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很难,但文字和语言,以及传说,都是可以人为干涉的。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统一度量衡等事?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必须的。
其实除了少数朝代,大部分朝代都知道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对统治的好处。这并不是说要让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达到什么高度,会识字,能明理,在封建社会而言,就差不多了。
教化之功,是古代地方官很重要的功劳。
对于太子这种统治者而言,民众认识统一的文字,不但有利于政令实施,有利于政策推广,还有利于民众对这个朝代心理上的认同感。一旦心理上认同,在没被逼到绝路上时,地方豪族再想搞分裂,民众内心是不认同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反抗,但朝廷想要平乱时,会少许多事。
可中华民族的文字,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甚至在宿谊看来,连之一都可以去掉了。要推广文字,很是有些困难。
太子听了宿谊的话之后,对推广文字一事十分感兴趣,他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两点,和宿谊的想法一样。
第一点,就是简化现在的文字。现在文字是隶书,许多读书人已经自发的开始改变“隶书”,将其变得更简化。
宿谊曾经听人讲过汉字的历史。汉字不仅仅是新华国建立的时候被简化,从古至今,它一直都在被简化。从纂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这并仅仅是字体的改变,文字的结构也有改变,这改变就是逐渐简化的过程。
这些都是文化人们一代一代推动的。读书人是迂腐的这个概念,因为清朝而被许多人植入心中。但其实甚至明朝,读书人都不是迂腐的。明朝甚至已经出现内阁的雏形,他们的读书人也是文武双全,许多名将也是大文人。
古代的文人们一直都在进步,从文字的改革上就可以看出。这文字的改革,都并非最先源自于朝廷从上而下的政令,而是书法家们自己改革创造,然后才被朝廷推广。
楷书很早就出现了,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但还未替代隶书作为官方文字。
太子自己很喜欢,且也擅长楷书,他认为楷书比隶书更为简洁,易于推广。若是要向民众推广文字,将楷书作为官方正式文字是可行之策,也是易于推广之策。
而在推广之时,太子认为,应该进一步简化如今文字。这样就到了太子想到的第二点,编纂字典。
字典,或者说词典,这个时候叫字书。最早的有字书功能的书籍为《尔雅》。《尔雅》书如其名,就是规范语言,使其符合“雅言”。
第一本系统的字书,为东汉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
《说文解字》为蒙童必学的课程。太子认为,若是要改革字体,定要重新编纂一本字书。
宿谊不断点头。
简化文字,编纂字典等等,他都想过,但这是基于他现代人的理解,觉得应该这样做。太子则是直接站在统治者角度,基于现在的社会,提出这种理论,宿谊心中连连感叹。
如果不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教育和信息大爆炸,宿谊认为,自己比起太子,差得太远了。
谁说古人是傻子?现代人,也就是眼界宽一些。这还得是本身受过良好教育,且见识较广的现代人。
太子提出这两点之后,宿谊觉得自己好似帮不上什么忙,提不出什么意见。他绞尽脑汁,终于提出几点意见,挽回了作为大哥的面子。
宿谊道:“字书可以编两部,一部是给读书人看的,尽可能详细。一部是给不识字的老百姓学习的,尽可能的简略。只要有常用含义即可。而且字书的字的诠释和词的诠释应该分开,嗯,就叫字典和词典如何?”
太子想了想,道:“读音是否应该也单独列出来?”
