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原六军军长戴鸿滨的态度最为坚决,无论是作为老上级,将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三路军总司令,还是总政委以及北满省委书记怎么轮番劝说,就是不肯回去。
鉴于他的态度,在与三路军首长商议之后,杨震还决定将其留下。与二分区参谋长对调。将二分区参谋长孙文久调任三分区任参谋长。将戴鸿滨调到二分区任代参谋长。
尽管戴鸿滨的能力在杨震看来有些弱,但担任二分区司令员的原七军那位代理军长的能力确是着实不弱。就算戴鸿滨的能力上有些欠缺,但不至于对二分区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二分区的工作此时已经完全展开,将孙文久调至三分区不会影响整体。
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回去的原因,除了戴鸿滨之外,其余的人在杨震看来,都是被去年所谓的路线斗争给整怕了,宁愿降级在二路军使用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老部队。
至于戴鸿滨不愿意回去的原因,恐怕还在为自己去年被迫退入江北,部队被缴械遣送至新疆而被处理的事情心中带有闷气。
杨震与总指挥连续开会安置赵尚志以及不愿意回三路军工作的人,中央代表团却始终没有表态。包括林总在内的所有人,都只是静静的旁观。
对于杨震与总指挥关于人事安排的请示,林总只说了一句话:“中央这次派我来,只带了耳朵和眼睛,而没有带嘴巴。”明确的表示了,至少现在不会参与的态度。
对于中央代表团的这个不表态的态度,多少让杨震有些摸不到头脑。因为他知道,中央代表团携带了一部随时可以与中央联络的大功率电台。他相信只要中央代表团在自己这里,这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在第一时间转到中央的耳朵里。
直到接到董平发来的,一路军总部以及随行部队已经在汤原南部渡过松花江,进入汤原南部,将在两天之内抵达指定地点的电报后,林总才出面单独找到第三路军总司令与政委,以及北满省委书记这三大巨头谈了大半夜。
虽然不知道谈了些什么,但从第二天清晨,几个人难看的脸色,尤其是三路军那位总司令几乎苍白到了极点的脸色来看,杨震估计恐怕不会是一个什么太好的结果。至少对三路军来说如此。
实际上也不怨这几个人脸色难看。当初谁能预想到所谓的中央路线在今天看是错误的?谁也不会。要是早都有这个预见性,恐怕早就都成为圣人了。再说就算明知道不正确,又有那个人敢说。赵尚志和当初支持他的三路军总政委的结局在那摆着那。
一个被开除党籍,莫名其妙的关押了一年半之久。一个被撤销了北满省委书记,降职为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的职务,则由其他人取而代之。
虽然总指挥从未与他说起过北满党内的斗争,但杨震从他无意也好,有意也罢透露出的只言片语在加上后世星星点点的了解,连蒙带猜的也能猜出来一个七成。至少他这么认为的。
杨震知道表面看板子是打在他们身上,但根子却在当年坐镇的莫斯科那二位身上。最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对东北党的领导权争夺的原因。只是那个人现在在党内还有相当的地位,其身后代表的那一方面,也至少不是现在中央能够反对得了的。所以这板子至少现在也只能落在他们的身上。
看着三路军领导人的结局,杨震突然感觉到幸运。自己回到这个时代后,东北与所谓的在莫斯科的那个中央早就已经失去了联系。在并入二路军后,身为吉东省委书记的总指挥又一直全力支持自己的工作,使得自己少了很多的牵绊与制肘。更不用为政治上的所谓得失,以及什么见鬼的路线之争头疼。
否则要是按照自己的性格,若是处于当时的环境之下,恐怕这结局不会比赵尚志好到那里去。就算自己能“未卜先知”,但眼看着部队因为执行错误路线而遭受到重大的损失,而不说话,那就不是自己的性格了。
就在中央代表找三路军的领导人谈话的第二天下午,杨震又被林总找到了自己的住处。当杨震询问前来通知他的林总贴身警卫参谋,要不要把总指挥与李延平等人一同带过去的时候,林总的那位参谋很坚定的道:“杨副总指挥,我只奉命通知您一人。其他人不去,就您一个。”
不知道林总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的杨震,只得放下手头的工作,与这位参谋来到林总的住处。等杨震一进门,林总的参谋立即将门带上。自己就站在门外五米之外,已经掰开了机头,顶上了子弹的枪就拎在手中,禁止任何人踏住这间不大的房子。
看到这个参谋如临大敌的样子,杨震明白这是林总一定是有什么私密一些,不允许外传的话要与自己单独说。甚至很有可能要向自己单独宣布一些至少暂时不能外泄的中央决定。
果然,就在杨震有些疑惑不解的时候,林总开门见山的道:“中央已经来电,同意你们对赵尚志同志的工作安排。另外,中央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改组。你要做好担更重的担子的准备。”
“之前你们二路军的总指挥在江北的时候,便已经提出不再担任二路军的总指挥,专任吉东省委书记兼二路军政委,由你担任二路军总指挥。他的这个请求,中央已经批准。不过再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一定的调整后,中央决定对周保中同志的工作也同时进行一定的调整。”
“现在我对你宣布一下中央对东北党组织改组的决定,并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这些决定只是中央一些初步的意见,希望在一路军赶到之前,你要对其他人,除了周保中同志之外的所有人进行严格的保密。”
说罢,林总从身边的文件夹中抽调出一张电报纸念道:“中央决定不在恢复满洲省委,而是成立新的东北局。由原吉东省委书记、原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任第一书记。原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同志、原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同志、分别任第二、三书记。”
“新组建的东北局统筹、指挥东北全境内的工作,一切工作直接对延安负责。所有工作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部署,不在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机构。原南满、北满、吉东三个省委,统一由东北局管辖。”
“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东北局尽管统筹、指挥东北境内的所有工作。但东北局委员以上调整,必须要经过中央同意,否则一律作废。在未经中央允许的情况之下,东北局对任何委员工作的调整,一律视为无效。”
