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都被吓了一跳,古代的县城这么乱,光天化日之下就有人入室偷盗,门都不关一下的?
蒋氏见刘青停了脚步,不由问道:“青青,咋了?”
刘青还没说完,对面的院子出来一个女人,正惊喜的看着他们:“娘,大嫂,你们到了。”
来人正是刘大姑,刘大姑说完,又朝里头喊道,“孩子他爹,小妹和妹夫,爹娘他们到了。”
随着刘大姑的话落音,大姑父和刘小姑夫妻都出来迎接了,两个姑父帮忙赶车,刘大姑和小姑迎了众人进院子,因为安家人也过来了,又张罗着给客人端茶倒水。
屋里摆着点心,熊孩子们却没有进去,因为大姑父刚帮忙停了车,就从屋里拿了一挂鞭炮去,按照传统,搬家是需要很多流程的,因为是租的屋子,就省了很多讲究。
但鞭炮却不能不放。
大姑父刚拿了一挂鞭炮去院子里,熊孩子们就眼巴巴跟着出去瞧热闹了,因为大人都在,蒋氏也就没有拘着他们,叮嘱了一声别乱跑,就把女儿和媳妇拉到灶房去了,蒋氏先问两个女儿:“做了几个菜了?”
“就炒了几个青菜,把碗筷又烧开水洗了一遍,您上回说大菜留着等你们过来做,我跟小妹就没敢动。”
刘青听了几耳朵,忍不住拉了她娘的袖子问:“娘,大姑和小姑也是今儿来的?”
“是啊。”李氏点了点头,笑道,“咱们家离得远,赶到城里都中午了,中午还做饭招待客人,委实忙不过来,所以前儿搬完东西,就把钥匙给你姑父了,他们离得近,可以早点过来帮咱们张罗。”
刘青点点头,心想老一辈的人果然想得周到,她之前还疑惑呢,刘大爷和蒋氏他们坚持今天就要请客,按照他们这速度进城里,就算张罗一顿好饭菜出来,等招待完客人,那天色也晚了,就不方便赶回家了。
原来他们早有安排,现在大姑和小姑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剩几个大菜,以蒋氏和李氏的速度,也就两刻钟的事,前边还能一边吃饭一边上菜,等招待完客人,顶多也就未时过一点,虽然他们赶回刘家还有些晚,但至少不用大夜晚的赶路。
想到这里,刘青做了个夸张的表情,笑道:“我刚才瞧见门敞开着,还以为奶说中了,真有吃恰子过来呢。”
刘青和李氏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毕竟蒋氏和大姑小姑就在跟前,刘青要是当着人家的面,和她娘说悄悄话,就算没说她们的坏话,也难免叫人怀疑和不喜,再说她也没问什么敏感问题,不怕被人听见,刘青索性也不压着说话的音量。
果然不远处的蒋氏听得一清二楚,她抿了抿唇,等着刘青刚把话说完,伸手就敲过去了,敲在刘青额头上,蒋氏的力道倒不重,她也没生气,只是故意板着个脸,笑骂道:“小丫头反了天了,还拐着弯说我乌鸦嘴,打量我瞧不出来呢?”
刘青笑嘻嘻的道:“奶可别误会我,真要说中了,那奶也是神机妙算,哪里是乌鸦嘴?”
蒋氏的脸色再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才把刘青拍开:“这儿还要做饭,再晚就来不及请客人吃饭了,你别杵在这里添乱。”
刘青笑道:“我还想帮奶打个下手呢。”
“你姑姑和你娘都在这儿,哪里用得着你动手?”
