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太笑,“是啊,原本刚来帝都还不觉着,那会儿两眼一摸黑,除了你舅舅的几个同僚,认识的人不多。虽说帝都繁华,住着却不如咱们乡个热闹。后来咱们搬到南郊,运道便大不同了,我都说南郊风水好。”
何老娘最爱听这些神神叨叨的事儿,闻言忙道,“这风水跟风水也不一样,小舅爷搬到南郊运道倒转好了,可见南郊风水利小舅爷。”
这话沈老太太也是极赞同的,道,“还是亲家有见识,我也这般想。”
沈太爷是读书人,自有见解,道,“南郊有文脉。”
何恭也不由道,“对了,我听说北岭先生就在闻道堂住着呢。”
“可不是么。”沈太爷一幅心向往之的模样,道,“先生九旬高龄啦。一辈子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啊,功德无量。”
何子衿便问,“外公,你见过那位老先生没?”
沈太爷摇头,“北岭先生岂是可轻易见得的,他年事已高,如今见人就更少了。倒是你舅舅,前些年有幸见过北岭先生一面。”说着,就是一幅与有荣焉的模样。
何子衿是个爱打听,便问她舅,“舅,北岭先生何等相貌?”
沈舅呵呵一笑,“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
沈玄补充,“就是个老头儿,我觉着跟外公差不离吧。”他也没见过。沈太爷板着脸训斥孙子,“说话口无遮拦,如何能将北岭先生与我等凡夫俗子相较!”
沈玄吐吐舌头,不敢说了。他转头道,“子衿姐姐,昨儿你炖的那个瓦罐鸡汤真是香的很,我原想喝两碗来着,结果,家里一人一碗就没啦。”
江氏听儿子这八百辈子没喝过鸡汤的样儿就郁闷,笑道,“鸡汤天天都有,也没见你这馋样儿。”
沈玄道,“我觉着子衿姐姐炖的比咱家厨下弄的香的多。”
江氏便问,“子衿,这是有什么诀窍不成?”
何子衿笑道,“倒没什么诀窍,无非就是将母鸡切去头脚斩块,用姜丝花椒干辣椒一道入菌菇汤,用瓦罐盛了,放炭火小炉上文火煨一个时辰便好了。”
沈玄道,“我家的鸡汤就不如子衿姐姐炖的香。”
何子衿笑,“我这是土法子炖的鸡汤,你觉着香是因为母鸡煨出的鸡汤上面必有一层金黄色的油光,我以前去朝云师傅那里吃饭,他吃鸡汤一向嫌油腻,必要人将油光撇了去,留下澄净的鸡汤才好喝的。”
沈玄一拍大腿,与母亲江氏道,“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总觉着咱家的鸡汤不香呢。这不全把精华给撇出去了么。”
江氏道,“你别不懂眼了,我去唐尚书府上吃席,人家的鸡汤也是清清淡淡的。”
沈玄道,“我喜欢吃香喷喷的。”
江氏头疼,只得道,“以后单令厨下给你烧香喷喷的。”
不料沈绛沈朱齐声道,“我们也要喝香喷喷的鸡汤!”把江氏给气笑了,无奈道,“行啦行啦,以后咱们都喝香喷喷的鸡汤。”
大家皆一道笑了,江氏有些不好意思的同沈氏道,“刚来帝都那会儿,也不知人家帝都是个什么风尚,哎,我也闹了好些笑话。后来就请了个帝都的厨子,说来,我也喜欢咱们土法炖的鸡汤,比那什么清汤寡水的香多了。”
沈素笑道,“你倒适合吃些清汤寡水。”打趣江氏丰润。
江氏含笑嗔道,“你们这种打死都不长肉的,也就笑话我们这种喝口凉水都长肉的。”
沈氏笑道,“弟妹哪里胖了,这样正好,一看就是官家太太的福相,旺夫。”
江氏也早看开了,她四个儿子都生下来了,丈夫又无妾室,虽现下有些发福,也未离了格儿,更兼沈氏夸她旺夫,江氏嘴上不说,心下也是这般认为的,想她未嫁入沈家时,沈家是单传,如今她丈夫为官,且她为沈氏生下四子,不可谓不旺夫了。沈氏的话正入她心坎儿,江氏十分欢喜,同沈氏道,“姐姐不晓得,我近年来鱼肉都不敢多吃的,偏生就瘦不下来。”