“同时撤销原北满省委书记金策同志省委书记一职,改由冯仲云同志兼任。金策同志改任东北局宣传部长,跟随东北局统一行动,不在返回北满省委以及三路军工作。原北满省委的工作由新任省委书记冯仲云同志统一负责。”
“另外你们二路军原四军军长李延禄同志也将于近日返回东北,出任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并兼任组织部长。同时出任新成立,专门负责地方工作政权组建工作的东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你、三路军总司令李兆麟同志、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同志,同时担任东北局委员。你与杨靖宇同志兼任书记处书记。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由你们二人统筹指挥,并直接向中央以及东北局书记处负责。”
“记住,你们不仅仅要向东北局负责,更要向中央负责。你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要坚决做到党指挥枪,绝对不允许再出现枪指挥党的情况。”说到独立自主这四个字的时候,林总明显加强了语气。
说到这里,林总看着杨震又道:“限于东北的形势,中央对抗联的整体编制暂时不做调整,主要军事指挥员也暂不做调整。原一路军由杨靖宇同志继续担任司令员,魏拯民同志兼任政委。”
“第三路军由李兆麟同志担任总指挥,冯仲云同志兼任政委,并由冯仲云统一负责北满地区的工作。一、三两路军将在适当的时候撤销现有大而空的编制,分别成立军区建制。”
“而鉴于二路军目前的情况,中央决定撤销二路军建制,改组吉东军区。由你担任军区司令员,李延平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郭邴勋同志任吉东军区参谋长。赵尚志同志担任吉东军区负责地方武装的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高禹民同志任吉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为了保证指挥顺畅性和延续性,尽管撤销了二路军的建制,但中央暂时决定对抗联所属的三路军领导班子不做大的调整。而且这些任命只是暂时的,过后中央会视形势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调整。同时鉴于二路军目前已经被撤销的情况,中央决定你们原吉东军区独立一师编制撤销。”
“除了三个军分区外,中央决定以原吉东军区独立一师为基础,成立吉东军区野战军。具体编制以及部署由你们视情况的发展自行决定。同时中央决定军区下属的各级军政干部由你们视形势发展,自行调配。除了总部领率机关之外,分区并师以下各级干部自行任命。但必须上报中央备案。”
林总这番话音一落,杨震马上便明白了这是中央已经决定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为了保持对抗联的绝对控制,开始清洗抗联中的亲苏派了。至少是开始清洗曾经紧密的跟随那个人的干部。
一路军孤悬南满,与苏联一向牵扯不大。一路军两位领导并未受到过大的牵连。一路军总政委兼任东北局第二书记,全权统筹南满省委、一路军工作。一路军总司令与自己同样兼任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并与自己统一指挥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这就是证明。
而总指挥升任东北局第一书记,看似负责全面工作,但主要的精力却是从军事上脱身,要放在了地方工作上。在任此职务后,实际上总指挥已经与军队脱离了关系。
要知道在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期间,所有的分局第一书记都是兼任所属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员的。总指挥升任了新成立的东北局第一书记,但人事任免权却被收回了中央,更不在兼任二路军总指挥,二路军更是被撤销了建制,可以说已经被剥夺了军权。
至于目前抗联三路军中实力最弱的第三路军在西征过后损失过半,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实力,目前仅余四百人。即便这样,三路军的统帅机关与北满省委也做了大量的调整。原省委书记被调至东北局任宣传部长。
其总指挥也只在东北局兼任一个委员,连书记处书记都没有混上。所被赋予的权力也只是在三路军内部。在还强调政治委员最终决定权的现在,可以说他的权力已经被限制的很小。
说是由自己与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统筹的军事,向中央与东北局负责。但杨震注意到了林总的语气中更强调的中央这二字。也就是说自己在与东北局有矛盾的时候,可以不经过东北局直接上报中央。这样一来,东北局的整个军权几乎被架空。
第231章 谈话与厚望
看着杨震听罢自己宣布的中央决定后,略微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并不擅长做政治工作的林总今天却道:“周保中同志不在兼任二路军总指挥、政委的原因,并不是中央单独做出的决定,而是应他再三向中央请求的。”
“他希望能将更年轻,更有朝气,更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尤其是军事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而他自己在担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兼吉东省委书记后,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协调三个省委关系上、以及地方政权的组建上。”
“他曾几次与我谈起目前东北,尤其是吉东地区的党组织,被日军破坏的很严重。几乎大部分的基层党组织都需要重建。单单就这一项的工作也经牵扯他绝大部分精力,无法全力投入到军事工作中去。所以他希望中央能够挑选一名德才兼备的干部接替他。而他也点名,希望你能接替他的职务。”
“而在得知中央已经决定撤销二路军建制后,原本决定由他兼任吉东军区政委的想法也被他婉拒了,他认为李延平同志已经完全有接替他的能力。不在担任吉东军区最高军政首长,可以让他专心从事地方工作,以及完善东北地区的组织建设。”
“中央的这个决定是在充分考虑到周保中同志的请求,以及二路军的具体形势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至于三路军与北满省委的调整,也是中央充分的考虑到北满省委的实际情况作出的。”
“关于金策同志工作调整,是中央按照在延安刚刚成立的朝鲜独立同盟的希望利用东北接近朝鲜,朝鲜族人口众多的优势,为朝鲜培养一批有统筹全局,以及军事经验丰富的干部。以便为将来在打败日本后,为朝鲜独立建国做准备的要求而决定的。”
