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同样也看到了他们,他撒开腿就往他们跟前跑:“您好,你们是县城来的吗!我叫丁开怀,是小郑乡长叫我来接人的。”
听到小郑乡长这不伦不类的称呼,米立笑了起来。他可以想象郑驰乐跟乡里的人是怎么相处的了。
这家伙容易让人心生亲近,做事又靠谱,大伙自然对他又爱又敬。
他瞧着丁开怀有些眼熟,说道:“你是不是在县里念书”
丁开怀应得爽快:“是啊,上回老师带我去林场那边参观,还见过米主任您哪!”
丁开怀这么一说,米立就想起了,恍然说道:“原来是你这娃儿!”
贾立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丝毫用处的客套和寒暄上面。”
贾立说话一向不讨喜,米立也没放在心上:“他这家伙就是这臭脾气。走,领我们去找你小郑乡长。”
郑驰乐早早就接到了米立要来的消息,却没想到来的居然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不知道具体职务的贾立。
米立似乎注意到了郑驰乐的疑惑,笑着说:“县里的人都去市里学习了,这事全由我负责,所以你给我介绍就成了。”
贾立说:“明知道有考察任务还屁颠屁颠地跑去市里,不就是想着多凑点‘资历’往上爬吗一群看到粪就往上凑的苍蝇。”
这话就有些难听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扔下考察的事情往市里跑是太急切了点,但也不能说人家是苍蝇爱粪啊!
米立刚要说点什么,贾立却已经盯着郑驰乐看了。
郑驰乐穿着灰色的细毛毛衣,是孙茹给织的,入秋就寄了过来。孙茹非常用心,样式比之市面上卖的还要精致,郑驰乐穿着身上特别有精神。
他也正正经经地打量着贾立。
比之第一次见面,贾立似乎没那么瘦了,看起来也精神了许多。说话时虽然还是阴阳怪气,眼神却不像初见时那样笼着一层灰霾。
他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活”了过来。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但郑驰乐却非常确信它的准确性。
在这段时间里这个人也许遭遇了什么或者想通了什么,虽然古怪的脾气还没完全改掉,芯子里却肯定已经不太一样了。
郑驰乐笑着说:“林业农业都是米老哥的老本行,来米老哥一个就可以顶十个。”他看着贾立问,“不知道这位是……”
贾立自己答:“贾立,人事那边的。”
郑驰乐爽快地改了称呼:“贾哥。”
郑驰乐把丁于飞等人找来一起当陪客,领着米立两人去试点的地方视察。
郑驰乐负责给丁于飞讲解具体的举措,米立听得很认真,还把相机胶卷都准备好了,一路边做记录边拍照。
在所有栽培药物之中人参是战线拉得最长的一种,最早也要七年才能收获,要价钱高得等个八年。
不过青花乡这边有大量的森林腐殖质地质,是林下参的天然栽培基地,郑驰乐觉得不利用上就太可惜了。
要知道人参向来是野人参最受欢迎,但野人参因为人类的采挖日渐稀少,供不应求;其次就是林下参,顾名思义,林下参就是在林木底下进行人工栽培的人参,由于生长环境类似于野人参,品质也与野人参最相似,较之田园栽植的人参价钱要更高一点儿。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郑驰乐是有的,他跑了趟省会找蔡老打探消息,一批好种子也被他弄到手了。
人参种子要提前催芽才会发芽,郑驰乐一早就组织好人口展开前期的准备工作。
经过两个半月的催芽,人参种子都在半个月前裂了口。所有人都知道人参是好东西,干活都非常积极,很快就在郑驰乐划定的区域播下种子。
半个月过去,林下的一块块小苗圃就长出了喜人的绿,矮矮小小,但看起来生命力旺盛得很。
郑驰乐说:“林下参这边是长期战线,短期的我准备种白芍、半夏、甘草、百合、麦冬这一类,这些药材市场价格不是很高,但长得快,销路稳定,收益回得快,这样就可以‘以短养长’,在人参这边还不能收获的时候维持收入。而且像甘草、麦冬、百合这些可以开发成食材——这是另一个设想了,等栽种规模确定下来就可以商量后续的发展方案,总之要让大伙种下去就不用为别的事发愁。”
米立本来就是这一块的行家,虽然不太了解药材这一块,但越听郑驰乐的说法越靠谱。他已经不怀疑它的可行性了,反而更好奇郑驰乐接下来想怎么做:“你把你后边的打算也给我说说。”
郑驰乐也不隐瞒:“后边的打算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跟别的地方一样搞个‘农家乐’而已。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有钱的人也多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就多了品质这一项,等我们的林下药圃搞起来了,正好可以在山下造些简单的农舍供人住宿和吃饭。”
这确实是没什么新意的想法。
米立皱起眉:“这恐怕不好搞,我们这边太偏了,肯来的人恐怕不多。”
郑驰乐说:“落后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但不会有永远落后的地方。”他笑得很笃定,“说不定等过两年,想来我们这边的人就多了呢?”