沈氏道,“只要身子好就成,我近年来也胖了些呢。”
“姐姐哪里胖了,瞧着跟以往一个样。”说起这个江氏便很是羡慕,这大姑子跟丈夫一样,也是个天生瘦的。
沈氏道,“你是没见我这腰身,粗了有一寸。”
江氏望着何子衿明媚娇俏的脸庞道,“我记得姐姐年轻时,就是子衿这么个身条儿。”
沈氏笑,“可不是么,我年轻时几件衫子,有时她穿来做活计,那腰身,不肥不瘦的正好。”
沈玄凑过去同子衿姐姐说话,沈玄道,“等休沐时,我带着子衿姐姐好生在南效逛逛,咱们再一道爬山去。”
“好啊。”何子衿就问起沈玄南郊的风景来。
阿念也过来跟着一道听,还给子衿姐姐换了盏茶,晚上,沈玄悄悄同他爹道,“阿念哥对子衿姐姐可真体贴。”
沈素道,“你阿念哥同子衿姐姐都定亲了,体贴是应当的。”
沈玄醋兮兮地,“以前,子衿姐姐对我最好。”
沈素瞥他一眼,“现在不好么,昨儿刚吃你子衿姐姐炖的鸡汤,今儿就这幅嘴脸?”
“不是。”沈玄挠挠头,问他爹,“爹,我听说许多姑舅做亲的,我跟子衿姐姐也是青梅竹马,情分也好,你怎么没想过叫我们做亲啊?”
面对早熟的儿子,沈素颇是遗憾,“哎,这不是下手慢了么。”
沈玄也分外遗憾的跺跺脚,道,“阿念哥看着老实,结果,趁我不在老家,他就把子衿姐姐抢走了。”沈玄哎声叹气,“以后想找个子衿姐姐这样会烧饭的也不好找啊。”
沈素好笑,打趣,“要不,我给你问问厨下李婶子家的三丫头?”
沈玄跳起来,说他爹,“您老啥眼光啊!三丫头的腿比我腰还粗!”那丫头忒胖了也!
沈素忍笑,一幅老神在在的面孔,“三丫头也是烧得一手好菜。”
沈玄气鼓鼓地,“我是娶媳妇,又不是找厨子。”抱怨,“爹你是啥眼光啊!”
沈素问儿子,“那你跟爹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
沈玄还真想过,道,“得长得好看,腰细细的,我不喜欢水桶腰。眼睛亮亮的,像会说话一样。还要读书识字,能跟我说到一处。会关心人,明事理,会过日子,再会烧几道小菜,也就差不多啦。”
沈素忍笑听了儿子的择妻条件,道,“你现在一无功名,二无本事,只能说个三丫头那样的。你这种要求,起码得等中了举人才能说得到啊。”
沈玄给他爹噎个半死,觉着他爹忒小瞧人,闷闷的回去念书了。
男孩子的成熟期明显比女孩子要晚,沈玄又不似阿念这种自小经历坎坷,情窦早开的少年。沈玄给他爹噎了一下子,不过三五日便好了。官学休沐放假的日子与朝廷是一样的,待得休沐,便同父亲一道带着姑姑姑丈一家去闻道堂了。
沈玄就成了家里小导游,路上他就想跟子衿姐姐一车介绍风景啥的,结果叫阿念哥非同他一处,还说什么,“咱们兄弟久未亲近,阿玄好生与我说一说路上景致。”
沈玄性子不错,虽然觉着未能同子衿姐姐同车有些遗憾,还是顺势给阿念哥略说了说路上的凄凉景致。真的是凄凉啊,大冬天的,帝都又不比蜀中,帝都的冬天,树木啊叶子啥的悉数落光,尤其闻道堂地处郊外,一路上除了光秃秃的树木就是光秃秃的农田,远处有些山,朦朦的看不大清楚,想来现下也无甚景致可赏。
沈玄这导游再热情也只能给阿念哥介绍一下这是某某路了,阿念抄手做车中道,“这路还真不错,出城的路都这般平整,较这官路也差不离了。”
沈玄道,“听说当初是四皇子妃五皇子妃出银子修的呢,皇子妃出银子,这路修的自然用心。”
阿念道,“两位皇子妃委实是善心人。”
“是啊。”沈玄在帝都,家里又是做官的,知道的八卦不少,道,“就是闻道堂,据说当初也是五皇子妃买下的地皮,后来献给了朝廷,此方修的闻道堂。”
阿念道,“帝都女人们能干的事也很多啊。”
阿玄点头,“是呢,待天气再冷一些,便有慈恩堂出面施粥舍米,救济那些穷苦人家。这慈恩堂便是太后娘娘出银子建的,据说这银子都是皇子妃、公主、官夫人们捐的。”
阿念问,“义母可捐过?”