“不仅抗联内部的朝鲜籍的同志工作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中央在稍后也会从各根据地抽调一批朝鲜同志返回东北工作。调金策同志到东北局工作,只是解决在延安的朝鲜同志要求的第一个步骤。”
“杨震同志,我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因为要清洗某一些人,或是对某些历史问题秋后算账,而是根据东北的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的。并没有带有色眼光看待任何一个人,这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中央不会在眼下东北这种危急的局势下做出自毁长城的愚蠢举动的。”
“对于中央的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会如实的向中央反映。但我希望你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中央的工作分配。另外,你有什么需要的,中央会全力帮助你解决。”
对于林总的话,杨震沉思了一下道:“林总,二路军可以说是总指挥一手创建的,从不搞派系斗争的总指挥在原二路军系统的威望极高。现在部队中的政工干部几乎全部出自二路军系统。一旦总指挥不在军区兼任某项职务,恐怕会引起部分干部的危机感。”
“我自去年年底到二路军,至今也不过半年的时间。根基尚浅,威望也不足以服众。只是侥幸打了几个胜仗,但这并不足以取代总指挥在原二路军将士中的威望。最关键的是在关内一二九师的时候,我最高职务不过是一个连长,严重的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
“而且抗联刚刚与中央取得联系,如果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动恐怕会引起部队的不稳。我看这样,不如让总指挥至少暂时兼任军区第一政委,或是党委第一书记,哪怕是一个虚职也好。至少也让原二路军系统出身的干部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这是我对中央关于此次对东北干部调整的一点意见。”
“至于需要帮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现在部队现在发展很快,各方面都缺乏干部。尤其是合格的政工干部极度匮乏。因为从未接受过中央直接指挥,所以抗联的政工工作方式与我军关内主力部队相差比较大,所以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很不适应目前的情况。”
“而且抗联本身政工基础与关内老红军发展起来的部队想必,底子并不算很好,加之形势严峻,政工牺牲过大,抗联的政工干部自身也显得不足。这样就更造成了目前我军合格的政工干部严重匮乏的局面。”
“原二团政委在调任一分区政委已经近两个月,但到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二团政委。我希望中央能够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到吉东军区工作。”
“而且我们目前缺乏的不单单是政工干部,敌工、反特、通讯等几乎所有部门都严重缺乏合格的人才。部队发展过快,人才培养又因为形势所限而始终跟不上。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岗位,我们的人手都显得极为不足。”
“别的先不说,就说部队的通信能力。现在部队通讯使用的所有密码几乎都是郭参谋长一人编制,因为整个部队之中只有他懂得编制密码。按照我们的规定,每次作战之前,部队的密码都要全部更换一边。师团一级的联系密码,慢着每半个月,快则三五天便更换一边。”
“为了通讯安全,在面对有较强侦听能力的日军,我们只能频繁的更换密码。这样以来,却使得本身就因为司令部人手紧张,已经是身兼多职的参谋长还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去编制密码。”
“不仅牵扯了郭参谋长极大的精力,而且将所有的密码编制放在一个人的手中,压力过大不说,也不是很安全。一旦郭参谋长牺牲,整个部队的通讯密码的更换甚至使用将全部陷于瘫痪。”
“尽管我们已经从招收的伪满国高学生中,针对我们的缺点,有意识的挑选、培养一批人才,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且缺乏反特干部的我们本身对这些学生就缺乏甄别能力。即便少量已经培训出来的,很多要害部门也不敢安置。”
“林总,相对于关内,东北日军控制的严密度要大的多。敌特的数量,以及活动的能力也远远不是关内可以相比的。现在我们急需大量的具备反特经验的人手。我们希望中央能够给我们调一批这样的人手来。”
“如果我们的情报能力在强一些,敌工工作做得再好一些,陈绍滨与尚连生叛变的事情也不至于隐藏了这么长的时间。三路军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叛变蒙受了如此大的损失。”
“除了上述之外,擅长开辟根据地的人才,也是我们急需的。抗日斗争没有一个可靠稳妥的根据地是不行的,而东北与关内实际情况上的差别,更注定了根据地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央能调遣一批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来东北工作。”
说到这里,杨震抬起头看了看面前静静的听着他的话的林总,犹豫了一下后道:“林总,我们需要的是久经考验,能够脚踏实地工作,为东北抗日队伍发展、壮大能做出贡献的人才。额,那些肃反专家,我们就不需要了。刚刚有些恢复元气的抗联,尤其是二路军实在经受不起大折腾了。”
对于杨震提出的需要,林总沉默了一会道:“你的这些意见与要求,我会如实的转达给中央。你放心,中央应该会统筹酌情安排的。除了这些要求与意见,你还有什么事情想转达给中央?”
说到这里林总顿了一顿道:“包括你个人的私事,有什么事情需要中央安排,你可以直接提出来。”
很明显对于杨震与秦秀华、易建平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林总还是很清楚的。对于中央的某些意图他也知晓的。而林总也明显不是做政委与人谈话的料,这种几乎是露骨的询问,一般到了他这个职务的人,恐怕没有几个能问的出来。
只是杨震也许领会错了他的意思,也许是压根就没有往那边想。对于林总的这个问题,他只是摇了摇头道:“我自己没有什么可要求的。只是希望中央对第三路军的事情以及安排在慎重考虑一下,不要造成二三两路军之间,甚至与中央之间的隔阂,给外部势力插手造成可乘之机。”
“长期在北满地区工作的兆麟同志无论是北满地区的威望,还是在东北的工作经验远胜于我。希望中央慎重考虑,只安排其担任东北局委员的职务是否合适?”
