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97节
扎牙抵达了一座赤斤城,看着森森的城池,黄昏偏冷。
这里是大明的卫城,卫指挥史名为塔力尼,他是北元故丞相苦术之子,乜克力部的首领。
入城。
扎牙找人打听,凭借着同为蒙古人的身份,轻松找到了塔力尼的居所,托人带信物去禀告,得以进入府邸。
塔力尼有些臃肿,腿粗如同柱子,只不过这两根柱子支撑起身体显得摇摇晃晃。
扎牙看了看左右,对塔力尼说:“我自北面来,有机密之事奏报,还请首领屏退左右。”
塔力尼见扎牙认真,留下四名亲信,然后抓起酒囊,咕咚几口:“扎牙,你也是乜克力部的人吗?”
扎牙凝重地点头:“回首领,扎牙是乜克力部。现效忠鬼力赤大汗,奉其秘令,前来与塔力尼首领商议要事。”
塔力尼缓缓放下酒囊,目光幽冷,缓缓说了句:“鬼力赤啊,呵呵,他应该清楚,我们已成为了大明的赤斤卫,你效忠的是大汗,我效忠的是天子。海拉尔河的水与疏勒河的水,可不会交汇在一起。”
扎牙清楚想要说服塔力尼很难,还是拿出了文书,恭恭敬敬送上:“两条河水很难汇聚在一起,但草原的风,一直都吹拂着自家人。还请首领看在同族的份上,看看大汗的文书。”
塔力尼命人接过文书,打开看去,不由地瞳孔一凝,看了扎牙一眼,继续看完,才开口:“阿鲁台派人去迎接本雅失里了?”
扎牙重重点头:“据可靠消息,确实如此。大汗希望首领可以趁此机会,杀掉本雅失里。一旦此人回到鞑靼部落,大汗将受到威胁。窝阔台家族及属民都将受到打击,失去荣耀。”
塔力尼将文书丢到一旁,盯着扎牙:“我和我的族人曾经是窝阔台家族的属民,但那也只是曾经了。现在,我是大明的将官。鬼力赤的麻烦与我们无关,希望你回去告诉鬼力赤,不要再试图收回哈密、瓜州等地了,这些地方已如磐石立在大明,他没有移山的本领,来了只能会被石头砸伤。”
扎牙有些沮丧,抛出了最后的条件:“若是首领听从大汗之命,在大汗兵峰抵达此处时,将会重用首领,由首领来取代阿鲁台的位置,号令鞑靼诸部。”
塔力尼呵呵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转而冷厉地说:“取代阿鲁台吗?呵呵,鬼力赤似乎忘记了,是谁拥立他为大汗的。扎牙,回去吧,告诉鬼力赤,大明有本事让昌都剌的血一月不干,也有本事将草原染成红色。”
扎牙见塔力尼怎么都不听,气急败坏地说:“臣服在大明天子脚下,如何能比得上站大汗旗下光荣?你是草原的汉子,顶天立地,而不应卑躬屈膝。今日你不听差,我定会说服其他部落,到时大汗亲至,莫要后悔今日。”
威胁?
塔力尼脸色变得冰冷,看了一眼身旁的亲信塔格,毫无情感地说道;“把他剁了喂狗吧。”
塔格是个力士,扎牙虽有些本事,可根本就不是塔格的对手,挨了一拳之后就倒在地上嗯哼,临死还不忘喊:“塔力尼,你是蒙古人,大明是不可能信任你的。你和这里所有人迟早都会被明军灭杀。”
塔格见塔力尼没改变命令,一脚下去,就踩断了扎牙的脖子,一只手提起来走了出去。
塔力尼喝了两口酒,对身旁的人说:“我不能不杀他,我们居在嘉峪关外,臣服大明,就是臣服了。一旦他说服其他人叛出大明,明军会来,这里将会成为战场。以明军的作风,一定会借机彻底铲除关外的所有威胁。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站好立场。”
“那我们要不要将本雅失里即将返回鞑靼部落的消息告知明军?”
亲信问。
塔力尼摇头:“鬼力赤不是一个好东西,他毒杀了前哈密王,手段下作阴损,让本雅失里回去也好。阿鲁台敢接本雅失里回去,就说明他想要放弃鬼力赤了,鬼力赤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背叛大明?