阿玄摇头,“我爹品阶太低,还不够捐银子的级别。”
一路说着闲话,车队便到了闻道堂。在车中便听到了处处读书之声,果然是读书人聚集之地。沈素的进士堂便开在此处,现下沈素早找了授课先生,自己做了东家,久不授课啦。
沈太爷与女婿何恭道,“我时常说,这时再清雅不过的地界儿。咱家在这里也有一套宅子,我倒想住这里来,他们只是不许。”
何恭道,“此地虽好,素弟平日里上朝当差怕有些不便。”
沈太爷秀才出身,虽然现下家里有功名的数他功名最低,老头儿却是很有几分执拗,道,“我自己个儿过来还不成?”
何恭最是温和有耐心的人,道,“岳父一人过来,未免冷清,且丹哥儿无人开蒙,也耽搁了孩子。就是素弟,也想在岳父膝下承欢,以尽孝心呢。”
何恭把岳父沈太爷哄的开了脸儿,沈素悄与姐姐道,“咱爹还是那样,一见姐夫就处处顺眼了。”
沈氏轻拍弟弟一记,沈素一笑,请一大家子先去宅子里休息。毕竟,老爹老娘,还有亲家何老娘都上了年岁,车里再暖和,坐这么久的车不动弹也是冷的。
沈素这边的宅子也是个四进的,修建的十分齐整,何子衿相信,她舅是真的富啦。
老人们在宅子里休息,孩子们可是坐不住的,阿玄已经开始组织大家出去爬山了,嫌阿冽阿丹小,阿玄不乐意要他们去,俩人还非要跟,不要他们跟,他们就立刻要哭一场的样子,只得叫两个小厮跟着,专管着在俩人走不动时背俩人。然后,一伙人便出去爬山了。沈氏十分叮嘱闺女,“就你最大,记得照顾好弟弟们。”
“只管放心。”何子衿一口应承。
山上其实没什么景致可赏,除了几株早开的腊梅,便是叶子掉光的秃溜溜的花木了。沈玄介绍,“现下天冷,景致不怎么好看,待三四月,杜鹃花开时,满座山的杜鹃花,漂亮极了。这山以前没名字,后来大家看山上多植杜鹃,便取名叫杜鹃山。”
何子衿问,“我听小瑞哥说,帝都有一棵极大的杜鹃树来着。”
“那个见不到,那树是长在谢尚书府的,我娘有一回去他府上吃酒,都没见过,他家那院子,等闲不让人进。”
何子衿听说这极稀罕的杜鹃树是长在人家尚书府,尚书是啥官儿知道不,正部级高官,何子衿两辈子也是听过没见过的。一听这话,何子衿就不提了,她也听舅舅说起过谢尚书府的显赫。
大家说着话,何子衿深觉这山不够高,也不够奇特,与阿玄道,“还不如咱们家的芙蓉山呢。”
沈玄道,“这就是人们来了,闲来没事爬一爬,咱们家的芙蓉山比这山高,景致也好的多。”
阿冽已经在同小表弟阿丹稚声稚语的说起家乡的山水来啦。
一行人中午方回的,何洛与几个眼生的举子已经来了,彼此见过,何洛见着何子衿很是高兴,道,“我听到沈叔叔说阿念和恭叔中了举,就料到你们一定来的。先时倒没想到子衿妹妹也能来。”见昔年跟在他屁股后面玩耍的小族妹也长成大姑娘了,何洛小先生的心腹之间充盈起浓浓的欣慰感。
何洛与几个举子都是蜀地人,沈素好客,让他们都住这处宅院里,念书清静,也方便十日一去补习班。
都是家乡人,在帝都说起话来便多三分亲近,中午分男女席用过午饭,何洛几人便去进士堂上补习班了,何恭阿念跟着也去了。
何子衿是下午见到的沈舅舅的朋友小唐大人,小唐大人不请自到,进门就直嚷嚷,“阿素,我可听说你家来了贵客。”
男女有别,小唐大人是被请去书房说话的,沈素与小唐大人交情不错,小唐大人出身好,为人也好,是江北岭江大儒的徒孙,以前还引荐沈素给江北岭认识过。俩人相交多年,言语也是随意的,沈素笑,“是我姐姐一家到了,你又是从何知晓的?”
