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七将木匣子放在案头,得到许可之后,才打开木匣子。
李指挥使也很好奇木匣子里面的内容。宋安然交给他之后,他没有打开看过。
匣子里面装着一封信,以及一大叠银票。
刘小七亲自清点银票,然后告诉元康帝,“回禀陛下,里面共计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刚好是三十万两的两倍。宋安然这么做是什么意思?补偿吗?
元康帝冷笑一声,宋安然想得太简单了。莫非她以为堂堂天子,能用银子收买?真是笑话。
元康帝正要出言斥责宋安然,刘小七及时提醒,“陛下,这里还有一封信。陛下要过目吗?”
元康帝哼了一声,从刘小七手中接过信件,撕开一看,顿时愣住。
谁都不知道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大家只看到元康帝被信件内容惊住,满脸的讶异,甚至难掩激动之色。
李指挥使很好奇,宋安然使了什么灵丹妙药,效果竟然这样好。
刘小七同样好奇信件里面的内容。之前他还在担心宋安然的安危,如今看来事情已经出现了转机。就是不知道宋安然用什么话打动了元康帝。
元康帝放下信件,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不错,不错。”
究竟什么不错,大殿里的人除了元康帝之外,全都一头雾水。
元康帝笑呵呵的,示意刘小七掌灯。然后元康帝就着烛火,点燃了信件。
刘小七离得近,瞄了一眼,只看到信纸上面写着西北字样,还写了一个容。莫非是指容家?
刘小七赶紧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烧完了信纸,元康帝一脸的神清气爽。他命刘小七将木匣子里的银票收起来。
天下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即便贵为皇帝,依旧会有缺钱花的时候。
宋安然送来六十万两银子,这算是一种诚意。
元康帝笑呵呵,细想一下,就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挺有趣的。
宋安然情愿拿出六十万两白银,也不肯对顺安商行退让一步。可见宋安然这人气性很大,将面子看得很重。
按理说,宋安然不同顺安商行斗,大家相安无事的做生意,自然不会有什么损失。就算有损失,最多也就是几万十来万。比起六十万,那是小巫见大巫。
可是宋安然偏偏选择了损失银钱最多的办法,很明显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争这口气,她不惜拉颜宓下水,将事情闹到朝廷上。
宋安然这个人做事,还真是大手笔。
转念,元康帝又想起宋安然在信件中所说的内容,越发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有不输男子的气概。难怪当年永和帝那么重视宋安然。可见这个女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元康帝心情舒坦了,第二天的早朝,都是笑呵呵的。
这日早朝,元康帝对宁家同颜家的争斗做出了裁决。
宁家三老爷身为官员,亲自率人打砸四海商行,此举有辱朝廷官员的形象。元康帝直接下旨罢官,将宁三老爷给撸了。从今以后,宁三老爷没有官职在身,就成了一个白身。
至于内务府,从上到下大换血。
四海商行赔偿顺安商行三万两,用作汤药费。
颜宓纵亲兵打砸顺安商行,罚俸一年。凡是参与打砸的亲兵,全部杖责二十辊。
至于躲在幕后的宋安然,元康帝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起过。大家也很有默契的忘了宋安然这个人。
官员们的想法很简单,宋子期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大家都要给宋大人面子,自然不能将宋大人的宝贝闺女牵连进来。
一场大风波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
表面看起来,元康帝是各打五十大板,两家都没讨到好处。但是细想就会发现,宁家损失比颜家损失大多了。宁三老爷不仅丢了官,而且之前顺安商行损失了几十万两,也没办法找补回来。
可是谁又知道,宋安然早就将这些损失,双倍补偿给了元康帝。比下面的人层层贪墨,最后落到元康帝手上只剩下可怜的三五成强多了。
这也是元康帝满意宋安然的一点。很显然宋安然很懂得讨好人。而且做事不留痕迹,简直完美。
处置一下,宁三老爷差点气疯过去。
心里暗骂元康帝没病吧,竟然包庇四海商行还有颜宓两口子。
同样想不明白的还有宁皇后。她确认昨天晚上她已经说动了元康帝,当时元康帝的神情分明是要严惩颜家和四海商行。为何过了一个晚上,事情就全变了。
宁皇后想不通,就让裴公公去打探消息。从元康帝昨晚离开坤宁宫到今早早朝,期间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要打听清楚。
裴公公深觉压力山大。只是宁皇后有令,他只能照办。
裴公公用了各种手段,还托了人情,花了银钱,才打听出来昨晚锦衣卫的李指挥使曾偷偷进宫。进宫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木匣子,等出宫的时候,木匣子已经不见了。
紧接着裴公公又打听到,锦衣卫李指挥使同宋安然私下里有联系,两人的关系貌似不错。
裴公公甚至打听到,当年李指挥使还不是指挥使,只是一个镇抚使的时候,就能拿出数十万两银子出来走关系。最后靠着这些银子开道,才能坐上指挥使的位置。
裴公公深想一番,很快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关节。
京城内,能轻轻松松拿出数十万两银子来投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镇抚使,这样的人很少。宋安然的嫌疑最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昨晚李指挥使会偷偷进宫,肯定是为了宋安然说情。
裴公公赶紧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禀报给宁皇后。
宁皇后得知宋安然早在永和朝的时候,就已经买通了姓李的,甚至亲自出钱将姓李的扶持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李指挥使也很好奇木匣子里面的内容。宋安然交给他之后,他没有打开看过。
匣子里面装着一封信,以及一大叠银票。
刘小七亲自清点银票,然后告诉元康帝,“回禀陛下,里面共计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刚好是三十万两的两倍。宋安然这么做是什么意思?补偿吗?