塔力尼举起酒囊,淹没苦涩。
现如今的西北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西北,嘉峪关已经不再是大明的最西端,建文皇帝的旨意已经可以传达到最西面的塔什干了,嘉峪关,成了一个内关,一个不太重要的关卡,没有人会威胁河西走廊,因为河西走廊的外面尽入大明之手。
瓦剌虽然在北面,鞑靼也在东北游荡,但瓦剌显然是打定心思休养生息,不会轻易招惹大明,以马哈木的秉性,他想要动作,也绝不会先对大明动手,而是先统一蒙古草原。
至于鞑靼,他们或许真的敢入侵大明,但问题是,他们能打得动吗?
大明人拥有了新的造城技术,他们现在并不追求几丈高、一两丈宽的城池,他们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出来一座四面墙合围的城,然后慢慢填筑,形成坚固且宽大的城墙。有了城,对于大明军士来说,似乎就没有什么不可坚持的战斗。
塔力尼不清楚大明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修筑出四面墙的,但很清楚,他们拥有可怕的力量,甚至可以在荒原之上轻而易举铸造出城池。
如果朱允炆愿意,草原上将会多出无数的城,到那时候,鞑靼、瓦剌,他们自以为是的强大都将成为笑话。
老实点,臣服朱允炆,总比被人玩死来得好点。这一辈子就几十年,得过且过,就这样吧。
塔力尼是有觉悟的,可鬼力赤显然是没有觉悟的。
自从朱棣与帖木儿的昌都剌战争落幕之后,鬼力赤与阿鲁台的矛盾就越来越多,彼此之间争论声也越来越大。
阿鲁台认为大明的实力太过恐怖,连帖木儿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再对上大明实在是危险,不如低个头,假意臣服大明,多少做点买卖,改善改善生活。
可鬼力赤认为自己是大汗,草原上第一号人物,让自己去臣服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建文皇帝,没门。
自己又不姓石,干不出喊人“爹”的事。
阿鲁台想要规避风险,鬼力赤想要脸,两个人闹腾了一顿,最终达成妥协,派遣使臣去大明,开放贸易,但不请封。
在此之后,阿鲁台认为接近大明太过危险,应该东迁,回到贝加尔湖或海拉尔河附近,那里是东蒙古的传统地盘。
但鬼力赤不想东迁,要知道鬼力赤的根基是在甘肃、宁夏、哈密等附近,这些地方是窝阔台后裔与属民的集中地,鬼力赤自然不想跑到东面去。
阿鲁台说往东,鬼力赤说往西。阿鲁台说这顿吃羊肉,鬼力赤非要吃牛肉。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整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开始不对付,那就有点不好过日子了。
也孙台咱想要当和事佬,阿鲁台认为他与鬼力赤达成了某种交易,索性就先把也孙台给杀了,吞并了也孙台的部落。
马儿哈咱一看这情况不对,阿鲁台这个人实在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十多年的老朋友说干掉就干掉了,干脆带着族人跑了,投靠马哈木去了。
没有了也孙台、马儿哈咱制约,阿鲁台彻底掌控了鞑靼部落,鬼力赤也就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傀儡。
当傀儡的没有傀儡的觉悟,自然而然就没好下场。
在风高气爽的秋天,阿鲁台宣布鬼力赤七宗罪,将也孙台的死、马儿哈咱的离去,前哈密王被毒杀等算在了鬼力赤头上,然后,杀掉了鬼力赤。
草原再一次出现了弑杀大汗的场景,阿鲁台以强势的姿态,迎接本雅失里进入草原,拥立本雅失里为新的大汗。
本雅失里回来了,忽必烈后裔的声音再次传荡在草原上,鞑靼各部落得到了空前的团结。忙完一系列的事务之后,阿鲁台与本雅失里终于能坐下来,好好商议鞑靼的未来。
阿鲁台野心勃勃,询问本雅失里:“我欲取瓦剌,你意下如何?”
本雅失里咬牙切齿:“不灭瓦剌,何以为人!”
