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又转头问杜掌柜:“伯伯从前行商,也遇过此事?”
    杜掌柜不知该怎么说,不放心地留意着小娘子神色,轻叹一声:“外头确不比京畿太平,边郡常有动乱,这两年大抵还好些……”
    簪缨沉默,拨开他们挡住她的身体,慢慢向前走了两步,望向坑谷。
    在场之人同时阻拦,杜掌柜更是失色,不让她靠近。
    但簪缨坚持要看,便见那泥泞斑驳的土坑中,腐肉泥烂,白骨堆垒,残缺的颅骨四肢混成一片,其中有不足岁的婴孩,也勉强辨得出袒胸露腹的妇人。
    伴随着粘稠弥漫在空气中的恶臭味,有些尸体在高度糜烂后鼓胀如球,面目全非,状极骇人。
    簪缨曾在佛庙的壁画上见过地狱变相图。
    却远不及眼前一幕冲击人心。
    她猝然蹲下呕吐出来,胃里翻江倒海,连隔夜饭都哕了个干净。
    王叡拄刀默默,心道这等场景哪怕是他看见也心有余悸,这女君也太过倔强大胆。
    沈阶安静地在簪缨身旁蹲下,递出一方青帕,没有言声。
    “小娘子?”此处动静惊动了留守车旁的春堇与阿芜,便要过来。
    簪缨陡然回头:“不许过来,回车上去!”
    制止侍女后,她吐无可吐,接过帕子拭净秽物,借了沈阶一点力,晃身站起。
    她先看了杜掌柜一眼,示以自己无事,雪白了一层的脸色面向王首领,听得出在刻意调匀呼吸,“据尸体腐坏程度,是什
    么时候出的事?”
    王叡一愣,回说:“近日有雨水,加快了……大抵死后五六日,不会超过八日。”
    簪缨点头,吩咐他带人去附近村落查看详情,看是否还有活口。
    王叡对此有些经验,“这坟坑应该便是侥幸生还之人动手倔埋的,田庄已败,生人早已逃往他处,村里该是没什么人了。”
    簪缨轻而坚持道:“去看看。”
    “是。”女公子既有令,王叡便点了二十人往。
    簪缨便同沈阶一起往回走,等待结果,脸色依旧不大好,自语着:“五六日,我们因阴雨在上一个城驿耽搁的时日,加起来也就是五六日。若能早些来此……”
    沈阶眉心拢起,“女郎怎能这么想,天灾人祸,非人智可料。”
    他话音才落,兵队末端忽响起一声女子尖叫,随后又有隐隐的男人斥骂。
    簪缨的心神本已紧绷,闻声望去,开始以为是她带的仆婢无意望见了尸坑,惊惧而呼,随扈弄清始末,来禀告道:
    “娘子,有一牙人领着几个良人奴途经此地,奴隶见兵恐惧,故而惊呼。”
    良人奴,乃淮北流民因兵祸逃亡,无籍可依,本为良人沦落成奴隶,故叫良人奴。说话间,外围的扈从便要将人赶开,以免惊扰到女郎。
    那牙人也自知这阵仗不是他惹得起的,识趣退避,然他手里那个之前惊呼的奴人却不配合,挣扎之间,奴人遥见一角朱红裙摆从团围的兵士中若隐若现,好似贵女装扮,心思电转,用尽全身力气高喊道:
    “我等非奴!乃洛阳世家女,被歹人拐骗,渡颖河卖至南朝,求贵人救命!救命!”
    那个疏眉黄脸的牙人慌忙去堵她的嘴,簪缨已经听得一清二楚,自要问个究竟。
    沈阶去传话,便有兵士将这伙人带到簪缨面前。
    簪缨只见牙人身后的良人奴有二,皆是女子,开口呼救的那个着破布衫,年纪轻小,面黄枯瘦,另一个却是位二八佳人,容貌姣好,落魄之下犹见姿态端雅,只是双目空洞无神,连被簪缨目光轻轻打量的力道都似受不住,娇躯轻颤,有如惊弓之鸟。
    簪缨叫人将牙人按住不许说话,问二女缘由。
    求救少女露出绝处逢生的神色,忙去搀扶美貌女子,口唤“娘子”,让她快说。
    无奈后者似吓破了胆,嗫嚅无语,丫鬟模样的少女急得自己说出了始末。
    据她所言,她家小娘子是北朝洛阳世家姬氏之女,此前南朝大司马有北伐之意,家中怕都城出乱子,便送这唯一一个还未出阁的小女儿去太原亲戚家避兵乱。
    谁想刁奴贪利背主,与牙人勾结,她主仆二人又不谙世事,糊里糊涂被劫骗转手,在南北朝交界的边城处被卖到如今这个牙人手中,到了这里。
    女子一面诉说一面哭求:“求贵人小娘子垂怜,我等皆是清白人家的女娘,根本没卖过身契,岂会是良人奴。万望小娘子解救!”
