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有得有失的开局
当然反坦克工事,也修建了相当一部分。东西两面纵深地带,也构筑了大量的反坦克壕。但配备的反坦克火炮数量,却是寥寥无几。除了有限的九四式三七速射炮之外,最有威力的一式反坦克炮,全部被抽调到了新京城区内。
原有的反坦克火力支撑点,也绝大部分改为了机枪工事群。结果抗联在新京周边战场上投入的一个装甲师、三个坦克独立团,以及两个独立坦克营,几百辆坦克的兵力,一下子将他们打傻了。
东西两线除了反坦克壕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来面对抗联的装甲集群合围战术。一天之内,日军在新京战场上,连同两翼防御的纵深防御地带,被抗联捅成了一个马蜂窝。除了北面的王光宇当天就率先突入新京城区之外,其余的两个方向防御接二连三的被突破。
好在双辽一线因为关东军拼命阻击,再加上临时加强的雷区阻隔,没有让杜开山快速的取得太大的战果。双辽一线距离四平街,可谓是近在咫尺。一旦这个方向被突破,在无险可守的松辽平原上,抗联的装甲突击集群,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冲到四平城外。
双辽一线守住了阵地,至少让四平街在短时间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让关东军上下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关东军却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相办法阻止抗联的坦克攻势,那么在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上面对大规模的坦克集群攻击,整个新京战场崩溃是早晚的事情。
尤其是抗联东西对进的两大装甲集群,正在快速的向公主岭推进。一旦公主岭丢失,这两把铁钳合拢,那么关东军部署在新京战场上的三个师团将会被合围。而西边直接捅过来的这把利刃,如果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关东军司令部只能真的搬回南满的奉天了。
为保住公主岭这个新京守军在南面的生命线,以及四平街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在第一天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关东军就不得不从预备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师团北上,进驻公主岭以保住这个新京守军的生命线。
调动一个师团迅速的在梨树以西地区展开,做好二线防御的准备。可以说在抗联远远出乎关东军预料的坦克集群攻势规模的攻击之下,关东军的原来制定的多套作战计划,从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就被全部的打乱了。原来准备在反攻时动用的预备队,只能提前投入战场。
而此时被新京战场搞的焦头烂额的关东军,也压根就顾及不到几乎与新京正面同时打响的热河战场,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了。对于关东军来说此刻都已经火烧头了,也就顾不得自己的屁股怎么样了。
现在的关键是保住公主岭,保住新京战场上几个师团的安全,保住四平街这个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至于热河方面的战事,对不起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关东军现在是实在没有精力顾及到你们了。
不过考虑到热河丢失之后,对北宁铁路的威胁,关东军将重新组建的二十八师团,调往了朝阳、北票、凌源、青龙一线,沿着努鲁儿虎山山脉展开布放。防止抗联突入辽西走廊,切断北宁铁路这条满洲与华北交通的大动脉。
而且在关东军看来,热河那里的守军虽说只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守备队,以及部分满洲国军。兵力虽说不占据优势,但是好赖那里都是山区地形,比一马平川的松辽平原更加有利于固守。
更何况那里还紧邻着华北方面军的辖区,一旦出现意外,华北方面军不会不考虑这个满洲与华北之间的战略要地的。关东军现在是自顾不暇,热河的守军只能自求多福。实际上第一天,热河战场就被关东军放弃了。
而相对于进展很大的新京战场,在南线率先打响的东集团,抗联山地师加强一个步兵师,由四一年底一师师长任上被调往为西满军区副司令的李明博指挥之下,向赤峰、宁城方向发起攻击。
挺进军一纵队三个旅外加两个独立团,以及挺进军直属榴弹炮团、野炮团,则由副司令员亲自指挥向承德一线发起攻击。南线东集团,在热东地区南北两个方向同一时间打响,按照预定计划,向各自的目标发起攻击。
不过两个方向,因为杨震的战略重点不同,攻击的力度也不太相同。考虑到地形以及战场上的整体态势,杨震并未要求挺进军必须拿下承德。对承德一线发起攻击,实际上不过是牵制日军兵力,保证北面的抗联部队能够顺利的拿下赤峰的一次佯攻。
相对于南面的承德,杨震更看重的是北面的赤峰。不拿下赤峰,抗联在奈曼旗、翁牛特左旗一线,面对锦州、奉天境内的关东军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线。而整个与未来西部的地面交通线,就毫无纵深可言。
日军可以依托努鲁儿虎山一线,随时向西满地区发起攻击。而且赤峰这个突出部的存在,对于未来的交通线也是一个危险。为了切断这个日军伸向西满纵深的魔爪,对于赤峰、宁城一线杨震是势在必得。
位于热南的承德,对于杨震来说拿下更好,拿不下也无所谓。拿下了,就可以居高临下威胁整个冀东、辽西走廊。对冀东日伪军的统治,尤其是开滦矿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威胁,并在日军整个华北防线上打上一颗钉子。
但承德的战略位置对于关东军来说,远远重于抗联。哪里搞不好会成为一个绞肉机,而这种局面正是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杨震,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杨震对于真正夺取承德,并不是很热心。
而且杨震的战略重点,压根就不在冀东方向。那里背靠大海,对于没有海军的抗联来说,拿下冀东除了从东北方向对平津地区形成威胁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好处,反倒要被牵制大量的兵力。所以在热东地区进攻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赤峰、建平、宁城一线。
