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亲的话,女儿知道,女儿的这个想法很不切实际,但也不是全然不能行——”
“舅母身为皇后,一向通情达理,又与父亲兄妹情深,倘若由父亲去向舅母说明,道出女儿心中所想,未必不能如愿——”
镇国公的表情更加迷惑:“她是你的舅母不错,但更是六皇子的嫡母,你如何觉得她会在这桩事上偏袒你这个外甥女、侄女,而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自然是因为六皇子并非皇后所出。
阮问颖在心中道。
当然,她不会把这话说出来:“正因为舅母是六皇子的嫡母,才会更加仔细地思量这门亲事。”
“一旦得知女儿萌生退亲之意,不管是何缘由,舅母都一定会清楚这桩亲事再难成良缘,纵使强逼着成了也无益于任何事。”
“父母之心总是向着子女的,舅母若是想要六皇子娶一个能心心相印的女子,结成一桩美满良缘,必定不会再坚持女儿的这门亲事。”
“天下女子何其之多?比女儿身世高者、品德洁者、容貌佳者不知凡几,舅母母仪天下,如何会让六皇子挂在女儿这么一个不识好歹的人身上?”
镇国公定定看着她,听着这番显然有所准备的话,缓缓点头:“看来,你是已经思虑良久了……”
“的确。”他道,“一旦得知你要退亲,陛下他们绝对不会任由六皇子娶你,这门亲事也不会再继续下去,你确实能够得偿所愿。”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会遭到皇室的厌弃,皇城内外、长安勋贵人家,你都会难以立足,沦为笑柄。”
“亲事不用再提,你连六皇子都看不上,想来是没有存着这方面的心思。然而科举入仕、为官入朝,这些路你也都不能再走,将来待如何自力更生?”
“是去私塾当一名小小的教书先生?还是到街头去卖字卖画?抑或是上战场挣取军功?这些苦你能吃得了吗,能受得住吗,能拼得成吗?”
“又或者,你想依靠家里的权势,舒舒坦坦地过日子?可以,父亲愿意养你,你的母亲、两位兄长也一定愿意。但你觉得家里能好几时?”
“你与六皇子成亲,可以让家中荣华富贵绵延一代,你与六皇子退亲,却能让整个家族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你——好好想想。”
镇国公语重心长地撂下这一番话。
阮问颖早已想过,从上元节过后的这一个月,她日日夜夜都在想这些事情,她的父亲询问她的这些话,她也在心里询问过自己无数遍,早已准备好了一套应对的说辞。
然而,话至口边,她才发觉,想和说是不一样的。
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千般有理、万般有词,说的时候,却是音未开,底气就不足了。
她迟疑道:“父亲身为司马大将军,统帅诸军,位超群臣,边关的安宁都要倚仗父亲,陛下身为明君,定然不会因为女儿而迁怒父亲。”
“还有母亲、祖母、舅母她们,只要有她们在,陛下就不会对阮家怎么样……”
“大错特错!”镇国公道,“诚如你所言,退了这门亲,阮家一时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无非是把你送入哪处宫观,又或者养在深闺,住居青州、江州等天远之地,让陛下他们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陛下会怎么想?他会不会也同你有这般想法,认为我们阮家倚势自大,算准了他不能动弹我们,才会置皇家颜面于不顾,退了六皇子的亲?”
“倘使陛下生此疑心,阮家就距离倾倒不远了!”
“怎么会?”阮问颖忍不住抬头,直起身道,“只要舅母在,陛下就会有所顾忌,六皇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数十年后,阮家或许又会出一位父亲、一位舅母……”
镇国公看着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像在教导不谙世事的小女儿,道:“或许没有出呢?你又待如何?难道你要因为你的一时任性,而让阮家的后代子孙流落街头吗?不能像你这般锦衣玉食,康泰无忧?”
阮问颖抿唇:“……只要家里后继有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镇国公问她:“你为什么不能当这个后继之人呢?”
阮问颖沉默不语。
她垂下眸,睫翼深合。
她自然想当这个后继之人,为此做足了数年的准备,但老天就是这样喜欢和人玩笑,一朝得闻惊言,就把她的一切都毁了。
看着默不出声的女儿,镇国公再度叹了口气,缓缓道:“说心里话,父亲不在乎荣华富贵,只希望我们一家人平安喜乐。倘若整个家里只有我和你两个,为父愿意散尽家财,只要你能开怀。”
“然而阮家上上下下有几百口人,我不能置他们于不顾。不说别人,就说你的两个兄长,他们都有抱负要施展,你的退亲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你能知道吗?能保证吗?”
