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诚实的样子让人发笑,牵骡子的男人掏出一把铜板数十五个放桌上,说:“三个都给我,你们准备自己吃的?”
    隋玉点头,她将自己的椅子挪过去让他坐,又拿碗给他舀碗水喝,她跟赵小米开始收捡东西,隋良牵着骆驼过来了。
    男人吃完三颗鸡蛋又端碗喝几口水,他泼掉水道声谢,说:“二位阿妹,我打听一下,哪里方便投宿?能否给我介绍个农家?我最短要住半个月。”
    隋玉惋惜地掐掐眉心,这时候她的客栈若是建起来了,这份住宿的钱又进她兜里了。
    “你从这里往西走,走到街尾往北走,过两个巷口再打听,来往的商人多是住在那一片,那边方便住宿。”她指路。
    “多谢阿妹。”男人真诚道谢,他掏出一把铜板放桌上就要走。
    “哎!等等。”隋玉拿过铜板还给他,说:“想谢我明天再来照顾生意,给钱就不必了。”
    “行,那我明天再来买烤鸡蛋。”
    男人走了,隋玉继续收摊,隋良牵着骆驼走,她跟赵小米抬着木板走,懒得再跑一趟。
    三人刚到家,佟花儿端着半盆骨头汤送过来,隋玉接过汤,她就回去了。
    “晚上煮汤饼吗?”隋良好奇。
    “不是,我打算用肉汤做卤水。”
    留赵小米在家做晚饭,隋玉带着隋良出门买鸡蛋,东家凑西家拼,买够了八十个。
    晚饭煮好,隋玉将锅洗干净烘豆豉,豆豉烘烤干了更香更出味,之后湿大酱再过油炒,炒香了倒骨头汤,骨头汤里放豆豉和花椒叶。
    一锅汤煮沸了,隋玉将八十个洗干净的鸡蛋放进锅里煮。
    猪饿了,在圈里哼哼叫。
    想到它昨晚立功了,隋玉舀一瓢面拌疙瘩汤,卤鸡蛋出锅后,她继续烧水煮疙瘩汤。
    赵小米跟隋良蹲在院子里敲鸡蛋壳,趁隋玉不注意,她舔了舔沾卤汁的手指。
    “好香,你快尝尝。”她怂恿道。
    隋良舔一下,又舔一下,他跑进屋拿个碗出来舀一碗,说:“明早我拌汤饼吃。”
    赵小米心动,但又不好有样学样,不然显得她太嘴馋了。她想了想,小声说:“分我半碗,我明早起来给你擀汤饼。”
    隋良跑进灶房又拿碗出来舀一碗。
    他进进出出,隋玉都看在眼里,她当没看见,也不过问。
    疙瘩汤煮好,隋玉将冬子娘送来的萝卜秧拧半筐扔猪食桶里,再倒上滚烫的疙瘩汤,一下就变色了。
    猪喂上,人也累了,鸡蛋泡卤水放盆里,三个人洗洗就歇下了。
    次日过了早饭的时辰,隋玉回来捞鸡蛋,先后两次一共卤了一百八十颗鸡蛋,昨天拿去卖了十个,留下三十个,隋玉只带走了一百四十颗鸡蛋和五十斤干菜。
    “老叔,我过来了。”隋玉找到老秃,“您尝尝这两颗蛋哪个更合口,我用两种配方卤的。”
    老秃有些惊讶,他高看隋玉一眼,还真有配方的?
    两颗卤蛋剥去壳,老秃各咬一口,点评说:“这个更入味,更咸,这个更香。”
    更香的那个鸡蛋是用烘烤干的豆豉煮骨头汤熬的水泡的,隋玉心下有数,又问:“那您看往后我给您送哪种过来?或是两者结合在一起?”