阿鲁台理解本雅失里,毕竟他爹是被瓦剌人杀掉的,虽说主犯哈什哈死了,但没有保护买的里八剌,放任哈什哈杀戮的马哈木还活着。
本雅失里与阿鲁台一拍即合,调动主力,开始向西进发,目标直指瓦剌。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开拓海外市场
秋风萧瑟,京师渐凉。
朱允炆亲手操作着新式火铳,将子弹压入,瞄准五十步外的靶子,随后是一阵震耳的声响,靶子的边缘处出现了一个小洞。
陶增光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改变腹稿,什么神枪手、百步穿杨之类的称赞是用不上了,只好夸赞道:“皇上这端火铳的姿态透着一股子英气啊。”
胡元澄、封善等连连点头,总不能说靶子站偏了吧。
朱允炆无奈地看着手中的火铳,它与后世自己把玩过的猎枪已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猎枪是散弹,而手里的火铳则是子弹。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是优秀的,他们凭借着一份草图,实现了子弹的制造,只不过这种子弹与后世子弹差别有些大。
底火的设计存在缺陷,十个之中有两三个是哑火的,加上制作难以批量化制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大量供应。
另外射程上也有所不足,有效射杀距离只有一百五十步。一百八十步外,厚点的皮甲都可以挡住。
即便如此,朱允炆依旧满意,至少子弹的出现,为精准狙杀带来了可能,这东西不像弓箭那样容易发现,武艺高强的可以躲开箭,想要躲开子弹,那估计得先成为火云邪神一般的人物。
“分开制造,提高产量吧。”
朱允炆认可了新式火铳。
陶增光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木箱子,轻轻放在朱允炆面前,打开了说:“这是专门为皇上打造的小小型火铳。”
朱允炆看着箱子里的长柄“手枪”,挥退汤不平,弯腰取出了手枪,制式与后世无异,只不过弹夹是不存在的。箱子里还有二十枚小型的适配子弹。
陶增光小心地说:“皇上,这把小型火铳经过一百次测试,并无问题,只不过子弹击发的成功率稍低,且射程十分有限。”
朱允炆拉动扳机部分,取来一枚子弹放入其中,抬手指向木靶,轰地一声,后挫力稍大,这一次子弹射过了靶心。
取出弹壳,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汤不平:“这东西就暂交你来保管。”
汤不平有些错愕,自己善刀、飞镖,不善火铳。
朱允炆看出了汤不平的疑惑,补充了句:“不是给你用的,让你随行给朕带着。”
汤不平连忙答应。
朱允炆看向胡元澄:“骑炮兵营对你们的肩抗虎蹲炮、三眼火铳很感兴趣,燕王正在与兵部、五军都督府进行最后的商议,不过在朕看来,这可能是骑炮兵营的主装备了。”
胡元澄有些忧虑:“皇上,肩抗虎蹲炮尚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虎蹲炮发射时需要打地钉,以确保发射稳定与安全。可肩抗虎蹲炮有着强大的后挫力,若控制不好,可以将骑兵直接从马上反震下去,而且肩抗发射的精度不足……”
朱允炆摆了摆手:“怕反震,就解决反震的问题,若抵消不了,就给军士肩膀处加上防震护垫,至于精度,都已经成骑炮兵营了,几千枚肩抗虎蹲炮发射还需要什么精度。”
胡元澄瞪大双眼,这,这也可以?
陶增光连连点头,只要发射足够密集,有点误差也没什么,这玩意本身就不是靠精准度杀敌的,尤其是面对敌人厚实与密集的战阵时。
“一旦骑炮兵营那里确定所需,二炮局优先供给。”
朱允炆想要骑炮兵营早点形成战力,以推动下一步的卫所调整与裁军。
随着军队火器化、单兵作战能力提升,边防城关、重镇配置神机炮到位,外敌威胁已开始弱化。而庞大的卫所与军队数量,开始成为朝廷的负担。
新军之策,需要淘弱存强。
内地不必要的卫所,可以再一次合并与调整。一些卫可以精简为所,一些所可以直接取消。
在混凝土道路畅通的江南诸地,并不需要太多卫所军士压阵地方,千余名拥有火器的军士,完全可以镇得住地方,实在不行,京师可以随时出兵,路通,又有相对充裕的战马,还怕京师附近不安稳不成?
