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20节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夏元吉,道:“户部这边需要做好钱粮支度,该是民工、匠人的,一文都不可短缺,更不可有鞭打、饥饿百姓之事发生。”
夏元吉保证道:“户部已安排五位主事,携三十余监生赶往山东,专门负责钱粮调拨、审核与汇总,一旦发现问题而不报,则其官途一律断绝,臣不认为会出现贪腐、虐民之事。”
朱允炆赞道:“户部有如此魄力还不够,工部、内阁也应该有如此魄力。由内阁给兖州府发个文书,告知朝廷决心,若地方生乱,那他们丢的,可不止是头上的乌纱!都察院也需在山东多置御史……”
解缙、郁新等人连忙答应。
山西忻州。
黄家灵堂之上挂满了白布,棺木之前跪着黄家族人。伴随着一声声哭喊,一宗冤案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明丧制:一视同仁
灵堂之下,黄亮、黄祥、黄矩等人,皆是白色孝冠、孝衣,黄家上下披麻戴孝,哭泣之声,不绝于耳。
黄甸老爷子走了,虽享年七十八,堪称长寿,然其死因却非是天命,而是人祸。
悲情之中,弥漫着一种冤屈的气息。
而前来吊唁的亲朋,在哭过之后也不由地同情起这家人。
不久之前,黄家还因偶得煤矿山,眼看着便要跻身富商之列,忻州人无不羡慕。
可好景不长,忻州府衙派人索要煤矿山的地契,过程到底如何,没有人说得清楚,但结果很明显,在黄家与府衙对峙了半个月之后,黄家“卖掉”了煤矿山,作价一千八百两。
而在这之后,黄家老爷子更是郁结于心,在一次府衙衙役上门之后,终于一病不起,不两日便归西而去。
素日里精神还不错的老头,说没有就没有了,这任谁都看得清楚,是忻州府衙欺负人。
可那又如何?
百姓斗不过官府!
黄家门外,一些百姓议论纷纷。
“你听闻没有,衙役又从黄家要回了一千八百两银子,感情一文钱都没花,就拿回了煤矿山。”
络腮胡须的中年人感叹道。
“为何会如此?”
一旁人追问。
中年人叹息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忻州通判的姓名?”
“知晓啊,李存进嘛。”
声音很低。
中年人冷笑道:“是啊,李存进,存进存进,怎么可能会有外流的机会。他之贪婪,堪比猛虎。只不过可怜的黄家,不仅失去了煤矿山,一家几十口还得被强制迁移到北直隶啊。”
“这位兄长,你刚刚说什么,这一家几十口要被强制迁移到北直隶?”
茹瑺身着青衫,仿若文士,拱手问道。
杨溥站在茹瑺一旁,听着周围百姓的议论,不由微皱眉头。
中年人听茹瑺口音不似本地人,穿着虽是简朴,却颇有一股气势,便问道:“先生是外地来的吧?”
茹瑺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们乃是行商之人,听闻山西煤炭富产,打算向北地运点煤炭。沿途之中听闻忻州黄家有一座煤矿山,这才匆匆赶来,不料……敢问兄长贵姓?”
中年人面带悲愁,道:“小姓杨,杨重九,黄家有煤矿山这是之前的事了,如今你要煤炭,只能找忻州府衙合作了。”
茹瑺不解地问道:“杨兄,可否详说一二。”
杨重九伸手请道:“那就至一旁说吧。”
茹瑺和善地点了点头,只带了杨溥一人,到了一颗柳树下谈论起来。
杨重九并非是寻常百姓,他曾考取过功名,不过学问有限,只得了“秀才”,还远不是什么官,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如此,在这忻州小地方,他也算是个“名人”。
杨重九简单地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叹息道:“哎,说到底,还是不能相信朝廷。发的文书倒是花哨,说什么不会强制百姓迁移,会给予科举有待,依我看,南京和这忻州衙门没什么区别,都是想拿就拿,想要就要,谁管过百姓死活。”
杨溥听着不对味,忻州府衙这么胡来,那朝廷移民之策就变味了,很可能还会引起民间抵制。
百姓对官府的移民之策本就持怀疑态度,现在倒好,忻州直接撕破了朝廷的脸,公然叫嚣强制移民,还拿黄家拿捏,其他百姓怎么想?
