自己的百姓受到别人的委屈,他们只是小小的父母官,却能为了百姓,不顾自己的性命。
再看看你们,朝中重臣,拿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俸禄,受着比他们多很多倍的敬仰,身居高位,耀武扬威,可曾想过,在那苦寒的边关,有些拿着卑微俸禄的七品小官们,为了国家的气节和颜面,拼死与外敌对抗,他们若是在天有灵,听到你们这番话,该多寒心,多伤心?
若他们也有你们这样的想法,他们就不会死,外敌来犯,大不了要什么给什么,欺负百姓也不管不问,他们至于丧命吧!若是边关的官员都像你们这样,只怕外敌早就攻打到京都来了。”君千澈脸上的笑意早已不见,言语渐渐严厉起来。
众臣听了,纷纷垂下头。
君千澈继续训斥道:“刚才不是个个义正言辞的主张不开战吗?怎么这会抬不起头来了?
居安思危这句话,你们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吧!每天生活在这个繁华富有的京都,使用着你们最大的权利以公谋私,收敛钱财,玩女人,早就忘了自己还是一个站在百姓之上的官了吧!
朕经常告诫你们,要官民一家亲,可是你们有几个能做到,除了剥削,压榨百姓,你们给过他们什么回馈?
百姓每年辛辛苦苦的种地,劳动,缴税养着你们,可你们为他们做过什么实际有用的事情?
你们口口声声说为百姓着想,你们真的为他们着想过吗?为边关的百姓着想过吗?
朕看,应该把你们都任命到边关去做官,这样你们就能体会到那里官员的不易,才能知道自己此时有多逍遥快活。
只有身处当地,你们才能看到百姓的疾苦,才能看到北明国人的残忍,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众人一听皇上要把他们派去边关任职,纷纷跪下来,异口同声道:“皇上息怒。”
“息怒!你们处心积虑的惹起朕的怒气,此时让朕息怒,你们不是希望朕息怒,而是希望你们不要被派去边关任职。
你们义正言辞的说我们不应该挑起战争,说百姓会认为朕好战。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身为一国之君,朕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国家有战争,因为那会伤害到朕的子民,不管是臣子也好,将士们也好,百姓也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可不想有战争,和不愿开战,是两回事。
如果别人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都把自己的百姓一个个的杀了,若是朕还忍气吞声,没有任何的反抗,那岂不是成了任人鱼肉,我想这样的一国之君,不是百姓想要的。
我们可以不主动招惹别人,但别人招惹了我们,我们也要严厉的还以颜色,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被伤害,才能找回大国的颜面。
你们口口声声说不应该打北明国,可是你们知不知道,北明国早已暗中将兵力集结到了边关,他们随时都会对我们进攻。
或许你们有人会认为那是北明国在虚张声势,在威胁我们华辰国,不管是虚张声势也好,还是真的野心勃勃也罢,他们有这个心思,就是觉得我们华辰国太懦弱,觉得我们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不敢与他们开战,如果这次我们不还以颜色,将来他们只会更肆无忌惮。
说这么多,其实朕的目的只有一句话,对北明国开战势在必行,年后便会派大军前往边关,攻打北明国。
众位大臣若还有谁反对,朕说了,不会降罪你们,但朕会让你们亲自跟随大军到边关看看,听听哪里的百姓和官员的声音。”
那些不主张开战的大臣们,吓得立刻异口同声道:“北明国欺人太甚,欺我华辰国百姓,一定要给他们点教训,臣等支持对北明国开战。”
君千澈听到这番话,心中很鄙视这些大臣,他们就是享乐惯了,才会害怕打仗,怕丢了现在的荣华富贵,而他们此时赞同开战,不是为了边关百姓,国家颜面,而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些人,等解决了北明国回来后,再一个个解决他们。
“退朝。”目的达成了,君千澈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