一直在一边跟其他人说话的贾立突然转过头看着郑驰乐。
郑驰乐注意到他的目光,微微讶异,然后朝他笑了笑。
贾立偏开头,心里却回荡着郑驰乐随口说出的那句话——“落后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但不会有永远落后的地方”。
郑驰乐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和,可给人的感觉却十分自信。事实上郑驰乐这个人本来就非常自信,回头看看他来怀庆后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又稳又平,大步大步地往前迈。
青花乡贾立以前也来过几次,不是说青花乡以前不好,毕竟丁老书记也是个很好的领头人,以前的青花乡内部纵然有纷争,对外时却还是很团结的。可因为以前两边心里都有疙瘩在,一见面难免有些剑拔弩张的敌对感。
这一次来却有些不一样,每一个同行的人都把腰杆挺得直直的,脸上也带着笑容——不是假意应对也不是谄媚逢迎,而是真心实意的笑。问起自己负责的事他们都答得非常爽利,显然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很熟悉,并且为它感到自豪。
青花乡的面貌也许还看不出有什么改变,但这些人的面貌却绝对已经焕然一新。
而一个地方要改变,靠的就是人。
贾立回想着郑驰乐朝自己露出的笑容,心头猛跳。
自从跟王季伦交恶,贾立就有些心灰意冷。
贾立并不是延松人,他是正正经经地从党校分过来的。他其实是首都贾家的人,但他最不喜欢的也是这个贾姓,因为他的父亲去得早,他又不讨老爷子喜欢,早就被家族排除在外。
他跟贾家那边的关系一直很糟糕。
而贾立最反感的人就是他叔叔贾贵成,贾家这些年渐渐没落,偏偏贾贵成还顶着贾家这块招牌上蹿下跳地招人厌!
更别提那些年来贾贵成给他下的绊子了。
贾立曾经也是有志气的人,结果他才出来没几年、刚刚得到王季伦的信任就被贾贵成耍了一大把。别看贾贵成没走上仕途,他在首都的人脉却不容小觑,贾立来到这边后贾贵成假笑着给延松招来了几个投资商,说是要尽尽作为叔叔的义务帮侄儿一把。
贾立从小被贾贵成那一系的人打压,都被挤到边缘地带了,哪会相信他有那么好心?他二话不说就把那些投资商骂走了。
结果就是王季伦跟他翻了脸,将他扔到个闲职上。
贾立知道这事是没法解释的。
他是拿贾贵成一点办法都没有,贾贵成那人心思阴险,要是想弄死他怎么都会有办法。比如这件事吧,如果他不把人赶跑,后面贾贵成就能动用更多的手段来针对他!
可就算把人赶跑了,他还是着了贾贵成的道。
偏偏这些事又不能跟别人说,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贾立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变得很消沉,两年以来没再管过任何事。
那天看到郑驰乐报道,贾立不知怎地就对郑驰乐关注上了。
等发现郑驰乐没跟自己一样急着往县城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留在原处做事时,他开始去了解郑驰乐做过的事。
越了解,他就越心惊。
这个比他小上七八岁的家伙实在很了不得,以前的事情不说,光是他来到延松后的事就足以叫人吃惊了!
