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字就是这个‘人’字。‘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两笔就组成了这个字,它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是做不成什么事的,我们需要团结,就像这一撇一捺一样,紧密连接,相互支撑,这样我们才能把这个‘人’字给支撑起来。”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寸,这一撇一捺连接在一起后,要懂得包容和谅解,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遇事强出头,否则这个‘人’字就会变成这样……”
说着,苏慧兰在黑板上把写好的“人”字两头各画出了一截,变成了一个“x”
就听底下有个年轻小伙子“哎呀”一声,“这个俺认识,这是叉!只要五爷爷要在记工本上给俺画了这个叉,那俺这一天的工钱就没了!”
他一说完,底下不由一阵哄笑声。
苏慧兰也笑了起来:“对,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所以,大伙儿看,如果我们大伙儿不懂得体谅别人,处处争强好胜,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就不会团结,那这个‘人’字就立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成了这个‘x’,大家懂了吗?”
底下齐齐喊了声“懂了”!
等逐一把黑板上几个字讲完,苏慧兰看大伙儿好像还挺愿意听,决定再接着讲点。
她就随便选了前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问道:“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苏慧兰当众点了名,立时闹了个大红脸,抓了抓帽子,结结巴巴说了一句:“俺、俺叫田爱、爱华”
苏慧兰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田爱华同学,这就是你的名字。”
“爱的笔划比较多,但是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世上的爱很多,有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更有伟大的信仰之爱!”
“什么是信仰之爱?就像那些为了建设我们新中国而不幸牺牲的革命工作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了坚持这个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种信仰之爱!”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爱’字笔画多,当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记得的它的每一划都代表着这个世上的一种爱,或者一个关爱你的人。”
说完,她对少年笑道:“爱华、爱华,爱我中华!这是一种值得称颂的情感,跟信仰之爱一样深刻!田爱华同学,你的名字起的很好!”
不料,少年听她这么说,脸上不但没有被夸奖的高兴,反而还有些尴尬。
苏慧兰正觉得奇怪,就听先前说认得“x”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站起来道:“那个,苏老师啊,俺弟他是大舌头,其实他叫‘田二华’,俺是他哥,俺叫‘田大华’……”
苏慧兰:“……”
虽然闹了点小乌龙,但是苏慧兰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宣布结束后,周围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掌声如雷鸣一般,许久都不曾停歇。
所有人都再次对苏奶奶和苏大伯一家举起了大拇指,再提起苏慧兰时更是满脸的敬重钦佩,叫苏慧兰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成就感。
第35章 日常(一) 当天,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
当天, 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名,截止到第二天中午,一共收了四十二名学生。
这个数字在苏慧兰的意料中,甚至比她想的还高了一点。
这四十二个孩子, 年龄大致在8到12岁之间。
在农村,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为家里分担不少活计了, 所以很多人家通常先只送一个孩子来念书, 等过两年再送第二个, 这样拉开档儿, 既不耽误家里活儿, 也能稍微减轻点负担, 一举两得。
有格外会算计的, 也打着先送一个孩子来, 等学会了再回去教其他弟弟妹妹的主意,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个数字比苏慧兰预计的要好得多。
唯一让她有点在意的,是这四十二个孩子里, 女孩子只有十人。
不过这种现象不光是在农村, 她以前在滨河市上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班级里男生的数量往往是女生的2倍以上,而且这个数量差距也会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拉大。
苏慧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很多陈旧的观念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她心里也曾针对这种情况设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毕竟现在才刚开班,有些事为时尚早,况且光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
当然, 也有让人特别高兴的事,在这四十二名学生里,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大的,就是之前被苏慧兰听岔了名字的田二华!
田二华今年已经十五了,跟苏慧兰同岁,来报名的时候还有些惭愧的跟苏慧兰说,他可能不会念太长时间。
田二华家只有他们兄弟两人,虽然看着负担不重,但是他哥田大华也到了适婚年龄,家里正想攒钱给他盖新房、娶媳妇,而他哥后面还有他,以后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里现在其实是正缺劳动力的时候,少了田二华,家里担子就全压在他爸和他哥身上,他也于心不忍。
苏慧兰对此表示理解,劝他不要有心理负担,还鼓励他即使哪天不能来了,也可以在家抽出时间来学习,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也随时欢迎他课下来找自己询问。
在她心里,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勤奋的向学之心。
田二华听了苏慧兰的话,大受鼓舞,一方面感谢苏慧兰的鼓励,也坚定的表示他会珍惜现在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即便等以后没法天天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也不会放弃学习。
对了,田二华现在改名字了,由原来的“田二华”改成了“田爱华”。自从听了苏慧兰讲的课之后,他就越发觉得“爱”这个字好,尤其和“华”字联在一起,特别有意义!