宿谊有了过往记忆之后,也就知道了这个世界如何学习的文字的读音。这个时代教导读音用的是切字法,即一个字代表声母,一个字代表韵母。
罗马字母音韵表是为了和国外接轨,宿谊在考虑,要不要现在拿出来。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来之后,阿拉伯数字很快就替代文字书写的数字,从青州开始往外推广。若是他拿出字母表,以他的声望,要推广也算容易。
但切字法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比较复杂,在这个时代却是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见过字母。
宿谊思考之后,觉得音韵表的确必须单独列出,而且应该规范。但简化切字法就可以了。即像日本简化中国的切字法那样,用比较简洁的偏旁,用来固定标注读音。华国后世的罗马音音韵表,可以用简化字或者偏旁替代。
古代的音韵标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标注音调。新的音韵表,可以将音调标志出来。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是必须推广的。
现在的断句,都是直接空格。若是誊抄,很容易有错漏。
至于为什么古代没有出现标点符号,宿谊猜测,很可能是毛笔不容易打符号。有碍于书面整洁性。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书法作品,也不会打标点。都是以提行或者空格来标注。
但手写的文字用毛笔写标点符号比较难看,但宿谊现在已经在推行印刷术,印刷的书籍上是可以有标点符号的。而告示啊政令啊什么的,对字句准确性的要求,比美观性高得多,也最好是用上标点符号。
宿谊还准备推广硬笔。文化人用毛笔就成了,但普通老百姓不求什么书法美观艺术性,就求一个得用。硬笔在民间推广是可行的。
若是遇上一个文人,宿谊此话可能会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认为玷污了书法。
但太子是统治者的思想,且对宿谊又极其信任,他略一思索,就认为这事可行。
硬笔书写的事,从朝廷硬性推广肯定有问题,太子和宿谊商量后,觉得可以先从民间开始推广,让那些下仆或者市井中人先用,若是好用,渐渐他们自己就会推广开来。
而那些大文人们是不会在意市间小民用什么书写工具。
除了文字之外,宿谊所说的“传说”“神话”等,也让太子开拓了思维。
上层阶级信鬼神,又不信鬼神。他们有时候会忌惮,有时候又会鄙夷轻视。而越愚昧的人,神异之事在他们心中就越发重要。
比起历史书,他们或许更相信民间传说。
若是大家相信一样的传说,相信同样的来源,那么心理上认同感自然也会提高。
这点宿谊表示他可以提供小说,咳咳,传说支持。洪荒流小说,又可以拿出来用一用了。
太子和宿谊相谈甚欢,蜡烛都换了几根,直到天蒙蒙亮,两人才入睡。
这次太子如愿以偿,可以跟宿谊躺一个被窝。
................................
太子在宿谊这里腻歪了一天,然后被皇帝催促赶快跟我滚回来,才念念不舍的离开。
回到宫中之后,太子将和宿谊所讨论之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完之后,忍不住敲了太子的脑袋:“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何不昨日回来?”
太子嘴里道:“儿子知错。”心里却想,今日说和昨日说又有何区别?本就不是马上就能做成的事。父皇分明是嫉妒自己能见到大哥,他不能出宫。
皇帝又骂了太子几句,然后才和太子继续讨论此事。
皇帝一听就知道那所谓“打土豪分田地”的功效,实际上在他到处征战,建立昱朝过程中,也多次用到此方法,只是没有这么鲜明的提出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太子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样,也可能是太子在传话的时候,没有说的那么详细,太子所想到的土地兼并的事,皇帝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皇帝对教化十分感兴趣,宿谊所说的印刷术早就给了他一份,他还没想好怎么用。他本来准备等宿谊回京之后交给宿谊决定,或者将此给慕晏,让其成为慕晏的功劳。现在宿谊已经回来了,就可以让宿谊着手去做了。
