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孙心中酸涩,但他知道自己没办法。
他需要大夏圣人的支持,不然很难成事。另外,他确实也需要一个子嗣,哪怕找别的男人借种。
如今好像一切都要得到补偿了,他兴奋地想要仰天长啸。
铁哥则不着痕迹地瞄了弟弟一眼,心中充满忧虑。
为免圣人误会,他现在都是单独住一个帐篷,但牺牲这么大,圣人竟然还是要选择三弟么?
他看得出来,蔡邦氏与弟弟的关系私下里已经完全破裂。还好,自家妻子的心还在他这边,毕竟他们成婚已经八年,有两个孩子。
圣人什么时候送我回去呢?不想要吐蕃了吗?不想在舆图上再添一大块土地了吗?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没有人给他答案。
十月十八,大军东行,往秦州而去。
诸州官员皆随驾送行。甚至于,很多百姓也自发地跟了过来,在驿道远处欢呼。
被“苦”了整整三年,他们还记得圣人给的好处。
铁哥看了十分嫉妒。
这般政通人和,夏国的兴盛看样子可以持续好几代人啊。他即便回去了,还能够摆脱夏国的控制吗?
邵树德看了也有些感动,于是他唤来了银鞍直指挥使种彦友,令其将大军吃剩下的粮食、肉脯、干酪、水酒用马车拉过去,分发给沿途遇到的百姓。
再看谁穿着破旧的,一人赏赐一匹毛布。
种彦友立刻行动了起来。
武夫办事,雷厉风行,当场就开始分发粮食、布匹。
一时间,驿道两侧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邵树德兴之所至,策马冲上高坡,遥遥挥手。
“万岁!”
他每挥一次,百姓们就欢呼一阵。
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欢呼声直冲云霄。
没庐氏刚安顿完昏昏欲睡的两个孩子,听到动静后,掀开了马车车帘,正好看到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圣人,一时间看呆了。
刘朐又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驾幸河州,父老欢呼于道。帝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乡闾淳化,古来少也。”
邵树德若看到,定然大喝一句:“你小子总算写我的好事了。”
事实上,刘朐是比较公正的,他也赞同圣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大部分时候,他在给《今上实录》提供材料的时候,交上去的都是好话……
因为圣人确实是千古明君,他有分辨的能力。
十一月初,圣驾抵达秦州。
初七,过小陇山分水岭,至此,邵树德终于回到了陇山以东的中原地界。
初十夜,驾幸陇州。
十四日上午,抵达岐州,于此停留两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圣驾入西京,诏令太子百官、后宫嫔御、在京马步军士西行,至长安朝见。
距他上一次离京,已过去两年零九个月。
这个天下的精神图腾、唯一真主,无数人赞美,又很多人咒骂的王者,他回来了。
没有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挑衅。
甚至他死了,在很多年内,威压仍然不会散去。
他与别人给披上黄袍的天子不一样。
他的这件黄袍,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上面镶嵌了无数功勋。
西征结束,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似乎又可以增添几分了。
历史的转折点有他,华夏幸甚。
腊月初一大朝会,秘书郎崔邈进《请上尊号表》。
第058章 尊号与北衙
尊号与谥号不一样,这是帝王、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政治上的用意是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赞美他的文治武功。
有唐一代,十余位天子加尊号。
有趣的是,李世民没有。
或许是因为在唐以前,这种行为太稀有了吧。
遍数历史,正儿八经上尊号的大朝天子只有一位:汉哀帝,尊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就是“断袖之癖”这个词语来源的当事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寥寥数位割据政权的皇帝了。
比如周宣帝宇文赟,尊号“天元皇帝”。
这位爷广选美女入后宫,一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出来,政务都交给太监、权臣们管。
再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尊号“无上皇”。
这位爷更是牛逼,是“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当事人。
李世民没有加尊号,但草原部族给他上了个尊号“天可汗”。
没有,又胜似有。
但从唐高宗两口子开始,尊号几乎成了标配了,都是天子暗示下面,马上就有幸进之徒开始上疏,请加尊号。
唐高宗尊号“天皇”,据说还是大臣们冒着“触怒”他的风险,“冒死进谏”,最后才“勉强同意”加尊号。
武则天就更多了,六受尊号。从一开始的“天后”、“圣母神皇”,到后来的“则天大圣”。
甚至就连唐僖宗都有尊号:至德光烈皇帝。
这不是扯淡么!
因此,在收到这份奏疏后,邵树德便留中不发。
初二上午召见官员问对之时,更是把崔邈喊了过来,问道:“崔卿素有才干,忠勤有加,朕一直是很满意的,为何要做那幸进之徒?就这么急着升官?”