蒋氏的话刚落音,大姑也笑了,道:“就是,今儿我们都在呢,青青就好好歇着的,等我们走了,就你娘一个忙活,你少不得在旁边帮衬着,那个时候就没得歇了。”
李氏也上前一步,拍了拍刘青的肩,温声道:“要实在没事,就去前边坐着,顺便看着你弟弟他们,别叫他们跑丢了。”
被轮番劝着,刘青也不矫情,出了灶房。
其实她待在灶房也帮不上什么忙,人手足够不说,这儿的屋子不比他们自家,院子都那么小,灶房更是狭窄,四个女人在里头已经是拥挤了,刘青凑上去只会更挤,那就不是帮忙,反倒是添乱。
刘青回了堂屋,刘延宁已经同刘二叔一道,去请了隔壁高山叔一家过来。
高山叔一家五口人都来了,包括他家那位据说轻易不出门的新媳妇——可想而知高家人也是真心想同刘家交好的。高远比刘延宁大了六七岁,在读书人里头,他成亲得不算晚,因此现在还没生孩子,他爹娘也不急。
高远有两个妹妹,据说一个出嫁了,小的那个倒是同刘青差不了两岁,还有些怕生的样子,到了刘家发现屋里坐了这么多人,小姑娘连忙缩到她娘和嫂子身后去了。
这个时候就轮到刘青出马了。
蒋氏她们在灶房忙得热火朝天,也就刘小姑抽个空出来,给新来的客人倒了热茶,端了点心招呼他们吃,忙又回灶房去了。
刘青看高山叔的女儿见生,便把她们请到了里间,说是里间,其实就是她和李氏的屋子。这儿有三间屋子,亲哥一间,她和她娘一间,另外一间用来做亲哥的书房。
李氏考虑得很多,想着儿子往后要是有同窗来家里做客的话,也好叫儿子在书房里招待客人,自个儿孤儿寡母的,女儿又是刚好说亲的年纪,该避讳得还是要避讳。
刘青请了人进屋,又进进出出的端茶水点心进来,刘家准备很充分,昨儿煮好了一锅茶叶蛋,打算带过来招待客人的,小姑刚把重新热了一遍的茶叶蛋端到堂屋,刘青也拿碗装了一碗,准备端进屋的时候,高山叔在旁边笑道:“青青这么小,就知道进进出出的招待客人了,不像我们家梅子,见了生人还在躲呢。”
刘大爷听到高山叔这么夸刘青,脸上便流露出些许自得,心想果然是读过几本书的,眼光就是好,这一双孙子孙女,可是他的骄傲啊。
本来是应该客气几声的,但今儿搬家,刘大爷心头止不住的高兴,一兴奋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点着头笑道:“我这个孙女啊,不是我自夸,跟她哥一模一样,都不用我们教什么,自个儿什么道理都懂,真真是叫人省心。”
安大爷听他女儿说过好几回,有些印象,此时便附和道:“听说青青这孩子还认字呢,学了没几个月,都能跟延宁写信了,可惜是个丫头。”
刘大爷以前也可惜,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是个丫头,又考不了状元当不了大官。但是日子久了,越见聪明伶俐的孙女,刘大爷心里越欢喜,渐渐觉得丫头也没什么不好的,又聪明又标致的丫头,也是头一份,就像老婆子说得,往后当个少奶奶,穿金戴银,仆妇成群,那也是他们刘家的造化。
这么想着,刘大爷便摇头笑道:“丫头也有丫头的好,贴心啊,这回她要来城里,家里人可都舍不得,少了个开心果。”
话题有些歪了,高山叔便出来终结此楼:“所以还是老哥有福气啊,孙女儿这么出挑,孙子更是有出息,对了延宁,今年你小叔也要参考,你们要是有空,还可以一起切磋切磋。”
高山叔同刘大爷和安大爷以兄弟相称,所以高远只比刘延宁大几岁,按辈分也是叔侄了。刘延宁心性好,没被这个称呼雷倒,淡定的点头:“往后少不得多叨扰了。”
刘青从刘大爷开启炫耀技能的时候,就赶紧端着东西回里间了,但是这儿不隔音,外头说的话,她们里头也听得一清二楚,好在刘青脸皮厚,还没觉得多羞耻,反倒是听到称呼这里,忍不住看了高梅一眼。所以她以后也要管这姑娘叫姑姑?
作者有话要说: 有可能掉落加更噢- -
☆、第63章
前头陆陆续续把饭菜端上了桌,虽然还没都做完,男人们还是一边上桌一边说话,刘青陪着金氏和金氏的儿媳妇郑氏聊了一会儿,觉得前面的客人已经上桌吃饭了,里间的女眷也是客人,不好让人家在里面干看着,因此想了想,还是告辞出去了会儿。
刘青到了灶房,里头忙得转不开身,没人搭理她,刘青上前拉了拉蒋氏的袖子,扯着嗓子道:“奶,金奶奶和高婶婶都在屋里头,是不是也给她们准备一份饭?”
蒋氏一直在灶房里头,现在由她和李氏负责掌勺,上菜都是刘家姑姑负责的,还真不知道客厅的情形,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便一顿,好在旁边的李氏极有眼色,忙接过蒋氏手中的铲子,道:“娘去看看罢,就剩几个菜了,我来炒。”
把铲子交给李氏,蒋氏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当下便松了手,转头问刘青:“怎么她们在里屋,没在堂屋一起吃饭?”