但对于热东的攻击,却是并不怎么顺利。依靠有利地形采取点线结合,梯次防御态势的日军抵抗极其顽强。无论是北线的赤峰,还是南线的热河,几乎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反复争夺,才能确定每一个山头的归属。
战至二十日黄昏,整整一天的激战下来,南线的东集团南北两个方向的进展都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全线受挫。北线向日军纵深防线突入不到七公里,而南线更是只突破了三公里。也就是说南北两个方向,只拿下了日军防御的前哨阵地。
而在东集团打响四个小时之后,由挺进军司令员、政委指挥的南线集群,向太仆寺旗、正蓝旗、沽源、多伦发动全线进攻。兵锋直指塞外重镇、平津地区北方屏障张家口,以及大马群山、燕山山脉一线。
与热河境内的苦战相比,这一线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的战斗其实更加艰苦。与东集团类似,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每一个山头死守。但挺进军的两位老帅,山地运动战的经验都相当的丰富。如今装备改善了,部队完成了整训,也给了两位老帅相当的底气。
第一天的战斗,虽说进展也不是那么的太顺利,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两位老帅却通过多次利用浅纵深、小范围的迂回穿插,将日军前线阵地多个重要据点完成了合围。并与当天黄昏,突破了闪电河一线,切断了多伦与正蓝旗之间的联系。
从总体来看,除了西线之外第一天的开局虽说有得有失。有的进展比较大,有的迟迟无法取得进展,但是大部分进展还是让杨震比较满意的。但开局的大致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的战斗也会一帆风顺。这仅仅是意味着此次会展,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端而已。接下来的战事进展如何,还要看下一步的怎么去打。
相对于战役发起的时间,最晚也在清晨七点之前的其他战线。二十日上午九时陈翰章指挥除了迂回部队之外,所有的西进集群部队横穿浑善达克沙地。以装甲一旅并三个坦克营为突击力量,在重轰炸机群以及地面炮兵的全力掩护之下,从正面向二十六师团发起的进攻,是所有方向之中,最晚发起的一个。
因为这个方向是所有方向之中最重要的,所以抗联为西线战役进攻发起能够顺利进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二十六师团的防御。特别进行了一定的安排,给二十六师团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火力大餐。
与其他方向因为基本上是在清晨以前发起进攻,为了避免出现误伤,所以在进攻的火力准备上,是以地面炮火为主进行火力掩护不同。在西线首先打响的不是地面攻势,而是抗联调动从林西机场起飞的三十六架b十七轰炸机,对当面的日军阵地实施连续地毯式轰炸拉开的序幕。
这三十六架战役打响之前,才从佳木斯直接转场至林西机场,也是此次战役发起之前,抗联唯一形成战斗力的b十七轰炸机群。在清晨八点三十分抵达正镶白旗境内,向着日军防线投下整整一百吨的高爆炸弹。
将正镶白旗南部攻击重点区域被的日军阵地,无论是一线防御阵地,还是纵深防御区都炸成了一片狼藉。别说野战工事,就是一些最坚固的核心工事群,都被炸了一个底朝天。整个正镶白旗南部区域,在轰炸之中地动山摇。日军防线纵深几公里之内,被整整掀掉了一层皮。
而在b十七轰炸机群完成投弹离开之后,随后跟进的两个a二零攻击机群,又使用凝固汽油弹,将日军阵地自东向西燎了一把大火。让还没有从轰炸之中喘口气的日军阵地,彻底的陷入一片火海。
直到这片大火完全熄灭之后,担任地面掩护的一个重炮团、一个野战加农炮团、外加参战的各师属炮群才开始以弹幕射击的方式,掩护工兵以及扫雷车开始扫雷,为装甲部队开辟突击通道,并对日军纵深炮兵实施火力压制,掩护坦克和步兵发起攻击。在一些主要突破地段,甚至动用炮火直接扫雷。
第1603章 铁妇人的威力
只是虽说在轰炸之中,正镶白旗境内的日军主要阵地遭受了惨重损失。其在正镶白旗境内的一线主阵地,连同纵深阵地百分八十受到重创。担任防御的两个联队,在轰炸之中伤亡三分之一。大部分的炮兵阵地,基本被摧毁余烬。
但二十六师团依旧利用战前华北方面军增援的大批反坦克火炮,以及在轰炸机和炮火打击之下幸存的几个炮兵阵地内的炮群,利用二线防御工事群在轰炸之中幸存的部分工事,依旧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尽管日军的抵抗极其顽强,但日军手头的所有反坦克炮,面对着虽然行动缓慢,但是却皮坚肉厚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几乎毫无办法。抱着炸药包进行肉弹突击的步兵,却无法突破抗联步兵的掩护。
在加上雷场在轰炸之中,几乎被全部摧毁。面对着日军挖掘的反坦克壕沟,抗联战前便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工兵坦克随车携带的木料,在炮兵的火力掩护之下,快速的搭建通道。甚至在一些关键地带,直接将t二六坦克推进反坦克壕,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所有的防御工事,在轰炸之中受到损失惨重。雷区,也在轰炸之中损失余烬。而日军几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对皮坚肉厚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几乎无可奈何。反坦克炮对这种坦克,几乎是毫无用处。无论命中的是那个部位,都无法穿透这种坦克。
打红了眼的日军甚至用三八式野炮,加装高爆榴弹近距离平射。但因为无专用穿甲弹,其使用的日制装药量并不算大的高爆榴弹,依旧无法给这种坦克造成任何的损害。挨上一发七十五毫米榴弹,最多只是让这种坦克略微停顿一下。
即便是偶尔命中这种坦克的发动机,但日军惊恐的发现,他们的命中只是让这种坦克的速度降了下来,却无法阻止他们继续行动。而自己的各个工事群,除了那些贴着地面的火力点之外,被其在近距离上用火炮一个个的精确点名。
抗联的这款英制马尔蒂达二型坦克,在日军阵地上横冲直撞,让日军拿起毫无办法。唯一的缺点就是两磅坦克炮,威力实在是有限。穿甲弹这个时候没有太大用,高爆榴弹的数量又不多。普通的杀伤榴弹,威力又有限。
这种小口径速射炮射速虽然很快,但是对付日军残存的工事群,威力还是有些太小了。只能摧毁日军野战机枪火力点。对于稍微坚固一些的工事,还得指望随行步兵的火箭筒,以及抗联新换装的八二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后面的七十六毫米野炮来摧毁。
面对着一线押上的六十辆坦克掩护大量步兵成三角阵型的轮番冲击,南线在轰炸之中被损毁严重的正镶白旗一线,二十六师团第一道防御阵地,在攻击发起四个小时之后便被全线突破。战至黄昏,日军的二道防御阵地也全线崩溃。这位铁妇人,在战场上将其皮坚肉厚的威力发挥到了最大。