“还有你自己,颖丫头,你的抱负呢,你也不要了吗?你不是对史感兴趣,想入翰林院,修撰史书吗?虽然父亲不清楚你志现在是否不变,但不管是什么,它都会被你的这一场退亲拖累。”
阮问颖怔怔地听着。
入翰林院,修撰史书……曾几何时,她的确有过这样的一个想法,甚至同杨世醒玩笑地说过,道是她若哪年中举,千万要请他走动一二,把她放到翰林院里,让她当一名编修。
杨世醒询问她为什么要当一名小小的七品翰林官,她故意回答说,因为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夹两句私言写在史里,让后人都以此为论。
……那个时候,杨世醒是怎么反应的呢?
他好像是笑了,道:“那我可得和父皇打个招呼,倘若哪天你中了进士,千万不能放你进翰林院,以免贻误后人,铸下千古大罪。”
引来她的一阵羞恼缠闹,最后被他以呵痒围堵,按靠在床榻一角,于秋日的午后熏风中亲吻上她的唇瓣。
回忆往昔,阮问颖的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充满枯叶落下般的惆怅。
不管杨世醒对她的真情有几许,分寸留几何,那些与她的欢欣笑言、亲昵偎语,都是切实存在过的。
她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对嫁给他之后的祈盼,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偏偏、偏偏。
“……为什么,”她低声轻语,“人要为了子孙后代而勉强自己呢,就不能——自私一回吗?”
镇国公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痛心:“你这话问得太不懂事了。你以为,司马大将军和镇国公这两份敕封是凭借父亲一人挣来的吗?不是,是因为蒙了祖上的恩荫。你现在的锦衣玉食也是如此。”
“假使人人都像你这般作想,只管今日不顾明朝,那么阮家早就败落了,哪还会有今日?若为了贪图一时之快,就把积庆全部耗尽,便是知恩不图报,枉为人子!你要做这样的一个人吗?”
声声振聋发聩。
阮问颖被说得既羞愧,又难堪。
一股细小的怒火却也同时在她的心中窜起,让她忍不住道:“父亲能确保阮家每个人都大公无私吗?只出了女儿这么一个不肖子孙?若非——”
她戛然而止。
镇国公蹙眉询问:“若非什么?”
若非她的祖母与母亲深好权势,不惜以偷龙转凤来绵延荣华富贵,并且从小对她潜移默化地教导,将她和杨世醒绑在一块,她也不必面临今天这么一个情况!
阮问颖几乎想要把这些话喊出来。
她掐紧了手心,才没有使这股冲动化为实质,艰难地平复了一会儿心情,把话题回到原先准备好的说辞上。
“若非……女儿实在不想嫁给六皇子,也不会萌生此意。总之,女儿心意已决,父亲若不同意,女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每日至心祈求父亲,望能得到成全。”
镇国公的神情带上了几分失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在我这里一直跪着,求到我答应为止吗?”
“为人子女者,岂可以身要挟父母,行小人行径?你这是在侮辱你自己。为父——为父也非常不耻!”他振袖挥斥。
这是一句相当严厉的重话。
饶是阮问颖早有准备,也还是被说得满面通红,险些滚下泪来。
她告诉自己要坚持住,她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她父亲的成全,而是给之后的遭遇做准备、打前哨的。
她也不会用这等手段来逼迫自己的亲人,主要是为了让父亲知晓自己所求,不要在一开始就站到她的对面,同之后的长辈一起对她表示无法理解、大加斥责。
最重要的,是让她的父亲有足够的理由将此一事告知妻子,把他父女二人的谈话和盘托出,让安平长公主能够详细知晓她的决意。
而她真正准备摆在明处的退亲缘由,则要在面对她的母亲时才能揭晓。
第114章 把姑娘送回漪蕖苑好生看管
在阮问颖僵持着跪下半个时辰之后, 安平长公主终于来了。
她疾步走进书房,脚下几乎要生了风,坐于书案上首,开口道:“听你父亲说, 你要退亲?”
阮问颖把之前对镇国公做过的伏身抵首举动重复了一遍:“是。”
对方轻哂一笑:“我看你是昏了头了。回你的漪蕖苑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出来, 好好想想你自己做错了什么。”
阮问颖没有动。
安平长公主把手拍在书案上:“听不懂我的话?!”
阮问颖低声道:“回母亲的话,女儿想要退亲。”
安平长公主嗤笑:“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阮问颖道:“女儿知道。女儿想要和六皇子退亲。”
“好。”对方冷笑着点点头, 往后靠上椅背, 抱起双臂, “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要退亲?”