还有给朱五四等人看坟,不需要一个卫的军士,修改为所就足够了,他们又不是朱元璋。再说了,凤阳有卫呢,有人打扰朱五四睡觉,完全可以让他们长眠。
朱允炆已经命令五军都督府盘查军籍,核对天下兵马数量,为后续军队的优化提供支持。同时命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加大火器制造,将刺刀火铳转移至边防重镇。
随着地方军备力量的增长,朱允炆不得不重视骑炮兵营与神机营的建设,虽说前线的颗粒火药、火药弹全赖京师供应,可地方上毕竟掌握着寻常火药的制备,一样有着对朝廷的威胁。
强干弱枝是皇室必须采取的举措,朱允炆也不可能例外,不过朱允炆走的是枝强,干更强的道路,始终要求京军的战斗力强过地方,火器上也保持着对地方火器的优势。
回到宫内,朱允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朝政生涯。
这一日,户部尚书夏元吉求见。
朱允炆准其入殿,夏元吉行礼后,呈报文书:“皇上,接山西急报,西疆省布政使司已通告关内,粮食已是自给,无需朝廷劳民解送粮食至西疆。”
这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很是高兴,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连连点头:“茹布政使不负朕之重托,西疆粮食自给,可喜可贺。”
夏元吉也放松许多,不需要再向西域解送粮食与物资,可以极大缓解山西、陕西、四川等地百姓的压力,可以让百姓能回到家里,好好耕作。
朱允炆放下文书,想起来什么,说:“前些日子,燕王妃入宫陪太后、皇后,说起燕王府在西疆的买卖亏损不少。这应是燕王绕着弯给朕提醒,当初将丝绸之路上的收益与燕王府挂钩,如今这一条路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让他亏了本,这是闹情绪了啊。说说吧,丝路到底如何了?”
夏元吉没有隐瞒,直言:“重开丝绸之路虽然已有两年,但似乎并没有太大效果。西方商人来得太少,大明商人多数又不愿意离开大明边疆,许多货物堆在丝绸之路的城内没有办法售卖出去。据课税司方面奏报,西疆省去年的商税不到六千两。”
“这么少?”
朱允炆有些难以置信。
夏元吉重重点头:“皇上,朝廷对丝绸之路有些过于乐观,汉唐时期的丝路也并非是一年两年营造出来的。臣以为,丝路想要重现汉唐繁华,至少需要五年。”
这里是大明的卫城,卫指挥史名为塔力尼,他是北元故丞相苦术之子,乜克力部的首领。
入城。
扎牙找人打听,凭借着同为蒙古人的身份,轻松找到了塔力尼的居所,托人带信物去禀告,得以进入府邸。
塔力尼有些臃肿,腿粗如同柱子,只不过这两根柱子支撑起身体显得摇摇晃晃。
扎牙看了看左右,对塔力尼说:“我自北面来,有机密之事奏报,还请首领屏退左右。”
塔力尼见扎牙认真,留下四名亲信,然后抓起酒囊,咕咚几口:“扎牙,你也是乜克力部的人吗?”
扎牙凝重地点头:“回首领,扎牙是乜克力部。现效忠鬼力赤大汗,奉其秘令,前来与塔力尼首领商议要事。”
塔力尼缓缓放下酒囊,目光幽冷,缓缓说了句:“鬼力赤啊,呵呵,他应该清楚,我们已成为了大明的赤斤卫,你效忠的是大汗,我效忠的是天子。海拉尔河的水与疏勒河的水,可不会交汇在一起。”
扎牙清楚想要说服塔力尼很难,还是拿出了文书,恭恭敬敬送上:“两条河水很难汇聚在一起,但草原的风,一直都吹拂着自家人。还请首领看在同族的份上,看看大汗的文书。”
塔力尼命人接过文书,打开看去,不由地瞳孔一凝,看了扎牙一眼,继续看完,才开口:“阿鲁台派人去迎接本雅失里了?”