甚至连指挥西线进攻集群的陈翰章,都没有想到突破会进行的如此顺利。四个小时,便突破日军防御森严的阵地,即便有浑身上下犹如铁疙瘩一样的坦克支援,但也是当初他没有想过的。
不过这一点,陈翰章没有想过,总体作战计划制定者杨震却是早就想到了。很了解地毯式轰炸威力的杨震,为什么在整个战役之中最重要的西线,攻击发起的时间是最晚的?除了其他部分的原因之外,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这次地毯式的轰炸做好一切准备。
不让日军全部进入阵地备战,这次地毯式轰炸,那里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一枚一百五十公斤的高爆炸弹,对于无永备工事的日军筑垒地域摧毁能力,要远远高于除了那些超级变态,比如说目前抗联手中那门缴获的日制四百一十毫米舰炮改装来的要塞炮之外,几乎所有的普通炮弹。
但这种对即设阵地进行的地毯式无差别轰炸,夜间是无法进行的。在两军接触的情况之下,以两千米高度投弹的轰炸机群,很可能会误伤自己的部队。所以杨震将西线集群发起攻势的时间,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整整向后延伸了几个小时。
但至少目前看,这种轰炸对筑垒地域这种防御工事群来说。尽管有些浪费的嫌疑,对抗联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是效果还算是不错。不过这种轰炸的负担,可不是抗联能够承受太多次的。
整个会战期间,这种一口气出动了三十六架战略轰炸机,对日军阵地进行覆盖式的地毯式轰炸只出现过两次。没办法,抗联没有美国人的那种实力,对付一个炮兵阵地都能来一次地毯式的轰炸。要是多次使用,抗联非破产不可。
而此战过后,陈翰章尽管也知道这次效费比并不是很高的地毯式轰炸,是总部为了西线能够尽快的取得突破而下的血本。一百多吨的炸弹,对于目前的抗联来说,可谓是一个相当不小的负担。
但是对这次轰炸产生的巨大威力,让他在几十年之后都记忆犹新。当年被炸成一片废墟的日军阵地,那些活活被震死在工事之中的日军士兵,依旧犹如在眼前的他,始终是中国战略空军的坚定支持者。
当然眼下的陈翰章,心思更多的都是放在了怎么样最大限度的利用此次轰炸的战果上。在突破正镶白旗一线防御之后,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原则的陈翰章,在第一时间将手中留作预备队的最后一个独立坦克营也立即投入攻击。
掩护步兵沿着第一梯队已经打开的通道,向日军纵深发起攻击。争取一鼓作气,彻底的突破正镶白旗境内日军的防线,切断二十六师团与沽源、张北日军之间的地面联系,并突破日军的纵深阵地。
但与正镶白旗境内进展相对顺利相比,在北面正镶白旗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处的乌兰卓尔方向发起攻击。按照计划准备直插镶黄旗,切断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之间日军联系,将整个二十六师团分割成两半的装甲一旅以及十七师两个团,虽然突破了一线日军的防御。
却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被日军死死的阻击在二线阵地与一线阵地之间。尽管负责指挥该方向的刘长顺,进行了反复的突击。但是在日军拼命顽抗之下,却是始终未能得手。在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陷入了苦战之中。
日军二十六师团的主要防御体系,为了向南衔接正蓝旗、太仆寺旗日军防线,并掩护身后的商都、化德一线的二道防御体系,主要都部署在正镶白旗境内。苏尼特右旗境内,只是作为侧翼防线使用。
在这个方向,只有冈村宁次后调到该方向的以一个步兵联队为基干,加强了刚从本土调来的两个独立步兵大队。两个由从东南亚转运过来的英军战利品中的二十五磅野炮,三点七英寸山炮,外加两门英制四点五英寸榴弹炮,组成了一个临时炮兵大队提供火力支援。
这个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这一线阴山山脉向南延伸的多山丘陵地形,保证正镶白旗境内二十六师团主防御体系的侧翼,并监控抗联可能会迂回阴山北麓的行动。这个支队的兵力虽说不算多,但是却是整个察东日军防线向北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沿警戒哨。
而且其与南部的日军二十六师团主防御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两部防区之间,有临时公路相连,以及大片的雷场。如果不将其与二十六师团主要防御区域割断开来,会给接下来的迂回穿插带来相当大麻烦的。
装甲一旅的攻击目标,就是利用坦克集群的冲击力,快速的突破这个日军支队与二十六师团之间的结合部,切断二者之间的联系。然后以一部兵力合围这个支队,并以主力向镶黄旗一线穿插,分割日军第一道防御体系与纵深之间的联系。
考虑到整个察东地区日军整个防御态势和体系,以及兵力部署的重点部位和方向。在抗联的地毯式轰炸之中,这个方向的日军并不是抗联轰炸机的重点轰炸目标。除了部分由法制战斗机改装的攻击机配合之外,装甲一旅的攻势,主要还是依靠地面火力支援。
只是这个方向的日军防御阵地,在空中、地面双重打击之下虽说损失不轻,一线防御工事大部被摧毁,但纵深的防御体系,大致上还算是完好。最关键的是这个方向的日军,除了一线阵地之外,整个纵深防御体系的射界,居然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向南的。
一线防御的工事,多以环形防御与暗堡相结合。其真正的核心工事,则全部都放在了二线纵深地带。一线的火力点以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为主。重机枪与反坦克炮的火力点,全部都放在二线阵地。
而在一二线防御阵地之间,设置了大量的梅花型火力点与倒打火力点。利用地形修改,加上人工堆积的大量反坦克障碍物,与明暗碉堡相结合。所有的暗堡,全部都是三百六十度射界的。并利用超编的重机枪与速射炮,组成单独的火力单元。每一门速射炮周边二十米之内,都至少有一挺机枪进行火力掩护。
火力部署上虽说火炮的数量不算多,但所属火炮的射程足够。尤其是英制二十五磅野炮,一万两千余米的最大射程,即便是抗联的苏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弹炮都不如。虽说炮弹的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大射程却给抗联的攻击部队带来了相当多的麻烦。
这些火炮,将日军整个一二线防御地带标明了射击标尺。并不与抗联打炮战,而是专门用来配合机枪阵地压制抗联的步兵。前沿各个阵地与后方炮兵阵地之间,架设的通讯线路全部地下话。