要了人家的煤矿山,还要了人家的根基,这忻州府衙可真是厉害,翻手之间,决人生死啊。
茹瑺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胸口郁结了一口气,沉声道:“这些官员,当真是无法无天!”
杨重九摆了摆手,示意道:“你是商人,还不清楚官员的油滑?说到底,朝廷没把我们当人看啊。这无论是谁的世道,总还是没人在乎老百姓。”
茹瑺脸色有些难看,只坚定地说道:“朝廷不会对此坐视不管的,这件事一定会有个结果。”
“呵,信朝廷?还不如信弥勒佛。”
“什么?”
茹瑺眼神一寒。
杨重九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无奈地说道:“这是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至少弥勒佛是不会骗人的,可朝廷却屡屡欺民骗民……”
茹瑺心头猛地一沉。
白莲教在这山西也有着根基!
不过想想也是,在苦难与悲情中的百姓,自然会被白莲教“结社”、“兄弟帮扶”所吸引。
毕竟白莲教不分贫富、姓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乃至于“男女杂处”。
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自然追寻光明。
想要瓦解白莲教,就需要让大明朝廷的光芒照射在百姓身上,否则,他们将永远站在暗中,或顺从于朝廷,或顺从于白莲,或顺从于道、佛!
茹瑺谢过杨重九,看了看黄家大门,对一旁的杨溥道:“既然我们来了,就凭吊下老人吧。”
杨溥点了答应。
茹瑺打算“撞门丧”,并不是出于礼貌问题,毕竟黄家死的人不是官员,还轮不到茹瑺这种高官来哭两嗓子。
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对民间丧俗的调查。
茹瑺此番进入山西,绝不只是负有监察移民一项使命,还有访查民间,了解民情的使命。
在其他时代,丧俗的问题多不会引起朝廷高官的注意,毕竟底层有底层的搞法,一般也不会违禁。
但明代初期是不一样的,根子还是出在元朝身上。
元朝嘛,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作为一群游牧民族,“收继婚”自然也带到了中原,父亲挂了,娶了母亲(非生母),兄弟妻,那也不是不可以娶的……这种“乱-伦”,极度违背儒家传统礼法的事,经常出现于元朝。
高官贵族如此,上行下效,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民间。
即便是在洪武时期,这种“收继婚”在汉族地区,也并非是完全杜绝的。
朱元璋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了一系列的丧葬礼仪。
纵观整个古代,丧葬仪式却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都分为丧、葬、祭这三个方面,包含初终、小检、大检、成服、葬、卒哭、小祥、大祥、禪这些基本步骤,改变的内容,往往只是细节。
相对于其他朝代,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明代丧制最大的一个特征,竟然是“平等”。
没错,在极度严苛、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在死这件事上,明代却有着“平等”的“闪光点”。
朱元璋规定,父母一视同仁,诸子也一视同仁。
即无论是死了父亲还是死了母亲,都需要一视同仁,亲生儿子需要服丧三年,非亲生儿子服丧一年。
这种规定是有着积极性的,以孝立国,推崇孝道,这在古代是人性之本。
毕竟“忠孝”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所谓的“举孝廉”,就把孝放在最前面,还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等。
不过,这个规定也可能害死人。
比如某举人考了几十年,终于中了进士,已经五十多岁了,好不容易当官坐堂,还没喝几口茶,母亲去世了,伤心欲绝,给朝廷报告一声,然后回家奔丧,守孝三年。