扎牙重重点头:“据可靠消息,确实如此。大汗希望首领可以趁此机会,杀掉本雅失里。一旦此人回到鞑靼部落,大汗将受到威胁。窝阔台家族及属民都将受到打击,失去荣耀。”
塔力尼将文书丢到一旁,盯着扎牙:“我和我的族人曾经是窝阔台家族的属民,但那也只是曾经了。现在,我是大明的将官。鬼力赤的麻烦与我们无关,希望你回去告诉鬼力赤,不要再试图收回哈密、瓜州等地了,这些地方已如磐石立在大明,他没有移山的本领,来了只能会被石头砸伤。”
扎牙有些沮丧,抛出了最后的条件:“若是首领听从大汗之命,在大汗兵峰抵达此处时,将会重用首领,由首领来取代阿鲁台的位置,号令鞑靼诸部。”
塔力尼呵呵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转而冷厉地说:“取代阿鲁台吗?呵呵,鬼力赤似乎忘记了,是谁拥立他为大汗的。扎牙,回去吧,告诉鬼力赤,大明有本事让昌都剌的血一月不干,也有本事将草原染成红色。”
扎牙见塔力尼怎么都不听,气急败坏地说:“臣服在大明天子脚下,如何能比得上站大汗旗下光荣?你是草原的汉子,顶天立地,而不应卑躬屈膝。今日你不听差,我定会说服其他部落,到时大汗亲至,莫要后悔今日。”
威胁?
塔力尼脸色变得冰冷,看了一眼身旁的亲信塔格,毫无情感地说道;“把他剁了喂狗吧。”
塔格是个力士,扎牙虽有些本事,可根本就不是塔格的对手,挨了一拳之后就倒在地上嗯哼,临死还不忘喊:“塔力尼,你是蒙古人,大明是不可能信任你的。你和这里所有人迟早都会被明军灭杀。”
塔格见塔力尼没改变命令,一脚下去,就踩断了扎牙的脖子,一只手提起来走了出去。
塔力尼喝了两口酒,对身旁的人说:“我不能不杀他,我们居在嘉峪关外,臣服大明,就是臣服了。一旦他说服其他人叛出大明,明军会来,这里将会成为战场。以明军的作风,一定会借机彻底铲除关外的所有威胁。想要活下去,就必须站好立场。”
“那我们要不要将本雅失里即将返回鞑靼部落的消息告知明军?”
亲信问。
塔力尼摇头:“鬼力赤不是一个好东西,他毒杀了前哈密王,手段下作阴损,让本雅失里回去也好。阿鲁台敢接本雅失里回去,就说明他想要放弃鬼力赤了,鬼力赤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背叛大明?
塔力尼举起酒囊,淹没苦涩。
现如今的西北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西北,嘉峪关已经不再是大明的最西端,建文皇帝的旨意已经可以传达到最西面的塔什干了,嘉峪关,成了一个内关,一个不太重要的关卡,没有人会威胁河西走廊,因为河西走廊的外面尽入大明之手。
瓦剌虽然在北面,鞑靼也在东北游荡,但瓦剌显然是打定心思休养生息,不会轻易招惹大明,以马哈木的秉性,他想要动作,也绝不会先对大明动手,而是先统一蒙古草原。
至于鞑靼,他们或许真的敢入侵大明,但问题是,他们能打得动吗?
大明人拥有了新的造城技术,他们现在并不追求几丈高、一两丈宽的城池,他们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搭建出来一座四面墙合围的城,然后慢慢填筑,形成坚固且宽大的城墙。有了城,对于大明军士来说,似乎就没有什么不可坚持的战斗。
塔力尼不清楚大明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修筑出四面墙的,但很清楚,他们拥有可怕的力量,甚至可以在荒原之上轻而易举铸造出城池。
如果朱允炆愿意,草原上将会多出无数的城,到那时候,鞑靼、瓦剌,他们自以为是的强大都将成为笑话。
老实点,臣服朱允炆,总比被人玩死来得好点。这一辈子就几十年,得过且过,就这样吧。
塔力尼是有觉悟的,可鬼力赤显然是没有觉悟的。
自从朱棣与帖木儿的昌都剌战争落幕之后,鬼力赤与阿鲁台的矛盾就越来越多,彼此之间争论声也越来越大。
阿鲁台认为大明的实力太过恐怖,连帖木儿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再对上大明实在是危险,不如低个头,假意臣服大明,多少做点买卖,改善改善生活。
可鬼力赤认为自己是大汗,草原上第一号人物,让自己去臣服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建文皇帝,没门。
自己又不姓石,干不出喊人“爹”的事。
阿鲁台想要规避风险,鬼力赤想要脸,两个人闹腾了一顿,最终达成妥协,派遣使臣去大明,开放贸易,但不请封。
在此之后,阿鲁台认为接近大明太过危险,应该东迁,回到贝加尔湖或海拉尔河附近,那里是东蒙古的传统地盘。
但鬼力赤不想东迁,要知道鬼力赤的根基是在甘肃、宁夏、哈密等附近,这些地方是窝阔台后裔与属民的集中地,鬼力赤自然不想跑到东面去。
