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沃沉默了:人无完人,终于发现了英国公的不足,那就是真不会起名啊。
    她又凝神看这位顺顺小娘子。
    一打眼便先看清一对不描而天生成的浓眉,五官亦是分明大气。且从她的举止站姿来看,绝不是个整日待在屋里的小姑娘。
    姜沃见而心喜,从腰间摘下自己今日佩戴的一枚麒麟玉珏作为见面礼——这就是朝臣们为何常要多悬两块装饰玉珏,一旦出现这种在外初次见到晚辈的突发情况,就能现场摘下来用。
    顺顺双手接过了这枚麒麟玉珏,行礼道:“长者赐不敢辞,谢过姜相。”
    李勣大将军对曾孙女的态度,比对她爹柔和多了,颔首道:“顺顺带着姜相府上的小娘子去玩吧。”又嘱咐了一句:“照顾好妹妹。”
    顺顺脆生生应下曾祖的话,上前牵着婉儿的手,跟着母亲一并告退离去。
    *
    说来,虽然在李勣大将军和姜沃眼里,李敬业是个令人头疼的存在。但他在外人眼里,绝对是个乘龙快婿:英国公嫡长孙(主要还是英国公长子的独子,将来无可争议的爵位继承者)、本人武艺颇佳,在国子监的骑射中拿过第二名、生的也算剑眉星目,卖相也拿得出手。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个好祖父。
    连不少一二等的世家也觉得,只要李勣大将军来为长孙求亲事,他们也不是不能忽略李勣本人出身乡野农户,甚至曾做过贼寇的黑历史(李勣大将军年少时确实曾落草为寇),还是可以挑个旁系的世家女与英国公府联一下姻的。
    然而李勣大将军选冢孙妇很谨慎,最终选了他曾经一位袍泽的孙女。
    姜沃在吏部多年,很快对上了号:宁拂英——应当是如今镇守庭州都督府的宁都督宁守中的孙女。
    姜沃便与李勣大将军笑道:“我见了小娘子很喜欢。”又请她将来常去家中做客。
    李勣闻言也露出几分真切笑意:“姜相的夸赞可是难得。”又道:“姜相若有闲暇,只管叫她过去教导就是。”
    李敬业这个孙子,他都托付给眼前这位年轻的宰相了,何况是曾孙女。
    想到年轻宰相,李勣不由又想起朝事:算年纪,他是见不到太子登基了,可眼前姜相应当能见到。
    东宫啊。
    方才姜沃只是报了人名,现在李勣又细问了些这回东宫属臣的来历。
    姜沃一一答了,然后道:“太子身边专管谏言的左右谕德都换过了妥当人,大将军也可略省心些。”
    虽说工作频率骤减,但李勣还是太子太师。
    他这官位是皇帝来镇稳东宫的,故而这名头此生他是摘不掉了,就像魏征魏相一样,一直做到人没了才算完。
    端起面前的消暑饮喝了一口后,李勣忽然提起了贞观年间旧人:“姜相还记得褚遂良和刘洎吗?”
    姜沃很快点头:这忘了谁也不能忘了这二位啊。
    当年刘洎在永徽年间朝堂上大杀四方,极限一换一,一波带走褚遂良的旧事,姜沃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呢!
    唉,那时候她还是太史令,可以在朝堂上欢快吃瓜。
    现在这两位还在爱州(越南),一个做刺史,一个做县丞相看两相厌呢。
    说来,姜沃记得史册上褚遂良被贬爱州后,屡次向皇帝上书认罪得不到回应,于是没几年就郁郁过世了。
    但现在,大概是鲶鱼效应,有个仇人陪着能够激发顽强的生命力。反正现在褚遂良还健在,并且每年上书求情——已经不求皇帝把他调回京城了,反正别让他待在爱州跟刘洎搭班就行。
    据李淳风从爱州回来后告诉姜沃的:原本刘洎作为爱州刺史,褚遂良作为下设一县的县丞,两人不用常见面的。
    然而刘刺史道:“那县中也没多少人,一个县令就够了。”直接把褚遂良这位县丞留在了刺史府,给自己当书令员。毕竟褚遂良书法一绝。
    什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褚遂良真是恨不得去下面县城日日吃土,也不愿意日日给刘洎当秘书。
    而李淳风等人到爱州寻占城稻良种,并之后育种事,也得到了刘洎的大力支持。
    到底是曾经的宰相,做事精到,安排的明明白白。
    故而这次李淳风回京,从爱州离开的也很安心,那边可是两位曾经的宰相在继续经管育种事。说来,永徽年间这些宰相发落描边,还真有些奇效。
    占城稻离开爱州后,最先试点就是种在振州(海南)。那里也有一位前宰相,韩瑗。
    毕竟是做过大唐宰相的人,安排庶务实在是比寻常边境刺史利落周到百倍。
    李淳风还道:“我记得有一年春耕,刘刺史还请(逼)褚县丞亲自下去种地,感受下民间疾苦。”
    反正这些年曾经的褚相在刘洎手下也是受了苦了。
    姜沃听师父讲过后,边心内饱含同情,边在下次入宫时,向媚娘要了几份宫中存档的褚遂良临摹的《兰亭集序》并其余书法手稿。
    先帝极爱王羲之《兰亭集序》,曾令朝中褚遂良、欧阳询等书法大家均摹之。
    旁的不说,褚遂良的字是真好看,必须收藏下原稿。
    *
    不过此时英国公忽然提起这两人——姜沃心念微转,李勣大将军为人最谨慎,必不会直言东宫不好,那就是要借前朝旧事来隐喻下如今东宫?