“咱们家地儿小,堂屋都坐满了人,加上她们就有些挤了,而且我瞧着高家……姑姑,好像也不喜欢这么多生人。”
想到堂屋里一群的大男人,蒋氏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姑娘教得小心些也没什么,又不是在自己家,见了一屋子男人,难免拘谨。
“青青想得很周到,既然都请她们去里间坐了,再请她们出来吃饭未免尴尬,咱们重新端一份去里间罢。”蒋氏想了想,笑道,“好在这菜你姑姑备得有点多,一下子没装完,每样都剩了一大盘,否则难免委屈了客人。”
正在旁边打下手的刘大姑便笑道:“那青青等会儿,我先装个盘,还好今儿我跟你小姑把所有锅碗都洗了,不然菜盘子都不够使。”
刘青笑呵呵的道:“辛苦大姑和小姑了,你们下次再来,让侄女儿好好孝敬你们。”
有蒋氏这个大嘴巴的娘在,刘家姑姑早听说过刘青的手艺了,听到这话,刘小姑当下笑道:“我早就想尝尝青青的手艺了,以后一定多多进城来,也享受享受侄女儿的孝敬。”
刘小姑嘴上是顺着刘青的话说,但既然表示了以后经常会进城,自然也就表明了会多多照顾他们,蒋氏会心一笑,但还是装作恼怒的样子,笑骂道:“你个当姑姑,不照顾侄女儿也就算了,还在这儿想着享受呢。”
“侄女儿听话又懂事,我们才能早早享受到她的孝敬不是。”说这话的刘大姑,她已经麻利的装了好几盘菜,搁在灶台上,眼瞧着快搁不下了,便招呼刘小姑道,“小妹,你帮着青青把这些菜端进去罢。”
刘青连忙上前,笑道:“小姑不用忙活,我多走两趟就端完了的。”
蒋氏转念一想,远亲不如近邻,女儿再有心照顾娘家侄子侄女,可嫁出去的媳妇到底不那么方面,关键是永宁镇来城里也要小一个时辰的路程,进城还要收进城费,没事的时候,哪能总让女儿们往城里跑?
因此,真正要说到能照看自家的,还得是隔壁一家,眼下男人们和隔壁家男人聊得很好,可但凡平日里有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好去麻烦高家男人,说到底,真正能互相帮衬的,还是女人。
人家非亲非故的,也未会必像男人那般热心的帮衬,正好今儿都过来吃饭了,是个拉近关系的好机会,现在关系处好了,往后人家才愿意帮衬。
于人情世故上面,蒋氏脑子转的很快,想明白关窍,便转头对李氏道:“你注意些火候,别把菜炒坏了。我去前头看看,高山媳妇都来坐好一会儿,还没个大人出去招待,全是青青一个孩子在进进出出的忙活,也说不过去。”
蒋氏倒不是不放心刘青的办事能力,她相信自个儿孙女能把客人招待后,但就怕客人觉得让个孩子招待她们,误会自家瞧不上她家,那就麻烦大了。
因此蒋氏决定,灶上的活可以慢点出,女眷那边,还得她亲自过去陪客。
刘家人热情好客,主要是准备的饭菜丰盛又美味,不单单是在堂屋吃得满嘴流油的男人们,里间的女人们也吃得心满意足,李氏和刘家姑姑炒完所有的菜,端上了两个桌后,也进到里间来吃饭了。
蒋氏本来就同金氏聊上了话,又加了个嘴巴能说会道的刘小姑,氛围很快就炒热起。刘家这边想拉好关系,金氏也是个爽利的性子,看她上次自来熟的对刘青就知道了,于是一群女人聊得起飞,看样子很有些相见恨晚的味道。
直到听见堂屋里的动静,好像是要送客了,金氏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对蒋氏笑道:“蒋嫂子,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你们还要回老家,我就不多打扰了,今儿嫂子热情招待,改明儿来了城里,可得去我家坐坐。”
“弟妹说得是,时辰有些赶,今儿就不留你了,改明儿再来城里,定和弟妹好好聊聊。”蒋氏也起身,一派热情的把高家人送出了门。
高家人一走,刘家人也不耽搁了,刘二叔几兄弟去牵牛车,刘大爷便在屋里叮嘱刘延宁和刘青,虽然李氏是他们的娘,不过翁媳有别,有些话他不好直接对李氏说,便只拉着孙子孙女好生嘱咐。
“旁的就不多说了,高山兄弟和他媳妇都是热心的,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尽管找他们帮个忙。再不济,还能托人给你们姑姑家带个话,他们家离得近,进城来也方便。”
大姑和小姑两家便在旁边使劲点头,而一旁的安大爷也不安分,凑热闹的道:“还有我呢,你们喊我一声外公,我自然也要帮忙照看一二,若有高山兄弟家解决不了的,拖他给我带个话,外公帮你们解决!”