阿鲁台说往东,鬼力赤说往西。阿鲁台说这顿吃羊肉,鬼力赤非要吃牛肉。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整天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开始不对付,那就有点不好过日子了。
也孙台咱想要当和事佬,阿鲁台认为他与鬼力赤达成了某种交易,索性就先把也孙台给杀了,吞并了也孙台的部落。
马儿哈咱一看这情况不对,阿鲁台这个人实在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十多年的老朋友说干掉就干掉了,干脆带着族人跑了,投靠马哈木去了。
没有了也孙台、马儿哈咱制约,阿鲁台彻底掌控了鞑靼部落,鬼力赤也就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傀儡。
当傀儡的没有傀儡的觉悟,自然而然就没好下场。
在风高气爽的秋天,阿鲁台宣布鬼力赤七宗罪,将也孙台的死、马儿哈咱的离去,前哈密王被毒杀等算在了鬼力赤头上,然后,杀掉了鬼力赤。
草原再一次出现了弑杀大汗的场景,阿鲁台以强势的姿态,迎接本雅失里进入草原,拥立本雅失里为新的大汗。
本雅失里回来了,忽必烈后裔的声音再次传荡在草原上,鞑靼各部落得到了空前的团结。忙完一系列的事务之后,阿鲁台与本雅失里终于能坐下来,好好商议鞑靼的未来。
阿鲁台野心勃勃,询问本雅失里:“我欲取瓦剌,你意下如何?”
本雅失里咬牙切齿:“不灭瓦剌,何以为人!”
阿鲁台理解本雅失里,毕竟他爹是被瓦剌人杀掉的,虽说主犯哈什哈死了,但没有保护买的里八剌,放任哈什哈杀戮的马哈木还活着。
本雅失里与阿鲁台一拍即合,调动主力,开始向西进发,目标直指瓦剌。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开拓海外市场
秋风萧瑟,京师渐凉。
朱允炆亲手操作着新式火铳,将子弹压入,瞄准五十步外的靶子,随后是一阵震耳的声响,靶子的边缘处出现了一个小洞。
陶增光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改变腹稿,什么神枪手、百步穿杨之类的称赞是用不上了,只好夸赞道:“皇上这端火铳的姿态透着一股子英气啊。”
胡元澄、封善等连连点头,总不能说靶子站偏了吧。
朱允炆无奈地看着手中的火铳,它与后世自己把玩过的猎枪已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猎枪是散弹,而手里的火铳则是子弹。
陶增光、胡元澄等人是优秀的,他们凭借着一份草图,实现了子弹的制造,只不过这种子弹与后世子弹差别有些大。
底火的设计存在缺陷,十个之中有两三个是哑火的,加上制作难以批量化制作,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大量供应。
另外射程上也有所不足,有效射杀距离只有一百五十步。一百八十步外,厚点的皮甲都可以挡住。
即便如此,朱允炆依旧满意,至少子弹的出现,为精准狙杀带来了可能,这东西不像弓箭那样容易发现,武艺高强的可以躲开箭,想要躲开子弹,那估计得先成为火云邪神一般的人物。
“分开制造,提高产量吧。”
朱允炆认可了新式火铳。
陶增光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木箱子,轻轻放在朱允炆面前,打开了说:“这是专门为皇上打造的小小型火铳。”
朱允炆看着箱子里的长柄“手枪”,挥退汤不平,弯腰取出了手枪,制式与后世无异,只不过弹夹是不存在的。箱子里还有二十枚小型的适配子弹。
陶增光小心地说:“皇上,这把小型火铳经过一百次测试,并无问题,只不过子弹击发的成功率稍低,且射程十分有限。”
朱允炆拉动扳机部分,取来一枚子弹放入其中,抬手指向木靶,轰地一声,后挫力稍大,这一次子弹射过了靶心。
取出弹壳,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汤不平:“这东西就暂交你来保管。”
汤不平有些错愕,自己善刀、飞镖,不善火铳。
朱允炆看出了汤不平的疑惑,补充了句:“不是给你用的,让你随行给朕带着。”
汤不平连忙答应。
朱允炆看向胡元澄:“骑炮兵营对你们的肩抗虎蹲炮、三眼火铳很感兴趣,燕王正在与兵部、五军都督府进行最后的商议,不过在朕看来,这可能是骑炮兵营的主装备了。”
胡元澄有些忧虑:“皇上,肩抗虎蹲炮尚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虎蹲炮发射时需要打地钉,以确保发射稳定与安全。可肩抗虎蹲炮有着强大的后挫力,若控制不好,可以将骑兵直接从马上反震下去,而且肩抗发射的精度不足……”
朱允炆摆了摆手:“怕反震,就解决反震的问题,若抵消不了,就给军士肩膀处加上防震护垫,至于精度,都已经成骑炮兵营了,几千枚肩抗虎蹲炮发射还需要什么精度。”
胡元澄瞪大双眼,这,这也可以?
