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司马师此举,还真是丧心病狂。”曹亮接到了来自冀州的禀报,呵呵一笑道。
自从拿下幽州七郡,曹亮一直忙于幽州各郡的整合,将并州的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幽州,尤其是在这个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曹亮可不敢马虎大意,只有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有可能真心地拥护你。
幽州的条件,比起并州来更为艰苦,这种苦寒之地,老百姓的生活更为的艰难,再加上幽州与胡族接壤,胡骑不断地前来劫掠,更是雪上加霜。
毌丘俭在世之时,凭着他的威望还能镇得住那些胡族,如今毌丘俭一死,幽州政权更迭,那些胡人如闻到了腥味的野狼,不断地入塞劫掠,搞得边境烽烟四起。
曹亮对这些胡人是深恶痛绝,已经下令军队予以反击,对那些入塞的胡人,打击一定要毫不留情。
不过现在曹亮关注的重点,还是冀州方面,并州军的大军驻扎在幽州,就是准备要与司马师决一死战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是认怂了,他根本就没有收复幽州的念头,而是在冀州大量的招募的军队,守城备战,加强冀州的防御,以防止并州军的南下。
桓范道:“司马师新组建的骑兵尚未有作战之力,所以他是没有胆量来反攻幽州的,不过他在冀州广募军队的做法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如此穷兵黩武,只能让民怨沸腾,此时主公如果率兵南下,到是一个攻取冀州的好机会。”
曹亮摇摇头道:“我们在幽州刚刚立足,东面还有卫瓘和王颀的残余未除,北面鲜卑乌桓又不断滋扰,此时如果进攻冀州,则这些强敌便会趁虚而入,幽州难以保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已经是彻底地放弃了幽州,铁了心地准备要死守冀州了,趁此机会,我们首先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进攻冀州未迟。”
曹亮一直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那就是先北后南,解决了身后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南下与司马师决战。
并州之战后,司马军丧失了大部分的骑兵,所以司马师不得不采取守势,尽可能的避免与并州军进行野战,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司马重建骑兵的决心很大,新建的骑兵规模不亚于并州之战前,而且所有的工坊都在全力以赴地打造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估计不出一年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便可成型。
这个结果完全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样品,任何工匠都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所以曹亮之前一直掌握着这个技术秘而不宣,就是为了防止这项技术提前泄露。
并州之战中,曹亮将它拿了出来,也确实给司马军予以重创,司马师在交付了昂贵的学费之后,也开始认识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开始了大规模的仿制。
这一点,曹亮自然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此事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为了防止泄露,曹亮就主动放弃兵器装备的革新,他们想要抄袭想要仿制,曹亮无法阻止,但在技术领域,曹亮相信自己永远是走在最前列的,他们可以一直模仿,但却永远也无法超越。
在骑兵的领域,曹亮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已经抢得了先机,司马师认识到了新式马具的重要性,但是组建新的骑兵又谈和容易,形成战斗力那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的时间,曹亮又不知道会将迈出多少步。
司马师一直在追赶,但想要赶上曹亮的步伐,何其之难。
此时的司马师,不光是骑兵没有成型,就连步兵都捉襟见肘,否则他就不会在冀州广募新兵了,司马师这次也确实够狠的,战力不足人来凑,用人海战术来防御冀州,募兵三十万,就等同于将冀州的青壮男丁给一网打尽了,接下来冀州的防御问题倒是解决了,但由此而带来的后遗症却是层出不穷,没有青壮男丁,冀州的土地将会大量的抛荒,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遇到这种情况,曹亮更不会主动地去进攻冀州了,虽然说新募的军队没有多少的战斗力,但守卫城池,也确实不需要素质太高,在一般的守城战中,都会临时地来招募城中百姓助战,只要会拉弓射箭,就能上城御敌,甚至不会拉弓也不要紧,只要有点力气来搬动滚木擂石,一样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司马师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利用人多的优势,来加强各个城池的防御能力,以阻止并州军的攻城。
但他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曹亮未必就有此刻南下的意图,司马师招募了三十万人来守城,到头来却发现并州军并没有来,这结果可就尴尬了。
三十万人那可是三十万张嘴,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如果真打起仗来,那倒是没人去在乎这个,大家更关心的是城池的安危,冀州的得失。
但敌人未至,每日的日常开支却似乎有点受不了,但你又无法知道敌人何时会来,所以招募来的军队又不能轻易的解散,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之中,就有点骑虎难下了。
曹亮知道冀州的情况之后,更不会轻易地南下了,耗上他个一年半载,冀州的经济就会完全地崩溃了,军心涣散,民心尽丧,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到那时,并州军再大举南下,拿下冀州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曹亮决定暂时不动冀州,反正以冀州那些军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对幽州形成什么威胁,他现在该考虑的,是进攻驻守在临渝关的卫瓘和王颀,还是先消灭来自北方的胡人威胁,以目前并州军的力量,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只能是二者选一了。