至于宿谊不能露面,这事简单。以前宿谊要做的事,是借慕晏的名义,现在借太子的名义就好了。太子也长大了,需要有功劳和声望傍身了。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他自己的皇帝生涯没当多久,现在皇帝还是尽心尽力的想要给太子造势,并未像其他皇帝那样,猜忌太子,压制太子。
不过就算是猜忌太子的那些帝王在最初的时候,都对太子非常好,乐于给自己的继承人造势,让其成长。只是当继承人成长起来,自己又老去了,就会开始猜忌了。
但并非所有帝王都会从猜忌自己的继承人。皇帝不知道是哪种人,但至少现在他是希望太子快快成长起来。
教化字体,编纂字书,创造新的音韵表的事,皇帝本想交给太子,太子拒绝了。
“此事必须要父皇亲自做,才会更有利。”太子道,“即使儿子,威信也不够。”
皇帝本以为太子是认为此事难度太大,在听太子所言之后,他也觉言之有理。文字改革一事,的确要皇帝亲自督促,才会顺利。
毕竟是读书人的事,而有时候读书人非常顽固。
不过虽然说是皇帝牵头,其实也只是名义上而已,最后具体事情,还是交给太子安排。太子也欣然接受,不过表示若是二弟有空的话,希望两兄弟一起努力。毕竟事情很多。而且太子觉得,可以将几大世家一些倾向于皇室,不赞同世族以家族为主的观念的人也拉进来,还有一些学问好,但是政事上不怎么给力,但在民间十分有声望的“名士”们也可以加入。
皇帝不断点头,十分欣慰。太子的确长大了。
这件事好好操作,的确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比如他最头疼的,屁事不懂,就喜欢乱指手画脚,偏偏在世间十分有名的各种“名士大家”。
皇帝为了昱朝的声望,为了自己“求贤”的名声,用高规格的仪式将那些名士贤者迎接入京,让他们做官。但这些人学问好,不一定政事上就给力,而他们许多人都很固执,让皇帝十分头疼。
编书的话,的确是这些人很适合的位置,既可以杜绝他们对政务上不懂装懂的指手画脚,还能物尽其用。
皇帝和太子为此事讨论许久后,才说起刺杀宿谊一事。
不仅仅是宿谊,易苒的行迹也已经暴露,且多次遭遇刺杀。
不过在昱朝的管辖内,易苒自己武力值也很强,他可是打死过老虎的人,即使有侍卫帮忙,也可见得他的武力值。
所以易苒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没有问题,不代表皇帝没有震怒,不会追究。
太子说起宿谊被刺杀一事,也是心中杀意顿生。若不是宿谊劝着,他理智上也约束着,太子甚至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可能会刺杀宿谊之人一个个找其他事弄死。
不过太子也不需要忍耐多久。待慕晏班师回朝,京中军力更加充沛之后,皇帝就会对一些人发难了。
现在主力毕竟还未到位,皇帝可用的兵力不多,需要考虑别人狗急跳墙之后自身安全。
本来,皇帝还想再修养几年。打仗这种劳民伤财的事,需要休养生息。
但以宿谊的点子,以战养战,皇帝就不用担心这次打高句丽的战斗会给昱朝带来损失。
俘虏高句丽的官员之后,慕晏听从了宿谊的建议,专门去找到了高句丽已经开采出来的各类矿产,以及各地特产的图志。
有这些资料,昱朝不但能弥补战争给昱朝带来的损失,还会得到更多好处。
而高句丽的土地也很适合种玉米等作物,待明年,粮食也会更加充足。
至于那些药材木材之类,虽然贵重,但都算小事了。
打仗居然能获得这么多好处,皇帝本来就好战的心忍不住蠢蠢欲动。不过他也知道,虽然有好处,但也需要消化了再说其他的。
现在他需要将高句丽的战果消化了,该种粮食和棉花的地方全种上,该开采的矿产都开采了,待这些都转化成昱朝的国力之后,再说其他的。
高句丽和昱朝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高句丽对扶余的战争。本来皇帝觉得自己力所不逮,占太多“蛮荒之地”也吃不下,不如还给扶余,换些名声。
后来皇帝在跟宿谊和慕晏通信之后,觉得,还可以,但是不能白还。比如用金银换,比如商量一下每年的进贡。咱们昱朝为了你们扶余流血牺牲,怎么也得有点补偿吧?
现在皇帝觉得,这点地,昱朝还是吃得下的,咱们还是不还了吧。
你扶余不满意,来打我啊?我们凭本事从高句丽吃下的东西,又不是打你们得来的,凭什么给你们?
宿谊在得知皇帝的决定之后,心中有一瞬间的无语。
不过在战争上,在国与国的利益上,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愤怒,但实际上理智的人都明白,其实这之间若不涉及屠杀剥削,那么就并非是什么正义不正义的事,不过是立场不同而已。
就像是这次高句丽的战争,对许多高句丽而言,就是不义之战。虽然咱高句丽打了本属于你们昱朝的地盘,打了你们昱朝的属国,但也不该把咱全灭了啊,给个教训不就成了吗?
但在昱朝看来,这就是正义之战。
宿谊虽然自认为很善良,但是在这种国家利益面前,善良顶个屁用。
若是能对国家有益,若是能对民众有益,他就算被写在历史书中被人天天骂又如何?