他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后,家里人也都支持他,在他来正式报名前已经先去找志国大伯把名字改了。
由此还引发了村里一阵“改名热”,开学第一天,班级学生名册那里满篇都是诸如“爱国”“爱党”“爱军”“爱民”之类的名字。
志国大伯还给苏慧兰讲了个有意思的,就是吴二楞见大伙儿都给自家孩子改名,也想凑热闹,给他儿子改一个!
可是他能想到的,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叫了,他不愿意自家的命根子跟别人家孩子重名,就在家绞尽脑汁,憋了好几天,最后可算想出来一个:爱财!
吴二楞对自己想出来的这个名字特别满意,美滋滋的就去找志国大伯改名字,赶巧那天屋里一帮人,大伙儿一听他起这名字,马上就有人起哄:“俺说二愣子,你知道你自个儿姓啥不?你姓吴,‘吴’就是‘无’,那就是‘不’的意思!”
“吴爱财就是‘不爱财’,就你们两口子那样的,给条鱼都不要、嫌费饭的主儿,你们家儿子反倒不爱财了,咋的,洗心革面啊!”
惹得大伙儿立时一阵哄堂大笑,吴二楞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骂骂咧咧就走了,到底这名字也没改成。
听说吴大宝后来想给自己改名叫“吴爱宝”,可吴二楞一想起大伙儿说的那个“吴”就是“无”,心里也膈应,生怕把他的宝贝儿子给“无爱”没了,说啥也不同意,把吴大宝气得在家里活嚎,赌气说再不去上学了!
当然,玩笑归玩笑,有着四十二名学生、一名老师兼校长的秀山小学还是在众人的瞩目中热热闹闹开学了!
开学第一天,正式上课前,苏慧兰把所有学生的名字都工工整整的写在了黑板上,教大家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学的特别认真,因为队部办公室的空间有限,为了节省地方,屋里只摆了七、八张方桌,大伙儿也都从自家带来那种不占地方的方形板凳,通常五六个学生共同围着一张桌子,每个孩子都懂事的只守着自己那一小块地方,不轻易“越界”。
学习工具也很简单,写字的纸用的是白桦树皮,笔就用烧黑的炭条,刚开始的时候还闹了几回乐子。
有孩子在家里用白桦树皮写作业,结果被自家心大的爹妈拿去引火,烧没了!把孩子急得哇哇直哭,然后孩子爹妈就又被上头的老爷子、老太太们猛捶一顿,吵吵嚷嚷,别提多热闹了。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孩子们都很爱学习,偶尔有几个男孩子贪玩,坐不住板凳,可是一看见队部门口、窗外那些认真跟着听课的人,也都立即乖乖的把注意力放在了黑板上。
打从苏慧兰开始上课,这队部门口来旁听的人就没断过,有时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有时是年龄看着不大的小姑娘,他们不是天天来,但是一直没曾间断过。
为了照顾这些“旁听生”,苏慧兰每次都会把抄写的满满一黑板的知识点特意留到第二天上课前再擦掉。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旁听生”的刺激,孩子们都格外珍惜能坐在温暖教室里、看着苏老师一笔一划教他们写字的机会,一个个都变得十分用功,连最“刺头”的吴大宝也眼见着一天天乖巧起来,有一回还主动拦住苏慧兰问了一道算术题。
苏慧兰也会到公社供销社买一些铅笔、橡皮和本子回来,每周进行随堂小考,前五名的孩子都会得到一份奖励,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
因为现在一天比一天冷,所以学校只在每天上午开半天课,从上午八点半一直到中午十二点,一个半小时教数学,一个半小时教语文,中间半个小时休息。
每周上六天课,周末休息一天。
这样她天天上午在队部上课,下午就到大伯家教两个哥哥学习,偶尔接待一下到家里来请教功课的孩子们,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一眨眼间,这一个月就过去了!