三年过了,可以回来继续当自己的官了,老熟人都已经升迁了,自己还是小小办事员。那就接着熬资历吧,这眼看着熬出头,升官当了侍郎,突然之间,父亲大人又走了。
没办法,只好回家奔丧,再次守孝三年。
等到三年之后,自己都已经六十好几,身体大不如从前,老眼昏花,回到朝廷还没几天,就因为错别字挨批,贬官而去……
这在元代与之前的一些朝代中,父亲去世了还是守孝三年的,但对于母亲去世,很多时候只需要守孝一年。
朱元璋的丧制革新,提升了“母亲”的地位,相应的“庶子”地位也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还是有着一定的平等思想,他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而不是选择朱允熥,或许也有着这种思维在其中。
茹瑺、杨溥进入黄家,也免不了掩下双眼,低声哭上两声,喊两句“黄老人家,你怎么就死了呢……”
黄甸是百姓,只能用死。
按照朝廷规定,“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世袭爵”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在明朝,配得上死的,也只有百姓了,什么官员都不配称死。
所以如果在明代有人骂某位官员“死老头子”的时候,很可能不是打情骂俏,而是骂他不配当官,只配当个下等的百姓……
待宾客散去时,茹瑺、杨溥却留了下来。
黄祥原本想要让人打发几人离开,不要打扰你自己守灵,可下人去了几次都赶不走,黄祥只好安排安排黄亮守灵,带着黄矩去见茹瑺。
茹瑺也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不适合谈论“公事”,但自己时间不多,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忻州,只好违背常情。
“黄某谢过几位,只不过老爷子离去不久,我等为人子孙,还需灵堂尽孝,无法招待,还请谅解……”
黄祥言语冰冷,只差指着茹瑺的鼻子大骂,我们不招待,你咋还不走,要点脸不?
茹瑺面对这点攻击自是无所谓,朝廷里混久了,脸皮厚实多了,只平静地问道:“我听闻忻州衙门拿走了你们的煤矿山,还强制迁移你们至北直隶,这些事可都属实?”
第三百八十章 在明朝,百姓能抓官吏
喜剧,悲剧,一个台子,只不过是换了时间,上演了不同的戏。
黄矩遭遇了重大打击,因为自己的“意外之财”,导致整个黄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什么富贵之家的梦已不复存在,就连先辈留下的家业也守不住了。
爷爷是被欺压而死!
煤矿山已经成为了黄矩心头的一根刺,刺在心头,难以呼吸。
夏元吉保证道:“户部已安排五位主事,携三十余监生赶往山东,专门负责钱粮调拨、审核与汇总,一旦发现问题而不报,则其官途一律断绝,臣不认为会出现贪腐、虐民之事。”
朱允炆赞道:“户部有如此魄力还不够,工部、内阁也应该有如此魄力。由内阁给兖州府发个文书,告知朝廷决心,若地方生乱,那他们丢的,可不止是头上的乌纱!都察院也需在山东多置御史……”
解缙、郁新等人连忙答应。
山西忻州。
黄家灵堂之上挂满了白布,棺木之前跪着黄家族人。伴随着一声声哭喊,一宗冤案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明丧制:一视同仁
灵堂之下,黄亮、黄祥、黄矩等人,皆是白色孝冠、孝衣,黄家上下披麻戴孝,哭泣之声,不绝于耳。
黄甸老爷子走了,虽享年七十八,堪称长寿,然其死因却非是天命,而是人祸。
悲情之中,弥漫着一种冤屈的气息。
而前来吊唁的亲朋,在哭过之后也不由地同情起这家人。
不久之前,黄家还因偶得煤矿山,眼看着便要跻身富商之列,忻州人无不羡慕。
可好景不长,忻州府衙派人索要煤矿山的地契,过程到底如何,没有人说得清楚,但结果很明显,在黄家与府衙对峙了半个月之后,黄家“卖掉”了煤矿山,作价一千八百两。
而在这之后,黄家老爷子更是郁结于心,在一次府衙衙役上门之后,终于一病不起,不两日便归西而去。
素日里精神还不错的老头,说没有就没有了,这任谁都看得清楚,是忻州府衙欺负人。
可那又如何?
百姓斗不过官府!
黄家门外,一些百姓议论纷纷。
“你听闻没有,衙役又从黄家要回了一千八百两银子,感情一文钱都没花,就拿回了煤矿山。”
络腮胡须的中年人感叹道。
“为何会如此?”
