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太极殿。
    “根据刚刚抵达的东关府加急奏报,围城的太平匪军在攻打武安多日未果后,于七日前发动奇袭,夺下南城墙。之后,城内似有大战,但具体情况不详。第二日再探时,战斗已经基本平息,帝国旌旗被摘下。由于贼人戒备森严,暗哨难以靠近,武安城内具体情况尚无从得知。”
    注意到殿内近乎冰点的空气,军情局的负责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很好!帝国在朕的父辈们手上,从来都是国泰民安。结果到了朕登基,先是府城被贼军攻破,现在倒好,连太平郡的郡城武安都被他们拿下了。好一个前人所未有!中枢的诸公,你们干的不赖啊!”
    乾元基已经近乎失态了,脸色由青转白,愤怒的站到了御案之前。
    太极殿中的众臣,很清楚这是皇帝陛下暴怒的预兆,一个个噤若寒蝉,没一个人敢说话。谁也没料到,那伙突然冒出来的太平匪军,竟然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惊人之举,完全打破了他们的预料和判断。
    “奏报中有提到,贼人到底是如何攻破武安的吗?”
    皇帝的亲叔叔、成国公乾太卓,率先打破了沉默。
    对这道六百里的加急奏报,他实在有点不敢相信。身为乾元基最有力的支持者、也是帝国的名将之一,乾太卓很清楚一个郡城应有的防御体系和力量有多强。两个警备旅团、总计八千人的官军就不说了,还有大量的城防武器,以及城内的世家私兵帮忙。
    对了,太平郡可是有八大门阀的林家的!
    这样的力量,又是踞城而守,一伙流贼到底要有怎样通天的手段,才能在不足旬月的时间内破城?
    反正,成国公自己是想象不出来。
    “报信的信使提及有限,只说贼人动用了大批攻城武器,如大型的投石机。”军情局的负责人小声回答着成国公的提问。
    “投石机!”
    成国公主要负责对北面的勒拿王朝作战,一直没怎么关注过太平军,只当是普通的反贼,闻言不由吃了一惊。普通的流贼,哪里能造出这种攻城利器。那太平军究竟何方神圣,居然能弄到大批的抛石机?
    很多殿中的大臣,骤然听到这个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身处帝都中州,他们要管的是整个帝国的事务。太平郡山高水远,哪怕隆山府被破在中州已经引起过一次震动,仍旧有很多人没当回事。直到这一次,事情第二度闹到了太极殿上,连郡城都被破了,他们才真正意识到太平军的威胁。
    看到殿中很多大臣脸上的惊讶和迷茫,再加上负责军务的封武因为操劳过度感染风寒,没能上朝,一位前排的重臣主动站了出来。
    是陈三生。
    身为内政大臣,又是八大门阀的陈家人,自隆山被太平郡攻破后,陈三生就一直有关注太平军的情报。在场的大臣中,他对太平军发迹前后的了解应该是最多的,丝毫不比没上朝的封武差,开始给太极殿上的众臣和成国公乾太卓介绍太平军的情报。
    “太平匪军最早于八月初,在隆山府的长山镇起义。起因是……帝国为了筹备西北之战,命令赎买征调各地的牲畜。”
    他只淡淡说了一个开头,就让太极殿上的众臣骚动起来。
    有帝国战备署的大臣站了出来,指责道:“内政大臣的意思是,征调牲畜运送粮草以供西北之战,这个方案是错的了?而且,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帝国中枢有明确命令,各地官府必须以市价赎买吧?”
    “你说的不错。”陈三生瞥了他一眼,不动声色的道:“命令的确是这样没错,但是执行到太平郡的时候就走样了。沂城的官府不仅用极低的价格强行征调牲口,更在之后加征了子虚乌有的征西税,勒索地方百姓,以至激起民变,被贼首陈武利用,趁机煽动长山镇百姓作乱。”
    “那也是地方官府的错,跟西北之战有什么关系?”帝国战备署的大臣犹自不肯罢休,继续跟陈三生争辩。
    “两位,此争执暂且搁置,如何?”