一旦某一方向出现问题,立即集中火力不惜炮弹的拼命进行火力拦截。而这些火炮的掩体,没有部署在一般认为可靠的丘陵地区的反斜面阵地上。而是基本上都是在丘陵地带前的半地下工事之内,并经过仔细的伪装。炮兵阵地部署的,也相当巧妙的利用的地形的变化。
第1604章 日本人的天分
十七师属炮群,虽然装备了一个苏制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但是却因为日军的炮兵阵地设置的位置很是刁钻,直瞄火力打不到。角度够的山炮,射程上却是够不到。倾尽全力,却始终无法压制住这六门二十五磅炮。
在第一天的战斗之中,这六门二十五磅野炮运用优势射程,在加上日军始终控制着制高点,炮火射击极其精确。尽管只有几门二十五磅炮,但是再加上日军炮兵的素质。在这几门火炮被摧毁之前,在整个战斗期间给抗联西集团北线的进攻步兵,始终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威胁。
这个方向地形复杂,不仅地处丘陵与浑善达克沙地交错地带,地形相对破碎。区域内的丘陵虽说高度不高,坡度也很缓,但是主要制高点都在日军手中。而且可供进攻发起的地带,有着大量的大大小小的盐碱湖。
使得攻击正面的宽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说。还将进攻区域的地形,分割的相当凌乱。使得抗联的攻势,很难连成一线。日军部署在几个制高点的火力,也给了进攻部队很大的压力。
而且在这个方向日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大量装备的两磅反坦克炮,与二十毫米自动炮的火力组合,给装甲一旅装备的t二六坦克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一线日军超过编制几倍的机枪火力,纵横相连的明碉暗堡也给抗联的步兵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在装甲一旅发起攻击时候,日军并未在一线防御阵地放置太多的兵力。其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二道和三道防线,以及大量的倒打火力点和暗堡之中。而这一线日军的暗堡数量,远远超过抗联攻击发起之前的判断。使得攻击部队火力压制,并未给予守军太大的杀伤。
当面的日军在一线防御工事被抗联炮火摧毁过半之后,利用纵深还算完整的工事,干脆让出一线防御阵地。全军收缩回二线防御阵地。在纵深炮火的支援之下,顽强的顶住了装甲一旅的攻势。
实际上日军采取的这种以二道防线为主,让纵深地带的守军直接承受压力的防御战术,对担任二线防御部队意志力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一线阵地被突破,一旦被敌军突入纵深,很难保证部队不被一鼓作气冲垮。
而且一二道防线之间的各种侧翼火力点上的守军,在攻击方的多重火力与攻势之下,意志力稍差也很难不保证崩溃。但在战场上日军一向顽强的意志力,却是恰恰的让日军指挥官敢下这个赌注,将主要的防御兵力放在二道防线,以及两道防线之间各个火力点之中。
最关键的是在北线抗联突击集群,在指挥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用此战过后杨震的话来说,这打法太过于中规中矩了,太过于求稳了。即不敢一鼓作气,投入坦克兵力将日军二线主防阵地冲垮,也不敢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将兵力打散,以分散对凌乱。
抗联讲究的在攻击之中采取的三三制战术,可不单单只是班排战术。对于营连一级部队,一样都很适用。日军一二道防线之间有大量的倒打火力点与侧翼火力点,突入纵深兵力采取集团攻势,不管是以团为建制,还是以营为建制,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完全可以集中坦克将敌军防御阵地切断之后,采取营连多路齐头并进,充分利用抗联手中小口径直瞄火力的优势,一点点的清除这些地堡与火力点。只要将日军一二道防线之间的工事群,切割成凌乱,其余的事情就好办了。
前一阶段会战结束,整个东北外加上察东都已经进入晚秋,甚至是初冬。察东一向是塞外苦寒之地,虽说不如北满那么的冷。但是冬季的气温也不是长城以内可以相比的。整个冬季都是滴水成冰。
在滴水成冰的季节里,无法使用钢筋水泥,日军根本就无法构筑太多的永备工事。即便很多的工事群都是由石头垒成的,但是中间并无水泥接缝。工事的强度,甚至还不如通辽地域的筑垒地域。在塞外苦寒的天气里面,能将工事修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如果刘长顺采取多路小规模的突击,不仅可以分散日军防御的兵力,还可以寻找机会分割日军的防御态势。只要手中攥着足够的预备队,又有大量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火力,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刘长顺却是恰恰没有这么做,而是中规中矩的采取了营为建制的两路突破战术。在炮兵的火力压制之下,步兵掩护坦克一线突击。但在尽管显得很凌乱,但总体相加不算狭窄的正面上,每次出动的坦克最多两个连,根本就没有形成集团攻势。
总体的攻势力度不仅没有上去,而且攻击线显得有些凌乱。每次的攻势,兵力都无法占据优势。在战斗之中过于四平八稳,不敢放开手脚的攻势。这也就造成了陈翰章的担心,自己是不是推荐错人选了。
的确这一带的地形有些复杂,在整个浑善达克沙地与丘陵交接的地带上,有数个大大小小的盐碱湖,让抗联的攻势很难形成整条线。但这些湖泊的面积都不大,普遍只有几百平方米,甚至是只有几十平方米,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一个装甲旅的确有些拥挤,但是一次性投入一个半营的兵力,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负责指挥的刘长顺,就两个连、两个连的投入。不仅兵力投入上形成了添油的战术,在攻击次序的选择上过于求稳,还是抱着先啃下外围,然后在切入核心阵地的老战术。
攻击阵型也显得过于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出抗联轻型直瞄武器多的优势,反倒是过于依赖数量本就不足的坦克。尽管十七师师长反复要求,将部队以攻击展开地域地形为基准,打开建制不在使用营连集团冲锋的战术。
以连排为建制,各自划定攻击目标和范围。采取分散渗透,统一集中的战术,多范围的同时发起攻击。即分散日军炮兵威胁,也加快进度。尤其是要抢占日军纵深阵地内的几个制高点,打掉日军炮兵观察哨的眼睛。但这几个建议,都被刘长顺拒绝了。他还是固执的采取以坦克连基干,以两个步兵营齐头并进老办法。
而且整个攻势发起期间,刘长顺始终保持着正面的攻势,压根就没有想过从侧翼迂回。对于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数量众多的倒打火力点,也没有将射击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转为平射火炮尽可能的抵进使用。
