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诸葛诞却是沮丧到了极点,先前逃命的时候,只顾着逃命了,根本就来不及思考别的东西,但现在闲了下来,却让诸葛诞是痛彻心扉。
粗略的统计很快地报上来了,诸葛诞带出去八万人马,逃回来的不足三万之数,也就是说颖上一战,淮南军至少损失了五万人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诸葛诞再也压制不住,一口血箭喷出,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黑,差点没有栽倒在地。
也幸亏蒋班眼疾手快,将诸葛诞给搀扶住了,急切地喊了一声:“诸葛都督……”
诸葛诞这才悠悠转醒,重重地长叹了一声,道:“某败矣!”
蒋班劝慰道:“都督,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尽管这一战我们输了,但我们还有寿春,还有整个的淮南,还有吴国的援兵,足以与司马小贼一战,都督还需要振作起来啊。”
诸葛诞就如同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整个人看起来都是萎靡不振,他苦笑一声,道:“没有机会了……”
颖上一战,折损了淮南一半以上的兵马,这些兵马,可是诸葛诞赖以起兵的基础,他之所以敢于叫板司马氏,就是仗着自己手中有十万大军,现在仅仅只是一战,十万大军就被司马伦给打掉了一半,诸葛诞焉能再有再战的勇气。
此刻的诸葛诞,陷入到了深深的懊悔之中,如果他不是轻敌的缘故,不是想着捉住司马伦的破绽捞一票的心思,以他的兵马,固守寿春城的话,肯定不会是败得如此惨烈。
一战损失了五万人,等同于一下子就打断了诸葛诞的脊梁骨,他现在已经很难再站得起来了,颖上之战的失利,对于整个淮南的局势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接下来,司马伦肯定会挥师南下,而王昶在弋阳也是虎视眈眈,吴纲的一万人马,很难与之匹敌,西线失守也将会在预料之中,整个淮南的形势必将是芨芨可危。
至于吴国的援兵,诸葛诞还真没把他们当成救星,以吴国人的尿性,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指望他们能在关键的时候伸以援手?诸葛诞还真没有这个想法。
吴国人之所以出兵,自然是看在巨大的利益的份上,如果诸葛诞这边能扛得住司马军的进攻,吴国人倒是不介意搭把手的,但是如果诸葛诞兵败如山倒,根本就无法抵挡司马军的进攻,那之前所承诺给吴国人的地盘,很可能就都已经落到了司马军的手中,让吴国人自己去夺这些地盘,这样赔本的买卖,吴国人肯定是不干的。
所以说,现在淮南的这个形势,吴国人大概率的会袖手旁观,甚至看到形势不妙,干脆就溜之大吉了,诸葛诞指望他们,那比母猪上树更难。
司马伦若想攻打寿春,必定会先取上蔡,所以诸葛诞暂时不准备回到寿春,而是率领残军固守上蔡。
好在上蔡经过修整,城墙也比先前要坚固的多了,加上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坚守一段时间是丝毫没有问题的,反正上蔡背倚淮南,司马军也无法对上蔡进行包围,一旦战事不利,诸葛诞还是可以通过水路撤军回到寿春的。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诸葛诞是轻易不会放弃的,就也是符合寿春战略防御纵深的需要的,所以诸葛诞必不可轻弃,他坚守上蔡,只待司马伦的进攻。
……………………………………………………………………
颖上之战大获全胜,全歼俘虏淮南军五万余人,这一仗打得是酣畅淋漓,一扫之前的郁闷之气,众将在向司马伦道贺之时,谀美之词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称赞司马伦用兵之奇,纵然是古之名将,也多有不及。
司马伦背负双手,淡然处之,众将先前的态度与现在可是判若二样,为了劝说司马伦改变战术,许多人是联名上谏,还演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只不过是司马伦心志坚定,否则耳根子稍软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有今日大胜之局面。
这场战役,从司马伦离开兖州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谋划了,司马伦深知诸葛诞领兵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又熟知淮南的地形地势,如果采用常规的战法,司马伦劳师远征,诸葛诞以逸待劳,是很难讨得了便宜的。
所以司马伦从一开始就示敌以弱,明明是十万大军,司马伦对外诈称是五万人,便采用偃旗息鼓,增兵减灶的方式,将另外的五万人给掩藏起来,这便给了诸葛诞一个错觉,认为司马伦兵少,极易破之。
同时,司马伦将自己战场小白的特征发挥的是淋漓尽致,分进合击,孤军深入,不听规劝,一意孤行,反正什么是兵家忌讳的事,司马伦就照着做,一样也不落下。
如果是别的将领这么干,反倒是让诸葛诞怀疑其中有诈,但司马伦这么干,诸葛诞反倒不会怀疑,因为司马伦这么做,特别的符合那些没有战场经验的新手,尤其是符合司马伦这样家世地位特别优越的世家纨绔子弟,他越是表现的桀骜不驯,越是表现的狂放不羁,才与他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正因为这样,司马伦才把诸葛诞这只老狐狸给诱出了寿春城。
而颖上一战,更是将司马伦卓越的军事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半渡而击,这个前人几乎用烂了的战术在司马伦的手中,却焕发出了新的光采,光是颖水上浮桥的破与立,就堪称是司马伦的神来之笔,诸葛诞的八万大军,竟然被司马伦玩弄与股掌之间,进退维谷,其最终惨败而归,也就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了。
诸葛诞乃是当世之名将,战绩显赫,谋略过人,但这么一条颖河,却让他是骑河难下,左右无法兼顾,被司马伦是耍得团团转,从头到尾,他就是在被动挨打,就连一点的反击都没有,这估计是诸葛诞这辈子打过最为郁闷的一仗了。
粗略的统计很快地报上来了,诸葛诞带出去八万人马,逃回来的不足三万之数,也就是说颖上一战,淮南军至少损失了五万人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诸葛诞再也压制不住,一口血箭喷出,身子晃了晃,眼前一黑,差点没有栽倒在地。
也幸亏蒋班眼疾手快,将诸葛诞给搀扶住了,急切地喊了一声:“诸葛都督……”
诸葛诞这才悠悠转醒,重重地长叹了一声,道:“某败矣!”