小唐大人眉眼弯弯,“我消息灵通。”
沈素不问也知道,“定是老陈跟你通的消息。”沈素的邻居陈主事在户部当差,小唐的父亲唐尚书正是户部尚书,比陈主事高出五级不止。陈主事一个小小主事,想巴结尚书大人,尚书大人也不一定有时间。倒是小唐交际广,因小唐与沈素相识,陈主事又是沈家邻居,由此陈主事认识了小唐,对小唐十分奉承。
小唐大人笑道,“老陈同我说,你家那特会养花儿的外甥女来了。这不,我今儿过来给欧阳小师叔请安,听说你带了一大家子人过来,就赶紧来了。方便见一见菊花姑娘不?”
沈素笑,“你也算长辈,可得收着些,别把我外甥女吓着。”
“怎么会,你出去打听打听,谁不说我小唐最好相处不过。”小唐大人一幅信誓旦旦的模样。
沈素便请小唐进去拜见长辈,女人们凑成块儿,可不就在一处说话么。听说小唐进来拜见长辈,沈氏是个谨慎人,还道,“到底是外男,子衿先避一避吧。”
江氏笑,“姐姐放心,小唐大人定是过来见子衿的,先时他知道那绿菊是咱们子衿养的,来同老爷念叨过许多遭。”
何子衿便没避出去,也想见见这位小唐大人何等相貌之人。
小唐大人望去十分年轻,有些娃娃脸,面嫩,瞧着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何子衿知道这类人便是四十也是一幅年轻相,不过,这年头,男人三十而蓄须,小唐大人面白无须,想是还未至而立。果然十分年轻,一双月牙笑眼,虽是一身的富贵气派,为人却极有亲和力,待人热情有礼,还带了见面礼来,见到沈太爷沈老太太何老娘都是拱手为礼,直说,“听沈兄说家里来了亲戚,我与沈兄相交多年,特意过来拜见。”
何老娘直道客气,小唐大人道,“唉哟,我敬仰菊花姑娘多年,当初听闻那稀世罕见的绿菊是何姑娘养出来的,唉哟喂,把我给惊的哟。何姑娘,你这般年纪就这般有本事,委实厉害。”又将何子衿从头夸到了脚,又问何老娘,“您家姑娘可有人家了,唉呀,我家里好几个侄子正说亲呢。”
何子衿才是给小唐大人惊着了呢,暗想帝都人难道如此粗豪奔放?
何老娘被抢亲怕了的,连忙道,“定啦,在家就定啦!”
小唐大人倒不是抢亲的人,只是十分遗憾,“可惜这么有才干的姑娘,算啦,既已定亲,待您家何时摆酒与我说一声,我定给何姑娘备一份厚礼。”
何子衿觉着小唐大人言谈举止十分可乐,又问她许多养花的知识,何子衿都与小唐大人说了,小唐大人道,“我有中有一盆腊梅,不知为何,近日不大精神。那是我与内人定情之物,何姑娘既精于养花弄草,不知能不能帮我瞧一瞧?”
何子衿一面觉着帝都人民比她想的要奔放一千倍,什么“定情之物”这种话都能从朝廷命官的嘴里堂堂正正的蹦出来,心下感慨着,何子衿也不是傻瓜,并未一口应下,而是道,“尚书府难道连个花匠都没有?”