尽管十七师参谋长多次要求,将改型火炮提前作为近距离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师属山野炮群,压制日军火力集群。但这位老兄出于某种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担心,却始终拒绝同意。依旧固执的要求十七师属炮群,尽快的找到日军炮兵并干掉他们。
当然反坦克工事,也修建了相当一部分。东西两面纵深地带,也构筑了大量的反坦克壕。但配备的反坦克火炮数量,却是寥寥无几。除了有限的九四式三七速射炮之外,最有威力的一式反坦克炮,全部被抽调到了新京城区内。
原有的反坦克火力支撑点,也绝大部分改为了机枪工事群。结果抗联在新京周边战场上投入的一个装甲师、三个坦克独立团,以及两个独立坦克营,几百辆坦克的兵力,一下子将他们打傻了。
东西两线除了反坦克壕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来面对抗联的装甲集群合围战术。一天之内,日军在新京战场上,连同两翼防御的纵深防御地带,被抗联捅成了一个马蜂窝。除了北面的王光宇当天就率先突入新京城区之外,其余的两个方向防御接二连三的被突破。
好在双辽一线因为关东军拼命阻击,再加上临时加强的雷区阻隔,没有让杜开山快速的取得太大的战果。双辽一线距离四平街,可谓是近在咫尺。一旦这个方向被突破,在无险可守的松辽平原上,抗联的装甲突击集群,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冲到四平城外。
双辽一线守住了阵地,至少让四平街在短时间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危险,让关东军上下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关东军却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相办法阻止抗联的坦克攻势,那么在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上面对大规模的坦克集群攻击,整个新京战场崩溃是早晚的事情。
尤其是抗联东西对进的两大装甲集群,正在快速的向公主岭推进。一旦公主岭丢失,这两把铁钳合拢,那么关东军部署在新京战场上的三个师团将会被合围。而西边直接捅过来的这把利刃,如果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关东军司令部只能真的搬回南满的奉天了。
为保住公主岭这个新京守军在南面的生命线,以及四平街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在第一天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关东军就不得不从预备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师团北上,进驻公主岭以保住这个新京守军的生命线。
调动一个师团迅速的在梨树以西地区展开,做好二线防御的准备。可以说在抗联远远出乎关东军预料的坦克集群攻势规模的攻击之下,关东军的原来制定的多套作战计划,从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就被全部的打乱了。原来准备在反攻时动用的预备队,只能提前投入战场。
而此时被新京战场搞的焦头烂额的关东军,也压根就顾及不到几乎与新京正面同时打响的热河战场,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了。对于关东军来说此刻都已经火烧头了,也就顾不得自己的屁股怎么样了。
现在的关键是保住公主岭,保住新京战场上几个师团的安全,保住四平街这个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才是最关键的问题。至于热河方面的战事,对不起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关东军现在是实在没有精力顾及到你们了。
不过考虑到热河丢失之后,对北宁铁路的威胁,关东军将重新组建的二十八师团,调往了朝阳、北票、凌源、青龙一线,沿着努鲁儿虎山山脉展开布放。防止抗联突入辽西走廊,切断北宁铁路这条满洲与华北交通的大动脉。
而且在关东军看来,热河那里的守军虽说只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独立守备队,以及部分满洲国军。兵力虽说不占据优势,但是好赖那里都是山区地形,比一马平川的松辽平原更加有利于固守。
更何况那里还紧邻着华北方面军的辖区,一旦出现意外,华北方面军不会不考虑这个满洲与华北之间的战略要地的。关东军现在是自顾不暇,热河的守军只能自求多福。实际上第一天,热河战场就被关东军放弃了。
而相对于进展很大的新京战场,在南线率先打响的东集团,抗联山地师加强一个步兵师,由四一年底一师师长任上被调往为西满军区副司令的李明博指挥之下,向赤峰、宁城方向发起攻击。
挺进军一纵队三个旅外加两个独立团,以及挺进军直属榴弹炮团、野炮团,则由副司令员亲自指挥向承德一线发起攻击。南线东集团,在热东地区南北两个方向同一时间打响,按照预定计划,向各自的目标发起攻击。
不过两个方向,因为杨震的战略重点不同,攻击的力度也不太相同。考虑到地形以及战场上的整体态势,杨震并未要求挺进军必须拿下承德。对承德一线发起攻击,实际上不过是牵制日军兵力,保证北面的抗联部队能够顺利的拿下赤峰的一次佯攻。
相对于南面的承德,杨震更看重的是北面的赤峰。不拿下赤峰,抗联在奈曼旗、翁牛特左旗一线,面对锦州、奉天境内的关东军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线。而整个与未来西部的地面交通线,就毫无纵深可言。
日军可以依托努鲁儿虎山一线,随时向西满地区发起攻击。而且赤峰这个突出部的存在,对于未来的交通线也是一个危险。为了切断这个日军伸向西满纵深的魔爪,对于赤峰、宁城一线杨震是势在必得。
位于热南的承德,对于杨震来说拿下更好,拿不下也无所谓。拿下了,就可以居高临下威胁整个冀东、辽西走廊。对冀东日伪军的统治,尤其是开滦矿区,形成一个较大的威胁,并在日军整个华北防线上打上一颗钉子。
但承德的战略位置对于关东军来说,远远重于抗联。哪里搞不好会成为一个绞肉机,而这种局面正是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的杨震,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杨震对于真正夺取承德,并不是很热心。
而且杨震的战略重点,压根就不在冀东方向。那里背靠大海,对于没有海军的抗联来说,拿下冀东除了从东北方向对平津地区形成威胁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好处,反倒要被牵制大量的兵力。所以在热东地区进攻的重点,还是放在了赤峰、建平、宁城一线。