    那美貌女娘到这时也反应过来,见簪缨美丽面善,坠泪跪下道:“阿瑶所言属实,妾本姓姬,家中行五,眼下身无自证之物,只求娘子施援,待我去信回家……”
    说到这里,这姬氏女想起此处已是南朝境内,而非家乡,莫说寄信,便是能否活过明日也未可知,而眼前之人亦是晋人,又为何要救她,顿生绝望,掩面痛泣起来。
    簪缨看向牙人,“她们所说可属实?”
    那牙人缩着脖子弱弱辩解道:“贵人明鉴,小的人微身贱,不过挣个糊口钱,当初买下她们时,是身契俱在的,小人也给上家交过两千钱,本打算送至喜好猎艳的蒙城将尉帐下,讨几个赏钱。贵人心慈,若想买下她们,那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只是,恳请莫叫小人亏本……”
    任氏
    在旁陪伴簪缨,看不过眼,喝道:“女郎只问你一句,你啰啰嗦嗦些什么?”
    簪缨看着那对主仆着实可怜,正欲开口,忽听一人道:“此事过巧,提防是北朝的细作。”
    这声音耳熟,却也不太熟,簪缨抬目,先看见一头白发。
    白发上冠的还是白玉簪,在这天寒地冷的郊野格外显眼。
    簪缨神色顿时淡了半分。
    她刚吐过,语气自然不佳:“傅文掾,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还是狗皮膏药甩不脱?阁下千里迢迢尾随而来,是为了左右我的行事不成。”
    傅则安佝身咳嗽两声,回袖向簪缨躬身揖手,却是下品官员面见贵人之礼,恭敬地垂低视线。
    “不敢有意叨扰女郎,只是远远听见此事蹊跷,一时情急。”
    沈阶冷笑:“若此为细作,那么九州大地上,这样倒霉的‘细作’,出身优渥的傅郎君将会看到许多。”
    簪缨转看沈阶,“这种行径,难道也常有?”
    沈阶道:“女郎有所不知,北魏朝廷虽在大力推广汉化,根底难移,看低汉人的胡人匈奴大有人在,北朝底层百姓多是被剥削奴役,正如大晋也同样仇视胡人,与胡姬昆奴在我朝的地位相仿。
    “更有一种出身名门的将种子弟,没有马上杀敌的本领,却好玩弄从北朝流落过来的良人奴女子,以此自欺地发泄对北方胡人的不满,殊不知,这些女子亦为汉室女,不过是当年未跟随衣冠南渡的家族,滞留在北朝的后代。”
    “女君。”
    这时王叡领队回还。
    他还真在村庄里找到一个活着的男童,是被大人藏在了压住大石的枯井之中,想是家人尽丧,无人来救,这几日靠食自己的痾物为生。
    簪缨只见这男孩不过十岁,不哭不闹,神色呆滞,大而漆黑的双目却空洞如死。
    王叡低声对女君道:“末将在此子家中,见屋内房梁上有两具自缢的妇人尸身……”
    簪缨听见这一句,胸口的那阵恶心之感又卷土重来。
    她闭了闭目,强忍没吐,解下斗篷裹住那个痴呆的男孩,交由任氏带回车厢中缓和身子。
    这期间王叡也得知了良人奴的始末,他鹰隼般的目光看向地上二女,沉吟道:“女君才停在这里,便有人上前,确实有点巧了。想确实是不是北朝奸细,也有一法。”
    他顿了一下,接下来的话不齿说,但看女君是个心软之人,要她如此撂开手必不忍心,而自己受命保护女君安危,女君又与大将军牵连密切,更不能让北魏寻隙插针,致有反间之患。
    簪缨还在等着下文。
    王叡只得硬着头皮道:“女君请恕末将言语无状——军中调教女子细作的手段大多残忍,先破身子,以绝情爱。而这牙人既说良人奴是送给蒙城将领,必保她清白才卖得上好价钱。女君随行带有媪妇,只要一验……”
    “够了!”