    老秃有些迷糊,他似乎没有答应过隋玉往后继续送鸡蛋的事,但好像也没有必要纠结这个问题,他松口说:“这些鸡蛋我都收下了,往后你隔两天过来一趟,有商队过来你就送菜送蛋过来,没有就算了。”
    “行,这些鸡蛋能放两三天不坏,您看一百来个够吃吗?要不要再添点?我家还有三十个。”隋玉说。
    “今天动身的是个小商队,二三十人,这些已经够了,若是往后有大商队,我会跟你说。”
    隋玉道谢,她收下五百二十文钱就走了,不再打扰老秃做事。
    到了街上,隋玉提着筐去猪肉铺买排骨,排骨比纯肉要便宜八十文钱,三根排骨五斤二两(西汉的斤两),花了二两多银子。
    银子递出去后,隋玉没胃口吃排骨了,哪怕这笔银子是白得的,一下子花出去二两银子她也好心疼。
    太贵了太贵了,猪肉太贵了。
    肉拿回去泡血水,傍晚收摊回去了才着手炖肉,天热胃口不好,隋玉挟两大碗酸菜切丝炖排骨。
    赵小米坐在院子里削萝卜皮,心思早溜进蒸锅里,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多排骨呢。
    猫官也回来了,它趴在门口轻摇尾巴,人进进出出从它身上跨来跨去,它动都不动一下。
    削好一盆萝卜,锅里的排骨炖熟了,隋玉刚揭锅盖,赵小米跟隋良争着抢着往灶房里跑。
    “拿碗拿筷子。”隋玉交代。
    院子里放着桌子,大门已落栓,隋玉将酸菜炖排骨舀木盆里端出去,三个人坐院子里迎着晚风啃排骨。
    “今晚没做饭,只吃菜,都多吃,把这盆排骨吃光。”隋玉说。
    “拿排骨当饭?好幸福啊!”赵小米心喜,“我竟然过上拿肉当饭的日子了,真出息。”
    “快吃吧,这种日子不常有。”隋玉挟个排骨放碗里,她咬一口,心里一叹,还是排骨好吃。
    三个人最初都是慢吞吞地啃,想要细着吃,仔细品,到后来吃爽了,才放开手脚大口吃肉大口喝汤。
    吃到最后,隋玉吃撑了,她靠在椅背上望天,心想这二两银子花的值,吃满足了,她浑身的干劲,心里琢磨着以后的路,打算赚钱了再买几根排骨回来吃一顿。
    “等你三哥回来了,我再买四根排骨回来炖一锅。他喜欢吃羊肉,或是买只羊腿回来炖。”隋玉想赵西平了。
    赵小米想仰天大笑,这都是什么好日子啊。
    “我三哥什么时候回来?”她问。
    “快七月了,若是今年能回来,现在估计已经返程了。”
    第98章 沙漠穿行
    离开乌孙已是七月中旬,三天后,走出人群活动的绿洲,乌孙送行的队伍止步,汉使团四十余人踏进茫茫黄沙中,在广袤无垠的沙漠里沿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东行。
    赵西平骑着骆驼走在前方开路,沙漠中沙丘众多,高度堪比山峦,初升的朝阳光辉不济,无法翻过沙丘,背阳的坡面浸在凉爽的阴影里。
    风未起,使团沿着沙丘平缓的坡面绕行,骆驼走动,细腻的沙面上留下串串蹄印。
    太阳越升越高,沙丘落下的阴影越发窄了,沙漠里蒸腾的暑气熏得人发晕,金黄色的沙砾翻动,起风了。
    然而暑热未消,赵西平抹去汗水以手遮眼,他熟练地驱着骆驼绕行走上沙丘的迎风坡,沙丘起伏的弧度陷入沙雾中,风卷起沙扬起半人高,迷蒙的风沙如沸腾的水雾,又如流动的河水。他立在骆驼背上往远处望,风沙席卷,沙丘下方如同下雨一般,黄沙倾斜而下。这片沙漠似乎活了过来,它们在搬迁走动。
    “校尉,风沙太大,我们得找个地方先躲一躲,等风停了再走。”赵西平高声禀报。
    “可。”
    赵西平已有经验,他翻身下地,带着十个护卫去寻找坡度高的沙丘。沙漠里起风暴时,为了不被黄沙掩埋,人必须躲在沙丘的背风坡。
    找寻到合适的沙丘,众人牵着骆驼穿过倾斜而下的黄沙走进去,这像是倾斜而下的瀑布,穿过水幕能得方寸干爽之地。
    两座相连的沙丘可藏身四十余人,人贴着沙丘靠着,眼前就是漫天飞舞的黄沙,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人身上就落了一层沙,衣裳很快看不出颜色。