“臣实为天下计,不敢有分毫私心。”崔邈肃容道。
邵树德笑了,道:“且说说你的道理。若有理,朕便同意加尊号。如果无理,秘书郎也别做了,去地方上混吧。”
崔邈强笑了一下。
真没有私心吗?肯定是有一点的。但若说全处于私心,那也不对。
“陛下,臣说实话,设使此间天下,为朱全忠、李克用所得,则百姓无宁日矣。”崔邈说道:“全忠或还好一些,他能压得住武夫。克用是素来不管的性子,他若当了天子,与唐末藩镇割据何异?唯陛下走对了路子,扫平群雄,一统江山,诸般手段齐施,方能镇得住这数百州。”
其他人听后,眼皮子直跳。
到底是秘书郎,圣人的心腹,连这也能“假设”?或许,他们私下里喝茶闲谈之时,已经假设过很多次了吧。这份君臣之谊,实在让人羡慕。
“但为子孙计,还需加强正统、巩固天威,故臣请上尊号。”崔邈说道。
“唐僖宗都有尊号,朕羞与他为伍。”邵树德说道。
“陛下,唐僖宗是找了些幸进之徒劝加尊号,自娱自乐罢了,谁都不会当回事。”崔邈说道。
“崔卿的意思是……”邵树德若有所悟。
“陛下可令所俘之长和国主郑仁旻、渤海国主大諲赚、高昌国主毗伽,以及于阗国主李圣天、仲云国主邵献忠、回鹘国主奥古尔恰克等人共上尊号。”崔邈说道。
邵树德一听,心下意动。
崔卿真会拍马屁,所献之策也颇有可行性。甚至于,邵树德还帮他扩展了一下:已攻灭之契丹国主阿保机的儿子邵赞华、中原各藩镇降人等等。由他们出面,共同上书,请加尊号,那这个尊号看起来就不太一样,含金量十足。
“其实,朕已经有过一个尊号了。”邵树德说道:“早些年,河陇蕃部共推‘无上可汗’。建极十四年五月的碛北之行,诸部又给朕加了四个字,‘天生英明’。八月,收复北庭,诸部加尊号‘建文神武’。朕觉得这挺好的,字无需多……”
群臣一听,心中明白,圣人这是已经同意了。不然的话,琢磨尊号名称做甚?
尊号是在世皇帝就可拥有的,且无需避讳。
以“天生英明建文神武无上可汗”为例,蕃人可以直呼“无上可汗”。
唐高宗李治,群臣可以直呼“天皇”。
“其实这次也是一个机会。”邵树德突然说道:“草原诸部首领也要来,与汉地降人、百官一起给朕上尊号。官府可以分南衙、北衙,但加了尊号的草原、汉地天子只有一人。”
话都说到这分上了,众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从命了。
“陛下,以何为尊号?”吏部尚书萧顷问道。
原吏部尚书薛贻矩已在去年薨逝,工部侍郎萧顷接替其位。
萧顷是太子的人,这谁都知道,毕竟他是以亲王府长史的身份出任工部侍郎的。而这项任命,也被邵树德批准了。
萧顷是太子的人没错,但这个天下所有的官员,也都是邵树德的人。你可以说他自大,但他真的不担心什么,这个天下,还没人能对他不利。
“就用‘建文神武’吧,太长反而不美。”邵树德说完,看向太常卿,道:“姚卿,这事你来办吧。”
“臣遵旨。”太常卿姚顗(yi)应道。
他是建极十五年初接替丁会成为大夏第三任太常卿的。
其时正月刚过,内务府监赵植在出外巡视时,薨于馆驿。遗体运回洛阳,葬于北邙,丁太常唱完这场后,身体也不行了,没几个月就薨了。
姚顗是长安人,唐末进士,根正苗红的关西人。他还是司空图的女婿,文采很不错。
为人方正,规规矩矩,脾气非常好,“终身无喜怒”。
他在地方上当县令、刺史的时候,因为脾气太好,为人轻视。入中枢当官后,办事勤勉、仔细,缺点反倒不明显了。
这人就像个大秘,适合在直属机关内任职,不适应出任地方官员——地方官需要狠一点、强势一点,没有脾气是不行的,只会任人拿捏。
内务府监一职,则由少监储仲业升任,黄州刺史崔居俭补少监之职。
“此事就这么定了。”邵树德最后一锤定音,道:“该知会的人,尽快派使者去吧。”
他需要大夏圣人的支持,不然很难成事。另外,他确实也需要一个子嗣,哪怕找别的男人借种。
如今好像一切都要得到补偿了,他兴奋地想要仰天长啸。
铁哥则不着痕迹地瞄了弟弟一眼,心中充满忧虑。
为免圣人误会,他现在都是单独住一个帐篷,但牺牲这么大,圣人竟然还是要选择三弟么?
