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张中琪老老实实按照军方统一口径,说出了他的意见:“我个人和总参的意见是同一的。我认为,应该趁此机会,全力出击,一举解决后金主力,覆灭后金政权。”
就在今年,1636年,有大事发生。
历史上,不久后的五月份,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改名盛京。众臣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也就是说,后世耳熟能详的“我大清”,在今年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清军”,变为了一个正式称号。
大清成立一个月后,历史上的五月三十日,崇德皇帝皇太极,便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及至七月,清军入京幾,攻陷昌平顺义等地,再次兵围京城。
此役,清军历时数月,共克明十二城,五十六战皆胜,获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被屠杀者不计其数!
而先知先觉的穿越众,针对此次事件,也是早已在内部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以军方为首的速决派,面对以内阁大员为首的缓进派,双方针尖麦芒争论不休。今天,居然将战火延伸到了北方前线。
“哼哼,不错嘛,意见同一。”
发现自己的突然袭击没有奏效,冯阁老嘿嘿冷笑一声,靠回了沙发背:“你们部队里的,还真是万众一心啊!”
略显尴尬的张师长,见大佬不爽,这时候也只能求救般扭头看了自家老搭档一眼。
然而只负责提供情报,大战略上事不关己,刚刚还跳槽政府系统的姚建设,这时候却伏低身子,用牙签挑了一个酒枣塞进嘴巴,摆出了看热闹的架势。
“没有用的!”
冯峻冷笑两声后,表情悠闲地抹了把颌下短须,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张师长,即便按你们的剧本走,你不觉得,有点迟了吗?”
张中琪叹了口气。
时至今日,北虏一事毫无动静,他其实就有了预感,军部是干不过内阁的。果不其然……人家文官要玩他们这些丘八,那真是太极挂档如封似闭,轻松一招断粮草,就把问题解决了。
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
总得来说,由穿越众一手搭建的大燕国决策框架,截止目前运转顺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虽说“生前”大多是屌丝,但托了后世资讯发达的福,见识过全球那么多政体,大伙多少也有所了解。
所谓取长补短拿来主义。在这个民智还未开化的十七世纪位面,穿越者渡过一开始的适应期后,很快就坐上了顺风车,从一个地方小势力,吹气球一般膨胀成了庞然大物。
新生的大燕政权,比起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势力,都算得上是天胡开局。
由蒸汽机械喷涌而出的滚滚财富,令施政者挥洒自如,完全不怕试错……勤劳的土著所求不过是温饱和一份养家的工作。后世公民茫茫多要求,一言不合就上街……这年代还不流行这个。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既不需要给领民开出巨额的福利补贴用来换选票,也无需背着几十万亿的欠帐负重而行。既没有当前的施政压力,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更有着广阔的待开发世界,用来释放未来社会的矛盾。
在这种蓬勃新生的局面下,掌握了最高实际权利的内阁,是真的稳如泰山,威权日盛……绝不会出现阁臣频频跑路,首相走马换人的颓败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远在北方前线的三师师长张中琪,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军方和内阁,有关于北虏一事的掐架结果。
虽说阁臣里亦有国防部长一把交椅,但毕竟人单力孤。再说了,这一次军方的诉求,是牵扯到国计民生,牵扯到整个国家战略方向的大势,压根不是内阁支持者人多人少的问题。
“老张,现在的局面你也清楚,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咱们都是穿贵,是国家的主人,要站在大局上看事情。”
见张中琪叹一口气,低着头再不吭声,情知对方已经软了的冯峻冯阁老,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开始讲大势了:“南海连续发生风暴和大海啸,咱们的补给船翻个不停。立锥堡……你应该也收到陆军司令部通报了吧……那边已经弹尽粮绝,开始煮土人的尸体做干粮了。”
“南洋要是这次立不住脚,咱们整体的二十年战略,至少要倒退五年……这个代价,内阁丢脸是小事,全体穿越者的宏伟目标,都要打折扣……你懂的,所有人的长远收益都少了。”
“南洋现在是紧要关头,在堆资源,这口气一定泄不得。广东那边,一师在轮调兵力打通西江沿线,这事也才做了一半,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冯峻说到这里,仰身往沙发背一靠,双手交叠在了已经略微发胖的小腹上,脸上有点揶揄,有点淡笑:“我不懂军事。你是带兵的,你教教我,眼下这个局面,国家如何能够将大战略调整到几千里外的北方?”