“在赵尚志同志离开第三路军后,至少目前他在第三路军中还是不可取代的。我建议中央还是应该将其至少安排为书记处书记。否则三路军中的三个军事指挥员,我与靖宇同志皆为书记,他只是一个委员,这是不是显得有些不恰当?”
对于杨震的这番话,林总毫不迟疑的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道:“不,他的安排不会改变。东北的军事斗争还是由你和靖宇同志两个人负全责,统筹指挥。中央的这个决定是领袖亲自定的,是不会改变的。”
听到林总说这番话时,一副不容更改的语气,杨震知道这次中央对东北的人事调整是下了决心的。而且从目前看,这个决心下的很大。要知道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之下,下这个决心的力度可想而知。
见到杨震沉默不语,林总从桌子上杨震特地为他预备的装满了他随时可以食用的炒黄豆的袋子中取出一粒,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了好大一会,良久之后才咽下去道:“杨震同志,中央希望你能够体会到中央此次调整东北干部的苦心。要完全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针,独立自主的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你争取江北援助一事中央已经知道。对于你立足自力更生,争取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而不是将所有希望放在外援上的想法,中央很欣赏,也很赞同。中央希望能通过你和东北局的全体干部的努力,争取尽早扭转东北不利的局面。”
“中央和领袖对你的期望很大,此次由你接替吉东军区司令员是由领袖亲自选定的。中央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中央交给你的任务。希望你不要让中央与领袖失望,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的同时,争取早日该被动为主动。”
“不要说侥幸打了几场胜仗的话。在军事上我极少有服人的时候,但今天在这里,我还是那句话,你打的那些仗,这个决心我是下不来的。而且你我都是军人,都知道在战场上没有侥幸这一说法。”
“领袖看人一向很准。在得到你发起的几次战役的详细经过,以及你目前部队的情况的详细汇报后,领袖曾与在总司令言道:此人能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不仅能将部队发展壮大起来,还能打出这么漂亮的战斗,就足以说明此人能力突出,带兵能力极强,有大将之才。我看此人日后可以统帅百万大军。”
“领袖极少有过如此评价某一个人的时候。杨震同志,中央决定对你的这个任命,不单单是包含了中央对你的厚望,更寄托了领袖对你的浓重期待。”
“本来在做出成立东北局的决议时,中央曾有意提请你担任东北局主持全面工作的第四书记。但正是考虑到你的资历问题,才改为书记处书记,与靖宇同志共同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工作。”
“你手中有可以跟中央直接联系的大功率电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请示中央。同时由于一路军的情况特殊,在靖宇同志不在的情况之下,北满的军事问题你要多下决心。”
听罢林总的这些话,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林总今天找自己谈话,与其说是征求自己的意见,还不如说是提前打一个招呼,免得等公布的时候,让他自己陷入被动。
杨震苦笑道:“中央这个决定把我捧的太高了,我有些担心力不能及。不过请林总转告中央,请中央放心,我会尽竭尽我的全力去完成中央交予的历史使命,努力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虽九死而终不悔。”
第232章 交心
离开林总的住处,杨震的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打的湿透了。明显不善言辞的林总找人谈话历来都是直来直去,从不会拐弯抹角。即便是宣布天大的事情,也是干巴巴的照本宣读。而正是这种直接的谈话,却是总让人感觉到更大的压力。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说什么。
要不是后世便熟知了这位战神的脾气秉性,知道与他谈话,哪怕是晋升也很难让人感觉到愉快和放,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杨震恐怕会更难受。
但今儿给杨震带来压力的却不是林总这个谈话人,而是中央所做的这些决定。中央的这些决定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更没有去琢磨过。面对东北三个省委相互独立,缺乏统一调度与协调的情况,中央重新设立一个统筹三个省委工作的机关,这个在杨震的预料之中。
但总指挥彻底的退出二路军,以及中央对三路军的调整却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尤其是中央撤销二路军,将原隶属二路军建制的吉东军区直接升级为战略单位,更是他没有想到的。
中央对抗联,尤其是二、三路军整改的动作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杨震却是始终琢磨不透:“难道真的是有如自己所想的那般,中央在对抗联之中亲苏,以及有苏联背景的派别进行清洗。可从林总的话中听着又不像?”
瞎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透中央意图的杨震,却没有想到在离开林总处不远,就遇到了知道他被林总派人请走后,专门在附近等候他的总指挥。
看着一脸疑惑的杨震,总指挥指了指边上的山路道:“事情你都知道了吧?好了,别想太多了,你就安心研究你的军事问题吧。不过现在既然没有事情,咱们一起走走如何?”