安大爷这话就是客气了,真有什么事是邻居帮不了的,那也是带话给刘家人,断不会求到他这个亲家头上去。
刘大爷点头,情还是要承的,谢了几句,该叮嘱的也叮嘱完了,刘大爷大手一挥,领着儿子孙子们回家了。
安家父子也同刘家一道出的城。
送走了大部队,李氏便对挽起袖子要帮她清理残局的大小姑子道,“先别忙活了,你们也出来一日,快些回去罢,免得对亲家那儿不好说。”
“大嫂放心罢,我公婆那儿可热心了,要不是他们年纪大了,都想自个儿过来帮忙了。出门前还千叮万嘱,一定要帮你们收拾完了才回去,我们家离得近,晚些回家也没关系。”
刘小姑也在旁边附和着。
她们的婆家都不是傻子,当年说亲的时候,刘延宁还只是个素有聪慧名声的孩子,除了那对读书人的身份向往到近乎风魔的安大爷,旁的人家,也只是当锦上添花,断不会因着刘延宁这个孩子而结亲。
大姑和小姑的婆家,是看中了刘家的风评,和她们本身的长相性子,才结这门亲的。
这么多年来,她们在婆家的表现,也让她们公婆还算满意,刘大姑作为长媳,待人接物都没得挑,她婆婆还没有老得干不动,却愿意把管家权给刘大姑,可见心里是极满意这个长媳的。
刘小姑嫁的是小儿子,没那么多责任和负担,本来轮不到公婆这么看重的,但她命好,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全都是儿子,小儿子对他们夫妻而言都算是老来得子了,对她公婆而言,那就更是宝贝疙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因着孙子们,两老对小儿媳妇也是越来越满意。
可以说,刘大姑和小姑,是凭着自身的努力,从而得到婆家认可的。
但也只是认可而已,早些年蒋氏对除李氏以外的儿媳妇,也都认可呢,却也没见着她对王氏林氏和安氏多宽容。
这段时间,因为安氏不遗余力的拉着娘家帮婆家,而她娘家人也的确热心又给力,帮了刘家不少忙,两家关系可谓是一日千里,蒋氏对安氏这个儿媳妇,才越来满。
这次他们进城来,蒋氏甚至越过了王氏林氏,把锁粮食油盐的钥匙,给了小儿媳妇安氏——别小看一个钥匙,蒋氏这个举动,证明了她对安氏的看好。
蒋氏现在霸道又强势,管着这个家不放,但她年纪到底大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管不动了,到时候这个重任,还得落在她们这些儿媳妇身上。李氏身为寡妇,又有出息的儿女,未必看得上刘家的管家权。而只要长媳不掌家,她们也就不用再讲究长幼有序了,无论是王氏还是安氏,谁管家都一样。
蒋氏在这个时候给安氏钥匙,说不定以后交给安氏的,就是管家权了。刘家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去年才大半年,就赚了几十俩银子,今年赚的只会更多,生意长期做下去,每年都有几十上百两的收入,这样的家谁不想管?
安氏尚且只是请娘家过来帮了些忙,便得到了这般的重视,刘大姑和刘小姑,娘家可是有个要考科举的侄子,这要是考中了,她们就是秀才的姑姑,身份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以往,刘大姑和刘小姑,作为村里丫头,能嫁到镇上去,还是靠近城里、生活富足的永宁镇,绝对是高嫁了,因为娘家离得远,身边没个帮衬,刚嫁过来的头几年,她们也不是没吃过苦头。
要是刘延宁考中了功名,境况就不一样了,他们泥腿子出身,能跟秀才家结亲,那是祖上积了德,是他们家高攀了这么亲事,要不是下手得快,放到如今,这亲事他们还攀不上呢。
刘家姑姑这婆家的心态,就跟挑挑拣拣,嫁了个勉强配得上自己的经济适用男的姑娘,结婚几年后,发现经济适用男忽然跟开了挂似的,发家致富成为人生赢家,秒变成金龟婿,姑娘还不得把金龟婿当成心肝宝贝了,谁来都别想抢走!
刘姑姑的婆家,也是这种发大运的感觉。这年头都讲究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媳妇的娘家侄子成了秀才,身为姻亲的他们,身价地位也跟着上涨,至少和普通的泥腿子不一样。倘若是刘延宁再争气些,还能考个举人什么的回来,大小当个官老爷,他们的孙子,也就是刘延宁的表兄弟,跟着混也要发达的。
因此,刘大姑和刘小姑的公婆,现在对她们已经不仅仅是满意,更有巴结了,别说她们是进城来帮侄子搬家收拾的,就是她们想进城逛街,公婆都不可能拦着,说不定还要上赶着塞钱让她们逛得开心。
李氏自来通透,大小姑子的境况,她不会不清楚,早些年,两位小姑子连娘家都不大回呢,她知道她们的心性,断不会因为嫁到了镇上,就瞧不起在村里的娘家,不愿意回来。一年到头,就过年回娘家一趟,纵然是因为嫁的远不方便,想必也有婆家的态度在内。
自从前阵子,听到她儿子要参加科举以后,那头的态度就忽然变了,去年的中秋节,到今年的端午节,两个小姑子都没工夫回娘家,她们婆家还特特的托人带了拜节礼过来。今年他们在城里找房子,这两家虽然比不上四弟媳妇娘家热心,却也跟着忙前忙后的张罗了。
态度变得这么快,傻子都知道是为啥。
不过李氏腹诽的,也只是刘大姑和刘小姑婆家的态度,她对两个小姑子,甚至是小姑子的丈夫,都没什么不满的,他们也算是有心了,只是当人子女的,也没法违抗父母的意思。
再说退一万步讲,就算两个小姑子也像她们婆家一样,对自家的好是别有所图,以李氏的性子,也绝无可能当着她们的面撕破脸,且不提她儿子还没参加科举,就算真考上了功名,她也不可能做出影响儿子名声的事来。
想到这儿,李氏不再同刘家姑姑客气,只笑道:“今儿还真是叫你们受累了,等过几日家里收拾干净,你们再过来坐坐。”
刘大姑和刘小姑一边麻利的收拾碗筷,一边应承着李氏。
蒋氏见刘青停了脚步,不由问道:“青青,咋了?”
