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后,自立为帝,改年号载初。命史思明回范阳,率领蔡希德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
安庆绪另外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即今商丘县地内)。
睢阳太守许远得报,派人向张巡告急。胡婉心道:“宁陵城小难守,不如兵发睢阳,合兵一处,可抗燕军。”张巡然之,率兵3000余人东移睢阳,和许远汇合,此时睢阳城内共计有兵6800人。
使者向张巡提出告辞,张巡道:“也罢,乘着贼军未至,尽早离开吧,顺便向陛下告知,我等将誓于贼军周旋到底。”使者看一眼胡婉心和江一尘,又看看张巡,道:“在下有事请求张大人。”张巡心道:“我挂了个副节度使之名,其实手下无兵,只有孤城一座,有权也没地方用,不知道能够帮你什么?”直言道:“我这节度使有名无实,尊使但有所求,只要能够做到的,必定应允。”
使者道:“现在史思明兵发太原,太原一旦有失,灵武危矣,在下厚颜请求张大人派出江少侠和婉心姑娘前往太原,辅助李光弼将军。”此言一出,席间一时陷入沉默。
众人都知道太原是唐室发祥之地,建为北京、北都,守住太原,官军可随时出兵井陉,截断安庆绪的归路,燕军有了后顾之忧,就不能全力进攻灵武的肃宗政权,唐室就复兴有望,最终平定这场叛乱。反之,如果太原落入燕军之手,河东、河北、河南连成一片,同时向山东、陕西扩展,大燕可以占有整个北方,即使不能进而统一全国,也可拥有半壁江山,使全国一分为二。
江一尘挂着五方救应使这个虚名,本来就是四处救火的角色,去哪里都在意料中,对使者的请求并没有什么抵触,就看张巡是否愿意放自己离开。胡婉心不愿意和江一尘分开,一切看江一尘的决定。张巡却百般为难,江一尘和胡婉心留在睢阳,对自己是个极大的帮助,战胜燕军的把握就大了几分,但是太原目前的重要性明显要超过睢阳,一旦太原失陷,燕军乘胜攻击灵武,平叛大业将会受到重挫。
张巡思忖再三,问江一尘道:“一尘,你和婉心姑娘有什么想法?”江一尘看看胡婉心,道:“我没有什么想法,一切听张帅安排。”胡婉心也道:“睢阳的将士们,在雍丘积累了很多守城经验,足可和燕军一战。”听两人这样说,张巡也放心了,道:“既然这样,你俩就去一次太原吧,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战事结束请速回睢阳,这里需要你们。”江一尘道:“张帅请放心吧。”胡婉心道:“太原之战不会持续多久的,定当及时返回。”使者大喜,连连向张巡道谢。
元宵节刚过,肃宗在灵武就收到了两份敌情通报。第一份是伪汴州刺史尹子奇率兵十三万进攻睢阳。第二份是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高秀同四路人马十万之众,从东南北三面围攻太原。
肃宗忧虑中带着不解,满以为安禄山已死,叛乱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却不料敌人反倒是越发地猖狂了。
召集群臣商议,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李泌言道,睢阳暂时并无大碍,以张巡和许远之力,还可以固守一段时间,等到郭子仪收复河东之后,再令他南下驰援也不迟;至于太原方面嘛,就派李光弼前去。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候归唐朝,拜左羽林大将军,任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出名,死于反击突厥的战争中,皇帝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读班固的《汉书》,和郭子仪不同,治军极严。郭尚宽,李尚严,发号施令之时,“诸将不敢仰视”
李光弼接到命令的时候,有点儿哭笑不得。叛军四路人马,至少也有十万之众,而他呢,现在手下只有五千多人马,原来的部下划到郭子仪手下,正在和回鹊军做协调混编训练。以五千人马对阵十万大军,这仗不好打啊。但是,李光弼毕竟是李光弼,接到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立刻赶赴太原。肃宗的手头虽然不宽裕,只让李光弼带了手下5000人马,但他还是下诏让太原守将崔众将兵权交给李光弼。
李光弼到了太原才知道,偌大一个太原城,守军居然只有五千人,加上他带来的五千人马,也就是一万多人马,而史思明有十万大军,一比十,这仗还是不好打,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
李光弼到太原上任之前,肃宗以原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派御史崔众收其兵,然后移交给李光弼。崔众收兵后,经常当堂持枪欺侮王承业。李光弼到后,崔众居然拒不交出兵权,态度十分傲慢,气焰十分嚣张。李光弼毫不客气地命部下将崔众扣押起来
正好肃宗派宦官来到,要晋升崔众为御史中丞,问李光弼:“崔众在哪儿?”李光弼道:“众有罪,已拘捕。”宦官打开圣旨给光弼看,李光弼道:“我今天只准备斩御史,如果宣布诏书,我说斩中丞,如果任命他当宰相,我就斩宰相。”吓得宦官收起诏书而回,第二天,李光弼将崔众押到碑堂下斩首,从此威震三军。
江一尘和胡婉心日夜兼程,在史思明之前赶到了太原,在使者的引荐下,和李光弼见礼。
江一尘和胡婉心的事迹已经广为传播,李光弼也多有耳闻,王思礼也经常在李光弼面前叹息,说哥舒翰如果听从胡婉心所言,就不会在灵宝大败了。此刻见两人来到太原,李光弼十分意外,却也非常高兴,简单寒暄完,马上带着两人巡视城防。