即使他已经被挤到贾家外围,对于首都那边的消息却还是比其他人要清楚。郑驰乐分明是关家人起内讧的炮灰,因为跟关振远的儿子走得近所以被殃及池鱼了!偏偏郑驰乐没有半点炮灰的自觉,硬是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
而且处在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他在前段时间居然还在《医学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稿!贾立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消息,有个网站专门在网路上授权转译国外的新刊,其中就有一篇郑驰乐的稿子——因为是国人写的,所以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非常高,贾立也看了。
当然,稿子在《医学平台》上署的名并不是郑驰乐,而是“岚山野医”。贾立之所以知道它是郑驰乐写的,是因为他那天在邮局偶然看到郑驰乐往外寄的稿件,那时候是下雨天,邮递员不小心把外封弄湿了,手忙脚乱地给稿子更换外封。
就是那么一瞥,贾立就把那份修改稿上的内容给记住了。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医学平台》就把它归在“岚山野医”的名下。
岚山岚山,可不就是淮昌那边的吗?联想到郑驰乐就是淮昌那边的人,贾立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他回头查了查以前的旧刊,将“岚山野医”的稿子都读了一遍,敏锐地察觉前期的文章跟后期的文章有点儿差异。而且这差异非常古怪,“岚山野医”早期的文章非常老练,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风格正好和他的名字非常贴切;后期“岚山野医”中后期的文章却慢慢地转变了,像是注入了新的思想,所有的观点都在原有基础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贾立一下子就得出了跟事实很相近的推测:“岚山野医”这个名字前期肯定不是郑驰乐自己在用,到中后期才慢慢由郑驰乐接手,只不过郑驰乐也不是独立使用它的,每次发稿依然要听这个名字的原主人的意见。
这样的解释让贾立稍微能接受一点。
毕竟按这个岚山野医出现的年头来算,郑驰乐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真要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就太耸人听闻了——像他推测的那样,有人手把手地带着他走出来才合理!
不过不管怎么样,郑驰乐的种种表现都足以让人吃惊得合不拢嘴。
于是不知不觉间,贾立对郑驰乐的关注越来越多。
这次听说米立没管住底下的人,只能自己跑青花乡考察,贾立就自个儿跟了过来。
他是想近距离地看一看郑驰乐。
郑驰乐有些纳闷贾立的表现,但想到这家伙的脾气本来就很古怪,也没放在心上,继续领米立走在新开辟的山路间。
没想到走到一半贾立突然开口:“我记得上头有间道观,我们上去看看吧。”
郑驰乐微讶:“贾哥来过?”
贾立说:“来过两三回。”
郑驰乐也听说过贾立的事,顿时有些意外。贾立在传言中都是孤僻又孤傲的家伙,一张嘴能刺得人浑身不舒坦,没想到连青花乡这些穷地方他都来过几回。
郑驰乐还没回话,一边的丁于飞就说:“上头确实有个道观,不过那个守观的老道长一般不让人进的。”
贾立说:“听说你们给王书记家里道歉了,那你们给那个老道人道歉了吗?”他是问丁于飞,目光却瞧向郑驰乐。
要是以前提起这些事,丁于飞可能会不当一回事。可深入地了解了当初的真相之后,丁于飞听到相关的话题后神色变得很郑重,他认真地回道:“当然,我们都道过歉了。老道长虽然不太理会我们,但慢慢也开始允许我们帮忙修缮道观。”
贾立点点头。
郑驰乐可是人精,哪会不明白贾立提起这个话题的用意。从贾立的脾气来推测,要是丁于飞说出否定的答案,这家伙肯定会不屑一顾地蔑视他:“小小年纪光知道作秀!”
郑驰乐也没生气,笑着插话:“走了这么久还真的有点累了,道观也不远,穿过前面那片松林就是了,我们可以上去喝口水。”
米立不知道贾立打的是什么主意,但确实有些口渴,闻言也就跟着郑驰乐往松林那边走。
老道人正在扫道观大门呢,见到郑驰乐领着人来,面色一黑,转身就要关门。
郑驰乐跑过去扯住老道人阻止他关门的动作:“道长你别忙着赶人,我们就坐一会儿,喝口水就走。”
老道人乜斜他一眼:“你别把我这当自己家。”
郑驰乐还是扯着老道人的道袍不放,没脸没皮地拉关系:“师叔祖!”
老道人哪受得了郑驰乐这作派,绷着脸把掃把一扔:“……你自己招呼!”
郑驰乐麻利地帮他把掃把捡起来放到一边搁好,回头又是一脸正经的模样:“米老哥,贾哥,你们进来吧,我给你们倒水去。”
一路乖乖跟在一边的丁开怀马上说:“师父我去!”
郑驰乐也乐得有人提自己跑腿,拍拍丁开怀肩膀说:“那就你去。”
丁开怀撒腿就跑。
米立说:“你什么时候当了这小子的师父?”