他看得出来,蔡邦氏与弟弟的关系私下里已经完全破裂。还好,自家妻子的心还在他这边,毕竟他们成婚已经八年,有两个孩子。
圣人什么时候送我回去呢?不想要吐蕃了吗?不想在舆图上再添一大块土地了吗?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没有人给他答案。
十月十八,大军东行,往秦州而去。
诸州官员皆随驾送行。甚至于,很多百姓也自发地跟了过来,在驿道远处欢呼。
被“苦”了整整三年,他们还记得圣人给的好处。
铁哥看了十分嫉妒。
这般政通人和,夏国的兴盛看样子可以持续好几代人啊。他即便回去了,还能够摆脱夏国的控制吗?
邵树德看了也有些感动,于是他唤来了银鞍直指挥使种彦友,令其将大军吃剩下的粮食、肉脯、干酪、水酒用马车拉过去,分发给沿途遇到的百姓。
再看谁穿着破旧的,一人赏赐一匹毛布。
种彦友立刻行动了起来。
武夫办事,雷厉风行,当场就开始分发粮食、布匹。
一时间,驿道两侧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邵树德兴之所至,策马冲上高坡,遥遥挥手。
“万岁!”
他每挥一次,百姓们就欢呼一阵。
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欢呼声直冲云霄。
没庐氏刚安顿完昏昏欲睡的两个孩子,听到动静后,掀开了马车车帘,正好看到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圣人,一时间看呆了。
刘朐又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驾幸河州,父老欢呼于道。帝自膺人望,岁时丰稔,乡闾淳化,古来少也。”
邵树德若看到,定然大喝一句:“你小子总算写我的好事了。”
事实上,刘朐是比较公正的,他也赞同圣人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说法。大部分时候,他在给《今上实录》提供材料的时候,交上去的都是好话……
因为圣人确实是千古明君,他有分辨的能力。
十一月初,圣驾抵达秦州。
初七,过小陇山分水岭,至此,邵树德终于回到了陇山以东的中原地界。
初十夜,驾幸陇州。
十四日上午,抵达岐州,于此停留两日。
十一月二十一日,圣驾入西京,诏令太子百官、后宫嫔御、在京马步军士西行,至长安朝见。
距他上一次离京,已过去两年零九个月。
这个天下的精神图腾、唯一真主,无数人赞美,又很多人咒骂的王者,他回来了。
没有人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挑衅。
甚至他死了,在很多年内,威压仍然不会散去。
他与别人给披上黄袍的天子不一样。
他的这件黄袍,是自己亲手缝制的,上面镶嵌了无数功勋。
西征结束,龙袍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图案,似乎又可以增添几分了。
历史的转折点有他,华夏幸甚。
腊月初一大朝会,秘书郎崔邈进《请上尊号表》。
第058章 尊号与北衙
尊号与谥号不一样,这是帝王、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政治上的用意是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赞美他的文治武功。
有唐一代,十余位天子加尊号。
有趣的是,李世民没有。
或许是因为在唐以前,这种行为太稀有了吧。
遍数历史,正儿八经上尊号的大朝天子只有一位:汉哀帝,尊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就是“断袖之癖”这个词语来源的当事人。
除此之外,便只有寥寥数位割据政权的皇帝了。
比如周宣帝宇文赟,尊号“天元皇帝”。
这位爷广选美女入后宫,一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出来,政务都交给太监、权臣们管。
再比如北齐后主高纬,尊号“无上皇”。
这位爷更是牛逼,是“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的当事人。
李世民没有加尊号,但草原部族给他上了个尊号“天可汗”。
没有,又胜似有。
但从唐高宗两口子开始,尊号几乎成了标配了,都是天子暗示下面,马上就有幸进之徒开始上疏,请加尊号。
唐高宗尊号“天皇”,据说还是大臣们冒着“触怒”他的风险,“冒死进谏”,最后才“勉强同意”加尊号。
武则天就更多了,六受尊号。从一开始的“天后”、“圣母神皇”,到后来的“则天大圣”。
甚至就连唐僖宗都有尊号:至德光烈皇帝。
这不是扯淡么!