刘青还没说完,对面的院子出来一个女人,正惊喜的看着他们:“娘,大嫂,你们到了。”
来人正是刘大姑,刘大姑说完,又朝里头喊道,“孩子他爹,小妹和妹夫,爹娘他们到了。”
随着刘大姑的话落音,大姑父和刘小姑夫妻都出来迎接了,两个姑父帮忙赶车,刘大姑和小姑迎了众人进院子,因为安家人也过来了,又张罗着给客人端茶倒水。
屋里摆着点心,熊孩子们却没有进去,因为大姑父刚帮忙停了车,就从屋里拿了一挂鞭炮去,按照传统,搬家是需要很多流程的,因为是租的屋子,就省了很多讲究。
但鞭炮却不能不放。
大姑父刚拿了一挂鞭炮去院子里,熊孩子们就眼巴巴跟着出去瞧热闹了,因为大人都在,蒋氏也就没有拘着他们,叮嘱了一声别乱跑,就把女儿和媳妇拉到灶房去了,蒋氏先问两个女儿:“做了几个菜了?”
“就炒了几个青菜,把碗筷又烧开水洗了一遍,您上回说大菜留着等你们过来做,我跟小妹就没敢动。”
刘青听了几耳朵,忍不住拉了她娘的袖子问:“娘,大姑和小姑也是今儿来的?”
“是啊。”李氏点了点头,笑道,“咱们家离得远,赶到城里都中午了,中午还做饭招待客人,委实忙不过来,所以前儿搬完东西,就把钥匙给你姑父了,他们离得近,可以早点过来帮咱们张罗。”
刘青点点头,心想老一辈的人果然想得周到,她之前还疑惑呢,刘大爷和蒋氏他们坚持今天就要请客,按照他们这速度进城里,就算张罗一顿好饭菜出来,等招待完客人,那天色也晚了,就不方便赶回家了。
原来他们早有安排,现在大姑和小姑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剩几个大菜,以蒋氏和李氏的速度,也就两刻钟的事,前边还能一边吃饭一边上菜,等招待完客人,顶多也就未时过一点,虽然他们赶回刘家还有些晚,但至少不用大夜晚的赶路。
想到这里,刘青做了个夸张的表情,笑道:“我刚才瞧见门敞开着,还以为奶说中了,真有吃恰子过来呢。”
刘青和李氏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毕竟蒋氏和大姑小姑就在跟前,刘青要是当着人家的面,和她娘说悄悄话,就算没说她们的坏话,也难免叫人怀疑和不喜,再说她也没问什么敏感问题,不怕被人听见,刘青索性也不压着说话的音量。
果然不远处的蒋氏听得一清二楚,她抿了抿唇,等着刘青刚把话说完,伸手就敲过去了,敲在刘青额头上,蒋氏的力道倒不重,她也没生气,只是故意板着个脸,笑骂道:“小丫头反了天了,还拐着弯说我乌鸦嘴,打量我瞧不出来呢?”
刘青笑嘻嘻的道:“奶可别误会我,真要说中了,那奶也是神机妙算,哪里是乌鸦嘴?”
蒋氏的脸色再绷不住,噗嗤一声笑了,才把刘青拍开:“这儿还要做饭,再晚就来不及请客人吃饭了,你别杵在这里添乱。”
刘青笑道:“我还想帮奶打个下手呢。”
“你姑姑和你娘都在这儿,哪里用得着你动手?”