郑驰乐解释:“这小子上回见他以前的校长病了,心里又着急又难过,过后就找上我说要学医。”
听到小郑乡长这不伦不类的称呼,米立笑了起来。他可以想象郑驰乐跟乡里的人是怎么相处的了。
这家伙容易让人心生亲近,做事又靠谱,大伙自然对他又爱又敬。
他瞧着丁开怀有些眼熟,说道:“你是不是在县里念书”
丁开怀应得爽快:“是啊,上回老师带我去林场那边参观,还见过米主任您哪!”
丁开怀这么一说,米立就想起了,恍然说道:“原来是你这娃儿!”
贾立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丝毫用处的客套和寒暄上面。”
贾立说话一向不讨喜,米立也没放在心上:“他这家伙就是这臭脾气。走,领我们去找你小郑乡长。”
郑驰乐早早就接到了米立要来的消息,却没想到来的居然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不知道具体职务的贾立。
米立似乎注意到了郑驰乐的疑惑,笑着说:“县里的人都去市里学习了,这事全由我负责,所以你给我介绍就成了。”
贾立说:“明知道有考察任务还屁颠屁颠地跑去市里,不就是想着多凑点‘资历’往上爬吗一群看到粪就往上凑的苍蝇。”
这话就有些难听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扔下考察的事情往市里跑是太急切了点,但也不能说人家是苍蝇爱粪啊!
米立刚要说点什么,贾立却已经盯着郑驰乐看了。
郑驰乐穿着灰色的细毛毛衣,是孙茹给织的,入秋就寄了过来。孙茹非常用心,样式比之市面上卖的还要精致,郑驰乐穿着身上特别有精神。
他也正正经经地打量着贾立。
比之第一次见面,贾立似乎没那么瘦了,看起来也精神了许多。说话时虽然还是阴阳怪气,眼神却不像初见时那样笼着一层灰霾。
他身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活”了过来。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但郑驰乐却非常确信它的准确性。
在这段时间里这个人也许遭遇了什么或者想通了什么,虽然古怪的脾气还没完全改掉,芯子里却肯定已经不太一样了。
郑驰乐笑着说:“林业农业都是米老哥的老本行,来米老哥一个就可以顶十个。”他看着贾立问,“不知道这位是……”
贾立自己答:“贾立,人事那边的。”
郑驰乐爽快地改了称呼:“贾哥。”
郑驰乐把丁于飞等人找来一起当陪客,领着米立两人去试点的地方视察。
郑驰乐负责给丁于飞讲解具体的举措,米立听得很认真,还把相机胶卷都准备好了,一路边做记录边拍照。
在所有栽培药物之中人参是战线拉得最长的一种,最早也要七年才能收获,要价钱高得等个八年。
不过青花乡这边有大量的森林腐殖质地质,是林下参的天然栽培基地,郑驰乐觉得不利用上就太可惜了。
要知道人参向来是野人参最受欢迎,但野人参因为人类的采挖日渐稀少,供不应求;其次就是林下参,顾名思义,林下参就是在林木底下进行人工栽培的人参,由于生长环境类似于野人参,品质也与野人参最相似,较之田园栽植的人参价钱要更高一点儿。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郑驰乐是有的,他跑了趟省会找蔡老打探消息,一批好种子也被他弄到手了。
人参种子要提前催芽才会发芽,郑驰乐一早就组织好人口展开前期的准备工作。
经过两个半月的催芽,人参种子都在半个月前裂了口。所有人都知道人参是好东西,干活都非常积极,很快就在郑驰乐划定的区域播下种子。
半个月过去,林下的一块块小苗圃就长出了喜人的绿,矮矮小小,但看起来生命力旺盛得很。
郑驰乐说:“林下参这边是长期战线,短期的我准备种白芍、半夏、甘草、百合、麦冬这一类,这些药材市场价格不是很高,但长得快,销路稳定,收益回得快,这样就可以‘以短养长’,在人参这边还不能收获的时候维持收入。而且像甘草、麦冬、百合这些可以开发成食材——这是另一个设想了,等栽种规模确定下来就可以商量后续的发展方案,总之要让大伙种下去就不用为别的事发愁。”
米立本来就是这一块的行家,虽然不太了解药材这一块,但越听郑驰乐的说法越靠谱。他已经不怀疑它的可行性了,反而更好奇郑驰乐接下来想怎么做:“你把你后边的打算也给我说说。”
郑驰乐也不隐瞒:“后边的打算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跟别的地方一样搞个‘农家乐’而已。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有钱的人也多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就多了品质这一项,等我们的林下药圃搞起来了,正好可以在山下造些简单的农舍供人住宿和吃饭。”
这确实是没什么新意的想法。
米立皱起眉:“这恐怕不好搞,我们这边太偏了,肯来的人恐怕不多。”
郑驰乐说:“落后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但不会有永远落后的地方。”他笑得很笃定,“说不定等过两年,想来我们这边的人就多了呢?”