    果然。
    李勣大将军道:“你那时还在太史局,许多三省六部的事不能知道。”
    “你可知,这两位死对头,曾经一齐给先帝上过同样的谏言?”
    姜沃不由感兴趣问道:“当真?”
    能让这两位摒弃前嫌联手上奏的,得是什么事儿啊?
    “正是事关当年的东宫。”
    事关当年还是太子的李治。
    李勣说来也十分感慨:“先帝对当今,实在是慈父情怀深重,朝夕不舍相别。当今册太子后,虽然名义上入住东宫,但实则一月里大半时日都只待在立政殿的侧殿,并不待在东宫内。”
    “用褚遂良上奏的话说,便是‘朝夕不离膝下,常居宫内’‘入侍宫闱,动逾旬朔’。”*
    李勣望着外面天际的白云道:“于是,褚遂良刘洎先后上过《谏圣人勿滞爱太子疏》。”
    “褚遂良谏先帝,太子自当‘亲近师傅,适君臣之大道’,刘洎也谏先帝‘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接对朝臣’。”*
    “有这二位带头,朝中重臣们谏言者多。自此,先帝便让太子至少每隔三日,去与朝中重臣与东宫属臣往来。”
    听到这里,姜沃就有几分明白了。
    而李勣则带了一抹意义不明的笑意:“瞧,无论什么臣子,都会想着往东宫身边走。”他们要在东宫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努力与太子,与这个国家未来的皇帝建立联系。
    为了此事,连褚遂良和刘洎这种完全敌对势力的人,都不惜联手,一齐谏先帝,令太子‘接对群臣’。
    总得把太子先从先帝身边弄走才行——只有他们有机会出现在太子身边,能够劝谏太子了,才能让太子被他们影响。
    先帝为什么会放手?也是不得不放手。
    终有一日,他不能把太子留在身边,不能只有他一个人教导太子。
    作为太子,大唐的继承人。将来,太子终究是要自己站在丹陛之上,万人之巅,面对所有的朝臣,聆听所有的声音。
    自己去分辩是非,做出决断。
    李勣的意思很分明了:连先帝都挡不住的事情,他这位太子太师如何能真的镇压住东宫一众心思各异的属臣?如何能挡住各种各样的谏言钻入太子耳朵中?
    姜沃垂眸望着眼前浓褐色的消暑茶。
    李勣大将军讲这段前朝旧事,是告诉她,说到底,东宫数百属臣来来回回,无数声音交织——重要的从来不是臣子,而是太子本人!
    作为执掌者,会听到无数谏言,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其实。”正堂中无旁人,李勣忽然感慨道:“大约是年老,我近来常想起旧人旧事。”
    “先帝爱子情切,总觉陛下太过温善仁厚,故以‘汉武寄霍光’托付长孙太尉。”
    “自然,陛下不是仁弱心性。不过,若真如先帝所忧,朝中还真需位长孙太尉坐镇。”
    他似乎只是感怀旧事的语气,很快又道:“只是,长孙太尉这种先帝托孤的重臣,不好做啊,历来善终者少!唯有忠心勤勉又夙夜小心之重臣或可持之以恒,一世安稳。”
    李勣说完后,目光在姜沃身上缓缓看过。
    其实东宫,还有太子少师之位空缺。
    太子的性情,将来只怕需要重臣坐镇朝堂。
    姜相已然是天子近臣与宰辅,又恰与皇后年少相识,情分不同,若是她能够……
    李勣还未想完,就见姜相依旧含笑微微,点头接道:“是啊,长孙太尉当年有扶立东宫之大功,又是血缘至亲,却终难善终,足可令后人追思而自醒之。”
    告辞。
    不干。
    夏日蝉鸣聒噪。
    李勣沉默片刻,便若无其事换过话题道:“追思旧事总令人伤感,还是看眼前吧。”
    “邢国公病了,改日你我应代尚书省一众同僚去探望一二。”
    这件事姜沃自然应下。
    然后又好奇问道:“邢国公家里,有女孩子吗?我也好提前备下表礼。”苏定方大将军若有孙女曾孙女,不知又是何样人物?
    李勣颔首:“邢国公府上,有两位未出阁的小娘子。”
    姜沃点头:好咧!
    第176章 挖人的笑容
    姜沃自英国公府告辞前,李勣原是要令侍女去后面,让孙媳将姜相弟子送出来的。
    姜沃就先起身笑道:“大将军,我去后面接婉儿便是。正好可以再与小娘子说两句话。”
    李勣颔首,看着姜相跟着自家侍女离去的背影。
    依旧修直若竹,飘然若云。
    他忽然想起了姜相站在朝堂上,声如振玉道‘臣此生自当恪勤匪懈、以凌烟阁功臣之准绳自勉’的样子。
    亦是有凌云之志的人啊。
    如他当年一般。
    李勣大将军低下头,看到杯中映出的自己的面容,早不复当年跃马横刀呼啸沙场的青年模样。
    虽然还是白日,但李勣命人换过了酒。
    端午特有的菖蒲雄黄酒,传说饮之可辟除百疾。

章节目录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顾四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四木并收藏[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