对于总指挥的邀请,并未从平静无波的总指挥脸上看出什么失落神色,此时正想和总指挥找机会单独谈谈的杨震点了点头道:“也好,自从从老黑顶子秘营北上到现在,咱们两个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一起单独散步了。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正好一起走走。”
接受了邀请的杨震与总指挥并肩沿着司令部旁边的一条山路,慢慢的走上了山,只是上山的途中两个人谁也没有先开口,显得很沉默。而在他们身后,小虎子与总指挥的两个贴身警卫员,也不敢打搅他们两个人,只是远远的跟在后边。
直到走到山顶,看着远处几乎是无边无际的群山,自上山后一直沉默的杨震才先开口。杨震的语气很诚恳的道:“我已经请示中央,要求您继续兼任军区第一政委或是党委第一书记。如果中央批准,我希望您不要拒绝。”
鉴于他的态度,在与三路军首长商议之后,杨震还决定将其留下。与二分区参谋长对调。将二分区参谋长孙文久调任三分区任参谋长。将戴鸿滨调到二分区任代参谋长。
尽管戴鸿滨的能力在杨震看来有些弱,但担任二分区司令员的原七军那位代理军长的能力确是着实不弱。就算戴鸿滨的能力上有些欠缺,但不至于对二分区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二分区的工作此时已经完全展开,将孙文久调至三分区不会影响整体。
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回去的原因,除了戴鸿滨之外,其余的人在杨震看来,都是被去年所谓的路线斗争给整怕了,宁愿降级在二路军使用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老部队。
至于戴鸿滨不愿意回去的原因,恐怕还在为自己去年被迫退入江北,部队被缴械遣送至新疆而被处理的事情心中带有闷气。
杨震与总指挥连续开会安置赵尚志以及不愿意回三路军工作的人,中央代表团却始终没有表态。包括林总在内的所有人,都只是静静的旁观。
对于杨震与总指挥关于人事安排的请示,林总只说了一句话:“中央这次派我来,只带了耳朵和眼睛,而没有带嘴巴。”明确的表示了,至少现在不会参与的态度。
对于中央代表团的这个不表态的态度,多少让杨震有些摸不到头脑。因为他知道,中央代表团携带了一部随时可以与中央联络的大功率电台。他相信只要中央代表团在自己这里,这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在第一时间转到中央的耳朵里。
直到接到董平发来的,一路军总部以及随行部队已经在汤原南部渡过松花江,进入汤原南部,将在两天之内抵达指定地点的电报后,林总才出面单独找到第三路军总司令与政委,以及北满省委书记这三大巨头谈了大半夜。
虽然不知道谈了些什么,但从第二天清晨,几个人难看的脸色,尤其是三路军那位总司令几乎苍白到了极点的脸色来看,杨震估计恐怕不会是一个什么太好的结果。至少对三路军来说如此。
实际上也不怨这几个人脸色难看。当初谁能预想到所谓的中央路线在今天看是错误的?谁也不会。要是早都有这个预见性,恐怕早就都成为圣人了。再说就算明知道不正确,又有那个人敢说。赵尚志和当初支持他的三路军总政委的结局在那摆着那。
一个被开除党籍,莫名其妙的关押了一年半之久。一个被撤销了北满省委书记,降职为省委宣传部长。省委书记的职务,则由其他人取而代之。
虽然总指挥从未与他说起过北满党内的斗争,但杨震从他无意也好,有意也罢透露出的只言片语在加上后世星星点点的了解,连蒙带猜的也能猜出来一个七成。至少他这么认为的。
杨震知道表面看板子是打在他们身上,但根子却在当年坐镇的莫斯科那二位身上。最关键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对东北党的领导权争夺的原因。只是那个人现在在党内还有相当的地位,其身后代表的那一方面,也至少不是现在中央能够反对得了的。所以这板子至少现在也只能落在他们的身上。
看着三路军领导人的结局,杨震突然感觉到幸运。自己回到这个时代后,东北与所谓的在莫斯科的那个中央早就已经失去了联系。在并入二路军后,身为吉东省委书记的总指挥又一直全力支持自己的工作,使得自己少了很多的牵绊与制肘。更不用为政治上的所谓得失,以及什么见鬼的路线之争头疼。
否则要是按照自己的性格,若是处于当时的环境之下,恐怕这结局不会比赵尚志好到那里去。就算自己能“未卜先知”,但眼看着部队因为执行错误路线而遭受到重大的损失,而不说话,那就不是自己的性格了。
就在中央代表找三路军的领导人谈话的第二天下午,杨震又被林总找到了自己的住处。当杨震询问前来通知他的林总贴身警卫参谋,要不要把总指挥与李延平等人一同带过去的时候,林总的那位参谋很坚定的道:“杨副总指挥,我只奉命通知您一人。其他人不去,就您一个。”
不知道林总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的杨震,只得放下手头的工作,与这位参谋来到林总的住处。等杨震一进门,林总的参谋立即将门带上。自己就站在门外五米之外,已经掰开了机头,顶上了子弹的枪就拎在手中,禁止任何人踏住这间不大的房子。
看到这个参谋如临大敌的样子,杨震明白这是林总一定是有什么私密一些,不允许外传的话要与自己单独说。甚至很有可能要向自己单独宣布一些至少暂时不能外泄的中央决定。
果然,就在杨震有些疑惑不解的时候,林总开门见山的道:“中央已经来电,同意你们对赵尚志同志的工作安排。另外,中央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改组。你要做好担更重的担子的准备。”
“之前你们二路军的总指挥在江北的时候,便已经提出不再担任二路军的总指挥,专任吉东省委书记兼二路军政委,由你担任二路军总指挥。他的这个请求,中央已经批准。不过再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一定的调整后,中央决定对周保中同志的工作也同时进行一定的调整。”
“现在我对你宣布一下中央对东北党组织改组的决定,并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这些决定只是中央一些初步的意见,希望在一路军赶到之前,你要对其他人,除了周保中同志之外的所有人进行严格的保密。”
说罢,林总从身边的文件夹中抽调出一张电报纸念道:“中央决定不在恢复满洲省委,而是成立新的东北局。由原吉东省委书记、原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任第一书记。原南满省委书记魏拯民同志、原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同志、分别任第二、三书记。”
“新组建的东北局统筹、指挥东北全境内的工作,一切工作直接对延安负责。所有工作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部署,不在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机构。原南满、北满、吉东三个省委,统一由东北局管辖。”