蒋班劝慰道:“都督,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尽管这一战我们输了,但我们还有寿春,还有整个的淮南,还有吴国的援兵,足以与司马小贼一战,都督还需要振作起来啊。”
诸葛诞就如同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整个人看起来都是萎靡不振,他苦笑一声,道:“没有机会了……”
颖上一战,折损了淮南一半以上的兵马,这些兵马,可是诸葛诞赖以起兵的基础,他之所以敢于叫板司马氏,就是仗着自己手中有十万大军,现在仅仅只是一战,十万大军就被司马伦给打掉了一半,诸葛诞焉能再有再战的勇气。
此刻的诸葛诞,陷入到了深深的懊悔之中,如果他不是轻敌的缘故,不是想着捉住司马伦的破绽捞一票的心思,以他的兵马,固守寿春城的话,肯定不会是败得如此惨烈。
一战损失了五万人,等同于一下子就打断了诸葛诞的脊梁骨,他现在已经很难再站得起来了,颖上之战的失利,对于整个淮南的局势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接下来,司马伦肯定会挥师南下,而王昶在弋阳也是虎视眈眈,吴纲的一万人马,很难与之匹敌,西线失守也将会在预料之中,整个淮南的形势必将是芨芨可危。
至于吴国的援兵,诸葛诞还真没把他们当成救星,以吴国人的尿性,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指望他们能在关键的时候伸以援手?诸葛诞还真没有这个想法。
吴国人之所以出兵,自然是看在巨大的利益的份上,如果诸葛诞这边能扛得住司马军的进攻,吴国人倒是不介意搭把手的,但是如果诸葛诞兵败如山倒,根本就无法抵挡司马军的进攻,那之前所承诺给吴国人的地盘,很可能就都已经落到了司马军的手中,让吴国人自己去夺这些地盘,这样赔本的买卖,吴国人肯定是不干的。
所以说,现在淮南的这个形势,吴国人大概率的会袖手旁观,甚至看到形势不妙,干脆就溜之大吉了,诸葛诞指望他们,那比母猪上树更难。
司马伦若想攻打寿春,必定会先取上蔡,所以诸葛诞暂时不准备回到寿春,而是率领残军固守上蔡。
好在上蔡经过修整,城墙也比先前要坚固的多了,加上储备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坚守一段时间是丝毫没有问题的,反正上蔡背倚淮南,司马军也无法对上蔡进行包围,一旦战事不利,诸葛诞还是可以通过水路撤军回到寿春的。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诸葛诞是轻易不会放弃的,就也是符合寿春战略防御纵深的需要的,所以诸葛诞必不可轻弃,他坚守上蔡,只待司马伦的进攻。
……………………………………………………………………
颖上之战大获全胜,全歼俘虏淮南军五万余人,这一仗打得是酣畅淋漓,一扫之前的郁闷之气,众将在向司马伦道贺之时,谀美之词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称赞司马伦用兵之奇,纵然是古之名将,也多有不及。
司马伦背负双手,淡然处之,众将先前的态度与现在可是判若二样,为了劝说司马伦改变战术,许多人是联名上谏,还演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只不过是司马伦心志坚定,否则耳根子稍软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有今日大胜之局面。
这场战役,从司马伦离开兖州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谋划了,司马伦深知诸葛诞领兵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又熟知淮南的地形地势,如果采用常规的战法,司马伦劳师远征,诸葛诞以逸待劳,是很难讨得了便宜的。
所以司马伦从一开始就示敌以弱,明明是十万大军,司马伦对外诈称是五万人,便采用偃旗息鼓,增兵减灶的方式,将另外的五万人给掩藏起来,这便给了诸葛诞一个错觉,认为司马伦兵少,极易破之。
同时,司马伦将自己战场小白的特征发挥的是淋漓尽致,分进合击,孤军深入,不听规劝,一意孤行,反正什么是兵家忌讳的事,司马伦就照着做,一样也不落下。
如果是别的将领这么干,反倒是让诸葛诞怀疑其中有诈,但司马伦这么干,诸葛诞反倒不会怀疑,因为司马伦这么做,特别的符合那些没有战场经验的新手,尤其是符合司马伦这样家世地位特别优越的世家纨绔子弟,他越是表现的桀骜不驯,越是表现的狂放不羁,才与他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正因为这样,司马伦才把诸葛诞这只老狐狸给诱出了寿春城。
而颖上一战,更是将司马伦卓越的军事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半渡而击,这个前人几乎用烂了的战术在司马伦的手中,却焕发出了新的光采,光是颖水上浮桥的破与立,就堪称是司马伦的神来之笔,诸葛诞的八万大军,竟然被司马伦玩弄与股掌之间,进退维谷,其最终惨败而归,也就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了。
诸葛诞乃是当世之名将,战绩显赫,谋略过人,但这么一条颖河,却让他是骑河难下,左右无法兼顾,被司马伦是耍得团团转,从头到尾,他就是在被动挨打,就连一点的反击都没有,这估计是诸葛诞这辈子打过最为郁闷的一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