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山回到京师已是秋日时分了,相比辽东和蒙古,秋日的京师依旧有些炎热,似乎夏天还不愿意那么早就离去。
一走就是三年的时间,京师在董大山的眼里是既熟悉又陌生。
作为前军机大臣,辽东统帅,堂堂卫国公,凯旋而归的董大山回京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其实董大山不想这么高调,他原本也没有摆排场的心思,可是这一次归京是大胜而归,作为收复辽东,击败科尔沁和怡亲王部的功臣,这场胜利足以让大明为之骄傲和自豪,无论于公于私,董大山都不可能低调回京,而皇帝朱怡成也破天荒地携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这一日,整个京师都喜气洋洋,甚至比前些时候皇帝嫁女卫国公府迎亲还来得热闹。
面对这样的排场和礼遇,董大山显得有些惶恐,他不等到近前就跳下马来徒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等候自己的朱怡成跪拜。
原本,朱怡成还准备亲自为凯旋而归的卫国公牵马入城,以示荣耀。可董大山却死活不肯,任凭他人相劝就是再不上马,无奈之下朱怡成只是作罢,拉起董大山的手同他并肩入城,当入城的时候,整个京师顿时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所有人高呼万岁,为大明,为皇帝所贺。
当日,朱怡成在皇宫设宴,为董大山洗尘。宴后,朱怡成请董大山去偏殿小坐,董大山自然应允,随着朱怡成来到了他极为熟悉的偏殿。
“董卿一去三年,着实是辛苦了。”坐下,等内侍上了茶,朱怡成微笑着先说道。
“臣不辛苦,臣只是做了臣应该做的事。”董大山连忙回道。
朱怡成摆摆手,说道:“孩子们的事办得急了些,原本应该是等董卿回来后再办的,但是两个孩子的实习安排早就确定好了,就是朕也不方便为了这事调整时日,所以只能委屈孩子们了,另外也委屈董卿了。”
董大山听朱怡成这么说连忙回道:“臣明白,臣哪里有什么委屈,皇爷恩典臣感激还来不及呢,何况这么安排也好,臣并无意见。”
这件事董大山是知道的,按理说卫国公二子和皇帝大公主成婚,作为卫国公的董大山应该是成亲双方的主要一员,可毕竟当时董大山人不在京师,蒙古那边的战况正到了关键时刻,董大山无法脱身前来。
根据董华和朱清研两人的实习安排,董华是入外交部,并被驻派欧洲至法兰西帝国首都巴黎为公使秘书。而朱清研是进太平洋舰队实习,她暂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一艘战舰上担任辅助工作。
两人的实习去向是早就安排好的,同样也是他们两人所期望的。而且外交部和太平洋舰队都是特殊部门,报道有着条例和要求。所以根据时间安排,董华和朱清研都必须在八月一日(农历)前报道,并且按照外交部和太平洋舰队的安排一个前往欧洲,另一个上舰先去琉球,然后再由北海道至新明的航道进行跨洋远行。
董大山回京的时间已是八月五日,所以当他抵达京师的时候董华和朱清研已经离开了,这对刚刚成婚没几天的小夫妻就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一次团聚。
虽然有些遗憾没有在场,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公主的婚礼,不过董大山也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作为前线统帅根本就脱不了身,而且孩子们的事也是极为要紧,所以婚事先办很是正常,现在听朱怡成特意为此向自己解释,董大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激。
说完了这件事,朱怡成询问起了董大山关于蒙古战事的情况。
虽然蒙古战事一直有战报发往京师,不过董大山作为最高指挥官自然比战报里的那些东西更为了解,何况朱怡成还有一些细节要向董大山询问。
当即,董大山详细地向朱怡成讲述他在辽东之时对蒙古之战的判断、谋划和后来的战况等等。
朱怡成认真听着,时不时插口问了些细节,等董大山回答后继续聆听。
这一说就是整整一个时辰,直到董大山说的口干舌燥这才讲完。
“董卿辛苦了,董卿的谋划的确不错,而且执行的极为到位,此战后蒙古各部虽不能说元气大伤,但也有些伤筋动骨,更要紧的是经此一战,蒙古各部同我大明的联系更为亲近,而同鄂尔泰那边却略有疏远,这都是董卿之功啊!”
朱怡成亲手为董大山的茶盏里加满了茶水,示意他喝几口润润嗓子,同时略有感慨的说道。
“臣如此做也是皇爷的布局所在,如无皇爷高瞻远目,臣也是无能为力。”董大山谦虚地回到。
“你呀你,怎么几年不见就变得如此谦虚了?这可不是当年的你了。”朱怡成哑然失笑,抬手指着董大山摇头道。
“回皇爷,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当年臣年轻气盛,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而如此的臣已是年老了,您看,臣都是满头白发,这人年龄大了怎么可能和年轻时候那样不懂事呢?何况臣这并非是什么谦虚,实是臣的肺腑之言啊!”