时间马上快进入腊月,阳历也到了十二月底,天气越发冷的厉害,白天有阳光的时候能维持在零下二十几度,等一入了夜天天都是零下三十多度。
苏慧兰有一天早上出去泼洗脸水,手没拿稳,有些水撒到了手上,十来步的距离,等再回屋的时候,盆子和手就冻在了一起,活像中间粘了层胶水!
好在苏慧兰已经能够适应这样寒冷的天气,无论是家里、还是在队部,苏奶奶和大伙儿都怕她冻着生病,耽误讲课,炉膛里总也不断火,队部门口的柴火垛现在都比她高了。
不过说到烧火,十二月中的时候,家里还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把苏奶奶吓得不轻。
那天正好是赶上降温,西北风嗷嗷叫着,能把人冻哭!苏奶奶怕苏慧兰冷,屋里外头使劲儿添柴火,结果房门就被拍的震天响,祖孙俩一开门,就见着了满脸焦急的苏大伯。
原来苏奶奶两个炉坑一起烧,烧的时间太长,再加上外头风大,烟囱都开始呼呼往外蹿火星子了!
正好苏大伯过来给祖孙俩送白天套着的兔子,老远就看见冒火的烟囱,当场吓的够呛,赶忙过来叫老娘和侄女。
像本地这种板夹泥房用料不是木头就是草泥,没有一点防火性,几乎是见火就着,尤其赶上大风天,更得格外注意,屋里的炉坑不能一个劲儿添火,要不然弄不好就是一场要命的大火!
苏奶奶也是连连拍自己脑门,暗怪自己大意,光想着怕孙女挨冻,倒把这茬给忘了。
后来苏大伯帮着祖孙俩把炉膛里的柴火都拿出来了,炉坑里没了火,烟囱果然就没再冒火星。
苏大伯为了稳妥,临走时还嘱咐祖孙俩别急着再生火,把炉子多晾一会儿,这样才把握。
那天晚上,祖孙俩抱着大被缩在炕头,苏奶奶特别自责,苏慧兰安慰奶奶之余,看着屋里墙角那一层整个冬天都下不去的厚厚冰霜,再次领教了老家生活的不易。
听说如今红砖之类的建材紧俏,全投入到了重要的设施里,估计她是买不到了,就算能从外面能买到,这么惹眼的东西也没法用,想想也是挺无奈的。
除了这件有点糟心的事之外,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苏慧兰终于拿到了她人生里的第一笔正式工资:二十一块钱!
第36章 日常(二) 大队的男人们上山伐木,按……
大队的男人们上山伐木, 按照工分每个月能拿到15~21块不等的工钱,相当于是林场里临时工的工资。
齐五爷和志国大伯直接把她的工资按照现行最高的全工分来算,就是每月二十一块。
除此外,因为现在县里几个公社成立时间都不长, 目前只在凌远县内开了两所学校, 所以向阳公社收到志国大伯打的报告后, 对秀山大队自己办小学的事情比较重视, 也同意了对学校给予部分补贴的申请。
在农村, 诸如医疗、教育这部分的公共费用一般都是大队拿大头, 剩下的小部分由社员们均摊, 但是像药品和教材这一类消耗品就是社员们自己拿钱, 说白了就是谁用、谁掏钱。
大队没有医疗室, 就今年多了所学校, 等明年盖房子、打桌椅,这些也用不了多少钱, 大头还是在苏慧兰的工资,如今有了公社的补贴, 大队就能节省一部分开支。
不过苏慧兰也不是白拿这么高工资, 每月月底齐五爷和志国大伯到林场把当月伐的木材结算清楚,回来后预先扣掉一部分大队费用,剩下的按照总共分核算出当月的工分值,最后再根据各家工分多少算出工钱。
这些账目每次都把两个人弄得焦头烂额,志国大伯甚至还得请小苗帮忙,如今苏慧兰见两人吃力,便主动接过这项工作,算盘子一拨拉,三下五除二, 两个人算一天才勉强能算完的账,半个小时就理的清清楚楚,一项项列在册子上,明明白白,把两人看得眉开眼笑。
志国大伯更是高兴的直拍大腿,连连对齐五爷道:“自打兰兰回来,咱可太省心了!俺看咱这是一份工钱既请了个老师、又多了个会计,可老划算了!”