一旁人追问。
中年人叹息道:“你难道还不知道忻州通判的姓名?”
“知晓啊,李存进嘛。”
声音很低。
中年人冷笑道:“是啊,李存进,存进存进,怎么可能会有外流的机会。他之贪婪,堪比猛虎。只不过可怜的黄家,不仅失去了煤矿山,一家几十口还得被强制迁移到北直隶啊。”
“这位兄长,你刚刚说什么,这一家几十口要被强制迁移到北直隶?”
茹瑺身着青衫,仿若文士,拱手问道。
杨溥站在茹瑺一旁,听着周围百姓的议论,不由微皱眉头。
中年人听茹瑺口音不似本地人,穿着虽是简朴,却颇有一股气势,便问道:“先生是外地来的吧?”
茹瑺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们乃是行商之人,听闻山西煤炭富产,打算向北地运点煤炭。沿途之中听闻忻州黄家有一座煤矿山,这才匆匆赶来,不料……敢问兄长贵姓?”
中年人面带悲愁,道:“小姓杨,杨重九,黄家有煤矿山这是之前的事了,如今你要煤炭,只能找忻州府衙合作了。”
茹瑺不解地问道:“杨兄,可否详说一二。”
杨重九伸手请道:“那就至一旁说吧。”
茹瑺和善地点了点头,只带了杨溥一人,到了一颗柳树下谈论起来。
杨重九并非是寻常百姓,他曾考取过功名,不过学问有限,只得了“秀才”,还远不是什么官,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如此,在这忻州小地方,他也算是个“名人”。
杨重九简单地将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叹息道:“哎,说到底,还是不能相信朝廷。发的文书倒是花哨,说什么不会强制百姓迁移,会给予科举有待,依我看,南京和这忻州衙门没什么区别,都是想拿就拿,想要就要,谁管过百姓死活。”
杨溥听着不对味,忻州府衙这么胡来,那朝廷移民之策就变味了,很可能还会引起民间抵制。
百姓对官府的移民之策本就持怀疑态度,现在倒好,忻州直接撕破了朝廷的脸,公然叫嚣强制移民,还拿黄家拿捏,其他百姓怎么想?
要了人家的煤矿山,还要了人家的根基,这忻州府衙可真是厉害,翻手之间,决人生死啊。
茹瑺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胸口郁结了一口气,沉声道:“这些官员,当真是无法无天!”
杨重九摆了摆手,示意道:“你是商人,还不清楚官员的油滑?说到底,朝廷没把我们当人看啊。这无论是谁的世道,总还是没人在乎老百姓。”
茹瑺脸色有些难看,只坚定地说道:“朝廷不会对此坐视不管的,这件事一定会有个结果。”
“呵,信朝廷?还不如信弥勒佛。”
“什么?”
茹瑺眼神一寒。
杨重九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无奈地说道:“这是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至少弥勒佛是不会骗人的,可朝廷却屡屡欺民骗民……”
茹瑺心头猛地一沉。
白莲教在这山西也有着根基!
不过想想也是,在苦难与悲情中的百姓,自然会被白莲教“结社”、“兄弟帮扶”所吸引。
毕竟白莲教不分贫富、姓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乃至于“男女杂处”。
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自然追寻光明。
想要瓦解白莲教,就需要让大明朝廷的光芒照射在百姓身上,否则,他们将永远站在暗中,或顺从于朝廷,或顺从于白莲,或顺从于道、佛!