元康帝冷笑一声,宋安然想得太简单了。莫非她以为堂堂天子,能用银子收买?真是笑话。
元康帝正要出言斥责宋安然,刘小七及时提醒,“陛下,这里还有一封信。陛下要过目吗?”
元康帝哼了一声,从刘小七手中接过信件,撕开一看,顿时愣住。
谁都不知道信件上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大家只看到元康帝被信件内容惊住,满脸的讶异,甚至难掩激动之色。
李指挥使很好奇,宋安然使了什么灵丹妙药,效果竟然这样好。
刘小七同样好奇信件里面的内容。之前他还在担心宋安然的安危,如今看来事情已经出现了转机。就是不知道宋安然用什么话打动了元康帝。
元康帝放下信件,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不错,不错。”
究竟什么不错,大殿里的人除了元康帝之外,全都一头雾水。
元康帝笑呵呵的,示意刘小七掌灯。然后元康帝就着烛火,点燃了信件。
刘小七离得近,瞄了一眼,只看到信纸上面写着西北字样,还写了一个容。莫非是指容家?
刘小七赶紧低头,不敢多看一眼。
烧完了信纸,元康帝一脸的神清气爽。他命刘小七将木匣子里的银票收起来。
天下没有人会嫌弃钱多,即便贵为皇帝,依旧会有缺钱花的时候。
宋安然送来六十万两银子,这算是一种诚意。
元康帝笑呵呵,细想一下,就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挺有趣的。
宋安然情愿拿出六十万两白银,也不肯对顺安商行退让一步。可见宋安然这人气性很大,将面子看得很重。
按理说,宋安然不同顺安商行斗,大家相安无事的做生意,自然不会有什么损失。就算有损失,最多也就是几万十来万。比起六十万,那是小巫见大巫。
可是宋安然偏偏选择了损失银钱最多的办法,很明显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争这口气,她不惜拉颜宓下水,将事情闹到朝廷上。
宋安然这个人做事,还真是大手笔。
转念,元康帝又想起宋安然在信件中所说的内容,越发觉着宋安然这人做事有不输男子的气概。难怪当年永和帝那么重视宋安然。可见这个女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元康帝心情舒坦了,第二天的早朝,都是笑呵呵的。
这日早朝,元康帝对宁家同颜家的争斗做出了裁决。
宁家三老爷身为官员,亲自率人打砸四海商行,此举有辱朝廷官员的形象。元康帝直接下旨罢官,将宁三老爷给撸了。从今以后,宁三老爷没有官职在身,就成了一个白身。
至于内务府,从上到下大换血。
四海商行赔偿顺安商行三万两,用作汤药费。
颜宓纵亲兵打砸顺安商行,罚俸一年。凡是参与打砸的亲兵,全部杖责二十辊。
至于躲在幕后的宋安然,元康帝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起过。大家也很有默契的忘了宋安然这个人。
官员们的想法很简单,宋子期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着。大家都要给宋大人面子,自然不能将宋大人的宝贝闺女牵连进来。
一场大风波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
表面看起来,元康帝是各打五十大板,两家都没讨到好处。但是细想就会发现,宁家损失比颜家损失大多了。宁三老爷不仅丢了官,而且之前顺安商行损失了几十万两,也没办法找补回来。
可是谁又知道,宋安然早就将这些损失,双倍补偿给了元康帝。比下面的人层层贪墨,最后落到元康帝手上只剩下可怜的三五成强多了。
这也是元康帝满意宋安然的一点。很显然宋安然很懂得讨好人。而且做事不留痕迹,简直完美。
处置一下,宁三老爷差点气疯过去。
心里暗骂元康帝没病吧,竟然包庇四海商行还有颜宓两口子。
同样想不明白的还有宁皇后。她确认昨天晚上她已经说动了元康帝,当时元康帝的神情分明是要严惩颜家和四海商行。为何过了一个晚上,事情就全变了。
宁皇后想不通,就让裴公公去打探消息。从元康帝昨晚离开坤宁宫到今早早朝,期间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要打听清楚。
裴公公深觉压力山大。只是宁皇后有令,他只能照办。
裴公公用了各种手段,还托了人情,花了银钱,才打听出来昨晚锦衣卫的李指挥使曾偷偷进宫。进宫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木匣子,等出宫的时候,木匣子已经不见了。
紧接着裴公公又打听到,锦衣卫李指挥使同宋安然私下里有联系,两人的关系貌似不错。
裴公公甚至打听到,当年李指挥使还不是指挥使,只是一个镇抚使的时候,就能拿出数十万两银子出来走关系。最后靠着这些银子开道,才能坐上指挥使的位置。
裴公公深想一番,很快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关节。
京城内,能轻轻松松拿出数十万两银子来投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镇抚使,这样的人很少。宋安然的嫌疑最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昨晚李指挥使会偷偷进宫,肯定是为了宋安然说情。
裴公公赶紧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禀报给宁皇后。
宁皇后得知宋安然早在永和朝的时候,就已经买通了姓李的,甚至亲自出钱将姓李的扶持到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顿时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