一直在一边跟其他人说话的贾立突然转过头看着郑驰乐。
郑驰乐注意到他的目光,微微讶异,然后朝他笑了笑。
贾立偏开头,心里却回荡着郑驰乐随口说出的那句话——“落后的地方永远都会有,但不会有永远落后的地方”。
郑驰乐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和,可给人的感觉却十分自信。事实上郑驰乐这个人本来就非常自信,回头看看他来怀庆后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又稳又平,大步大步地往前迈。
青花乡贾立以前也来过几次,不是说青花乡以前不好,毕竟丁老书记也是个很好的领头人,以前的青花乡内部纵然有纷争,对外时却还是很团结的。可因为以前两边心里都有疙瘩在,一见面难免有些剑拔弩张的敌对感。
这一次来却有些不一样,每一个同行的人都把腰杆挺得直直的,脸上也带着笑容——不是假意应对也不是谄媚逢迎,而是真心实意的笑。问起自己负责的事他们都答得非常爽利,显然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很熟悉,并且为它感到自豪。
青花乡的面貌也许还看不出有什么改变,但这些人的面貌却绝对已经焕然一新。
而一个地方要改变,靠的就是人。
贾立回想着郑驰乐朝自己露出的笑容,心头猛跳。
自从跟王季伦交恶,贾立就有些心灰意冷。
贾立并不是延松人,他是正正经经地从党校分过来的。他其实是首都贾家的人,但他最不喜欢的也是这个贾姓,因为他的父亲去得早,他又不讨老爷子喜欢,早就被家族排除在外。
他跟贾家那边的关系一直很糟糕。
而贾立最反感的人就是他叔叔贾贵成,贾家这些年渐渐没落,偏偏贾贵成还顶着贾家这块招牌上蹿下跳地招人厌!
更别提那些年来贾贵成给他下的绊子了。
贾立曾经也是有志气的人,结果他才出来没几年、刚刚得到王季伦的信任就被贾贵成耍了一大把。别看贾贵成没走上仕途,他在首都的人脉却不容小觑,贾立来到这边后贾贵成假笑着给延松招来了几个投资商,说是要尽尽作为叔叔的义务帮侄儿一把。
贾立从小被贾贵成那一系的人打压,都被挤到边缘地带了,哪会相信他有那么好心?他二话不说就把那些投资商骂走了。
结果就是王季伦跟他翻了脸,将他扔到个闲职上。
贾立知道这事是没法解释的。
他是拿贾贵成一点办法都没有,贾贵成那人心思阴险,要是想弄死他怎么都会有办法。比如这件事吧,如果他不把人赶跑,后面贾贵成就能动用更多的手段来针对他!
可就算把人赶跑了,他还是着了贾贵成的道。
偏偏这些事又不能跟别人说,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贾立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变得很消沉,两年以来没再管过任何事。
那天看到郑驰乐报道,贾立不知怎地就对郑驰乐关注上了。
等发现郑驰乐没跟自己一样急着往县城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留在原处做事时,他开始去了解郑驰乐做过的事。
越了解,他就越心惊。
这个比他小上七八岁的家伙实在很了不得,以前的事情不说,光是他来到延松后的事就足以叫人吃惊了!