但对于热东的攻击,却是并不怎么顺利。依靠有利地形采取点线结合,梯次防御态势的日军抵抗极其顽强。无论是北线的赤峰,还是南线的热河,几乎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反复争夺,才能确定每一个山头的归属。
战至二十日黄昏,整整一天的激战下来,南线的东集团南北两个方向的进展都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全线受挫。北线向日军纵深防线突入不到七公里,而南线更是只突破了三公里。也就是说南北两个方向,只拿下了日军防御的前哨阵地。
而在东集团打响四个小时之后,由挺进军司令员、政委指挥的南线集群,向太仆寺旗、正蓝旗、沽源、多伦发动全线进攻。兵锋直指塞外重镇、平津地区北方屏障张家口,以及大马群山、燕山山脉一线。
与热河境内的苦战相比,这一线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的战斗其实更加艰苦。与东集团类似,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每一个山头死守。但挺进军的两位老帅,山地运动战的经验都相当的丰富。如今装备改善了,部队完成了整训,也给了两位老帅相当的底气。
第一天的战斗,虽说进展也不是那么的太顺利,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两位老帅却通过多次利用浅纵深、小范围的迂回穿插,将日军前线阵地多个重要据点完成了合围。并与当天黄昏,突破了闪电河一线,切断了多伦与正蓝旗之间的联系。
从总体来看,除了西线之外第一天的开局虽说有得有失。有的进展比较大,有的迟迟无法取得进展,但是大部分进展还是让杨震比较满意的。但开局的大致成功,并不意味着后面的战斗也会一帆风顺。这仅仅是意味着此次会展,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端而已。接下来的战事进展如何,还要看下一步的怎么去打。
相对于战役发起的时间,最晚也在清晨七点之前的其他战线。二十日上午九时陈翰章指挥除了迂回部队之外,所有的西进集群部队横穿浑善达克沙地。以装甲一旅并三个坦克营为突击力量,在重轰炸机群以及地面炮兵的全力掩护之下,从正面向二十六师团发起的进攻,是所有方向之中,最晚发起的一个。
因为这个方向是所有方向之中最重要的,所以抗联为西线战役进攻发起能够顺利进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突破二十六师团的防御。特别进行了一定的安排,给二十六师团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火力大餐。
与其他方向因为基本上是在清晨以前发起进攻,为了避免出现误伤,所以在进攻的火力准备上,是以地面炮火为主进行火力掩护不同。在西线首先打响的不是地面攻势,而是抗联调动从林西机场起飞的三十六架b十七轰炸机,对当面的日军阵地实施连续地毯式轰炸拉开的序幕。
这三十六架战役打响之前,才从佳木斯直接转场至林西机场,也是此次战役发起之前,抗联唯一形成战斗力的b十七轰炸机群。在清晨八点三十分抵达正镶白旗境内,向着日军防线投下整整一百吨的高爆炸弹。
将正镶白旗南部攻击重点区域被的日军阵地,无论是一线防御阵地,还是纵深防御区都炸成了一片狼藉。别说野战工事,就是一些最坚固的核心工事群,都被炸了一个底朝天。整个正镶白旗南部区域,在轰炸之中地动山摇。日军防线纵深几公里之内,被整整掀掉了一层皮。
而在b十七轰炸机群完成投弹离开之后,随后跟进的两个a二零攻击机群,又使用凝固汽油弹,将日军阵地自东向西燎了一把大火。让还没有从轰炸之中喘口气的日军阵地,彻底的陷入一片火海。
直到这片大火完全熄灭之后,担任地面掩护的一个重炮团、一个野战加农炮团、外加参战的各师属炮群才开始以弹幕射击的方式,掩护工兵以及扫雷车开始扫雷,为装甲部队开辟突击通道,并对日军纵深炮兵实施火力压制,掩护坦克和步兵发起攻击。在一些主要突破地段,甚至动用炮火直接扫雷。
第1603章 铁妇人的威力
只是虽说在轰炸之中,正镶白旗境内的日军主要阵地遭受了惨重损失。其在正镶白旗境内的一线主阵地,连同纵深阵地百分八十受到重创。担任防御的两个联队,在轰炸之中伤亡三分之一。大部分的炮兵阵地,基本被摧毁余烬。
但二十六师团依旧利用战前华北方面军增援的大批反坦克火炮,以及在轰炸机和炮火打击之下幸存的几个炮兵阵地内的炮群,利用二线防御工事群在轰炸之中幸存的部分工事,依旧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尽管日军的抵抗极其顽强,但日军手头的所有反坦克炮,面对着虽然行动缓慢,但是却皮坚肉厚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几乎毫无办法。抱着炸药包进行肉弹突击的步兵,却无法突破抗联步兵的掩护。
在加上雷场在轰炸之中,几乎被全部摧毁。面对着日军挖掘的反坦克壕沟,抗联战前便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工兵坦克随车携带的木料,在炮兵的火力掩护之下,快速的搭建通道。甚至在一些关键地带,直接将t二六坦克推进反坦克壕,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所有的防御工事,在轰炸之中受到损失惨重。雷区,也在轰炸之中损失余烬。而日军几乎所有的反坦克武器,对皮坚肉厚的玛蒂尔达二型坦克几乎无可奈何。反坦克炮对这种坦克,几乎是毫无用处。无论命中的是那个部位,都无法穿透这种坦克。
打红了眼的日军甚至用三八式野炮,加装高爆榴弹近距离平射。但因为无专用穿甲弹,其使用的日制装药量并不算大的高爆榴弹,依旧无法给这种坦克造成任何的损害。挨上一发七十五毫米榴弹,最多只是让这种坦克略微停顿一下。
即便是偶尔命中这种坦克的发动机,但日军惊恐的发现,他们的命中只是让这种坦克的速度降了下来,却无法阻止他们继续行动。而自己的各个工事群,除了那些贴着地面的火力点之外,被其在近距离上用火炮一个个的精确点名。
抗联的这款英制马尔蒂达二型坦克,在日军阵地上横冲直撞,让日军拿起毫无办法。唯一的缺点就是两磅坦克炮,威力实在是有限。穿甲弹这个时候没有太大用,高爆榴弹的数量又不多。普通的杀伤榴弹,威力又有限。
这种小口径速射炮射速虽然很快,但是对付日军残存的工事群,威力还是有些太小了。只能摧毁日军野战机枪火力点。对于稍微坚固一些的工事,还得指望随行步兵的火箭筒,以及抗联新换装的八二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后面的七十六毫米野炮来摧毁。
面对着一线押上的六十辆坦克掩护大量步兵成三角阵型的轮番冲击,南线在轰炸之中被损毁严重的正镶白旗一线,二十六师团第一道防御阵地,在攻击发起四个小时之后便被全线突破。战至黄昏,日军的二道防御阵地也全线崩溃。这位铁妇人,在战场上将其皮坚肉厚的威力发挥到了最大。