“因为女儿深觉这世间万般尘缘皆为障业, 想要返归清灵, 入道出家。”
安平长公主静了一会儿。
她缓缓道:“我看你是真的昏了头了。”
阮问颖稽首不起:“求母亲成全。”
“胡闹!”安平长公主陡然拔高了声音,即使在片刻后降下来, 语气里也翻涌着显而易见的怒意。
她挥挥手, “行了,我知道了, 你是平日里过得太舒坦了, 才会想着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既然如此——来人!”
她唤来公主家令:“把姑娘送回漪蕖苑好生看管,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出入。从今往后,姑娘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比照着观里清修的来,不许加绫罗绸缎、锦衣玉食,如有违反者, 严加治罪!”
吩咐完之后, 她看向阮问颖, 微微笑道:“你不是想要入道出家吗?很好, 娘满足你的心愿,让你在家里修道,祝你早日得道大成,返归清灵。”
这般突如其来的态势让公主家令都有些惊愕,阮问颖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她早就料到,以她母亲的性情,一旦听闻她想退亲的理由是要出家,定然会觉得她是在使小性子、闹脾气,会故意顺着她的话狠狠整治她一番,让她不敢再闹。
果不其然,对方的反应完全符合了她的预想。
因此,她的心情格外平静,稳稳当当地磕了一个头,道:“女儿多谢母亲成全。”
安平长公主怒火更甚,冷笑回答:“不必言谢。你就好好地待在你的苑里,修你的清灵道吧!”
……
离开漪蕖苑时,阮问颖曾吩咐过谷雨等人不要跟着,并且叮嘱她们,一会儿她回来时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慌,也不要随意询问。
但当她被公主家令送回,身后跟着的一干侍女鱼贯而入她的寝间内室,把她房里的软塌玉枕、烟罗霞幕及屏风妆台等物撤走,换上木榻、香坛、经案等物时,苑里还是一下就乱了。
“姑娘?”谷雨缓步上前,一边小心地觑着那些人的动作,一边低声询问,“这是……?”
阮问颖没有回答,只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她不要太过担心。
这个问题也用不着她来回答,待得一切事毕,公主家令就以温和而不失威仪的口吻发言:“秉殿下之命,姑娘从今日起开始潜心清修,一切生活所需皆比照宫观清修之例,不得有违。”
然后不顾众人的震惊,对她恭谨施以一礼:“请姑娘随我等来,换髻易服。”
“舅母身为皇后,一向通情达理,又与父亲兄妹情深,倘若由父亲去向舅母说明,道出女儿心中所想,未必不能如愿——”
镇国公的表情更加迷惑:“她是你的舅母不错,但更是六皇子的嫡母,你如何觉得她会在这桩事上偏袒你这个外甥女、侄女,而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自然是因为六皇子并非皇后所出。
阮问颖在心中道。
当然,她不会把这话说出来:“正因为舅母是六皇子的嫡母,才会更加仔细地思量这门亲事。”
“一旦得知女儿萌生退亲之意,不管是何缘由,舅母都一定会清楚这桩亲事再难成良缘,纵使强逼着成了也无益于任何事。”
“父母之心总是向着子女的,舅母若是想要六皇子娶一个能心心相印的女子,结成一桩美满良缘,必定不会再坚持女儿的这门亲事。”
“天下女子何其之多?比女儿身世高者、品德洁者、容貌佳者不知凡几,舅母母仪天下,如何会让六皇子挂在女儿这么一个不识好歹的人身上?”
镇国公定定看着她,听着这番显然有所准备的话,缓缓点头:“看来,你是已经思虑良久了……”
“的确。”他道,“一旦得知你要退亲,陛下他们绝对不会任由六皇子娶你,这门亲事也不会再继续下去,你确实能够得偿所愿。”
“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会遭到皇室的厌弃,皇城内外、长安勋贵人家,你都会难以立足,沦为笑柄。”
“亲事不用再提,你连六皇子都看不上,想来是没有存着这方面的心思。然而科举入仕、为官入朝,这些路你也都不能再走,将来待如何自力更生?”
“是去私塾当一名小小的教书先生?还是到街头去卖字卖画?抑或是上战场挣取军功?这些苦你能吃得了吗,能受得住吗,能拼得成吗?”
“又或者,你想依靠家里的权势,舒舒坦坦地过日子?可以,父亲愿意养你,你的母亲、两位兄长也一定愿意。但你觉得家里能好几时?”