转眼进了腊月,数九寒天,一年最冷的月份,眼看还有二十多天过年的时候,学校也放了假。
放假前,苏慧兰领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期末考试,孩子们考的很不错,有十几个学生考了“双百”,成绩最差的也拿到了九十分。
宣布成绩当天,苏慧兰给每个考了“双百”的孩子都奖励了一只铅笔和一个小本子,还特地用红纸剪了朵漂亮的小红花放在他们手中。
得了奖品的孩子们十分高兴,所有人都像是捧着稀世珍宝一样,有两个孩子甚至把小红花贴在了脸上,美滋滋的接受其他人羡慕的眼神。
苏小苗把小红花小心翼翼的收进了口袋里,把旁边因为马虎而丢掉了两分的苏小奎羡慕的够呛,不过他转头看了眼语文才考了九十分的吴大宝,立马又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模样。
等苏慧兰宣布放学后,孩子们大喊了一声“兰老师再见!”,然后就像举着胜利的勋章似的,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冲出了教室,直奔各自家的大门,哪怕冰天雪地的跑出了老远,苏慧兰还能听见他们兴奋的笑闹声。
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班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叫她“兰老师”,孩子们这么叫,连带家长们也跟着叫。
如今她走在村子里,老远就能听见一声“小兰老师”,时间长了,她都要以为自己是姓“兰”,不姓苏。
看教室里再没有其他人,苏慧兰才走到房门口,对一直蹲在门外的两个“旁听生”道:“今天是最后一堂课了,你们进来吧,让我帮你们检验一下你们这一个半月的学习成果。”
两个“旁听生”,一个是比苏慧兰还大一岁的男孩子,叫王山,另一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叫孙巧儿。
从苏慧兰开始上课起,这两个人就常过来,那时来“蹭课”的人多,他们两个还不明显,直到后来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者过了开始时的好奇劲儿,到后期基本就不怎么来了,只有他们两个一直坚持着隔三差五就来一趟的频率,直至今天这最后一节课。
苏慧兰之前找志国大伯了解过这两人的情况。
王山是家里比较困难,他父亲十年前在呼玛河捕鱼时,不幸落水身亡,是他妈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可是去年他妈上山采山货的时候摔了一跤,一条腿落了残疾,再也干不了重活。他们家上头还有爷爷和奶奶,身体也都不大好,一家四口三个人都要他一个半大孩子养,负担很重。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寸,这一撇一捺连接在一起后,要懂得包容和谅解,不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遇事强出头,否则这个‘人’字就会变成这样……”
说着,苏慧兰在黑板上把写好的“人”字两头各画出了一截,变成了一个“x”
就听底下有个年轻小伙子“哎呀”一声,“这个俺认识,这是叉!只要五爷爷要在记工本上给俺画了这个叉,那俺这一天的工钱就没了!”
他一说完,底下不由一阵哄笑声。
苏慧兰也笑了起来:“对,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所以,大伙儿看,如果我们大伙儿不懂得体谅别人,处处争强好胜,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就不会团结,那这个‘人’字就立不起来,最后的结果就成了这个‘x’,大家懂了吗?”
底下齐齐喊了声“懂了”!
等逐一把黑板上几个字讲完,苏慧兰看大伙儿好像还挺愿意听,决定再接着讲点。
她就随便选了前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问道:“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苏慧兰当众点了名,立时闹了个大红脸,抓了抓帽子,结结巴巴说了一句:“俺、俺叫田爱、爱华”
苏慧兰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田爱华同学,这就是你的名字。”
“爱的笔划比较多,但是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世上的爱很多,有父母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更有伟大的信仰之爱!”
“什么是信仰之爱?就像那些为了建设我们新中国而不幸牺牲的革命工作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了坚持这个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种信仰之爱!”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爱’字笔画多,当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记得的它的每一划都代表着这个世上的一种爱,或者一个关爱你的人。”
说完,她对少年笑道:“爱华、爱华,爱我中华!这是一种值得称颂的情感,跟信仰之爱一样深刻!田爱华同学,你的名字起的很好!”