甚至连指挥西线进攻集群的陈翰章,都没有想到突破会进行的如此顺利。四个小时,便突破日军防御森严的阵地,即便有浑身上下犹如铁疙瘩一样的坦克支援,但也是当初他没有想过的。
不过这一点,陈翰章没有想过,总体作战计划制定者杨震却是早就想到了。很了解地毯式轰炸威力的杨震,为什么在整个战役之中最重要的西线,攻击发起的时间是最晚的?除了其他部分的原因之外,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这次地毯式的轰炸做好一切准备。
不让日军全部进入阵地备战,这次地毯式轰炸,那里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一枚一百五十公斤的高爆炸弹,对于无永备工事的日军筑垒地域摧毁能力,要远远高于除了那些超级变态,比如说目前抗联手中那门缴获的日制四百一十毫米舰炮改装来的要塞炮之外,几乎所有的普通炮弹。
但这种对即设阵地进行的地毯式无差别轰炸,夜间是无法进行的。在两军接触的情况之下,以两千米高度投弹的轰炸机群,很可能会误伤自己的部队。所以杨震将西线集群发起攻势的时间,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整整向后延伸了几个小时。
但至少目前看,这种轰炸对筑垒地域这种防御工事群来说。尽管有些浪费的嫌疑,对抗联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是效果还算是不错。不过这种轰炸的负担,可不是抗联能够承受太多次的。
整个会战期间,这种一口气出动了三十六架战略轰炸机,对日军阵地进行覆盖式的地毯式轰炸只出现过两次。没办法,抗联没有美国人的那种实力,对付一个炮兵阵地都能来一次地毯式的轰炸。要是多次使用,抗联非破产不可。
而此战过后,陈翰章尽管也知道这次效费比并不是很高的地毯式轰炸,是总部为了西线能够尽快的取得突破而下的血本。一百多吨的炸弹,对于目前的抗联来说,可谓是一个相当不小的负担。
但是对这次轰炸产生的巨大威力,让他在几十年之后都记忆犹新。当年被炸成一片废墟的日军阵地,那些活活被震死在工事之中的日军士兵,依旧犹如在眼前的他,始终是中国战略空军的坚定支持者。
当然眼下的陈翰章,心思更多的都是放在了怎么样最大限度的利用此次轰炸的战果上。在突破正镶白旗一线防御之后,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原则的陈翰章,在第一时间将手中留作预备队的最后一个独立坦克营也立即投入攻击。
掩护步兵沿着第一梯队已经打开的通道,向日军纵深发起攻击。争取一鼓作气,彻底的突破正镶白旗境内日军的防线,切断二十六师团与沽源、张北日军之间的地面联系,并突破日军的纵深阵地。
但与正镶白旗境内进展相对顺利相比,在北面正镶白旗与苏尼特右旗交界处的乌兰卓尔方向发起攻击。按照计划准备直插镶黄旗,切断苏尼特右旗与正镶白旗之间日军联系,将整个二十六师团分割成两半的装甲一旅以及十七师两个团,虽然突破了一线日军的防御。
却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被日军死死的阻击在二线阵地与一线阵地之间。尽管负责指挥该方向的刘长顺,进行了反复的突击。但是在日军拼命顽抗之下,却是始终未能得手。在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陷入了苦战之中。
日军二十六师团的主要防御体系,为了向南衔接正蓝旗、太仆寺旗日军防线,并掩护身后的商都、化德一线的二道防御体系,主要都部署在正镶白旗境内。苏尼特右旗境内,只是作为侧翼防线使用。
在这个方向,只有冈村宁次后调到该方向的以一个步兵联队为基干,加强了刚从本土调来的两个独立步兵大队。两个由从东南亚转运过来的英军战利品中的二十五磅野炮,三点七英寸山炮,外加两门英制四点五英寸榴弹炮,组成了一个临时炮兵大队提供火力支援。
这个支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这一线阴山山脉向南延伸的多山丘陵地形,保证正镶白旗境内二十六师团主防御体系的侧翼,并监控抗联可能会迂回阴山北麓的行动。这个支队的兵力虽说不算多,但是却是整个察东日军防线向北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沿警戒哨。
而且其与南部的日军二十六师团主防御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连接。两部防区之间,有临时公路相连,以及大片的雷场。如果不将其与二十六师团主要防御区域割断开来,会给接下来的迂回穿插带来相当大麻烦的。
装甲一旅的攻击目标,就是利用坦克集群的冲击力,快速的突破这个日军支队与二十六师团之间的结合部,切断二者之间的联系。然后以一部兵力合围这个支队,并以主力向镶黄旗一线穿插,分割日军第一道防御体系与纵深之间的联系。
考虑到整个察东地区日军整个防御态势和体系,以及兵力部署的重点部位和方向。在抗联的地毯式轰炸之中,这个方向的日军并不是抗联轰炸机的重点轰炸目标。除了部分由法制战斗机改装的攻击机配合之外,装甲一旅的攻势,主要还是依靠地面火力支援。
只是这个方向的日军防御阵地,在空中、地面双重打击之下虽说损失不轻,一线防御工事大部被摧毁,但纵深的防御体系,大致上还算是完好。最关键的是这个方向的日军,除了一线阵地之外,整个纵深防御体系的射界,居然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向南的。
一线防御的工事,多以环形防御与暗堡相结合。其真正的核心工事,则全部都放在了二线纵深地带。一线的火力点以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为主。重机枪与反坦克炮的火力点,全部都放在二线阵地。
而在一二线防御阵地之间,设置了大量的梅花型火力点与倒打火力点。利用地形修改,加上人工堆积的大量反坦克障碍物,与明暗碉堡相结合。所有的暗堡,全部都是三百六十度射界的。并利用超编的重机枪与速射炮,组成单独的火力单元。每一门速射炮周边二十米之内,都至少有一挺机枪进行火力掩护。
火力部署上虽说火炮的数量不算多,但所属火炮的射程足够。尤其是英制二十五磅野炮,一万两千余米的最大射程,即便是抗联的苏制m三零式一二二榴弹炮都不如。虽说炮弹的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大射程却给抗联的攻击部队带来了相当多的麻烦。
这些火炮,将日军整个一二线防御地带标明了射击标尺。并不与抗联打炮战,而是专门用来配合机枪阵地压制抗联的步兵。前沿各个阵地与后方炮兵阵地之间,架设的通讯线路全部地下话。
一旦某一方向出现问题,立即集中火力不惜炮弹的拼命进行火力拦截。而这些火炮的掩体,没有部署在一般认为可靠的丘陵地区的反斜面阵地上。而是基本上都是在丘陵地带前的半地下工事之内,并经过仔细的伪装。炮兵阵地部署的,也相当巧妙的利用的地形的变化。
第1604章 日本人的天分