小唐大人将手一摆,道,“十分不中用,给花匠看好几日都看不好,花匠都劝我另买一盆红梅了。”
何老娘最爱听这些神神叨叨的事儿,闻言忙道,“这风水跟风水也不一样,小舅爷搬到南郊运道倒转好了,可见南郊风水利小舅爷。”
这话沈老太太也是极赞同的,道,“还是亲家有见识,我也这般想。”
沈太爷是读书人,自有见解,道,“南郊有文脉。”
何恭也不由道,“对了,我听说北岭先生就在闻道堂住着呢。”
“可不是么。”沈太爷一幅心向往之的模样,道,“先生九旬高龄啦。一辈子教书育人,功德无量啊,功德无量。”
何子衿便问,“外公,你见过那位老先生没?”
沈太爷摇头,“北岭先生岂是可轻易见得的,他年事已高,如今见人就更少了。倒是你舅舅,前些年有幸见过北岭先生一面。”说着,就是一幅与有荣焉的模样。
何子衿是个爱打听,便问她舅,“舅,北岭先生何等相貌?”
沈舅呵呵一笑,“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
沈玄补充,“就是个老头儿,我觉着跟外公差不离吧。”他也没见过。沈太爷板着脸训斥孙子,“说话口无遮拦,如何能将北岭先生与我等凡夫俗子相较!”
沈玄吐吐舌头,不敢说了。他转头道,“子衿姐姐,昨儿你炖的那个瓦罐鸡汤真是香的很,我原想喝两碗来着,结果,家里一人一碗就没啦。”
江氏听儿子这八百辈子没喝过鸡汤的样儿就郁闷,笑道,“鸡汤天天都有,也没见你这馋样儿。”
沈玄道,“我觉着子衿姐姐炖的比咱家厨下弄的香的多。”
江氏便问,“子衿,这是有什么诀窍不成?”
何子衿笑道,“倒没什么诀窍,无非就是将母鸡切去头脚斩块,用姜丝花椒干辣椒一道入菌菇汤,用瓦罐盛了,放炭火小炉上文火煨一个时辰便好了。”
沈玄道,“我家的鸡汤就不如子衿姐姐炖的香。”
何子衿笑,“我这是土法子炖的鸡汤,你觉着香是因为母鸡煨出的鸡汤上面必有一层金黄色的油光,我以前去朝云师傅那里吃饭,他吃鸡汤一向嫌油腻,必要人将油光撇了去,留下澄净的鸡汤才好喝的。”
沈玄一拍大腿,与母亲江氏道,“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总觉着咱家的鸡汤不香呢。这不全把精华给撇出去了么。”
江氏道,“你别不懂眼了,我去唐尚书府上吃席,人家的鸡汤也是清清淡淡的。”
沈玄道,“我喜欢吃香喷喷的。”
江氏头疼,只得道,“以后单令厨下给你烧香喷喷的。”
不料沈绛沈朱齐声道,“我们也要喝香喷喷的鸡汤!”把江氏给气笑了,无奈道,“行啦行啦,以后咱们都喝香喷喷的鸡汤。”
大家皆一道笑了,江氏有些不好意思的同沈氏道,“刚来帝都那会儿,也不知人家帝都是个什么风尚,哎,我也闹了好些笑话。后来就请了个帝都的厨子,说来,我也喜欢咱们土法炖的鸡汤,比那什么清汤寡水的香多了。”
沈素笑道,“你倒适合吃些清汤寡水。”打趣江氏丰润。
江氏含笑嗔道,“你们这种打死都不长肉的,也就笑话我们这种喝口凉水都长肉的。”
沈氏笑道,“弟妹哪里胖了,这样正好,一看就是官家太太的福相,旺夫。”
江氏也早看开了,她四个儿子都生下来了,丈夫又无妾室,虽现下有些发福,也未离了格儿,更兼沈氏夸她旺夫,江氏嘴上不说,心下也是这般认为的,想她未嫁入沈家时,沈家是单传,如今她丈夫为官,且她为沈氏生下四子,不可谓不旺夫了。沈氏的话正入她心坎儿,江氏十分欢喜,同沈氏道,“姐姐不晓得,我近年来鱼肉都不敢多吃的,偏生就瘦不下来。”
沈氏道,“只要身子好就成,我近年来也胖了些呢。”
“姐姐哪里胖了,瞧着跟以往一个样。”说起这个江氏便很是羡慕,这大姑子跟丈夫一样,也是个天生瘦的。