董大山微笑着回答道,同时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下意识地望过去,虽然董大山倒也不是什么满头白发,更没有白发苍苍的老态。
武将出身的董大山依旧身形挺拔,气宇轩昂。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在辽东几年中董大山的确是老了些。
要知道当年朱怡成才十七八岁,这么多年过去,如今的朱怡成都已经年近四旬了,而董大山就更不用说了,岁月的沧桑已经爬上的他的脸庞,并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于他的头发也已开始斑白。
望着董大山的白发,朱怡成不由得心中有些感慨,这时光真是如贼一般,在不经意之间就偷偷地把岁月从他们身边给带走了。
一晃这么多年,董大山也老了,而自己也到了中年。光阴如梭,这四个字一点都没有错,朱怡成轻叹了声。
一走就是三年的时间,京师在董大山的眼里是既熟悉又陌生。
作为前军机大臣,辽东统帅,堂堂卫国公,凯旋而归的董大山回京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其实董大山不想这么高调,他原本也没有摆排场的心思,可是这一次归京是大胜而归,作为收复辽东,击败科尔沁和怡亲王部的功臣,这场胜利足以让大明为之骄傲和自豪,无论于公于私,董大山都不可能低调回京,而皇帝朱怡成也破天荒地携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这一日,整个京师都喜气洋洋,甚至比前些时候皇帝嫁女卫国公府迎亲还来得热闹。
面对这样的排场和礼遇,董大山显得有些惶恐,他不等到近前就跳下马来徒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等候自己的朱怡成跪拜。
原本,朱怡成还准备亲自为凯旋而归的卫国公牵马入城,以示荣耀。可董大山却死活不肯,任凭他人相劝就是再不上马,无奈之下朱怡成只是作罢,拉起董大山的手同他并肩入城,当入城的时候,整个京师顿时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所有人高呼万岁,为大明,为皇帝所贺。
当日,朱怡成在皇宫设宴,为董大山洗尘。宴后,朱怡成请董大山去偏殿小坐,董大山自然应允,随着朱怡成来到了他极为熟悉的偏殿。
“董卿一去三年,着实是辛苦了。”坐下,等内侍上了茶,朱怡成微笑着先说道。
“臣不辛苦,臣只是做了臣应该做的事。”董大山连忙回道。
朱怡成摆摆手,说道:“孩子们的事办得急了些,原本应该是等董卿回来后再办的,但是两个孩子的实习安排早就确定好了,就是朕也不方便为了这事调整时日,所以只能委屈孩子们了,另外也委屈董卿了。”
董大山听朱怡成这么说连忙回道:“臣明白,臣哪里有什么委屈,皇爷恩典臣感激还来不及呢,何况这么安排也好,臣并无意见。”
这件事董大山是知道的,按理说卫国公二子和皇帝大公主成婚,作为卫国公的董大山应该是成亲双方的主要一员,可毕竟当时董大山人不在京师,蒙古那边的战况正到了关键时刻,董大山无法脱身前来。
根据董华和朱清研两人的实习安排,董华是入外交部,并被驻派欧洲至法兰西帝国首都巴黎为公使秘书。而朱清研是进太平洋舰队实习,她暂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一艘战舰上担任辅助工作。
两人的实习去向是早就安排好的,同样也是他们两人所期望的。而且外交部和太平洋舰队都是特殊部门,报道有着条例和要求。所以根据时间安排,董华和朱清研都必须在八月一日(农历)前报道,并且按照外交部和太平洋舰队的安排一个前往欧洲,另一个上舰先去琉球,然后再由北海道至新明的航道进行跨洋远行。
董大山回京的时间已是八月五日,所以当他抵达京师的时候董华和朱清研已经离开了,这对刚刚成婚没几天的小夫妻就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一次团聚。
虽然有些遗憾没有在场,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公主的婚礼,不过董大山也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他作为前线统帅根本就脱不了身,而且孩子们的事也是极为要紧,所以婚事先办很是正常,现在听朱怡成特意为此向自己解释,董大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激。
说完了这件事,朱怡成询问起了董大山关于蒙古战事的情况。
虽然蒙古战事一直有战报发往京师,不过董大山作为最高指挥官自然比战报里的那些东西更为了解,何况朱怡成还有一些细节要向董大山询问。
当即,董大山详细地向朱怡成讲述他在辽东之时对蒙古之战的判断、谋划和后来的战况等等。
朱怡成认真听着,时不时插口问了些细节,等董大山回答后继续聆听。
这一说就是整整一个时辰,直到董大山说的口干舌燥这才讲完。
“董卿辛苦了,董卿的谋划的确不错,而且执行的极为到位,此战后蒙古各部虽不能说元气大伤,但也有些伤筋动骨,更要紧的是经此一战,蒙古各部同我大明的联系更为亲近,而同鄂尔泰那边却略有疏远,这都是董卿之功啊!”
朱怡成亲手为董大山的茶盏里加满了茶水,示意他喝几口润润嗓子,同时略有感慨的说道。
“臣如此做也是皇爷的布局所在,如无皇爷高瞻远目,臣也是无能为力。”董大山谦虚地回到。
“你呀你,怎么几年不见就变得如此谦虚了?这可不是当年的你了。”朱怡成哑然失笑,抬手指着董大山摇头道。
“回皇爷,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当年臣年轻气盛,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而如此的臣已是年老了,您看,臣都是满头白发,这人年龄大了怎么可能和年轻时候那样不懂事呢?何况臣这并非是什么谦虚,实是臣的肺腑之言啊!”
董大山微笑着回答道,同时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下意识地望过去,虽然董大山倒也不是什么满头白发,更没有白发苍苍的老态。
武将出身的董大山依旧身形挺拔,气宇轩昂。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在辽东几年中董大山的确是老了些。
要知道当年朱怡成才十七八岁,这么多年过去,如今的朱怡成都已经年近四旬了,而董大山就更不用说了,岁月的沧桑已经爬上的他的脸庞,并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至于他的头发也已开始斑白。
望着董大山的白发,朱怡成不由得心中有些感慨,这时光真是如贼一般,在不经意之间就偷偷地把岁月从他们身边给带走了。
一晃这么多年,董大山也老了,而自己也到了中年。光阴如梭,这四个字一点都没有错,朱怡成轻叹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