不过华国的历史书估计不会骂他,其他国家的历史书应该会骂吧。
妖道?嗯,这称号不错。
第137章
秦始皇为什么要做统一度量衡等事?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所必须的。
其实除了少数朝代,大部分朝代都知道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对统治的好处。这并不是说要让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达到什么高度,会识字,能明理,在封建社会而言,就差不多了。
教化之功,是古代地方官很重要的功劳。
对于太子这种统治者而言,民众认识统一的文字,不但有利于政令实施,有利于政策推广,还有利于民众对这个朝代心理上的认同感。一旦心理上认同,在没被逼到绝路上时,地方豪族再想搞分裂,民众内心是不认同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会反抗,但朝廷想要平乱时,会少许多事。
可中华民族的文字,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甚至在宿谊看来,连之一都可以去掉了。要推广文字,很是有些困难。
太子听了宿谊的话之后,对推广文字一事十分感兴趣,他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两点,和宿谊的想法一样。
第一点,就是简化现在的文字。现在文字是隶书,许多读书人已经自发的开始改变“隶书”,将其变得更简化。
宿谊曾经听人讲过汉字的历史。汉字不仅仅是新华国建立的时候被简化,从古至今,它一直都在被简化。从纂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这并仅仅是字体的改变,文字的结构也有改变,这改变就是逐渐简化的过程。
这些都是文化人们一代一代推动的。读书人是迂腐的这个概念,因为清朝而被许多人植入心中。但其实甚至明朝,读书人都不是迂腐的。明朝甚至已经出现内阁的雏形,他们的读书人也是文武双全,许多名将也是大文人。
古代的文人们一直都在进步,从文字的改革上就可以看出。这文字的改革,都并非最先源自于朝廷从上而下的政令,而是书法家们自己改革创造,然后才被朝廷推广。
楷书很早就出现了,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但还未替代隶书作为官方文字。
太子自己很喜欢,且也擅长楷书,他认为楷书比隶书更为简洁,易于推广。若是要向民众推广文字,将楷书作为官方正式文字是可行之策,也是易于推广之策。
而在推广之时,太子认为,应该进一步简化如今文字。这样就到了太子想到的第二点,编纂字典。
字典,或者说词典,这个时候叫字书。最早的有字书功能的书籍为《尔雅》。《尔雅》书如其名,就是规范语言,使其符合“雅言”。
第一本系统的字书,为东汉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它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字义、字形、字音进行全面诠释。
《说文解字》为蒙童必学的课程。太子认为,若是要改革字体,定要重新编纂一本字书。
宿谊不断点头。
简化文字,编纂字典等等,他都想过,但这是基于他现代人的理解,觉得应该这样做。太子则是直接站在统治者角度,基于现在的社会,提出这种理论,宿谊心中连连感叹。
如果不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教育和信息大爆炸,宿谊认为,自己比起太子,差得太远了。
谁说古人是傻子?现代人,也就是眼界宽一些。这还得是本身受过良好教育,且见识较广的现代人。
太子提出这两点之后,宿谊觉得自己好似帮不上什么忙,提不出什么意见。他绞尽脑汁,终于提出几点意见,挽回了作为大哥的面子。
宿谊道:“字书可以编两部,一部是给读书人看的,尽可能详细。一部是给不识字的老百姓学习的,尽可能的简略。只要有常用含义即可。而且字书的字的诠释和词的诠释应该分开,嗯,就叫字典和词典如何?”
太子想了想,道:“读音是否应该也单独列出来?”