十七师属炮群,虽然装备了一个苏制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但是却因为日军的炮兵阵地设置的位置很是刁钻,直瞄火力打不到。角度够的山炮,射程上却是够不到。倾尽全力,却始终无法压制住这六门二十五磅炮。
在第一天的战斗之中,这六门二十五磅野炮运用优势射程,在加上日军始终控制着制高点,炮火射击极其精确。尽管只有几门二十五磅炮,但是再加上日军炮兵的素质。在这几门火炮被摧毁之前,在整个战斗期间给抗联西集团北线的进攻步兵,始终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威胁。
这个方向地形复杂,不仅地处丘陵与浑善达克沙地交错地带,地形相对破碎。区域内的丘陵虽说高度不高,坡度也很缓,但是主要制高点都在日军手中。而且可供进攻发起的地带,有着大量的大大小小的盐碱湖。
使得攻击正面的宽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说。还将进攻区域的地形,分割的相当凌乱。使得抗联的攻势,很难连成一线。日军部署在几个制高点的火力,也给了进攻部队很大的压力。
而且在这个方向日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大量装备的两磅反坦克炮,与二十毫米自动炮的火力组合,给装甲一旅装备的t二六坦克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一线日军超过编制几倍的机枪火力,纵横相连的明碉暗堡也给抗联的步兵带来相当大的威胁。
在装甲一旅发起攻击时候,日军并未在一线防御阵地放置太多的兵力。其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二道和三道防线,以及大量的倒打火力点和暗堡之中。而这一线日军的暗堡数量,远远超过抗联攻击发起之前的判断。使得攻击部队火力压制,并未给予守军太大的杀伤。
当面的日军在一线防御工事被抗联炮火摧毁过半之后,利用纵深还算完整的工事,干脆让出一线防御阵地。全军收缩回二线防御阵地。在纵深炮火的支援之下,顽强的顶住了装甲一旅的攻势。
实际上日军采取的这种以二道防线为主,让纵深地带的守军直接承受压力的防御战术,对担任二线防御部队意志力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一线阵地被突破,一旦被敌军突入纵深,很难保证部队不被一鼓作气冲垮。
而且一二道防线之间的各种侧翼火力点上的守军,在攻击方的多重火力与攻势之下,意志力稍差也很难不保证崩溃。但在战场上日军一向顽强的意志力,却是恰恰的让日军指挥官敢下这个赌注,将主要的防御兵力放在二道防线,以及两道防线之间各个火力点之中。
最关键的是在北线抗联突击集群,在指挥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用此战过后杨震的话来说,这打法太过于中规中矩了,太过于求稳了。即不敢一鼓作气,投入坦克兵力将日军二线主防阵地冲垮,也不敢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将兵力打散,以分散对凌乱。
抗联讲究的在攻击之中采取的三三制战术,可不单单只是班排战术。对于营连一级部队,一样都很适用。日军一二道防线之间有大量的倒打火力点与侧翼火力点,突入纵深兵力采取集团攻势,不管是以团为建制,还是以营为建制,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但是完全可以集中坦克将敌军防御阵地切断之后,采取营连多路齐头并进,充分利用抗联手中小口径直瞄火力的优势,一点点的清除这些地堡与火力点。只要将日军一二道防线之间的工事群,切割成凌乱,其余的事情就好办了。
前一阶段会战结束,整个东北外加上察东都已经进入晚秋,甚至是初冬。察东一向是塞外苦寒之地,虽说不如北满那么的冷。但是冬季的气温也不是长城以内可以相比的。整个冬季都是滴水成冰。
在滴水成冰的季节里,无法使用钢筋水泥,日军根本就无法构筑太多的永备工事。即便很多的工事群都是由石头垒成的,但是中间并无水泥接缝。工事的强度,甚至还不如通辽地域的筑垒地域。在塞外苦寒的天气里面,能将工事修成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如果刘长顺采取多路小规模的突击,不仅可以分散日军防御的兵力,还可以寻找机会分割日军的防御态势。只要手中攥着足够的预备队,又有大量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等直瞄火力,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刘长顺却是恰恰没有这么做,而是中规中矩的采取了营为建制的两路突破战术。在炮兵的火力压制之下,步兵掩护坦克一线突击。但在尽管显得很凌乱,但总体相加不算狭窄的正面上,每次出动的坦克最多两个连,根本就没有形成集团攻势。
总体的攻势力度不仅没有上去,而且攻击线显得有些凌乱。每次的攻势,兵力都无法占据优势。在战斗之中过于四平八稳,不敢放开手脚的攻势。这也就造成了陈翰章的担心,自己是不是推荐错人选了。
的确这一带的地形有些复杂,在整个浑善达克沙地与丘陵交接的地带上,有数个大大小小的盐碱湖,让抗联的攻势很难形成整条线。但这些湖泊的面积都不大,普遍只有几百平方米,甚至是只有几十平方米,影响其实并不是很大。
一个装甲旅的确有些拥挤,但是一次性投入一个半营的兵力,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负责指挥的刘长顺,就两个连、两个连的投入。不仅兵力投入上形成了添油的战术,在攻击次序的选择上过于求稳,还是抱着先啃下外围,然后在切入核心阵地的老战术。
攻击阵型也显得过于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出抗联轻型直瞄武器多的优势,反倒是过于依赖数量本就不足的坦克。尽管十七师师长反复要求,将部队以攻击展开地域地形为基准,打开建制不在使用营连集团冲锋的战术。
以连排为建制,各自划定攻击目标和范围。采取分散渗透,统一集中的战术,多范围的同时发起攻击。即分散日军炮兵威胁,也加快进度。尤其是要抢占日军纵深阵地内的几个制高点,打掉日军炮兵观察哨的眼睛。但这几个建议,都被刘长顺拒绝了。他还是固执的采取以坦克连基干,以两个步兵营齐头并进老办法。
而且整个攻势发起期间,刘长顺始终保持着正面的攻势,压根就没有想过从侧翼迂回。对于日军一二道阵地之间数量众多的倒打火力点,也没有将射击精度很高,射速奇快的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转为平射火炮尽可能的抵进使用。
尽管十七师参谋长多次要求,将改型火炮提前作为近距离大威力直瞄火炮使用。以师属山野炮群,压制日军火力集群。但这位老兄出于某种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担心,却始终拒绝同意。依旧固执的要求十七师属炮群,尽快的找到日军炮兵并干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