“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东北局尽管统筹、指挥东北境内的所有工作。但东北局委员以上调整,必须要经过中央同意,否则一律作废。在未经中央允许的情况之下,东北局对任何委员工作的调整,一律视为无效。”
“同时撤销原北满省委书记金策同志省委书记一职,改由冯仲云同志兼任。金策同志改任东北局宣传部长,跟随东北局统一行动,不在返回北满省委以及三路军工作。原北满省委的工作由新任省委书记冯仲云同志统一负责。”
“另外你们二路军原四军军长李延禄同志也将于近日返回东北,出任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并兼任组织部长。同时出任新成立,专门负责地方工作政权组建工作的东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你、三路军总司令李兆麟同志、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同志,同时担任东北局委员。你与杨靖宇同志兼任书记处书记。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由你们二人统筹指挥,并直接向中央以及东北局书记处负责。”
“记住,你们不仅仅要向东北局负责,更要向中央负责。你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要坚决做到党指挥枪,绝对不允许再出现枪指挥党的情况。”说到独立自主这四个字的时候,林总明显加强了语气。
说到这里,林总看着杨震又道:“限于东北的形势,中央对抗联的整体编制暂时不做调整,主要军事指挥员也暂不做调整。原一路军由杨靖宇同志继续担任司令员,魏拯民同志兼任政委。”
“第三路军由李兆麟同志担任总指挥,冯仲云同志兼任政委,并由冯仲云统一负责北满地区的工作。一、三两路军将在适当的时候撤销现有大而空的编制,分别成立军区建制。”
“而鉴于二路军目前的情况,中央决定撤销二路军建制,改组吉东军区。由你担任军区司令员,李延平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郭邴勋同志任吉东军区参谋长。赵尚志同志担任吉东军区负责地方武装的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高禹民同志任吉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为了保证指挥顺畅性和延续性,尽管撤销了二路军的建制,但中央暂时决定对抗联所属的三路军领导班子不做大的调整。而且这些任命只是暂时的,过后中央会视形势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调整。同时鉴于二路军目前已经被撤销的情况,中央决定你们原吉东军区独立一师编制撤销。”
“除了三个军分区外,中央决定以原吉东军区独立一师为基础,成立吉东军区野战军。具体编制以及部署由你们视情况的发展自行决定。同时中央决定军区下属的各级军政干部由你们视形势发展,自行调配。除了总部领率机关之外,分区并师以下各级干部自行任命。但必须上报中央备案。”
林总这番话音一落,杨震马上便明白了这是中央已经决定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之下,为了保持对抗联的绝对控制,开始清洗抗联中的亲苏派了。至少是开始清洗曾经紧密的跟随那个人的干部。
一路军孤悬南满,与苏联一向牵扯不大。一路军两位领导并未受到过大的牵连。一路军总政委兼任东北局第二书记,全权统筹南满省委、一路军工作。一路军总司令与自己同样兼任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并与自己统一指挥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这就是证明。
而总指挥升任东北局第一书记,看似负责全面工作,但主要的精力却是从军事上脱身,要放在了地方工作上。在任此职务后,实际上总指挥已经与军队脱离了关系。
要知道在无论是抗战期间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期间,所有的分局第一书记都是兼任所属部队的最高军事指挥员的。总指挥升任了新成立的东北局第一书记,但人事任免权却被收回了中央,更不在兼任二路军总指挥,二路军更是被撤销了建制,可以说已经被剥夺了军权。
至于目前抗联三路军中实力最弱的第三路军在西征过后损失过半,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实力,目前仅余四百人。即便这样,三路军的统帅机关与北满省委也做了大量的调整。原省委书记被调至东北局任宣传部长。
其总指挥也只在东北局兼任一个委员,连书记处书记都没有混上。所被赋予的权力也只是在三路军内部。在还强调政治委员最终决定权的现在,可以说他的权力已经被限制的很小。
说是由自己与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统筹的军事,向中央与东北局负责。但杨震注意到了林总的语气中更强调的中央这二字。也就是说自己在与东北局有矛盾的时候,可以不经过东北局直接上报中央。这样一来,东北局的整个军权几乎被架空。
第231章 谈话与厚望
看着杨震听罢自己宣布的中央决定后,略微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并不擅长做政治工作的林总今天却道:“周保中同志不在兼任二路军总指挥、政委的原因,并不是中央单独做出的决定,而是应他再三向中央请求的。”
“他希望能将更年轻,更有朝气,更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尤其是军事干部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而他自己在担任东北局第一书记兼吉东省委书记后,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协调三个省委关系上、以及地方政权的组建上。”
“他曾几次与我谈起目前东北,尤其是吉东地区的党组织,被日军破坏的很严重。几乎大部分的基层党组织都需要重建。单单就这一项的工作也经牵扯他绝大部分精力,无法全力投入到军事工作中去。所以他希望中央能够挑选一名德才兼备的干部接替他。而他也点名,希望你能接替他的职务。”
“而在得知中央已经决定撤销二路军建制后,原本决定由他兼任吉东军区政委的想法也被他婉拒了,他认为李延平同志已经完全有接替他的能力。不在担任吉东军区最高军政首长,可以让他专心从事地方工作,以及完善东北地区的组织建设。”
“中央的这个决定是在充分考虑到周保中同志的请求,以及二路军的具体形势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至于三路军与北满省委的调整,也是中央充分的考虑到北满省委的实际情况作出的。”