张中琪嘴唇动了动,但终归什么都没说,而是又叹了口气。
事实正如冯峻所说。大燕国虽说国势蒸蒸日上,但终归起家时间太短,根基不稳。
沿着大陆海岸线建立工业基地的布局模式,导致大燕国被迫在各地驻军。原本就缺乏的主力部队,被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失去了大范围的机动能力。
就在今年,1636年,有大事发生。
历史上,不久后的五月份,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改名盛京。众臣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
也就是说,后世耳熟能详的“我大清”,在今年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清军”,变为了一个正式称号。
大清成立一个月后,历史上的五月三十日,崇德皇帝皇太极,便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统八旗兵十万攻明。及至七月,清军入京幾,攻陷昌平顺义等地,再次兵围京城。
此役,清军历时数月,共克明十二城,五十六战皆胜,获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被屠杀者不计其数!
而先知先觉的穿越众,针对此次事件,也是早已在内部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以军方为首的速决派,面对以内阁大员为首的缓进派,双方针尖麦芒争论不休。今天,居然将战火延伸到了北方前线。
“哼哼,不错嘛,意见同一。”
发现自己的突然袭击没有奏效,冯阁老嘿嘿冷笑一声,靠回了沙发背:“你们部队里的,还真是万众一心啊!”
略显尴尬的张师长,见大佬不爽,这时候也只能求救般扭头看了自家老搭档一眼。
然而只负责提供情报,大战略上事不关己,刚刚还跳槽政府系统的姚建设,这时候却伏低身子,用牙签挑了一个酒枣塞进嘴巴,摆出了看热闹的架势。
“没有用的!”
冯峻冷笑两声后,表情悠闲地抹了把颌下短须,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张师长,即便按你们的剧本走,你不觉得,有点迟了吗?”
张中琪叹了口气。
时至今日,北虏一事毫无动静,他其实就有了预感,军部是干不过内阁的。果不其然……人家文官要玩他们这些丘八,那真是太极挂档如封似闭,轻松一招断粮草,就把问题解决了。
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
总得来说,由穿越众一手搭建的大燕国决策框架,截止目前运转顺畅,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虽说“生前”大多是屌丝,但托了后世资讯发达的福,见识过全球那么多政体,大伙多少也有所了解。
所谓取长补短拿来主义。在这个民智还未开化的十七世纪位面,穿越者渡过一开始的适应期后,很快就坐上了顺风车,从一个地方小势力,吹气球一般膨胀成了庞然大物。
新生的大燕政权,比起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势力,都算得上是天胡开局。
由蒸汽机械喷涌而出的滚滚财富,令施政者挥洒自如,完全不怕试错……勤劳的土著所求不过是温饱和一份养家的工作。后世公民茫茫多要求,一言不合就上街……这年代还不流行这个。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既不需要给领民开出巨额的福利补贴用来换选票,也无需背着几十万亿的欠帐负重而行。既没有当前的施政压力,也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更有着广阔的待开发世界,用来释放未来社会的矛盾。
在这种蓬勃新生的局面下,掌握了最高实际权利的内阁,是真的稳如泰山,威权日盛……绝不会出现阁臣频频跑路,首相走马换人的颓败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远在北方前线的三师师长张中琪,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军方和内阁,有关于北虏一事的掐架结果。
虽说阁臣里亦有国防部长一把交椅,但毕竟人单力孤。再说了,这一次军方的诉求,是牵扯到国计民生,牵扯到整个国家战略方向的大势,压根不是内阁支持者人多人少的问题。
“老张,现在的局面你也清楚,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咱们都是穿贵,是国家的主人,要站在大局上看事情。”
见张中琪叹一口气,低着头再不吭声,情知对方已经软了的冯峻冯阁老,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开始讲大势了:“南海连续发生风暴和大海啸,咱们的补给船翻个不停。立锥堡……你应该也收到陆军司令部通报了吧……那边已经弹尽粮绝,开始煮土人的尸体做干粮了。”
“南洋要是这次立不住脚,咱们整体的二十年战略,至少要倒退五年……这个代价,内阁丢脸是小事,全体穿越者的宏伟目标,都要打折扣……你懂的,所有人的长远收益都少了。”
“南洋现在是紧要关头,在堆资源,这口气一定泄不得。广东那边,一师在轮调兵力打通西江沿线,这事也才做了一半,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冯峻说到这里,仰身往沙发背一靠,双手交叠在了已经略微发胖的小腹上,脸上有点揶揄,有点淡笑:“我不懂军事。你是带兵的,你教教我,眼下这个局面,国家如何能够将大战略调整到几千里外的北方?”
张中琪嘴唇动了动,但终归什么都没说,而是又叹了口气。
事实正如冯峻所说。大燕国虽说国势蒸蒸日上,但终归起家时间太短,根基不稳。
沿着大陆海岸线建立工业基地的布局模式,导致大燕国被迫在各地驻军。原本就缺乏的主力部队,被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失去了大范围的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