    成国公缓缓开口,以他的威望,只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纷争,让陈三生得以继续。
    “贼首陈武,据军情局的紧急调查,应该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从其言行上看却绝非如此。对方对军务娴熟、心狠手辣,又熟知帝国情况。起兵之初就制造谣言,称隆山府有赈灾粮食二十万石被扣押不发,挑动百姓仇恨。又自立为天公将军,并写了太平义军讨伐乾元的檄文……”
    陈三生口才极好,站在这太极大殿上,滔滔不绝的将义军诸般事宜讲出。如何起兵、如何进攻沂城、鹿山,如何包围府城并围而不攻、在夏阳谷设伏等。除了一些细节上有出入外,所有陈武没有刻意封锁的消息,几乎都被陈三生讲了出来。
    有几处细节,就连乾元基先前阅读奏报时都没注意到。
    听完了陈三生的说明,太极殿中的众臣,才首次对太平匪军有了细致而又全面的了解,也清楚了占据近一郡之地的那伙反贼,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和威胁。至于规模同样不小的善友会,由于他们是在太平军起兵后才尾随响应的,名声被太平军压制,又有迹可循,是几十年前的闻香教余孽,反而被众臣不约而同的排到了次要位置。
    “既然早在近两个月前,隆山府就已经被破,武安警备旅团在夏阳谷中伏。为什么帝国不派兵平叛呢?”
    同朝听政的大皇子乾明德忍不住问了出来。
    “回皇子殿下,帝国在清河郡、安庆郡的兵力,已经大幅抽调到了西北,太平郡周围恰好处于兵力真空。不过,在不久前的西北之战结束后,清河军团的两个师团已经接到命令,在返程的途中会直接前往太平郡。”军情局的负责人开口说出了帝国的布置。
    “清河的军团吗?”
    成国公稍微想了想,不由暗暗摇了摇头。就算再怎么昼夜兼程,清河那两个军团现在应该还在西北的陇西郡那边赶路呢。想要抵达太平郡,最快也要来年一月,而且就算到了也至少要三五天休整才能投入战斗,可以说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难道就没有别的兵力了?
    陈三生的眼神,隐秘的跟乾元基交汇了一下,君臣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成国公的身份,显然是有资格知道其中真正布置的。只是在这太极殿上人多嘴杂,无论如何不能说。不然的话,必然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论和进谏,那样好好一个朝会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我只想问一句,奏报中有提到城中的世家如何吗?”
    陈三生的沉默中,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熟悉的声音,立即引起众人侧目。不是别人,正是曾经被很多大臣羡慕不已、如今却变成了幸灾乐祸的外务大臣,林家家主的亲弟弟——林安平!
    武安被包围的时候,林安平还在出使巴伦支公国的返程途中,才知道太平匪军的事不久。没想到这还没几天,令他感觉到天塌地陷的噩耗就传了过来。
    武安城居然被攻破了!
    八大开国就传承下来的门阀之一,堂堂的武安林家,难道就要从此除名了吗?
    其他的八大门阀,比如陈家、尉迟家、沈家、封家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兔死狐悲,并对那伙太平匪军起了深深的忌惮。当然,在想着如何尽快平叛的同时,他们也暗暗考虑着如何吞并、接管林家遗留下的庞大资源。
    同情过后,甚至立即就有人盯上了林安平外务大臣的位置。
    林安平的能力毋庸置疑,可要是没有林家在后面支持,想要坐稳这个位置也很难!
    “很抱歉……并没有详细的情报,或许后续的奏报中会提及。不过……”军情局的负责人犹豫着道:“看贼人在沂城、鹿山、隆山中所做的行为,无不是掠夺资源、清除贵族和富户、将百姓驱赶为流民。林家的财富天下闻名,只怕……”
    难以幸免四个字,他没能说出口。
    “林家的事,等准确的消息传来再说。朕现在想知道,面对太平郡眼下的局面,你们如何收场!”
    ………
    林安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从吵闹的太极殿朝会上走下来的。
    得知林家根基可能被毁,他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灵魂。虽说心里也不是没抱有一点期望,可军情局的分析他也听了,的确很有道理。就算林家仗着家中布置坚守一阵,帝国平叛大军迟迟不至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要被困死。
    “林家,果真是要亡了么?”
    这个念头闪过,林安平茫然的驻足停下,忍不住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林兄?”
    陈三生的声音隐隐从后面传了过来,林安平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对方正在快步朝自己这边赶来。
    “陈家这是要来看林某的笑话吗?”
    林安平失去了心气,说话自然也就没什么顾忌了,冲的要命。
    陈三生知道林安平现在心情,也不生气,赶过来将他拉到一边,看了看左右无人,低声道:“事情或许没林兄想的那么糟糕。”
    “内政大臣何出此言?”
    看到陈三生这明显知道什么的表情,林安平心中一震,立即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臂,用祈求的眼神看了过去。

章节目录

帝国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奥丁信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奥丁信使并收藏帝国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