蒋氏的话刚落音,大姑也笑了,道:“就是,今儿我们都在呢,青青就好好歇着的,等我们走了,就你娘一个忙活,你少不得在旁边帮衬着,那个时候就没得歇了。”
李氏也上前一步,拍了拍刘青的肩,温声道:“要实在没事,就去前边坐着,顺便看着你弟弟他们,别叫他们跑丢了。”
被轮番劝着,刘青也不矫情,出了灶房。
其实她待在灶房也帮不上什么忙,人手足够不说,这儿的屋子不比他们自家,院子都那么小,灶房更是狭窄,四个女人在里头已经是拥挤了,刘青凑上去只会更挤,那就不是帮忙,反倒是添乱。
刘青回了堂屋,刘延宁已经同刘二叔一道,去请了隔壁高山叔一家过来。
高山叔一家五口人都来了,包括他家那位据说轻易不出门的新媳妇——可想而知高家人也是真心想同刘家交好的。高远比刘延宁大了六七岁,在读书人里头,他成亲得不算晚,因此现在还没生孩子,他爹娘也不急。
高远有两个妹妹,据说一个出嫁了,小的那个倒是同刘青差不了两岁,还有些怕生的样子,到了刘家发现屋里坐了这么多人,小姑娘连忙缩到她娘和嫂子身后去了。
这个时候就轮到刘青出马了。
蒋氏她们在灶房忙得热火朝天,也就刘小姑抽个空出来,给新来的客人倒了热茶,端了点心招呼他们吃,忙又回灶房去了。
刘青看高山叔的女儿见生,便把她们请到了里间,说是里间,其实就是她和李氏的屋子。这儿有三间屋子,亲哥一间,她和她娘一间,另外一间用来做亲哥的书房。
李氏考虑得很多,想着儿子往后要是有同窗来家里做客的话,也好叫儿子在书房里招待客人,自个儿孤儿寡母的,女儿又是刚好说亲的年纪,该避讳得还是要避讳。
刘青请了人进屋,又进进出出的端茶水点心进来,刘家准备很充分,昨儿煮好了一锅茶叶蛋,打算带过来招待客人的,小姑刚把重新热了一遍的茶叶蛋端到堂屋,刘青也拿碗装了一碗,准备端进屋的时候,高山叔在旁边笑道:“青青这么小,就知道进进出出的招待客人了,不像我们家梅子,见了生人还在躲呢。”
刘大爷听到高山叔这么夸刘青,脸上便流露出些许自得,心想果然是读过几本书的,眼光就是好,这一双孙子孙女,可是他的骄傲啊。
本来是应该客气几声的,但今儿搬家,刘大爷心头止不住的高兴,一兴奋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点着头笑道:“我这个孙女啊,不是我自夸,跟她哥一模一样,都不用我们教什么,自个儿什么道理都懂,真真是叫人省心。”
安大爷听他女儿说过好几回,有些印象,此时便附和道:“听说青青这孩子还认字呢,学了没几个月,都能跟延宁写信了,可惜是个丫头。”
刘大爷以前也可惜,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是个丫头,又考不了状元当不了大官。但是日子久了,越见聪明伶俐的孙女,刘大爷心里越欢喜,渐渐觉得丫头也没什么不好的,又聪明又标致的丫头,也是头一份,就像老婆子说得,往后当个少奶奶,穿金戴银,仆妇成群,那也是他们刘家的造化。
这么想着,刘大爷便摇头笑道:“丫头也有丫头的好,贴心啊,这回她要来城里,家里人可都舍不得,少了个开心果。”
话题有些歪了,高山叔便出来终结此楼:“所以还是老哥有福气啊,孙女儿这么出挑,孙子更是有出息,对了延宁,今年你小叔也要参考,你们要是有空,还可以一起切磋切磋。”
高山叔同刘大爷和安大爷以兄弟相称,所以高远只比刘延宁大几岁,按辈分也是叔侄了。刘延宁心性好,没被这个称呼雷倒,淡定的点头:“往后少不得多叨扰了。”
刘青从刘大爷开启炫耀技能的时候,就赶紧端着东西回里间了,但是这儿不隔音,外头说的话,她们里头也听得一清二楚,好在刘青脸皮厚,还没觉得多羞耻,反倒是听到称呼这里,忍不住看了高梅一眼。所以她以后也要管这姑娘叫姑姑?
作者有话要说: 有可能掉落加更噢- -
☆、第63章
前头陆陆续续把饭菜端上了桌,虽然还没都做完,男人们还是一边上桌一边说话,刘青陪着金氏和金氏的儿媳妇郑氏聊了一会儿,觉得前面的客人已经上桌吃饭了,里间的女眷也是客人,不好让人家在里面干看着,因此想了想,还是告辞出去了会儿。
刘青到了灶房,里头忙得转不开身,没人搭理她,刘青上前拉了拉蒋氏的袖子,扯着嗓子道:“奶,金奶奶和高婶婶都在屋里头,是不是也给她们准备一份饭?”
蒋氏一直在灶房里头,现在由她和李氏负责掌勺,上菜都是刘家姑姑负责的,还真不知道客厅的情形,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便一顿,好在旁边的李氏极有眼色,忙接过蒋氏手中的铲子,道:“娘去看看罢,就剩几个菜了,我来炒。”
把铲子交给李氏,蒋氏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当下便松了手,转头问刘青:“怎么她们在里屋,没在堂屋一起吃饭?”
“咱们家地儿小,堂屋都坐满了人,加上她们就有些挤了,而且我瞧着高家……姑姑,好像也不喜欢这么多生人。”
想到堂屋里一群的大男人,蒋氏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姑娘教得小心些也没什么,又不是在自己家,见了一屋子男人,难免拘谨。
“青青想得很周到,既然都请她们去里间坐了,再请她们出来吃饭未免尴尬,咱们重新端一份去里间罢。”蒋氏想了想,笑道,“好在这菜你姑姑备得有点多,一下子没装完,每样都剩了一大盘,否则难免委屈了客人。”
正在旁边打下手的刘大姑便笑道:“那青青等会儿,我先装个盘,还好今儿我跟你小姑把所有锅碗都洗了,不然菜盘子都不够使。”
刘青笑呵呵的道:“辛苦大姑和小姑了,你们下次再来,让侄女儿好好孝敬你们。”
有蒋氏这个大嘴巴的娘在,刘家姑姑早听说过刘青的手艺了,听到这话,刘小姑当下笑道:“我早就想尝尝青青的手艺了,以后一定多多进城来,也享受享受侄女儿的孝敬。”
刘小姑嘴上是顺着刘青的话说,但既然表示了以后经常会进城,自然也就表明了会多多照顾他们,蒋氏会心一笑,但还是装作恼怒的样子,笑骂道:“你个当姑姑,不照顾侄女儿也就算了,还在这儿想着享受呢。”
“侄女儿听话又懂事,我们才能早早享受到她的孝敬不是。”说这话的刘大姑,她已经麻利的装了好几盘菜,搁在灶台上,眼瞧着快搁不下了,便招呼刘小姑道,“小妹,你帮着青青把这些菜端进去罢。”
刘青连忙上前,笑道:“小姑不用忙活,我多走两趟就端完了的。”
蒋氏转念一想,远亲不如近邻,女儿再有心照顾娘家侄子侄女,可嫁出去的媳妇到底不那么方面,关键是永宁镇来城里也要小一个时辰的路程,进城还要收进城费,没事的时候,哪能总让女儿们往城里跑?