沈氏道,“你是没见我这腰身,粗了有一寸。”
江氏望着何子衿明媚娇俏的脸庞道,“我记得姐姐年轻时,就是子衿这么个身条儿。”
沈氏笑,“可不是么,我年轻时几件衫子,有时她穿来做活计,那腰身,不肥不瘦的正好。”
沈玄凑过去同子衿姐姐说话,沈玄道,“等休沐时,我带着子衿姐姐好生在南效逛逛,咱们再一道爬山去。”
“好啊。”何子衿就问起沈玄南郊的风景来。
阿念也过来跟着一道听,还给子衿姐姐换了盏茶,晚上,沈玄悄悄同他爹道,“阿念哥对子衿姐姐可真体贴。”
沈素道,“你阿念哥同子衿姐姐都定亲了,体贴是应当的。”
沈玄醋兮兮地,“以前,子衿姐姐对我最好。”
沈素瞥他一眼,“现在不好么,昨儿刚吃你子衿姐姐炖的鸡汤,今儿就这幅嘴脸?”
“不是。”沈玄挠挠头,问他爹,“爹,我听说许多姑舅做亲的,我跟子衿姐姐也是青梅竹马,情分也好,你怎么没想过叫我们做亲啊?”
面对早熟的儿子,沈素颇是遗憾,“哎,这不是下手慢了么。”
沈玄也分外遗憾的跺跺脚,道,“阿念哥看着老实,结果,趁我不在老家,他就把子衿姐姐抢走了。”沈玄哎声叹气,“以后想找个子衿姐姐这样会烧饭的也不好找啊。”
沈素好笑,打趣,“要不,我给你问问厨下李婶子家的三丫头?”
沈玄跳起来,说他爹,“您老啥眼光啊!三丫头的腿比我腰还粗!”那丫头忒胖了也!
沈素忍笑,一幅老神在在的面孔,“三丫头也是烧得一手好菜。”
沈玄气鼓鼓地,“我是娶媳妇,又不是找厨子。”抱怨,“爹你是啥眼光啊!”
沈素问儿子,“那你跟爹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
沈玄还真想过,道,“得长得好看,腰细细的,我不喜欢水桶腰。眼睛亮亮的,像会说话一样。还要读书识字,能跟我说到一处。会关心人,明事理,会过日子,再会烧几道小菜,也就差不多啦。”
沈素忍笑听了儿子的择妻条件,道,“你现在一无功名,二无本事,只能说个三丫头那样的。你这种要求,起码得等中了举人才能说得到啊。”
沈玄给他爹噎个半死,觉着他爹忒小瞧人,闷闷的回去念书了。
男孩子的成熟期明显比女孩子要晚,沈玄又不似阿念这种自小经历坎坷,情窦早开的少年。沈玄给他爹噎了一下子,不过三五日便好了。官学休沐放假的日子与朝廷是一样的,待得休沐,便同父亲一道带着姑姑姑丈一家去闻道堂了。
沈玄就成了家里小导游,路上他就想跟子衿姐姐一车介绍风景啥的,结果叫阿念哥非同他一处,还说什么,“咱们兄弟久未亲近,阿玄好生与我说一说路上景致。”
沈玄性子不错,虽然觉着未能同子衿姐姐同车有些遗憾,还是顺势给阿念哥略说了说路上的凄凉景致。真的是凄凉啊,大冬天的,帝都又不比蜀中,帝都的冬天,树木啊叶子啥的悉数落光,尤其闻道堂地处郊外,一路上除了光秃秃的树木就是光秃秃的农田,远处有些山,朦朦的看不大清楚,想来现下也无甚景致可赏。
沈玄这导游再热情也只能给阿念哥介绍一下这是某某路了,阿念抄手做车中道,“这路还真不错,出城的路都这般平整,较这官路也差不离了。”
沈玄道,“听说当初是四皇子妃五皇子妃出银子修的呢,皇子妃出银子,这路修的自然用心。”
阿念道,“两位皇子妃委实是善心人。”
“是啊。”沈玄在帝都,家里又是做官的,知道的八卦不少,道,“就是闻道堂,据说当初也是五皇子妃买下的地皮,后来献给了朝廷,此方修的闻道堂。”
阿念道,“帝都女人们能干的事也很多啊。”
阿玄点头,“是呢,待天气再冷一些,便有慈恩堂出面施粥舍米,救济那些穷苦人家。这慈恩堂便是太后娘娘出银子建的,据说这银子都是皇子妃、公主、官夫人们捐的。”
阿念问,“义母可捐过?”