陶增光连连点头,只要发射足够密集,有点误差也没什么,这玩意本身就不是靠精准度杀敌的,尤其是面对敌人厚实与密集的战阵时。
“一旦骑炮兵营那里确定所需,二炮局优先供给。”
朱允炆想要骑炮兵营早点形成战力,以推动下一步的卫所调整与裁军。
随着军队火器化、单兵作战能力提升,边防城关、重镇配置神机炮到位,外敌威胁已开始弱化。而庞大的卫所与军队数量,开始成为朝廷的负担。
新军之策,需要淘弱存强。
内地不必要的卫所,可以再一次合并与调整。一些卫可以精简为所,一些所可以直接取消。
在混凝土道路畅通的江南诸地,并不需要太多卫所军士压阵地方,千余名拥有火器的军士,完全可以镇得住地方,实在不行,京师可以随时出兵,路通,又有相对充裕的战马,还怕京师附近不安稳不成?
还有给朱五四等人看坟,不需要一个卫的军士,修改为所就足够了,他们又不是朱元璋。再说了,凤阳有卫呢,有人打扰朱五四睡觉,完全可以让他们长眠。
朱允炆已经命令五军都督府盘查军籍,核对天下兵马数量,为后续军队的优化提供支持。同时命令兵仗局、科技局、二炮局,加大火器制造,将刺刀火铳转移至边防重镇。
随着地方军备力量的增长,朱允炆不得不重视骑炮兵营与神机营的建设,虽说前线的颗粒火药、火药弹全赖京师供应,可地方上毕竟掌握着寻常火药的制备,一样有着对朝廷的威胁。
强干弱枝是皇室必须采取的举措,朱允炆也不可能例外,不过朱允炆走的是枝强,干更强的道路,始终要求京军的战斗力强过地方,火器上也保持着对地方火器的优势。
回到宫内,朱允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朝政生涯。
这一日,户部尚书夏元吉求见。
朱允炆准其入殿,夏元吉行礼后,呈报文书:“皇上,接山西急报,西疆省布政使司已通告关内,粮食已是自给,无需朝廷劳民解送粮食至西疆。”
这是一件好事。
朱允炆很是高兴,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连连点头:“茹布政使不负朕之重托,西疆粮食自给,可喜可贺。”
夏元吉也放松许多,不需要再向西域解送粮食与物资,可以极大缓解山西、陕西、四川等地百姓的压力,可以让百姓能回到家里,好好耕作。
朱允炆放下文书,想起来什么,说:“前些日子,燕王妃入宫陪太后、皇后,说起燕王府在西疆的买卖亏损不少。这应是燕王绕着弯给朕提醒,当初将丝绸之路上的收益与燕王府挂钩,如今这一条路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让他亏了本,这是闹情绪了啊。说说吧,丝路到底如何了?”
夏元吉没有隐瞒,直言:“重开丝绸之路虽然已有两年,但似乎并没有太大效果。西方商人来得太少,大明商人多数又不愿意离开大明边疆,许多货物堆在丝绸之路的城内没有办法售卖出去。据课税司方面奏报,西疆省去年的商税不到六千两。”
“这么少?”
朱允炆有些难以置信。
夏元吉重重点头:“皇上,朝廷对丝绸之路有些过于乐观,汉唐时期的丝路也并非是一年两年营造出来的。臣以为,丝路想要重现汉唐繁华,至少需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