因此,真正要说到能照看自家的,还得是隔壁一家,眼下男人们和隔壁家男人聊得很好,可但凡平日里有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好去麻烦高家男人,说到底,真正能互相帮衬的,还是女人。
人家非亲非故的,也未会必像男人那般热心的帮衬,正好今儿都过来吃饭了,是个拉近关系的好机会,现在关系处好了,往后人家才愿意帮衬。
于人情世故上面,蒋氏脑子转的很快,想明白关窍,便转头对李氏道:“你注意些火候,别把菜炒坏了。我去前头看看,高山媳妇都来坐好一会儿,还没个大人出去招待,全是青青一个孩子在进进出出的忙活,也说不过去。”
蒋氏倒不是不放心刘青的办事能力,她相信自个儿孙女能把客人招待后,但就怕客人觉得让个孩子招待她们,误会自家瞧不上她家,那就麻烦大了。
因此蒋氏决定,灶上的活可以慢点出,女眷那边,还得她亲自过去陪客。
刘家人热情好客,主要是准备的饭菜丰盛又美味,不单单是在堂屋吃得满嘴流油的男人们,里间的女人们也吃得心满意足,李氏和刘家姑姑炒完所有的菜,端上了两个桌后,也进到里间来吃饭了。
蒋氏本来就同金氏聊上了话,又加了个嘴巴能说会道的刘小姑,氛围很快就炒热起。刘家这边想拉好关系,金氏也是个爽利的性子,看她上次自来熟的对刘青就知道了,于是一群女人聊得起飞,看样子很有些相见恨晚的味道。
直到听见堂屋里的动静,好像是要送客了,金氏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对蒋氏笑道:“蒋嫂子,这会儿时辰也不早了,你们还要回老家,我就不多打扰了,今儿嫂子热情招待,改明儿来了城里,可得去我家坐坐。”
“弟妹说得是,时辰有些赶,今儿就不留你了,改明儿再来城里,定和弟妹好好聊聊。”蒋氏也起身,一派热情的把高家人送出了门。
高家人一走,刘家人也不耽搁了,刘二叔几兄弟去牵牛车,刘大爷便在屋里叮嘱刘延宁和刘青,虽然李氏是他们的娘,不过翁媳有别,有些话他不好直接对李氏说,便只拉着孙子孙女好生嘱咐。
“旁的就不多说了,高山兄弟和他媳妇都是热心的,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尽管找他们帮个忙。再不济,还能托人给你们姑姑家带个话,他们家离得近,进城来也方便。”
大姑和小姑两家便在旁边使劲点头,而一旁的安大爷也不安分,凑热闹的道:“还有我呢,你们喊我一声外公,我自然也要帮忙照看一二,若有高山兄弟家解决不了的,拖他给我带个话,外公帮你们解决!”