茹瑺谢过杨重九,看了看黄家大门,对一旁的杨溥道:“既然我们来了,就凭吊下老人吧。”
杨溥点了答应。
茹瑺打算“撞门丧”,并不是出于礼貌问题,毕竟黄家死的人不是官员,还轮不到茹瑺这种高官来哭两嗓子。
在这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层深意,那就是对民间丧俗的调查。
茹瑺此番进入山西,绝不只是负有监察移民一项使命,还有访查民间,了解民情的使命。
在其他时代,丧俗的问题多不会引起朝廷高官的注意,毕竟底层有底层的搞法,一般也不会违禁。
但明代初期是不一样的,根子还是出在元朝身上。
元朝嘛,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作为一群游牧民族,“收继婚”自然也带到了中原,父亲挂了,娶了母亲(非生母),兄弟妻,那也不是不可以娶的……这种“乱-伦”,极度违背儒家传统礼法的事,经常出现于元朝。
高官贵族如此,上行下效,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民间。
即便是在洪武时期,这种“收继婚”在汉族地区,也并非是完全杜绝的。
朱元璋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了一系列的丧葬礼仪。
纵观整个古代,丧葬仪式却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都分为丧、葬、祭这三个方面,包含初终、小检、大检、成服、葬、卒哭、小祥、大祥、禪这些基本步骤,改变的内容,往往只是细节。
相对于其他朝代,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明代丧制最大的一个特征,竟然是“平等”。
没错,在极度严苛、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在死这件事上,明代却有着“平等”的“闪光点”。
朱元璋规定,父母一视同仁,诸子也一视同仁。
即无论是死了父亲还是死了母亲,都需要一视同仁,亲生儿子需要服丧三年,非亲生儿子服丧一年。
这种规定是有着积极性的,以孝立国,推崇孝道,这在古代是人性之本。
毕竟“忠孝”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所谓的“举孝廉”,就把孝放在最前面,还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等。
不过,这个规定也可能害死人。
比如某举人考了几十年,终于中了进士,已经五十多岁了,好不容易当官坐堂,还没喝几口茶,母亲去世了,伤心欲绝,给朝廷报告一声,然后回家奔丧,守孝三年。
三年过了,可以回来继续当自己的官了,老熟人都已经升迁了,自己还是小小办事员。那就接着熬资历吧,这眼看着熬出头,升官当了侍郎,突然之间,父亲大人又走了。
没办法,只好回家奔丧,再次守孝三年。
等到三年之后,自己都已经六十好几,身体大不如从前,老眼昏花,回到朝廷还没几天,就因为错别字挨批,贬官而去……
这在元代与之前的一些朝代中,父亲去世了还是守孝三年的,但对于母亲去世,很多时候只需要守孝一年。
朱元璋的丧制革新,提升了“母亲”的地位,相应的“庶子”地位也得到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还是有着一定的平等思想,他选择朱允炆作为接班人,而不是选择朱允熥,或许也有着这种思维在其中。
茹瑺、杨溥进入黄家,也免不了掩下双眼,低声哭上两声,喊两句“黄老人家,你怎么就死了呢……”
黄甸是百姓,只能用死。
按照朝廷规定,“皇帝”死称“崩”,“公侯、贵戚、世袭爵”死称“薨”,“大臣”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在明朝,配得上死的,也只有百姓了,什么官员都不配称死。
所以如果在明代有人骂某位官员“死老头子”的时候,很可能不是打情骂俏,而是骂他不配当官,只配当个下等的百姓……
待宾客散去时,茹瑺、杨溥却留了下来。
黄祥原本想要让人打发几人离开,不要打扰你自己守灵,可下人去了几次都赶不走,黄祥只好安排安排黄亮守灵,带着黄矩去见茹瑺。
茹瑺也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不适合谈论“公事”,但自己时间不多,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忻州,只好违背常情。
“黄某谢过几位,只不过老爷子离去不久,我等为人子孙,还需灵堂尽孝,无法招待,还请谅解……”
黄祥言语冰冷,只差指着茹瑺的鼻子大骂,我们不招待,你咋还不走,要点脸不?
茹瑺面对这点攻击自是无所谓,朝廷里混久了,脸皮厚实多了,只平静地问道:“我听闻忻州衙门拿走了你们的煤矿山,还强制迁移你们至北直隶,这些事可都属实?”
第三百八十章 在明朝,百姓能抓官吏
喜剧,悲剧,一个台子,只不过是换了时间,上演了不同的戏。
黄矩遭遇了重大打击,因为自己的“意外之财”,导致整个黄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什么富贵之家的梦已不复存在,就连先辈留下的家业也守不住了。
爷爷是被欺压而死!
煤矿山已经成为了黄矩心头的一根刺,刺在心头,难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