不料,少年听她这么说,脸上不但没有被夸奖的高兴,反而还有些尴尬。
苏慧兰正觉得奇怪,就听先前说认得“x”的那个年轻小伙子站起来道:“那个,苏老师啊,俺弟他是大舌头,其实他叫‘田二华’,俺是他哥,俺叫‘田大华’……”
苏慧兰:“……”
虽然闹了点小乌龙,但是苏慧兰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宣布结束后,周围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掌声如雷鸣一般,许久都不曾停歇。
所有人都再次对苏奶奶和苏大伯一家举起了大拇指,再提起苏慧兰时更是满脸的敬重钦佩,叫苏慧兰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成就感。
第35章 日常(一) 当天,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
当天, 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家孩子报了名,截止到第二天中午,一共收了四十二名学生。
这个数字在苏慧兰的意料中,甚至比她想的还高了一点。
这四十二个孩子, 年龄大致在8到12岁之间。
在农村,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为家里分担不少活计了, 所以很多人家通常先只送一个孩子来念书, 等过两年再送第二个, 这样拉开档儿, 既不耽误家里活儿, 也能稍微减轻点负担, 一举两得。
有格外会算计的, 也打着先送一个孩子来, 等学会了再回去教其他弟弟妹妹的主意,反正不管怎么说, 这个数字比苏慧兰预计的要好得多。
唯一让她有点在意的,是这四十二个孩子里, 女孩子只有十人。
不过这种现象不光是在农村, 她以前在滨河市上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班级里男生的数量往往是女生的2倍以上,而且这个数量差距也会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拉大。
苏慧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很多陈旧的观念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她心里也曾针对这种情况设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毕竟现在才刚开班,有些事为时尚早,况且光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
当然, 也有让人特别高兴的事,在这四十二名学生里,其中有一个年纪最大的,就是之前被苏慧兰听岔了名字的田二华!
田二华今年已经十五了,跟苏慧兰同岁,来报名的时候还有些惭愧的跟苏慧兰说,他可能不会念太长时间。
田二华家只有他们兄弟两人,虽然看着负担不重,但是他哥田大华也到了适婚年龄,家里正想攒钱给他盖新房、娶媳妇,而他哥后面还有他,以后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里现在其实是正缺劳动力的时候,少了田二华,家里担子就全压在他爸和他哥身上,他也于心不忍。
苏慧兰对此表示理解,劝他不要有心理负担,还鼓励他即使哪天不能来了,也可以在家抽出时间来学习,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也随时欢迎他课下来找自己询问。
在她心里,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勤奋的向学之心。
田二华听了苏慧兰的话,大受鼓舞,一方面感谢苏慧兰的鼓励,也坚定的表示他会珍惜现在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即便等以后没法天天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也不会放弃学习。
对了,田二华现在改名字了,由原来的“田二华”改成了“田爱华”。自从听了苏慧兰讲的课之后,他就越发觉得“爱”这个字好,尤其和“华”字联在一起,特别有意义!
他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后,家里人也都支持他,在他来正式报名前已经先去找志国大伯把名字改了。
由此还引发了村里一阵“改名热”,开学第一天,班级学生名册那里满篇都是诸如“爱国”“爱党”“爱军”“爱民”之类的名字。
志国大伯还给苏慧兰讲了个有意思的,就是吴二楞见大伙儿都给自家孩子改名,也想凑热闹,给他儿子改一个!
可是他能想到的,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叫了,他不愿意自家的命根子跟别人家孩子重名,就在家绞尽脑汁,憋了好几天,最后可算想出来一个:爱财!
吴二楞对自己想出来的这个名字特别满意,美滋滋的就去找志国大伯改名字,赶巧那天屋里一帮人,大伙儿一听他起这名字,马上就有人起哄:“俺说二愣子,你知道你自个儿姓啥不?你姓吴,‘吴’就是‘无’,那就是‘不’的意思!”
“吴爱财就是‘不爱财’,就你们两口子那样的,给条鱼都不要、嫌费饭的主儿,你们家儿子反倒不爱财了,咋的,洗心革面啊!”
惹得大伙儿立时一阵哄堂大笑,吴二楞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骂骂咧咧就走了,到底这名字也没改成。
听说吴大宝后来想给自己改名叫“吴爱宝”,可吴二楞一想起大伙儿说的那个“吴”就是“无”,心里也膈应,生怕把他的宝贝儿子给“无爱”没了,说啥也不同意,把吴大宝气得在家里活嚎,赌气说再不去上学了!
当然,玩笑归玩笑,有着四十二名学生、一名老师兼校长的秀山小学还是在众人的瞩目中热热闹闹开学了!