自从拿下幽州七郡,曹亮一直忙于幽州各郡的整合,将并州的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幽州,尤其是在这个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关系到一年的收成,曹亮可不敢马虎大意,只有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有可能真心地拥护你。
幽州的条件,比起并州来更为艰苦,这种苦寒之地,老百姓的生活更为的艰难,再加上幽州与胡族接壤,胡骑不断地前来劫掠,更是雪上加霜。
毌丘俭在世之时,凭着他的威望还能镇得住那些胡族,如今毌丘俭一死,幽州政权更迭,那些胡人如闻到了腥味的野狼,不断地入塞劫掠,搞得边境烽烟四起。
曹亮对这些胡人是深恶痛绝,已经下令军队予以反击,对那些入塞的胡人,打击一定要毫不留情。
不过现在曹亮关注的重点,还是冀州方面,并州军的大军驻扎在幽州,就是准备要与司马师决一死战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是认怂了,他根本就没有收复幽州的念头,而是在冀州大量的招募的军队,守城备战,加强冀州的防御,以防止并州军的南下。
桓范道:“司马师新组建的骑兵尚未有作战之力,所以他是没有胆量来反攻幽州的,不过他在冀州广募军队的做法倒是有些出人意料,如此穷兵黩武,只能让民怨沸腾,此时主公如果率兵南下,到是一个攻取冀州的好机会。”
曹亮摇摇头道:“我们在幽州刚刚立足,东面还有卫瓘和王颀的残余未除,北面鲜卑乌桓又不断滋扰,此时如果进攻冀州,则这些强敌便会趁虚而入,幽州难以保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司马师已经是彻底地放弃了幽州,铁了心地准备要死守冀州了,趁此机会,我们首先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进攻冀州未迟。”
曹亮一直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那就是先北后南,解决了身后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南下与司马师决战。
并州之战后,司马军丧失了大部分的骑兵,所以司马师不得不采取守势,尽可能的避免与并州军进行野战,从洛阳传回来的消息,司马重建骑兵的决心很大,新建的骑兵规模不亚于并州之战前,而且所有的工坊都在全力以赴地打造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估计不出一年的时间,司马军的骑兵便可成型。
这个结果完全在曹亮的意料之中,毕竟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有样品,任何工匠都是可以打造出来的,所以曹亮之前一直掌握着这个技术秘而不宣,就是为了防止这项技术提前泄露。
并州之战中,曹亮将它拿了出来,也确实给司马军予以重创,司马师在交付了昂贵的学费之后,也开始认识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开始了大规模的仿制。
这一点,曹亮自然是可以预见到的,但此事却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为了防止泄露,曹亮就主动放弃兵器装备的革新,他们想要抄袭想要仿制,曹亮无法阻止,但在技术领域,曹亮相信自己永远是走在最前列的,他们可以一直模仿,但却永远也无法超越。
在骑兵的领域,曹亮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已经抢得了先机,司马师认识到了新式马具的重要性,但是组建新的骑兵又谈和容易,形成战斗力那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而这两年的时间,曹亮又不知道会将迈出多少步。
司马师一直在追赶,但想要赶上曹亮的步伐,何其之难。
此时的司马师,不光是骑兵没有成型,就连步兵都捉襟见肘,否则他就不会在冀州广募新兵了,司马师这次也确实够狠的,战力不足人来凑,用人海战术来防御冀州,募兵三十万,就等同于将冀州的青壮男丁给一网打尽了,接下来冀州的防御问题倒是解决了,但由此而带来的后遗症却是层出不穷,没有青壮男丁,冀州的土地将会大量的抛荒,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民怨沸腾,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遇到这种情况,曹亮更不会主动地去进攻冀州了,虽然说新募的军队没有多少的战斗力,但守卫城池,也确实不需要素质太高,在一般的守城战中,都会临时地来招募城中百姓助战,只要会拉弓射箭,就能上城御敌,甚至不会拉弓也不要紧,只要有点力气来搬动滚木擂石,一样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司马师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要利用人多的优势,来加强各个城池的防御能力,以阻止并州军的攻城。
但他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曹亮未必就有此刻南下的意图,司马师招募了三十万人来守城,到头来却发现并州军并没有来,这结果可就尴尬了。
三十万人那可是三十万张嘴,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如果真打起仗来,那倒是没人去在乎这个,大家更关心的是城池的安危,冀州的得失。
但敌人未至,每日的日常开支却似乎有点受不了,但你又无法知道敌人何时会来,所以招募来的军队又不能轻易的解散,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之中,就有点骑虎难下了。
曹亮知道冀州的情况之后,更不会轻易地南下了,耗上他个一年半载,冀州的经济就会完全地崩溃了,军心涣散,民心尽丧,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到那时,并州军再大举南下,拿下冀州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曹亮决定暂时不动冀州,反正以冀州那些军队的战斗力,也不会对幽州形成什么威胁,他现在该考虑的,是进攻驻守在临渝关的卫瓘和王颀,还是先消灭来自北方的胡人威胁,以目前并州军的力量,很难做到二者兼顾,只能是二者选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