即使他已经被挤到贾家外围,对于首都那边的消息却还是比其他人要清楚。郑驰乐分明是关家人起内讧的炮灰,因为跟关振远的儿子走得近所以被殃及池鱼了!偏偏郑驰乐没有半点炮灰的自觉,硬是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
而且处在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他在前段时间居然还在《医学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稿!贾立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消息,有个网站专门在网路上授权转译国外的新刊,其中就有一篇郑驰乐的稿子——因为是国人写的,所以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非常高,贾立也看了。
当然,稿子在《医学平台》上署的名并不是郑驰乐,而是“岚山野医”。贾立之所以知道它是郑驰乐写的,是因为他那天在邮局偶然看到郑驰乐往外寄的稿件,那时候是下雨天,邮递员不小心把外封弄湿了,手忙脚乱地给稿子更换外封。
就是那么一瞥,贾立就把那份修改稿上的内容给记住了。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医学平台》就把它归在“岚山野医”的名下。
岚山岚山,可不就是淮昌那边的吗?联想到郑驰乐就是淮昌那边的人,贾立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他回头查了查以前的旧刊,将“岚山野医”的稿子都读了一遍,敏锐地察觉前期的文章跟后期的文章有点儿差异。而且这差异非常古怪,“岚山野医”早期的文章非常老练,像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风格正好和他的名字非常贴切;后期“岚山野医”中后期的文章却慢慢地转变了,像是注入了新的思想,所有的观点都在原有基础上往前走了一大步。
贾立一下子就得出了跟事实很相近的推测:“岚山野医”这个名字前期肯定不是郑驰乐自己在用,到中后期才慢慢由郑驰乐接手,只不过郑驰乐也不是独立使用它的,每次发稿依然要听这个名字的原主人的意见。
这样的解释让贾立稍微能接受一点。
毕竟按这个岚山野医出现的年头来算,郑驰乐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真要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就太耸人听闻了——像他推测的那样,有人手把手地带着他走出来才合理!
不过不管怎么样,郑驰乐的种种表现都足以让人吃惊得合不拢嘴。
于是不知不觉间,贾立对郑驰乐的关注越来越多。
这次听说米立没管住底下的人,只能自己跑青花乡考察,贾立就自个儿跟了过来。
他是想近距离地看一看郑驰乐。
郑驰乐有些纳闷贾立的表现,但想到这家伙的脾气本来就很古怪,也没放在心上,继续领米立走在新开辟的山路间。
没想到走到一半贾立突然开口:“我记得上头有间道观,我们上去看看吧。”
郑驰乐微讶:“贾哥来过?”
贾立说:“来过两三回。”
郑驰乐也听说过贾立的事,顿时有些意外。贾立在传言中都是孤僻又孤傲的家伙,一张嘴能刺得人浑身不舒坦,没想到连青花乡这些穷地方他都来过几回。
郑驰乐还没回话,一边的丁于飞就说:“上头确实有个道观,不过那个守观的老道长一般不让人进的。”
贾立说:“听说你们给王书记家里道歉了,那你们给那个老道人道歉了吗?”他是问丁于飞,目光却瞧向郑驰乐。
要是以前提起这些事,丁于飞可能会不当一回事。可深入地了解了当初的真相之后,丁于飞听到相关的话题后神色变得很郑重,他认真地回道:“当然,我们都道过歉了。老道长虽然不太理会我们,但慢慢也开始允许我们帮忙修缮道观。”
贾立点点头。
郑驰乐可是人精,哪会不明白贾立提起这个话题的用意。从贾立的脾气来推测,要是丁于飞说出否定的答案,这家伙肯定会不屑一顾地蔑视他:“小小年纪光知道作秀!”
郑驰乐也没生气,笑着插话:“走了这么久还真的有点累了,道观也不远,穿过前面那片松林就是了,我们可以上去喝口水。”
米立不知道贾立打的是什么主意,但确实有些口渴,闻言也就跟着郑驰乐往松林那边走。
老道人正在扫道观大门呢,见到郑驰乐领着人来,面色一黑,转身就要关门。
郑驰乐跑过去扯住老道人阻止他关门的动作:“道长你别忙着赶人,我们就坐一会儿,喝口水就走。”
老道人乜斜他一眼:“你别把我这当自己家。”
郑驰乐还是扯着老道人的道袍不放,没脸没皮地拉关系:“师叔祖!”
老道人哪受得了郑驰乐这作派,绷着脸把掃把一扔:“……你自己招呼!”
郑驰乐麻利地帮他把掃把捡起来放到一边搁好,回头又是一脸正经的模样:“米老哥,贾哥,你们进来吧,我给你们倒水去。”
一路乖乖跟在一边的丁开怀马上说:“师父我去!”
郑驰乐也乐得有人提自己跑腿,拍拍丁开怀肩膀说:“那就你去。”
丁开怀撒腿就跑。
米立说:“你什么时候当了这小子的师父?”
郑驰乐解释:“这小子上回见他以前的校长病了,心里又着急又难过,过后就找上我说要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