开学第一天,正式上课前,苏慧兰把所有学生的名字都工工整整的写在了黑板上,教大家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孩子们学的特别认真,因为队部办公室的空间有限,为了节省地方,屋里只摆了七、八张方桌,大伙儿也都从自家带来那种不占地方的方形板凳,通常五六个学生共同围着一张桌子,每个孩子都懂事的只守着自己那一小块地方,不轻易“越界”。
学习工具也很简单,写字的纸用的是白桦树皮,笔就用烧黑的炭条,刚开始的时候还闹了几回乐子。
有孩子在家里用白桦树皮写作业,结果被自家心大的爹妈拿去引火,烧没了!把孩子急得哇哇直哭,然后孩子爹妈就又被上头的老爷子、老太太们猛捶一顿,吵吵嚷嚷,别提多热闹了。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孩子们都很爱学习,偶尔有几个男孩子贪玩,坐不住板凳,可是一看见队部门口、窗外那些认真跟着听课的人,也都立即乖乖的把注意力放在了黑板上。
打从苏慧兰开始上课,这队部门口来旁听的人就没断过,有时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有时是年龄看着不大的小姑娘,他们不是天天来,但是一直没曾间断过。
为了照顾这些“旁听生”,苏慧兰每次都会把抄写的满满一黑板的知识点特意留到第二天上课前再擦掉。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旁听生”的刺激,孩子们都格外珍惜能坐在温暖教室里、看着苏老师一笔一划教他们写字的机会,一个个都变得十分用功,连最“刺头”的吴大宝也眼见着一天天乖巧起来,有一回还主动拦住苏慧兰问了一道算术题。
苏慧兰也会到公社供销社买一些铅笔、橡皮和本子回来,每周进行随堂小考,前五名的孩子都会得到一份奖励,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
因为现在一天比一天冷,所以学校只在每天上午开半天课,从上午八点半一直到中午十二点,一个半小时教数学,一个半小时教语文,中间半个小时休息。
每周上六天课,周末休息一天。
这样她天天上午在队部上课,下午就到大伯家教两个哥哥学习,偶尔接待一下到家里来请教功课的孩子们,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一眨眼间,这一个月就过去了!
时间马上快进入腊月,阳历也到了十二月底,天气越发冷的厉害,白天有阳光的时候能维持在零下二十几度,等一入了夜天天都是零下三十多度。
苏慧兰有一天早上出去泼洗脸水,手没拿稳,有些水撒到了手上,十来步的距离,等再回屋的时候,盆子和手就冻在了一起,活像中间粘了层胶水!
好在苏慧兰已经能够适应这样寒冷的天气,无论是家里、还是在队部,苏奶奶和大伙儿都怕她冻着生病,耽误讲课,炉膛里总也不断火,队部门口的柴火垛现在都比她高了。
不过说到烧火,十二月中的时候,家里还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把苏奶奶吓得不轻。
那天正好是赶上降温,西北风嗷嗷叫着,能把人冻哭!苏奶奶怕苏慧兰冷,屋里外头使劲儿添柴火,结果房门就被拍的震天响,祖孙俩一开门,就见着了满脸焦急的苏大伯。
原来苏奶奶两个炉坑一起烧,烧的时间太长,再加上外头风大,烟囱都开始呼呼往外蹿火星子了!
正好苏大伯过来给祖孙俩送白天套着的兔子,老远就看见冒火的烟囱,当场吓的够呛,赶忙过来叫老娘和侄女。
像本地这种板夹泥房用料不是木头就是草泥,没有一点防火性,几乎是见火就着,尤其赶上大风天,更得格外注意,屋里的炉坑不能一个劲儿添火,要不然弄不好就是一场要命的大火!
苏奶奶也是连连拍自己脑门,暗怪自己大意,光想着怕孙女挨冻,倒把这茬给忘了。
后来苏大伯帮着祖孙俩把炉膛里的柴火都拿出来了,炉坑里没了火,烟囱果然就没再冒火星。
苏大伯为了稳妥,临走时还嘱咐祖孙俩别急着再生火,把炉子多晾一会儿,这样才把握。
那天晚上,祖孙俩抱着大被缩在炕头,苏奶奶特别自责,苏慧兰安慰奶奶之余,看着屋里墙角那一层整个冬天都下不去的厚厚冰霜,再次领教了老家生活的不易。
听说如今红砖之类的建材紧俏,全投入到了重要的设施里,估计她是买不到了,就算能从外面能买到,这么惹眼的东西也没法用,想想也是挺无奈的。
除了这件有点糟心的事之外,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苏慧兰终于拿到了她人生里的第一笔正式工资:二十一块钱!