“你与六皇子成亲,可以让家中荣华富贵绵延一代,你与六皇子退亲,却能让整个家族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你——好好想想。”
镇国公语重心长地撂下这一番话。
阮问颖早已想过,从上元节过后的这一个月,她日日夜夜都在想这些事情,她的父亲询问她的这些话,她也在心里询问过自己无数遍,早已准备好了一套应对的说辞。
然而,话至口边,她才发觉,想和说是不一样的。
想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千般有理、万般有词,说的时候,却是音未开,底气就不足了。
她迟疑道:“父亲身为司马大将军,统帅诸军,位超群臣,边关的安宁都要倚仗父亲,陛下身为明君,定然不会因为女儿而迁怒父亲。”
“还有母亲、祖母、舅母她们,只要有她们在,陛下就不会对阮家怎么样……”
“大错特错!”镇国公道,“诚如你所言,退了这门亲,阮家一时间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无非是把你送入哪处宫观,又或者养在深闺,住居青州、江州等天远之地,让陛下他们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陛下会怎么想?他会不会也同你有这般想法,认为我们阮家倚势自大,算准了他不能动弹我们,才会置皇家颜面于不顾,退了六皇子的亲?”
“倘使陛下生此疑心,阮家就距离倾倒不远了!”
“怎么会?”阮问颖忍不住抬头,直起身道,“只要舅母在,陛下就会有所顾忌,六皇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数十年后,阮家或许又会出一位父亲、一位舅母……”
镇国公看着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像在教导不谙世事的小女儿,道:“或许没有出呢?你又待如何?难道你要因为你的一时任性,而让阮家的后代子孙流落街头吗?不能像你这般锦衣玉食,康泰无忧?”
阮问颖抿唇:“……只要家里后继有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镇国公问她:“你为什么不能当这个后继之人呢?”
阮问颖沉默不语。
她垂下眸,睫翼深合。
她自然想当这个后继之人,为此做足了数年的准备,但老天就是这样喜欢和人玩笑,一朝得闻惊言,就把她的一切都毁了。
看着默不出声的女儿,镇国公再度叹了口气,缓缓道:“说心里话,父亲不在乎荣华富贵,只希望我们一家人平安喜乐。倘若整个家里只有我和你两个,为父愿意散尽家财,只要你能开怀。”
“然而阮家上上下下有几百口人,我不能置他们于不顾。不说别人,就说你的两个兄长,他们都有抱负要施展,你的退亲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你能知道吗?能保证吗?”
“还有你自己,颖丫头,你的抱负呢,你也不要了吗?你不是对史感兴趣,想入翰林院,修撰史书吗?虽然父亲不清楚你志现在是否不变,但不管是什么,它都会被你的这一场退亲拖累。”
阮问颖怔怔地听着。
入翰林院,修撰史书……曾几何时,她的确有过这样的一个想法,甚至同杨世醒玩笑地说过,道是她若哪年中举,千万要请他走动一二,把她放到翰林院里,让她当一名编修。
杨世醒询问她为什么要当一名小小的七品翰林官,她故意回答说,因为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夹两句私言写在史里,让后人都以此为论。
……那个时候,杨世醒是怎么反应的呢?
他好像是笑了,道:“那我可得和父皇打个招呼,倘若哪天你中了进士,千万不能放你进翰林院,以免贻误后人,铸下千古大罪。”
引来她的一阵羞恼缠闹,最后被他以呵痒围堵,按靠在床榻一角,于秋日的午后熏风中亲吻上她的唇瓣。
回忆往昔,阮问颖的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充满枯叶落下般的惆怅。
不管杨世醒对她的真情有几许,分寸留几何,那些与她的欢欣笑言、亲昵偎语,都是切实存在过的。
她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对嫁给他之后的祈盼,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偏偏、偏偏。
“……为什么,”她低声轻语,“人要为了子孙后代而勉强自己呢,就不能——自私一回吗?”
镇国公看向她的目光充满了痛心:“你这话问得太不懂事了。你以为,司马大将军和镇国公这两份敕封是凭借父亲一人挣来的吗?不是,是因为蒙了祖上的恩荫。你现在的锦衣玉食也是如此。”
“假使人人都像你这般作想,只管今日不顾明朝,那么阮家早就败落了,哪还会有今日?若为了贪图一时之快,就把积庆全部耗尽,便是知恩不图报,枉为人子!你要做这样的一个人吗?”
声声振聋发聩。
阮问颖被说得既羞愧,又难堪。
一股细小的怒火却也同时在她的心中窜起,让她忍不住道:“父亲能确保阮家每个人都大公无私吗?只出了女儿这么一个不肖子孙?若非——”
她戛然而止。
镇国公蹙眉询问:“若非什么?”
若非她的祖母与母亲深好权势,不惜以偷龙转凤来绵延荣华富贵,并且从小对她潜移默化地教导,将她和杨世醒绑在一块,她也不必面临今天这么一个情况!