    “住口。”
    沈阶和傅则安同时出声,簪缨却已听明白了。
    她袖底的手微微发抖,声里带了寒颤,“何需如此!”
    她走到那自称姬氏的女子面前,姬五娘害怕得连连后缩,簪缨只柔声道:“莫怕,想来娘子在家中时,亦当瀹水烹茶,但不知南北有何差异,你们那里击拂茶沫,是两道还是三道?”
    姬氏小脸冻得青紫,反应了一会儿,才呆呆道:“北人喜喝浓茶,击拂越久越佳,少则四五道,多至八.九……”
    簪缨又问:“今有独山玉,是做印章好还是做手镯好?”
    姬王娘渐渐明白了什么,目光亮起来,回答道:“独山玉质地坚密,色杂而多变,不宜制镯,做成雕件摆案装饰是最好的。”
    说着她不由又泣下,“妾
    当真是洛阳姬家人,我家中有一件独山芙蓉红玉仿雕珊瑚树的摆件,便在正堂之中夔龙案上,洛京人皆知,不敢骗人……”
    簪缨又问了女红针法、绣样锦缎等几个问题,姬五娘皆答得上来。
    而她特意夹杂询问几个南朝禁宫中才有的规矩,姬五娘又都不知。
    细作可以假扮贵女的身份习惯,但大家闺秀从小培养起的审美细微之处,却不是学些功课便能补足的。
    簪缨无他长,唯独这些东西自小耳濡目染,自认辨别得出真伪。
    待她问完这些问题,王叡已十分惊异,没想到察问奸细还能这么来。
    簪缨清澈见底的目光凝着王叡,余光又扫过傅则安,说道:“这两个姑娘应非细作。自然,我不如众位见多识广,或许有考虑不到之处,便把她二人单放一辆车中,派人看着,到颖东再由唐氏中转的商队送回北朝,必不教她们窥探生事,如此可好?”
    她能理解军中的行事风格,涉及行踪机密,宁杀勿赦。
    但她同为女子之身,同样感受过濒死的绝望,还是想尽可能找出法子,宁救不弃。
    王叡隐约觉得女君有些生气,然而这气又不像对着他,思量一番,点头应诺。
    至于那牙人,簪缨心中厌恶,却无权决定他生死,叫他失了两千钱吃个教训,随他去了。
    “一千钱为一贯,两贯钱,便能买下两条命……”
    簪缨悲从中来,最后回望一眼身后尸坑。
    如此情景,居然还是“这两年好些了”,那么不好之时,又是如何?
    所以她之前一路留宿温暖舒适的驿馆,被沿途郡县的唐氏分号掌事们一声声小东家敬着、供着,所见的太平无事,都是有人给她保驾护航,为她规划路线,避开祸乱之地。
    她眼下所见,才是真实人间。
    簪缨令兵卫埋好坟冢,继续上路。这一回不再尽走官道,也经过郡县郊野之地。
    于是她看到了筑城固堤的役工面目黝黑,动作迟缓麻木,屡遭鞭笞;
    也听闻贫苦人家因交不起岁末的两匹丝绢税,险些上吊;
    看到女郎家中无钱抵免力役,只得让女儿充当男儿应征;
    也见未出孝期的兵户寡妇被衙门拉走,强行配嫁,只因大晋少男丁,法令如此……
    簪缨一路目睹,能施援手的少,无力回天的多,整个人变得越发沉默。
    她心中因不久前想通了对小舅舅的心意,而萌生的满腹甜涩思念,也被日复一日的惊痛掩盖。
    簪缨始才真有些懂得,一代代的北府人、祖将军、小舅舅,宁舍身家性命,也立志统一南北克复中原,所怀的志向是什么。

章节目录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晏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晏闲并收藏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