宿谊有了过往记忆之后,也就知道了这个世界如何学习的文字的读音。这个时代教导读音用的是切字法,即一个字代表声母,一个字代表韵母。
罗马字母音韵表是为了和国外接轨,宿谊在考虑,要不要现在拿出来。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来之后,阿拉伯数字很快就替代文字书写的数字,从青州开始往外推广。若是他拿出字母表,以他的声望,要推广也算容易。
但切字法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比较复杂,在这个时代却是更容易被人接受。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见过字母。
宿谊思考之后,觉得音韵表的确必须单独列出,而且应该规范。但简化切字法就可以了。即像日本简化中国的切字法那样,用比较简洁的偏旁,用来固定标注读音。华国后世的罗马音音韵表,可以用简化字或者偏旁替代。
古代的音韵标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标注音调。新的音韵表,可以将音调标志出来。
除此之外,标点符号是必须推广的。
现在的断句,都是直接空格。若是誊抄,很容易有错漏。
至于为什么古代没有出现标点符号,宿谊猜测,很可能是毛笔不容易打符号。有碍于书面整洁性。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书法作品,也不会打标点。都是以提行或者空格来标注。
但手写的文字用毛笔写标点符号比较难看,但宿谊现在已经在推行印刷术,印刷的书籍上是可以有标点符号的。而告示啊政令啊什么的,对字句准确性的要求,比美观性高得多,也最好是用上标点符号。
宿谊还准备推广硬笔。文化人用毛笔就成了,但普通老百姓不求什么书法美观艺术性,就求一个得用。硬笔在民间推广是可行的。
若是遇上一个文人,宿谊此话可能会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认为玷污了书法。
但太子是统治者的思想,且对宿谊又极其信任,他略一思索,就认为这事可行。
硬笔书写的事,从朝廷硬性推广肯定有问题,太子和宿谊商量后,觉得可以先从民间开始推广,让那些下仆或者市井中人先用,若是好用,渐渐他们自己就会推广开来。
而那些大文人们是不会在意市间小民用什么书写工具。
除了文字之外,宿谊所说的“传说”“神话”等,也让太子开拓了思维。
上层阶级信鬼神,又不信鬼神。他们有时候会忌惮,有时候又会鄙夷轻视。而越愚昧的人,神异之事在他们心中就越发重要。
比起历史书,他们或许更相信民间传说。
若是大家相信一样的传说,相信同样的来源,那么心理上认同感自然也会提高。
这点宿谊表示他可以提供小说,咳咳,传说支持。洪荒流小说,又可以拿出来用一用了。
太子和宿谊相谈甚欢,蜡烛都换了几根,直到天蒙蒙亮,两人才入睡。
这次太子如愿以偿,可以跟宿谊躺一个被窝。
................................
太子在宿谊这里腻歪了一天,然后被皇帝催促赶快跟我滚回来,才念念不舍的离开。
回到宫中之后,太子将和宿谊所讨论之事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完之后,忍不住敲了太子的脑袋:“这么重要的事,你为何不昨日回来?”
太子嘴里道:“儿子知错。”心里却想,今日说和昨日说又有何区别?本就不是马上就能做成的事。父皇分明是嫉妒自己能见到大哥,他不能出宫。
皇帝又骂了太子几句,然后才和太子继续讨论此事。
皇帝一听就知道那所谓“打土豪分田地”的功效,实际上在他到处征战,建立昱朝过程中,也多次用到此方法,只是没有这么鲜明的提出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章程。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太子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样,也可能是太子在传话的时候,没有说的那么详细,太子所想到的土地兼并的事,皇帝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皇帝对教化十分感兴趣,宿谊所说的印刷术早就给了他一份,他还没想好怎么用。他本来准备等宿谊回京之后交给宿谊决定,或者将此给慕晏,让其成为慕晏的功劳。现在宿谊已经回来了,就可以让宿谊着手去做了。
至于宿谊不能露面,这事简单。以前宿谊要做的事,是借慕晏的名义,现在借太子的名义就好了。太子也长大了,需要有功劳和声望傍身了。
或许是太子还年轻,或许是他自己的皇帝生涯没当多久,现在皇帝还是尽心尽力的想要给太子造势,并未像其他皇帝那样,猜忌太子,压制太子。