“关于金策同志工作调整,是中央按照在延安刚刚成立的朝鲜独立同盟的希望利用东北接近朝鲜,朝鲜族人口众多的优势,为朝鲜培养一批有统筹全局,以及军事经验丰富的干部。以便为将来在打败日本后,为朝鲜独立建国做准备的要求而决定的。”
“不仅抗联内部的朝鲜籍的同志工作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中央在稍后也会从各根据地抽调一批朝鲜同志返回东北工作。调金策同志到东北局工作,只是解决在延安的朝鲜同志要求的第一个步骤。”
“杨震同志,我希望你不要胡思乱想。中央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因为要清洗某一些人,或是对某些历史问题秋后算账,而是根据东北的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的。并没有带有色眼光看待任何一个人,这一点我希望你能明白。中央不会在眼下东北这种危急的局势下做出自毁长城的愚蠢举动的。”
“对于中央的安排你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会如实的向中央反映。但我希望你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中央的工作分配。另外,你有什么需要的,中央会全力帮助你解决。”
对于林总的话,杨震沉思了一下道:“林总,二路军可以说是总指挥一手创建的,从不搞派系斗争的总指挥在原二路军系统的威望极高。现在部队中的政工干部几乎全部出自二路军系统。一旦总指挥不在军区兼任某项职务,恐怕会引起部分干部的危机感。”
“我自去年年底到二路军,至今也不过半年的时间。根基尚浅,威望也不足以服众。只是侥幸打了几个胜仗,但这并不足以取代总指挥在原二路军将士中的威望。最关键的是在关内一二九师的时候,我最高职务不过是一个连长,严重的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
“而且抗联刚刚与中央取得联系,如果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动恐怕会引起部队的不稳。我看这样,不如让总指挥至少暂时兼任军区第一政委,或是党委第一书记,哪怕是一个虚职也好。至少也让原二路军系统出身的干部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过程。这是我对中央关于此次对东北干部调整的一点意见。”
“至于需要帮助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现在部队现在发展很快,各方面都缺乏干部。尤其是合格的政工干部极度匮乏。因为从未接受过中央直接指挥,所以抗联的政工工作方式与我军关内主力部队相差比较大,所以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很不适应目前的情况。”
“而且抗联本身政工基础与关内老红军发展起来的部队想必,底子并不算很好,加之形势严峻,政工牺牲过大,抗联的政工干部自身也显得不足。这样就更造成了目前我军合格的政工干部严重匮乏的局面。”
“原二团政委在调任一分区政委已经近两个月,但到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二团政委。我希望中央能够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到吉东军区工作。”
“而且我们目前缺乏的不单单是政工干部,敌工、反特、通讯等几乎所有部门都严重缺乏合格的人才。部队发展过快,人才培养又因为形势所限而始终跟不上。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岗位,我们的人手都显得极为不足。”
“别的先不说,就说部队的通信能力。现在部队通讯使用的所有密码几乎都是郭参谋长一人编制,因为整个部队之中只有他懂得编制密码。按照我们的规定,每次作战之前,部队的密码都要全部更换一边。师团一级的联系密码,慢着每半个月,快则三五天便更换一边。”
“为了通讯安全,在面对有较强侦听能力的日军,我们只能频繁的更换密码。这样以来,却使得本身就因为司令部人手紧张,已经是身兼多职的参谋长还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去编制密码。”
“不仅牵扯了郭参谋长极大的精力,而且将所有的密码编制放在一个人的手中,压力过大不说,也不是很安全。一旦郭参谋长牺牲,整个部队的通讯密码的更换甚至使用将全部陷于瘫痪。”
“尽管我们已经从招收的伪满国高学生中,针对我们的缺点,有意识的挑选、培养一批人才,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且缺乏反特干部的我们本身对这些学生就缺乏甄别能力。即便少量已经培训出来的,很多要害部门也不敢安置。”
“林总,相对于关内,东北日军控制的严密度要大的多。敌特的数量,以及活动的能力也远远不是关内可以相比的。现在我们急需大量的具备反特经验的人手。我们希望中央能够给我们调一批这样的人手来。”
“如果我们的情报能力在强一些,敌工工作做得再好一些,陈绍滨与尚连生叛变的事情也不至于隐藏了这么长的时间。三路军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叛变蒙受了如此大的损失。”
“除了上述之外,擅长开辟根据地的人才,也是我们急需的。抗日斗争没有一个可靠稳妥的根据地是不行的,而东北与关内实际情况上的差别,更注定了根据地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央能调遣一批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来东北工作。”
说到这里,杨震抬起头看了看面前静静的听着他的话的林总,犹豫了一下后道:“林总,我们需要的是久经考验,能够脚踏实地工作,为东北抗日队伍发展、壮大能做出贡献的人才。额,那些肃反专家,我们就不需要了。刚刚有些恢复元气的抗联,尤其是二路军实在经受不起大折腾了。”
对于杨震提出的需要,林总沉默了一会道:“你的这些意见与要求,我会如实的转达给中央。你放心,中央应该会统筹酌情安排的。除了这些要求与意见,你还有什么事情想转达给中央?”
说到这里林总顿了一顿道:“包括你个人的私事,有什么事情需要中央安排,你可以直接提出来。”
很明显对于杨震与秦秀华、易建平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林总还是很清楚的。对于中央的某些意图他也知晓的。而林总也明显不是做政委与人谈话的料,这种几乎是露骨的询问,一般到了他这个职务的人,恐怕没有几个能问的出来。
只是杨震也许领会错了他的意思,也许是压根就没有往那边想。对于林总的这个问题,他只是摇了摇头道:“我自己没有什么可要求的。只是希望中央对第三路军的事情以及安排在慎重考虑一下,不要造成二三两路军之间,甚至与中央之间的隔阂,给外部势力插手造成可乘之机。”
“长期在北满地区工作的兆麟同志无论是北满地区的威望,还是在东北的工作经验远胜于我。希望中央慎重考虑,只安排其担任东北局委员的职务是否合适?”