安庆绪另外以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人南下。尹子奇为安庆绪手下之名将,率领大军扫荡河南,此时河南城镇纷纷陷落,惟有军事重镇睢阳未陷(睢阳即今商丘县地内)。
睢阳太守许远得报,派人向张巡告急。胡婉心道:“宁陵城小难守,不如兵发睢阳,合兵一处,可抗燕军。”张巡然之,率兵3000余人东移睢阳,和许远汇合,此时睢阳城内共计有兵6800人。
使者向张巡提出告辞,张巡道:“也罢,乘着贼军未至,尽早离开吧,顺便向陛下告知,我等将誓于贼军周旋到底。”使者看一眼胡婉心和江一尘,又看看张巡,道:“在下有事请求张大人。”张巡心道:“我挂了个副节度使之名,其实手下无兵,只有孤城一座,有权也没地方用,不知道能够帮你什么?”直言道:“我这节度使有名无实,尊使但有所求,只要能够做到的,必定应允。”
使者道:“现在史思明兵发太原,太原一旦有失,灵武危矣,在下厚颜请求张大人派出江少侠和婉心姑娘前往太原,辅助李光弼将军。”此言一出,席间一时陷入沉默。
众人都知道太原是唐室发祥之地,建为北京、北都,守住太原,官军可随时出兵井陉,截断安庆绪的归路,燕军有了后顾之忧,就不能全力进攻灵武的肃宗政权,唐室就复兴有望,最终平定这场叛乱。反之,如果太原落入燕军之手,河东、河北、河南连成一片,同时向山东、陕西扩展,大燕可以占有整个北方,即使不能进而统一全国,也可拥有半壁江山,使全国一分为二。
江一尘挂着五方救应使这个虚名,本来就是四处救火的角色,去哪里都在意料中,对使者的请求并没有什么抵触,就看张巡是否愿意放自己离开。胡婉心不愿意和江一尘分开,一切看江一尘的决定。张巡却百般为难,江一尘和胡婉心留在睢阳,对自己是个极大的帮助,战胜燕军的把握就大了几分,但是太原目前的重要性明显要超过睢阳,一旦太原失陷,燕军乘胜攻击灵武,平叛大业将会受到重挫。
张巡思忖再三,问江一尘道:“一尘,你和婉心姑娘有什么想法?”江一尘看看胡婉心,道:“我没有什么想法,一切听张帅安排。”胡婉心也道:“睢阳的将士们,在雍丘积累了很多守城经验,足可和燕军一战。”听两人这样说,张巡也放心了,道:“既然这样,你俩就去一次太原吧,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战事结束请速回睢阳,这里需要你们。”江一尘道:“张帅请放心吧。”胡婉心道:“太原之战不会持续多久的,定当及时返回。”使者大喜,连连向张巡道谢。
元宵节刚过,肃宗在灵武就收到了两份敌情通报。第一份是伪汴州刺史尹子奇率兵十三万进攻睢阳。第二份是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高秀同四路人马十万之众,从东南北三面围攻太原。
肃宗忧虑中带着不解,满以为安禄山已死,叛乱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却不料敌人反倒是越发地猖狂了。
召集群臣商议,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李泌言道,睢阳暂时并无大碍,以张巡和许远之力,还可以固守一段时间,等到郭子仪收复河东之后,再令他南下驰援也不迟;至于太原方面嘛,就派李光弼前去。
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原为契丹酋长,武则天时候归唐朝,拜左羽林大将军,任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出名,死于反击突厥的战争中,皇帝赠营州都督,谥曰忠烈。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读班固的《汉书》,和郭子仪不同,治军极严。郭尚宽,李尚严,发号施令之时,“诸将不敢仰视”
李光弼接到命令的时候,有点儿哭笑不得。叛军四路人马,至少也有十万之众,而他呢,现在手下只有五千多人马,原来的部下划到郭子仪手下,正在和回鹊军做协调混编训练。以五千人马对阵十万大军,这仗不好打啊。但是,李光弼毕竟是李光弼,接到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立刻赶赴太原。肃宗的手头虽然不宽裕,只让李光弼带了手下5000人马,但他还是下诏让太原守将崔众将兵权交给李光弼。
李光弼到了太原才知道,偌大一个太原城,守军居然只有五千人,加上他带来的五千人马,也就是一万多人马,而史思明有十万大军,一比十,这仗还是不好打,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吧。
李光弼到太原上任之前,肃宗以原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军政不修,派御史崔众收其兵,然后移交给李光弼。崔众收兵后,经常当堂持枪欺侮王承业。李光弼到后,崔众居然拒不交出兵权,态度十分傲慢,气焰十分嚣张。李光弼毫不客气地命部下将崔众扣押起来
正好肃宗派宦官来到,要晋升崔众为御史中丞,问李光弼:“崔众在哪儿?”李光弼道:“众有罪,已拘捕。”宦官打开圣旨给光弼看,李光弼道:“我今天只准备斩御史,如果宣布诏书,我说斩中丞,如果任命他当宰相,我就斩宰相。”吓得宦官收起诏书而回,第二天,李光弼将崔众押到碑堂下斩首,从此威震三军。
江一尘和胡婉心日夜兼程,在史思明之前赶到了太原,在使者的引荐下,和李光弼见礼。
江一尘和胡婉心的事迹已经广为传播,李光弼也多有耳闻,王思礼也经常在李光弼面前叹息,说哥舒翰如果听从胡婉心所言,就不会在灵宝大败了。此刻见两人来到太原,李光弼十分意外,却也非常高兴,简单寒暄完,马上带着两人巡视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