阮问颖几乎想要把这些话喊出来。
她掐紧了手心,才没有使这股冲动化为实质,艰难地平复了一会儿心情,把话题回到原先准备好的说辞上。
“若非……女儿实在不想嫁给六皇子,也不会萌生此意。总之,女儿心意已决,父亲若不同意,女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每日至心祈求父亲,望能得到成全。”
镇国公的神情带上了几分失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在我这里一直跪着,求到我答应为止吗?”
“为人子女者,岂可以身要挟父母,行小人行径?你这是在侮辱你自己。为父——为父也非常不耻!”他振袖挥斥。
这是一句相当严厉的重话。
饶是阮问颖早有准备,也还是被说得满面通红,险些滚下泪来。
她告诉自己要坚持住,她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她父亲的成全,而是给之后的遭遇做准备、打前哨的。
她也不会用这等手段来逼迫自己的亲人,主要是为了让父亲知晓自己所求,不要在一开始就站到她的对面,同之后的长辈一起对她表示无法理解、大加斥责。
最重要的,是让她的父亲有足够的理由将此一事告知妻子,把他父女二人的谈话和盘托出,让安平长公主能够详细知晓她的决意。
而她真正准备摆在明处的退亲缘由,则要在面对她的母亲时才能揭晓。
第114章 把姑娘送回漪蕖苑好生看管
在阮问颖僵持着跪下半个时辰之后, 安平长公主终于来了。
她疾步走进书房,脚下几乎要生了风,坐于书案上首,开口道:“听你父亲说, 你要退亲?”
阮问颖把之前对镇国公做过的伏身抵首举动重复了一遍:“是。”
对方轻哂一笑:“我看你是昏了头了。回你的漪蕖苑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出来, 好好想想你自己做错了什么。”
阮问颖没有动。
安平长公主把手拍在书案上:“听不懂我的话?!”
阮问颖低声道:“回母亲的话,女儿想要退亲。”
安平长公主嗤笑:“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阮问颖道:“女儿知道。女儿想要和六皇子退亲。”
“好。”对方冷笑着点点头, 往后靠上椅背, 抱起双臂, “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要退亲?”
“因为女儿深觉这世间万般尘缘皆为障业, 想要返归清灵, 入道出家。”
安平长公主静了一会儿。
她缓缓道:“我看你是真的昏了头了。”
阮问颖稽首不起:“求母亲成全。”
“胡闹!”安平长公主陡然拔高了声音,即使在片刻后降下来, 语气里也翻涌着显而易见的怒意。
她挥挥手, “行了,我知道了, 你是平日里过得太舒坦了, 才会想着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既然如此——来人!”
她唤来公主家令:“把姑娘送回漪蕖苑好生看管,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出入。从今往后,姑娘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比照着观里清修的来,不许加绫罗绸缎、锦衣玉食,如有违反者, 严加治罪!”
吩咐完之后, 她看向阮问颖, 微微笑道:“你不是想要入道出家吗?很好, 娘满足你的心愿,让你在家里修道,祝你早日得道大成,返归清灵。”
这般突如其来的态势让公主家令都有些惊愕,阮问颖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她早就料到,以她母亲的性情,一旦听闻她想退亲的理由是要出家,定然会觉得她是在使小性子、闹脾气,会故意顺着她的话狠狠整治她一番,让她不敢再闹。
果不其然,对方的反应完全符合了她的预想。
因此,她的心情格外平静,稳稳当当地磕了一个头,道:“女儿多谢母亲成全。”
安平长公主怒火更甚,冷笑回答:“不必言谢。你就好好地待在你的苑里,修你的清灵道吧!”
……
离开漪蕖苑时,阮问颖曾吩咐过谷雨等人不要跟着,并且叮嘱她们,一会儿她回来时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慌,也不要随意询问。
但当她被公主家令送回,身后跟着的一干侍女鱼贯而入她的寝间内室,把她房里的软塌玉枕、烟罗霞幕及屏风妆台等物撤走,换上木榻、香坛、经案等物时,苑里还是一下就乱了。
“姑娘?”谷雨缓步上前,一边小心地觑着那些人的动作,一边低声询问,“这是……?”
阮问颖没有回答,只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她不要太过担心。
这个问题也用不着她来回答,待得一切事毕,公主家令就以温和而不失威仪的口吻发言:“秉殿下之命,姑娘从今日起开始潜心清修,一切生活所需皆比照宫观清修之例,不得有违。”
然后不顾众人的震惊,对她恭谨施以一礼:“请姑娘随我等来,换髻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