“在赵尚志同志离开第三路军后,至少目前他在第三路军中还是不可取代的。我建议中央还是应该将其至少安排为书记处书记。否则三路军中的三个军事指挥员,我与靖宇同志皆为书记,他只是一个委员,这是不是显得有些不恰当?”
对于杨震的这番话,林总毫不迟疑的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道:“不,他的安排不会改变。东北的军事斗争还是由你和靖宇同志两个人负全责,统筹指挥。中央的这个决定是领袖亲自定的,是不会改变的。”
听到林总说这番话时,一副不容更改的语气,杨震知道这次中央对东北的人事调整是下了决心的。而且从目前看,这个决心下的很大。要知道在环境还未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之下,下这个决心的力度可想而知。
见到杨震沉默不语,林总从桌子上杨震特地为他预备的装满了他随时可以食用的炒黄豆的袋子中取出一粒,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了好大一会,良久之后才咽下去道:“杨震同志,中央希望你能够体会到中央此次调整东北干部的苦心。要完全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针,独立自主的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你争取江北援助一事中央已经知道。对于你立足自力更生,争取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能力,而不是将所有希望放在外援上的想法,中央很欣赏,也很赞同。中央希望能通过你和东北局的全体干部的努力,争取尽早扭转东北不利的局面。”
“中央和领袖对你的期望很大,此次由你接替吉东军区司令员是由领袖亲自选定的。中央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中央交给你的任务。希望你不要让中央与领袖失望,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的同时,争取早日该被动为主动。”
“不要说侥幸打了几场胜仗的话。在军事上我极少有服人的时候,但今天在这里,我还是那句话,你打的那些仗,这个决心我是下不来的。而且你我都是军人,都知道在战场上没有侥幸这一说法。”
“领袖看人一向很准。在得到你发起的几次战役的详细经过,以及你目前部队的情况的详细汇报后,领袖曾与在总司令言道:此人能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环境之下,不仅能将部队发展壮大起来,还能打出这么漂亮的战斗,就足以说明此人能力突出,带兵能力极强,有大将之才。我看此人日后可以统帅百万大军。”
“领袖极少有过如此评价某一个人的时候。杨震同志,中央决定对你的这个任命,不单单是包含了中央对你的厚望,更寄托了领袖对你的浓重期待。”
“本来在做出成立东北局的决议时,中央曾有意提请你担任东北局主持全面工作的第四书记。但正是考虑到你的资历问题,才改为书记处书记,与靖宇同志共同负责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工作。”
“你手中有可以跟中央直接联系的大功率电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请示中央。同时由于一路军的情况特殊,在靖宇同志不在的情况之下,北满的军事问题你要多下决心。”
听罢林总的这些话,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林总今天找自己谈话,与其说是征求自己的意见,还不如说是提前打一个招呼,免得等公布的时候,让他自己陷入被动。
杨震苦笑道:“中央这个决定把我捧的太高了,我有些担心力不能及。不过请林总转告中央,请中央放心,我会尽竭尽我的全力去完成中央交予的历史使命,努力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虽九死而终不悔。”
第232章 交心
离开林总的住处,杨震的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打的湿透了。明显不善言辞的林总找人谈话历来都是直来直去,从不会拐弯抹角。即便是宣布天大的事情,也是干巴巴的照本宣读。而正是这种直接的谈话,却是总让人感觉到更大的压力。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说什么。
要不是后世便熟知了这位战神的脾气秉性,知道与他谈话,哪怕是晋升也很难让人感觉到愉快和放,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杨震恐怕会更难受。
但今儿给杨震带来压力的却不是林总这个谈话人,而是中央所做的这些决定。中央的这些决定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更没有去琢磨过。面对东北三个省委相互独立,缺乏统一调度与协调的情况,中央重新设立一个统筹三个省委工作的机关,这个在杨震的预料之中。
但总指挥彻底的退出二路军,以及中央对三路军的调整却是他从来都没有想象过的。尤其是中央撤销二路军,将原隶属二路军建制的吉东军区直接升级为战略单位,更是他没有想到的。
中央对抗联,尤其是二、三路军整改的动作如此之大,原因是什么?杨震却是始终琢磨不透:“难道真的是有如自己所想的那般,中央在对抗联之中亲苏,以及有苏联背景的派别进行清洗。可从林总的话中听着又不像?”
瞎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透中央意图的杨震,却没有想到在离开林总处不远,就遇到了知道他被林总派人请走后,专门在附近等候他的总指挥。
看着一脸疑惑的杨震,总指挥指了指边上的山路道:“事情你都知道了吧?好了,别想太多了,你就安心研究你的军事问题吧。不过现在既然没有事情,咱们一起走走如何?”
对于总指挥的邀请,并未从平静无波的总指挥脸上看出什么失落神色,此时正想和总指挥找机会单独谈谈的杨震点了点头道:“也好,自从从老黑顶子秘营北上到现在,咱们两个已经有大半年没有一起单独散步了。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正好一起走走。”
接受了邀请的杨震与总指挥并肩沿着司令部旁边的一条山路,慢慢的走上了山,只是上山的途中两个人谁也没有先开口,显得很沉默。而在他们身后,小虎子与总指挥的两个贴身警卫员,也不敢打搅他们两个人,只是远远的跟在后边。
直到走到山顶,看着远处几乎是无边无际的群山,自上山后一直沉默的杨震才先开口。杨震的语气很诚恳的道:“我已经请示中央,要求您继续兼任军区第一政委或是党委第一书记。如果中央批准,我希望您不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