阿玄摇头,“我爹品阶太低,还不够捐银子的级别。”
一路说着闲话,车队便到了闻道堂。在车中便听到了处处读书之声,果然是读书人聚集之地。沈素的进士堂便开在此处,现下沈素早找了授课先生,自己做了东家,久不授课啦。
沈太爷与女婿何恭道,“我时常说,这时再清雅不过的地界儿。咱家在这里也有一套宅子,我倒想住这里来,他们只是不许。”
何恭道,“此地虽好,素弟平日里上朝当差怕有些不便。”
沈太爷秀才出身,虽然现下家里有功名的数他功名最低,老头儿却是很有几分执拗,道,“我自己个儿过来还不成?”
何恭最是温和有耐心的人,道,“岳父一人过来,未免冷清,且丹哥儿无人开蒙,也耽搁了孩子。就是素弟,也想在岳父膝下承欢,以尽孝心呢。”
何恭把岳父沈太爷哄的开了脸儿,沈素悄与姐姐道,“咱爹还是那样,一见姐夫就处处顺眼了。”
沈氏轻拍弟弟一记,沈素一笑,请一大家子先去宅子里休息。毕竟,老爹老娘,还有亲家何老娘都上了年岁,车里再暖和,坐这么久的车不动弹也是冷的。
沈素这边的宅子也是个四进的,修建的十分齐整,何子衿相信,她舅是真的富啦。
老人们在宅子里休息,孩子们可是坐不住的,阿玄已经开始组织大家出去爬山了,嫌阿冽阿丹小,阿玄不乐意要他们去,俩人还非要跟,不要他们跟,他们就立刻要哭一场的样子,只得叫两个小厮跟着,专管着在俩人走不动时背俩人。然后,一伙人便出去爬山了。沈氏十分叮嘱闺女,“就你最大,记得照顾好弟弟们。”
“只管放心。”何子衿一口应承。
山上其实没什么景致可赏,除了几株早开的腊梅,便是叶子掉光的秃溜溜的花木了。沈玄介绍,“现下天冷,景致不怎么好看,待三四月,杜鹃花开时,满座山的杜鹃花,漂亮极了。这山以前没名字,后来大家看山上多植杜鹃,便取名叫杜鹃山。”
何子衿问,“我听小瑞哥说,帝都有一棵极大的杜鹃树来着。”
“那个见不到,那树是长在谢尚书府的,我娘有一回去他府上吃酒,都没见过,他家那院子,等闲不让人进。”
何子衿听说这极稀罕的杜鹃树是长在人家尚书府,尚书是啥官儿知道不,正部级高官,何子衿两辈子也是听过没见过的。一听这话,何子衿就不提了,她也听舅舅说起过谢尚书府的显赫。
大家说着话,何子衿深觉这山不够高,也不够奇特,与阿玄道,“还不如咱们家的芙蓉山呢。”
沈玄道,“这就是人们来了,闲来没事爬一爬,咱们家的芙蓉山比这山高,景致也好的多。”
阿冽已经在同小表弟阿丹稚声稚语的说起家乡的山水来啦。
一行人中午方回的,何洛与几个眼生的举子已经来了,彼此见过,何洛见着何子衿很是高兴,道,“我听到沈叔叔说阿念和恭叔中了举,就料到你们一定来的。先时倒没想到子衿妹妹也能来。”见昔年跟在他屁股后面玩耍的小族妹也长成大姑娘了,何洛小先生的心腹之间充盈起浓浓的欣慰感。
何洛与几个举子都是蜀地人,沈素好客,让他们都住这处宅院里,念书清静,也方便十日一去补习班。
都是家乡人,在帝都说起话来便多三分亲近,中午分男女席用过午饭,何洛几人便去进士堂上补习班了,何恭阿念跟着也去了。
何子衿是下午见到的沈舅舅的朋友小唐大人,小唐大人不请自到,进门就直嚷嚷,“阿素,我可听说你家来了贵客。”
男女有别,小唐大人是被请去书房说话的,沈素与小唐大人交情不错,小唐大人出身好,为人也好,是江北岭江大儒的徒孙,以前还引荐沈素给江北岭认识过。俩人相交多年,言语也是随意的,沈素笑,“是我姐姐一家到了,你又是从何知晓的?”