不过就算是猜忌太子的那些帝王在最初的时候,都对太子非常好,乐于给自己的继承人造势,让其成长。只是当继承人成长起来,自己又老去了,就会开始猜忌了。
但并非所有帝王都会从猜忌自己的继承人。皇帝不知道是哪种人,但至少现在他是希望太子快快成长起来。
教化字体,编纂字书,创造新的音韵表的事,皇帝本想交给太子,太子拒绝了。
“此事必须要父皇亲自做,才会更有利。”太子道,“即使儿子,威信也不够。”
皇帝本以为太子是认为此事难度太大,在听太子所言之后,他也觉言之有理。文字改革一事,的确要皇帝亲自督促,才会顺利。
毕竟是读书人的事,而有时候读书人非常顽固。
不过虽然说是皇帝牵头,其实也只是名义上而已,最后具体事情,还是交给太子安排。太子也欣然接受,不过表示若是二弟有空的话,希望两兄弟一起努力。毕竟事情很多。而且太子觉得,可以将几大世家一些倾向于皇室,不赞同世族以家族为主的观念的人也拉进来,还有一些学问好,但是政事上不怎么给力,但在民间十分有声望的“名士”们也可以加入。
皇帝不断点头,十分欣慰。太子的确长大了。
这件事好好操作,的确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比如他最头疼的,屁事不懂,就喜欢乱指手画脚,偏偏在世间十分有名的各种“名士大家”。
皇帝为了昱朝的声望,为了自己“求贤”的名声,用高规格的仪式将那些名士贤者迎接入京,让他们做官。但这些人学问好,不一定政事上就给力,而他们许多人都很固执,让皇帝十分头疼。
编书的话,的确是这些人很适合的位置,既可以杜绝他们对政务上不懂装懂的指手画脚,还能物尽其用。
皇帝和太子为此事讨论许久后,才说起刺杀宿谊一事。
不仅仅是宿谊,易苒的行迹也已经暴露,且多次遭遇刺杀。
不过在昱朝的管辖内,易苒自己武力值也很强,他可是打死过老虎的人,即使有侍卫帮忙,也可见得他的武力值。
所以易苒那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没有问题,不代表皇帝没有震怒,不会追究。
太子说起宿谊被刺杀一事,也是心中杀意顿生。若不是宿谊劝着,他理智上也约束着,太子甚至想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可能会刺杀宿谊之人一个个找其他事弄死。
不过太子也不需要忍耐多久。待慕晏班师回朝,京中军力更加充沛之后,皇帝就会对一些人发难了。
现在主力毕竟还未到位,皇帝可用的兵力不多,需要考虑别人狗急跳墙之后自身安全。
本来,皇帝还想再修养几年。打仗这种劳民伤财的事,需要休养生息。
但以宿谊的点子,以战养战,皇帝就不用担心这次打高句丽的战斗会给昱朝带来损失。
俘虏高句丽的官员之后,慕晏听从了宿谊的建议,专门去找到了高句丽已经开采出来的各类矿产,以及各地特产的图志。
有这些资料,昱朝不但能弥补战争给昱朝带来的损失,还会得到更多好处。
而高句丽的土地也很适合种玉米等作物,待明年,粮食也会更加充足。
至于那些药材木材之类,虽然贵重,但都算小事了。
打仗居然能获得这么多好处,皇帝本来就好战的心忍不住蠢蠢欲动。不过他也知道,虽然有好处,但也需要消化了再说其他的。
现在他需要将高句丽的战果消化了,该种粮食和棉花的地方全种上,该开采的矿产都开采了,待这些都转化成昱朝的国力之后,再说其他的。
高句丽和昱朝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高句丽对扶余的战争。本来皇帝觉得自己力所不逮,占太多“蛮荒之地”也吃不下,不如还给扶余,换些名声。
后来皇帝在跟宿谊和慕晏通信之后,觉得,还可以,但是不能白还。比如用金银换,比如商量一下每年的进贡。咱们昱朝为了你们扶余流血牺牲,怎么也得有点补偿吧?
现在皇帝觉得,这点地,昱朝还是吃得下的,咱们还是不还了吧。
你扶余不满意,来打我啊?我们凭本事从高句丽吃下的东西,又不是打你们得来的,凭什么给你们?
宿谊在得知皇帝的决定之后,心中有一瞬间的无语。
不过在战争上,在国与国的利益上,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愤怒,但实际上理智的人都明白,其实这之间若不涉及屠杀剥削,那么就并非是什么正义不正义的事,不过是立场不同而已。
就像是这次高句丽的战争,对许多高句丽而言,就是不义之战。虽然咱高句丽打了本属于你们昱朝的地盘,打了你们昱朝的属国,但也不该把咱全灭了啊,给个教训不就成了吗?
但在昱朝看来,这就是正义之战。
宿谊虽然自认为很善良,但是在这种国家利益面前,善良顶个屁用。
若是能对国家有益,若是能对民众有益,他就算被写在历史书中被人天天骂又如何?
不过华国的历史书估计不会骂他,其他国家的历史书应该会骂吧。
妖道?嗯,这称号不错。
第1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