安大爷这话就是客气了,真有什么事是邻居帮不了的,那也是带话给刘家人,断不会求到他这个亲家头上去。
刘大爷点头,情还是要承的,谢了几句,该叮嘱的也叮嘱完了,刘大爷大手一挥,领着儿子孙子们回家了。
安家父子也同刘家一道出的城。
送走了大部队,李氏便对挽起袖子要帮她清理残局的大小姑子道,“先别忙活了,你们也出来一日,快些回去罢,免得对亲家那儿不好说。”
“大嫂放心罢,我公婆那儿可热心了,要不是他们年纪大了,都想自个儿过来帮忙了。出门前还千叮万嘱,一定要帮你们收拾完了才回去,我们家离得近,晚些回家也没关系。”
刘小姑也在旁边附和着。
她们的婆家都不是傻子,当年说亲的时候,刘延宁还只是个素有聪慧名声的孩子,除了那对读书人的身份向往到近乎风魔的安大爷,旁的人家,也只是当锦上添花,断不会因着刘延宁这个孩子而结亲。
大姑和小姑的婆家,是看中了刘家的风评,和她们本身的长相性子,才结这门亲的。
这么多年来,她们在婆家的表现,也让她们公婆还算满意,刘大姑作为长媳,待人接物都没得挑,她婆婆还没有老得干不动,却愿意把管家权给刘大姑,可见心里是极满意这个长媳的。
刘小姑嫁的是小儿子,没那么多责任和负担,本来轮不到公婆这么看重的,但她命好,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全都是儿子,小儿子对他们夫妻而言都算是老来得子了,对她公婆而言,那就更是宝贝疙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因着孙子们,两老对小儿媳妇也是越来越满意。
可以说,刘大姑和小姑,是凭着自身的努力,从而得到婆家认可的。
但也只是认可而已,早些年蒋氏对除李氏以外的儿媳妇,也都认可呢,却也没见着她对王氏林氏和安氏多宽容。
这段时间,因为安氏不遗余力的拉着娘家帮婆家,而她娘家人也的确热心又给力,帮了刘家不少忙,两家关系可谓是一日千里,蒋氏对安氏这个儿媳妇,才越来满。
这次他们进城来,蒋氏甚至越过了王氏林氏,把锁粮食油盐的钥匙,给了小儿媳妇安氏——别小看一个钥匙,蒋氏这个举动,证明了她对安氏的看好。
蒋氏现在霸道又强势,管着这个家不放,但她年纪到底大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管不动了,到时候这个重任,还得落在她们这些儿媳妇身上。李氏身为寡妇,又有出息的儿女,未必看得上刘家的管家权。而只要长媳不掌家,她们也就不用再讲究长幼有序了,无论是王氏还是安氏,谁管家都一样。
蒋氏在这个时候给安氏钥匙,说不定以后交给安氏的,就是管家权了。刘家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去年才大半年,就赚了几十俩银子,今年赚的只会更多,生意长期做下去,每年都有几十上百两的收入,这样的家谁不想管?
安氏尚且只是请娘家过来帮了些忙,便得到了这般的重视,刘大姑和刘小姑,娘家可是有个要考科举的侄子,这要是考中了,她们就是秀才的姑姑,身份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以往,刘大姑和刘小姑,作为村里丫头,能嫁到镇上去,还是靠近城里、生活富足的永宁镇,绝对是高嫁了,因为娘家离得远,身边没个帮衬,刚嫁过来的头几年,她们也不是没吃过苦头。
要是刘延宁考中了功名,境况就不一样了,他们泥腿子出身,能跟秀才家结亲,那是祖上积了德,是他们家高攀了这么亲事,要不是下手得快,放到如今,这亲事他们还攀不上呢。
刘家姑姑这婆家的心态,就跟挑挑拣拣,嫁了个勉强配得上自己的经济适用男的姑娘,结婚几年后,发现经济适用男忽然跟开了挂似的,发家致富成为人生赢家,秒变成金龟婿,姑娘还不得把金龟婿当成心肝宝贝了,谁来都别想抢走!
刘姑姑的婆家,也是这种发大运的感觉。这年头都讲究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媳妇的娘家侄子成了秀才,身为姻亲的他们,身价地位也跟着上涨,至少和普通的泥腿子不一样。倘若是刘延宁再争气些,还能考个举人什么的回来,大小当个官老爷,他们的孙子,也就是刘延宁的表兄弟,跟着混也要发达的。
因此,刘大姑和刘小姑的公婆,现在对她们已经不仅仅是满意,更有巴结了,别说她们是进城来帮侄子搬家收拾的,就是她们想进城逛街,公婆都不可能拦着,说不定还要上赶着塞钱让她们逛得开心。
李氏自来通透,大小姑子的境况,她不会不清楚,早些年,两位小姑子连娘家都不大回呢,她知道她们的心性,断不会因为嫁到了镇上,就瞧不起在村里的娘家,不愿意回来。一年到头,就过年回娘家一趟,纵然是因为嫁的远不方便,想必也有婆家的态度在内。
自从前阵子,听到她儿子要参加科举以后,那头的态度就忽然变了,去年的中秋节,到今年的端午节,两个小姑子都没工夫回娘家,她们婆家还特特的托人带了拜节礼过来。今年他们在城里找房子,这两家虽然比不上四弟媳妇娘家热心,却也跟着忙前忙后的张罗了。
态度变得这么快,傻子都知道是为啥。
不过李氏腹诽的,也只是刘大姑和刘小姑婆家的态度,她对两个小姑子,甚至是小姑子的丈夫,都没什么不满的,他们也算是有心了,只是当人子女的,也没法违抗父母的意思。
再说退一万步讲,就算两个小姑子也像她们婆家一样,对自家的好是别有所图,以李氏的性子,也绝无可能当着她们的面撕破脸,且不提她儿子还没参加科举,就算真考上了功名,她也不可能做出影响儿子名声的事来。
想到这儿,李氏不再同刘家姑姑客气,只笑道:“今儿还真是叫你们受累了,等过几日家里收拾干净,你们再过来坐坐。”
刘大姑和刘小姑一边麻利的收拾碗筷,一边应承着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