    风沙迷眼,人和骆驼皆闭上眼,耳旁是呼啸的风声,和黄沙落地的簌簌声。
    不知过了多久,人几乎要被黄沙掩埋时,风停了,沙砾恢复了安静,整片沙漠都安静了,隆起的沙丘不知又多添了多少个,来路和去路都被掩埋。
    赵西平抻开屈坐的身体,从沙窝里拔腿起来,他顾不上清理身上的沙,先跟护卫去查看使团的情况。
    “继续走。”常校尉发令。
    赵西平答诺,他骑上骆驼走到高处去判断方向,太阳已西坠,这场风沙持续了一两个时辰。
    继续东行,骆驼吃食时人跟着歇息片刻,其他时候一直赶路,走到深更半夜,繁星漫天时,跋涉的人群才得以歇息。
    白日酷暑难耐的沙漠在入夜后又如秋日般凉爽,风是凉的,黄沙却是热的,人躺在黄沙上,大地下的热气上涌,疲乏的筋骨在蒸腾的热气中彻底放松。
    歇息半夜,天亮后,使团继续赶路。
    又行五天,路过温宿国,一行人进城补充食粮和水源,骆驼也要补充粮草。
    住进驿站,赵西平换下脏衣物,抖落一地的沙砾。
    “校尉,我要去河边洗衣,您的衣物可要我一起洗了?”他问。
    常校尉思索片刻,决定跟他一起出去转转。
    “您之前来过温宿国吗?”赵西平闲聊问。
    “无。”
    温宿国是个小国,占据一片绿洲得以称王国,以赵西平来看,这个小国里的人还不如敦煌郡的人多。听到熟悉的汉话,两人同时看过去,是一队商旅在同当地人做生意。
    赵西平发现一个商人一直盯着他,他皱眉看过去,这个人他并不认识。
    隋文安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赵西平,他踌躇好一会儿,最终垂下眼不再盯着看。他没有目的,就是上前攀谈,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他自己都不清楚他想要知道什么。
    从敦煌出来后,隋文安混进一个商队,他在商队里帮忙搬卸货物、饲养骆驼,又以骑射打猎的功夫得到老镖师的青眼,这才得到骑乘骆驼的资格。出了玉门关后一路往西,从初春走到盛夏,在沙漠中不知走了多少天,路过十来个小国,他现在早已记不清回去的路。
    眼下商队即将返程,隋文安不知自己的前路和归处,徒留满心的焦灼和迷茫。
    休息一夜,使团离去,商队跟着同行,赵西平注意到商队里没有那个一直盯着他看的商人。
    “官爷,您认识文安啊?他不是我们商队里的人,只是同行,他留在温宿国了。”
    赵西平默念一遍名字,摇头说:“不认识,大概是我认错人了。”
    之后,他将这件事抛去脑后,护送使团继续东归。
    过了温宿国,又行五日路过姑墨王国,商队要进城从当地人手里买皮毛药材,两行人分别,使团短暂地停留一夜继续前行。
    秃黄的山体与沙漠搭边,使团沿着山脚走,平缓的山坡上住着山民,河流湍湍的绿洲旁住着畜牧的牧民。当地人面目深邃,偶有与汉民长着相似五官的人,他们是当年攻打匈奴遣散在西北当地的兵卒留下的后代,会几句磕磕绊绊的汉话,对与过路的汉商交谈有很大的热情。
    “沙漠尽头的城墙很高?我听一个商人说的。”
    赵西平点头,“你的汉话说得很好。”
    面色黝黑的男人微微一笑,说:“等我攒够钱了,我要回汉朝生活,我爹说他的老家很好。”
    “老家是哪个地方的?”常校尉问。
    男人说了个三个字,赵西平没听过,他看向常校尉,常校尉也面露疑惑。
    他想大概是某个村,或是某个镇。
    骆驼吃饱,使团该走了,赵西平跟男人道别,说:“我们先回了,你再等一两年。”
    黝黑的男人高兴地相送,他问赵西平是哪里的。
    “敦煌。”

章节目录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文屋只为原作者绿豆红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绿豆红汤并收藏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