因此,在收到这份奏疏后,邵树德便留中不发。
初二上午召见官员问对之时,更是把崔邈喊了过来,问道:“崔卿素有才干,忠勤有加,朕一直是很满意的,为何要做那幸进之徒?就这么急着升官?”
“臣实为天下计,不敢有分毫私心。”崔邈肃容道。
邵树德笑了,道:“且说说你的道理。若有理,朕便同意加尊号。如果无理,秘书郎也别做了,去地方上混吧。”
崔邈强笑了一下。
真没有私心吗?肯定是有一点的。但若说全处于私心,那也不对。
“陛下,臣说实话,设使此间天下,为朱全忠、李克用所得,则百姓无宁日矣。”崔邈说道:“全忠或还好一些,他能压得住武夫。克用是素来不管的性子,他若当了天子,与唐末藩镇割据何异?唯陛下走对了路子,扫平群雄,一统江山,诸般手段齐施,方能镇得住这数百州。”
其他人听后,眼皮子直跳。
到底是秘书郎,圣人的心腹,连这也能“假设”?或许,他们私下里喝茶闲谈之时,已经假设过很多次了吧。这份君臣之谊,实在让人羡慕。
“但为子孙计,还需加强正统、巩固天威,故臣请上尊号。”崔邈说道。
“唐僖宗都有尊号,朕羞与他为伍。”邵树德说道。
“陛下,唐僖宗是找了些幸进之徒劝加尊号,自娱自乐罢了,谁都不会当回事。”崔邈说道。
“崔卿的意思是……”邵树德若有所悟。
“陛下可令所俘之长和国主郑仁旻、渤海国主大諲赚、高昌国主毗伽,以及于阗国主李圣天、仲云国主邵献忠、回鹘国主奥古尔恰克等人共上尊号。”崔邈说道。
邵树德一听,心下意动。
崔卿真会拍马屁,所献之策也颇有可行性。甚至于,邵树德还帮他扩展了一下:已攻灭之契丹国主阿保机的儿子邵赞华、中原各藩镇降人等等。由他们出面,共同上书,请加尊号,那这个尊号看起来就不太一样,含金量十足。
“其实,朕已经有过一个尊号了。”邵树德说道:“早些年,河陇蕃部共推‘无上可汗’。建极十四年五月的碛北之行,诸部又给朕加了四个字,‘天生英明’。八月,收复北庭,诸部加尊号‘建文神武’。朕觉得这挺好的,字无需多……”
群臣一听,心中明白,圣人这是已经同意了。不然的话,琢磨尊号名称做甚?
尊号是在世皇帝就可拥有的,且无需避讳。
以“天生英明建文神武无上可汗”为例,蕃人可以直呼“无上可汗”。
唐高宗李治,群臣可以直呼“天皇”。
“其实这次也是一个机会。”邵树德突然说道:“草原诸部首领也要来,与汉地降人、百官一起给朕上尊号。官府可以分南衙、北衙,但加了尊号的草原、汉地天子只有一人。”
话都说到这分上了,众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从命了。
“陛下,以何为尊号?”吏部尚书萧顷问道。
原吏部尚书薛贻矩已在去年薨逝,工部侍郎萧顷接替其位。
萧顷是太子的人,这谁都知道,毕竟他是以亲王府长史的身份出任工部侍郎的。而这项任命,也被邵树德批准了。
萧顷是太子的人没错,但这个天下所有的官员,也都是邵树德的人。你可以说他自大,但他真的不担心什么,这个天下,还没人能对他不利。
“就用‘建文神武’吧,太长反而不美。”邵树德说完,看向太常卿,道:“姚卿,这事你来办吧。”
“臣遵旨。”太常卿姚顗(yi)应道。
他是建极十五年初接替丁会成为大夏第三任太常卿的。
其时正月刚过,内务府监赵植在出外巡视时,薨于馆驿。遗体运回洛阳,葬于北邙,丁太常唱完这场后,身体也不行了,没几个月就薨了。
姚顗是长安人,唐末进士,根正苗红的关西人。他还是司空图的女婿,文采很不错。
为人方正,规规矩矩,脾气非常好,“终身无喜怒”。
他在地方上当县令、刺史的时候,因为脾气太好,为人轻视。入中枢当官后,办事勤勉、仔细,缺点反倒不明显了。
这人就像个大秘,适合在直属机关内任职,不适应出任地方官员——地方官需要狠一点、强势一点,没有脾气是不行的,只会任人拿捏。
内务府监一职,则由少监储仲业升任,黄州刺史崔居俭补少监之职。
“此事就这么定了。”邵树德最后一锤定音,道:“该知会的人,尽快派使者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