小唐大人眉眼弯弯,“我消息灵通。”
沈素不问也知道,“定是老陈跟你通的消息。”沈素的邻居陈主事在户部当差,小唐的父亲唐尚书正是户部尚书,比陈主事高出五级不止。陈主事一个小小主事,想巴结尚书大人,尚书大人也不一定有时间。倒是小唐交际广,因小唐与沈素相识,陈主事又是沈家邻居,由此陈主事认识了小唐,对小唐十分奉承。
小唐大人笑道,“老陈同我说,你家那特会养花儿的外甥女来了。这不,我今儿过来给欧阳小师叔请安,听说你带了一大家子人过来,就赶紧来了。方便见一见菊花姑娘不?”
沈素笑,“你也算长辈,可得收着些,别把我外甥女吓着。”
“怎么会,你出去打听打听,谁不说我小唐最好相处不过。”小唐大人一幅信誓旦旦的模样。
沈素便请小唐进去拜见长辈,女人们凑成块儿,可不就在一处说话么。听说小唐进来拜见长辈,沈氏是个谨慎人,还道,“到底是外男,子衿先避一避吧。”
江氏笑,“姐姐放心,小唐大人定是过来见子衿的,先时他知道那绿菊是咱们子衿养的,来同老爷念叨过许多遭。”
何子衿便没避出去,也想见见这位小唐大人何等相貌之人。
小唐大人望去十分年轻,有些娃娃脸,面嫩,瞧着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何子衿知道这类人便是四十也是一幅年轻相,不过,这年头,男人三十而蓄须,小唐大人面白无须,想是还未至而立。果然十分年轻,一双月牙笑眼,虽是一身的富贵气派,为人却极有亲和力,待人热情有礼,还带了见面礼来,见到沈太爷沈老太太何老娘都是拱手为礼,直说,“听沈兄说家里来了亲戚,我与沈兄相交多年,特意过来拜见。”
何老娘直道客气,小唐大人道,“唉哟,我敬仰菊花姑娘多年,当初听闻那稀世罕见的绿菊是何姑娘养出来的,唉哟喂,把我给惊的哟。何姑娘,你这般年纪就这般有本事,委实厉害。”又将何子衿从头夸到了脚,又问何老娘,“您家姑娘可有人家了,唉呀,我家里好几个侄子正说亲呢。”
何子衿才是给小唐大人惊着了呢,暗想帝都人难道如此粗豪奔放?
何老娘被抢亲怕了的,连忙道,“定啦,在家就定啦!”
小唐大人倒不是抢亲的人,只是十分遗憾,“可惜这么有才干的姑娘,算啦,既已定亲,待您家何时摆酒与我说一声,我定给何姑娘备一份厚礼。”
何子衿觉着小唐大人言谈举止十分可乐,又问她许多养花的知识,何子衿都与小唐大人说了,小唐大人道,“我有中有一盆腊梅,不知为何,近日不大精神。那是我与内人定情之物,何姑娘既精于养花弄草,不知能不能帮我瞧一瞧?”
何子衿一面觉着帝都人民比她想的要奔放一千倍,什么“定情之物”这种话都能从朝廷命官的嘴里堂堂正正的蹦出来,心下感慨着,何子衿也不是傻瓜,并未一口应下,而是道,“尚书府难道连个花匠都没有?”
小唐大人将手一摆,道,“十分不中用,给花匠看好几日都看不好,花匠都劝我另买一盆红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