第36章 日常(二) 大队的男人们上山伐木,按……
大队的男人们上山伐木, 按照工分每个月能拿到15~21块不等的工钱,相当于是林场里临时工的工资。
齐五爷和志国大伯直接把她的工资按照现行最高的全工分来算,就是每月二十一块。
除此外,因为现在县里几个公社成立时间都不长, 目前只在凌远县内开了两所学校, 所以向阳公社收到志国大伯打的报告后, 对秀山大队自己办小学的事情比较重视, 也同意了对学校给予部分补贴的申请。
在农村, 诸如医疗、教育这部分的公共费用一般都是大队拿大头, 剩下的小部分由社员们均摊, 但是像药品和教材这一类消耗品就是社员们自己拿钱, 说白了就是谁用、谁掏钱。
大队没有医疗室, 就今年多了所学校, 等明年盖房子、打桌椅,这些也用不了多少钱, 大头还是在苏慧兰的工资,如今有了公社的补贴, 大队就能节省一部分开支。
不过苏慧兰也不是白拿这么高工资, 每月月底齐五爷和志国大伯到林场把当月伐的木材结算清楚,回来后预先扣掉一部分大队费用,剩下的按照总共分核算出当月的工分值,最后再根据各家工分多少算出工钱。
这些账目每次都把两个人弄得焦头烂额,志国大伯甚至还得请小苗帮忙,如今苏慧兰见两人吃力,便主动接过这项工作,算盘子一拨拉,三下五除二, 两个人算一天才勉强能算完的账,半个小时就理的清清楚楚,一项项列在册子上,明明白白,把两人看得眉开眼笑。
志国大伯更是高兴的直拍大腿,连连对齐五爷道:“自打兰兰回来,咱可太省心了!俺看咱这是一份工钱既请了个老师、又多了个会计,可老划算了!”
转眼进了腊月,数九寒天,一年最冷的月份,眼看还有二十多天过年的时候,学校也放了假。
放假前,苏慧兰领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期末考试,孩子们考的很不错,有十几个学生考了“双百”,成绩最差的也拿到了九十分。
宣布成绩当天,苏慧兰给每个考了“双百”的孩子都奖励了一只铅笔和一个小本子,还特地用红纸剪了朵漂亮的小红花放在他们手中。
得了奖品的孩子们十分高兴,所有人都像是捧着稀世珍宝一样,有两个孩子甚至把小红花贴在了脸上,美滋滋的接受其他人羡慕的眼神。
苏小苗把小红花小心翼翼的收进了口袋里,把旁边因为马虎而丢掉了两分的苏小奎羡慕的够呛,不过他转头看了眼语文才考了九十分的吴大宝,立马又是一副神气活现的模样。
等苏慧兰宣布放学后,孩子们大喊了一声“兰老师再见!”,然后就像举着胜利的勋章似的,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冲出了教室,直奔各自家的大门,哪怕冰天雪地的跑出了老远,苏慧兰还能听见他们兴奋的笑闹声。
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班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叫她“兰老师”,孩子们这么叫,连带家长们也跟着叫。
如今她走在村子里,老远就能听见一声“小兰老师”,时间长了,她都要以为自己是姓“兰”,不姓苏。
看教室里再没有其他人,苏慧兰才走到房门口,对一直蹲在门外的两个“旁听生”道:“今天是最后一堂课了,你们进来吧,让我帮你们检验一下你们这一个半月的学习成果。”
两个“旁听生”,一个是比苏慧兰还大一岁的男孩子,叫王山,另一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叫孙巧儿。
从苏慧兰开始上课起,这两个人就常过来,那时来“蹭课”的人多,他们两个还不明显,直到后来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者过了开始时的好奇劲儿,到后期基本就不怎么来了,只有他们两个一直坚持着隔三差五就来一趟的频率,直至今天这最后一节课。
苏慧兰之前找志国大伯了解过这两人的情况。
王山是家里比较困难,他父亲十年前在呼玛河捕鱼时,不幸落水身亡,是他妈一个人把他拉扯大。
可是去年他妈上山采山货的时候摔了一跤,一条腿落了残疾,再也干不了重活。他们家上头还有爷爷和奶奶,身体也都不大好,一家四口三个人都要他一个半大孩子养,负担很重。